戴望舒《雨巷》的古典诗歌情结

李盛老师

  戴望舒是中国现代诗歌史上具有鲜明特点的诗人,《雨巷》是他的早期代表作之一,既采用了欧洲浪漫主义的写作手法,又保留着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韵味,体现出了丰富的民族特色。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发表后广受好评,诗人也因此获得了 “雨巷诗人”的雅号。这首诗能风靡一时并经久不衰,不得不说,有很大一部分归功于诗人对于古典诗歌传统的巧妙继承和现代运用。作为深受中外文学熏陶的现代诗人,戴望舒在创作中融合了中国古典诗词的艺术审美,创造出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形象

  《雨巷》对中国古典文学进行了大胆的继承,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大家熟知的“丁香”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常用丁香结来比喻愁心不展,象征人们的忧愁状态。如李商隐《代赠》诗中的“芭蕉不展丁香结,风向春风各自愁”,李璟《摊破浣溪沙》里的“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等,都用“丁香”来比喻愁心。《雨巷》中“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很明显是继承了古典诗词中描写愁怨的意境和形象,正如卞之琳所言:“《雨巷》读起来好像旧诗名句‘丁香空结雨中愁’的现代白话版的扩充或者‘稀释’。一种回荡的旋律和一种流畅的节奏,确乎在每节六行,每行长短不一,大体在一定间隔重复一个韵的一共七节诗里,贯彻始终。用惯了的意象和用滥了的.辞藻,却更使这首诗的成功显得浅显、浮泛。”

  二. 中国古典诗歌的音韵美

  卞之琳的话也表明了《雨巷》对于中国古典诗歌音韵美的继承。与同时代的其它新诗相比,《雨巷》具有更鲜明的音乐节奏感。全诗七节,每一节六行,字数长短不一,却呈现出古典诗词的特点,在古板诗律和松散的自由诗之间找到了一个最佳契合点。诗歌首尾呼应,主调统一,语言的不断重现,诗行的不断蝉联和复沓,营造出迷惘和感伤的氛围。如古典诗歌般宛转悠扬的旋律,低回浅唱的歌吟,更加重了全诗的愁绪,赋予了作品飘忽蕴藉的音韵美。可以说,《雨巷》是一首典型的古典韵律化了的现代诗,也难怪叶圣陶誉之为“替新诗底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三. 中国古典诗歌的忧郁个性

  二三十年代的新诗大部分以表现诗人的寂寞、敏感、忧愁为题材,或消极迷茫,或愤懑慷慨,然而戴望舒的《雨巷》却抒写了优美的一抹愁绪。与无意义的乱呻吟相比,《雨巷》体现得更多的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文人的忧郁个性。古典传统中的忧郁也是一种审美形态,为了强化这一审美,诗人在《雨巷》的抒情结构中,有机地把主人公换成了“我”,同时通过人物在典型情境中的行动,表达出淡淡的愁怨,情景交融,动静结合,使人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这种需要慢慢品味的意蕴,也符合了现代艺术思维下知识分子的阅读习惯。

  戴望舒《雨巷》成功地继承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艺术特征,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内容和形式上给人一种连续性的审美感受,堪称传承古典诗歌艺术的现代精品。

  拓展知识: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默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个女郎;

  她默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飘过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更多《雨巷》文章推荐阅读★★★★★: 

1、《雨巷》获奖教学设计

2、高二《雨巷》教学设计

3、《雨巷》高中学案

4、《雨巷》导学案及阅读感悟

5、《雨巷》说课稿及赏析习题

6、《雨巷》教学设计(人教版)

7、现代诗《雨巷》鉴赏

8、戴望舒《雨巷》说课稿

9、读戴望舒《雨巷》有感

10、《雨巷》英文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