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雨巷》写作背景

刘莉莉老师

浅谈《雨巷》写作背景

  戴望舒在坎坷曲折的二十多年创作道路上,只给我们留下来九十多首抒情短诗,《雨巷》,就是他早期的一首成名作。

  《雨巷》1927年夏天,写成后差不多一年,作者将它投寄到《小说月报》。当时代理《小说月报》编辑的叶圣陶一看到这首诗就非常喜欢,称它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的纪元,并送给作者雨巷诗人的称号。这一年,作者才22岁。

  一首好的抒情诗,应该是艺术美的结晶。它会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唤起人们审美的感情。然而多年来,《雨巷》和戴望舒的其他一些诗作,却被视为象征派和现代派的无病呻吟而排斥在文学史的视野外;直到最近,人们才像观赏出土文物一样,把这些作品从遗忘的尘土中挖掘出来,又重新看到了它们身上的艺术光辉。

  戴望舒的诗深得中国古典诗词中婉约诗风的遗韵,又受到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因而他的早期诗作总体上表现出孤独、抑郁和消沉的特点。《雨巷》就是这样。这首诗写的是梅雨季节江南小巷中的'一个场景。细雨蒙蒙中,我怀着一种落寞、惆怅的情绪和一丝微茫的希望,撑着油纸伞在悠长寂寞的小巷中踽踽独行。

  这首诗写得既实又虚,朦胧恍惚。我似乎有着满腹的心事,无限的烦忧,但又不愿明说,或者是说不出来。我似乎在期待什么、追求什么,而期待和追求的目标又显得那样遥远而渺茫。她出现了,这或许是在幻觉中,或者是真的,但她的出现是那样地快,逝去也那样地快,一刹那间擦肩而过,消失在前方,像梦一般的凄婉迷茫。我只有自怨自艾,自悲自叹。诗中的姑娘,我们可以认为是实指,是诗人心中期待已久的美丽、高洁而忧郁的姑娘。

  总结:但我们也可以把这位姑娘当做诗人心中朦胧的理想和追求,代表了诗人陷入人生苦闷时,对未来渺茫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