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诗句探析

秦风学老师

曾巩诗句探析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曾巩诗句探析

  【摘要】曾巩(1019―1083),唐宋八大家之一,散文家兼诗人,江西南丰人。曾巩的诗思想性是很强的,他的诗既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又倾注了诗人的感情,不愧为现实主义的杰作。

  【关键词】曾巩;诗歌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水满横塘雨过时/一番红景杂花飞/送春无限情惆怅/身在天涯未得归

  这是曾巩的《城南二首》。时间已经过去了九百多年,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应当说曾巩的诗思想性是很强的,他的诗既反映了时代特点,又倾注了诗人的感情,不愧为现实主义的杰作。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他的诗有不少感怀思进的篇幅。如《隆中》一诗就是一首代表作。它借着追思诸葛亮的际遇和功绩,抒写了诗人的理想和抱负。

  志士固有待/显默非苟然/孔明方微时/息驾隆中田/出身感三顾/鱼水相后先/开迹在庸蜀/欲正九鼎迁/垂成中兴业/复汉临秦川/平生许与际/独比管乐贤/人才品目异/自得岂虚传

  乍看起来,这首诗直书其事,颇显平常。但仔细琢磨,却觉寓意深远,很不一般。他把孔明比之管仲、乐毅,盛赞其行开蜀之功,成鼎足之业和刘备、刘禅对他的信任。其中也寄托了诗人愿得其位,以施展其管乐之才,挽北宋狂澜于即倒的理想和抱负。这不是臆断,这是有事实作根据的。我以为曾巩在襄、亳、福、明等州做地方官时,推行改革措施,政治清明,声明远著,就是最好的佐证。元丰三年他在上神宗皇帝《申明保甲巡警盗贼札子》中说:“臣昨守亳州。亳为多盗重德之地。臣推行保甲之非。以禁盗贼,幸不至缪戾诚不自揆。欲于保甲巡检之法。所以防虑盗贼者。有所推广。”他不仅极力推行王安石的保甲法,而且上书神宗推而广之。这就最好地证明了他匡时辅国,力挽狂澜,不仅是有理想,而且也是有行动的。这还从侧面证实了曾巩反对王安石推行新法是不符合事实的,最少是不完全符合事实的。虽然曾巩对王安石新法的某些内容,持有不同意见,进行过规劝。如元丰三年宋神宗问曾巩:“王安石何如人也?”曾答:“安石文学行义不减杨雄。唯吝故不及。”神宗说:“安石轻富贵,非成也。”曾又说:“安石勇于有为,吝于改过。”这里,曾巩肯定了王安石的文学行义和勇于有为,也指出了王安石吝于改过的缺点。所谓勇于有为,不就是指王安石变法吗?因此,我们说曾巩是一个以管乐自喻,胸有大志的人。

  第二,他的诗流露了对农民的关怀与同情。“因观稼穑难,始觉奉养优”是曾巩《舍弟南源稻》诗中的两句诗。从这两句诗里,我们可以看出诗人由同情农民的劳动,进而联想到了自己俸禄的优厚,大有食民之粮,必为民分忧之气势。曾巩对农民的关怀与同情较集中反映在《追租》这首诗中。

  耕耨筋力苦/收割田野乐/乡邻约来往/樽酒追酬酢/生涯给俯印/公敛忘厚薄/胡为此岁暮/老少颜色恶/国用有缓急/时议废量度/内外奔气势/上下穷割剥/今岁九夏旱/赤日万里灼/陂湖蹙埃盍/禾黍死硗确/众期必见省/理在非可略/谓须倒廪赈/讵业追租阁/吾人已迫切/此望亦迂邈/奈何呻吟诉/卒受鞭捶却/宁论救憔悴/反与争合仑/问胡应驱迫/久已罹匮涸/计须卖强壮/势不存弱/去岁已如此/愁呼偏郊郭/饥羸乞分寸/斯须死笞缚/法令尚修明/此理可惊愕/公卿饱天禄/耳目知民瘼/忍令疮痍内/每肆诛求虐/但忧值空虚/宁无挺犁�/暴吏礼宜除/浮费义可削/吾卧避嚣喧/兹言偶斟酌/试起望遗村/霾风振墟落

  这首五言古诗,如实地反映了北宋时期,政策失调,连年灾荒,庄稼枯瘦而死,农民终岁所收无几,非但没有廪赈。反而遭受上下穷割剥,上诉要受鞭捶,租税照样合仑不能少的惨状。愤恨公卿饱食终日,不管人民死亡。进而大声疾呼:除暴吏,去浪费。这是一首声泪俱下的史诗,它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王安石的《河北民》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三,他的诗对势利小人进行了无情的鞭挞与抨击。这从他的《咏柳》诗可以看得出来。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这是一首有比有兴的.好诗,诗中所指何人,我们不得而知。但以柳比喻小人则是明显的。其意思是说,你这奶臭未干的小子,倚仗靠山,好话说尽,坏事作绝,使尽手段,遮天蔽日,难道你就不知道会有正人君子来收拾你吗?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柳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我们从这么一首小诗里,不是也可以看出曾巩嫉恶如仇的高尚品格来吗?

  第四,他的诗反映了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如《孔明》一诗:

  称吴称魏已纷纷/渭水西边独汉臣/平日将军不三顾/寻常田里带经人

  他把百乐和千里马的关系说得一清二楚。他说孔明虽有能耐,若无刘备三顾茅庐,他还是“寻常田里带经人”,这话是非常富有哲理的。

  又如《垓下》一诗:

  三杰同归汉道兴/拔山余力尔徒矜/泫然垓下真儿女/不悟当从一范曾

  他把西楚霸王项羽的失败,归之于徒勇少谋,不会用人,不用范曾之谋,至有垓下之失,同样是合乎哲理的。

  有思想性而无艺术性当然还不能算是好诗。那末,曾巩诗的艺术性究竟如何,是不是真的“有韵者辄不工”或“短为韵语”者呢?不妨再用事实说话。我曾向一老师请教过,他认为曾巩的诗的特点要分两段来研究,即早期的诗和晚期的诗。这种分段法我是同意的。曾巩早期的诗,即青壮年时期所写的诗,受杨雄的影响较深,也受当时考试制度有关,诗体多尚赋。但也有受李白诗影响的一面。其特点是:气魄很大,洋洋万言,一泻千里,不受句式限制,多为五言七言古诗,辞藻华丽,才情毕露。如《读书》(亦云辛卯岁读书)这首五言古诗,多达一百二十四句,七百二十字,是一首一泻千里,才气横溢的赋体诗。曾巩前期的诗作,好的固属不少,我以为《高松》和《麻姑山送南城尉罗君》最有代表性。《高松》诗的原文是这样的:

  高松高于云/众木安可到/汤汤鸣寒溪/偃偃倚翠矗/侧听心神醒/仰视目睛毛/风雨天地动/一叶不欹倒/岂同涧中萍/上下逐流潦/岂同墙根槐/卷卷秋可扫/凤凰引众禽/此木阴可焘/君求百常柱/星日些可造/般匠世有无/方钟野人好

  这是一首拟人化的好诗,它把高大松树的形象,活神活现地展现在人们眼前。你看,这松树多高大呀,它直插云际,其他树木是无法达到这样的高度的。它在寒溪之边被风吹得汤汤作响,仍然缘叶支张地站在那里,任你风吹雨打,仍然一叶不欹不倒。他不象涧中的浮萍那样随波逐流,也不象墙脚边的槐树,秋风一扫就落叶飘零。它是凤凰引众鸟栖居的良木,是君王盖宫殿的良材啊。我之所说它是一首拟人化的好诗,是说它不光是写物,也在写人,而且是在写他自己,暗示他将要做一个高松式的人物,要做一个“风雨天地动,一叶不欹倒”式的人物,他不愿做随波逐流、昙花一现的人物,而要成为国家栋梁之材。似这样立意新颖、比兴俱佳的好诗,今人也是很难作出来的。

  一花独放难为景,万紫千红始为春。我们不妨再读读《麻姑山送南城尉罗君》这首诗吧!

  麻姑之路摩青天/苍苔白石松风寒/峭壁直上无樊援/悬磴十步九屈盘/上有锦绣百顷之平田/山中遗人耕紫烟/又有白玉万仞之飞泉/喷崖直泻蛟龙渊/丰堂广殿何言言/阶脚插入斗牛间/缪枝古木不记牟/空槎枵然卧道边/幽花自婵娟/林深为谁妍/但见尘消境静翔白鹤/吟清猿/鸡禽乳鹿往往嗥荒颠/却视来径如绿/千重万叠穹岩峦/下有荆吴粟粒之群山/又有瓯阁一发云平川/弈棋纵衡远近布城郭/鱼鳞参差高下分同原/千奇万异可意得/墨笔尽秃谁能传……

  这首诗相当长,引此二十余句,亦可窥其全豹。这首诗十分豪放,与李白的《蜀道难》有近似之处。诗人以“麻姑之路摩青天,苍苔白石松风寒,峭壁直上无攀援,悬磴十步九屈盘”,把麻姑山的险拔峻峭,高耸入云巧妙地展现在人们眼前,“麻姑之路摩青天”与李白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有异曲同工的妙用,紧接着他把山上所见,一一写入诗中,却又丝毫没有堆砌之感觉,诱入非一气读下去不可,然后他又以“千奇万异可意得,墨笔尽秃谁能传”刹住写景,转入叙事,使你产生一种非到麻姑山一走不可的感觉。

  曾巩前期的诗既然如此绝妙,那么他后期的诗又怎么样呢?所谓后期诗是指他出任襄、亳、福、明等州的州官以后的诗,据友人统计:曾在济南写过六十首诗,在福州写过三十多首诗。这一时期,曾巩随着年龄的增长,诗风亦有所变异,变得比较收敛,更加讲究格律;变得更加注意遣词炼句,言简意赅;变得更加注意形象描写了。他以前爱写五、七言古诗,这个时期他写律诗和绝句较多。这一时期的好诗较多。如《咏柳》、《人情》、《荔枝四首》等都是烩炙人口的好诗,但是我认为最有代表性的是《西楼》和《城南二首》的第一首。现将这二首诗恭录如下: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百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西楼》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城南二首》

  这是两首很好的山水诗。我们知道曾巩是无意在山水诗上专下功夫的,但是他竟然写出了这样成功的山水诗,足见其于各类诗无所不通,无所不能施展其技巧的了。闲话少说,还是让我们来分析分析这两首诗吧!《西楼》这首诗好在什么地方?我以为它好就好在仅仅用了四句诗把坐在西楼上观赏海滨风景的特定情景,用明白如活的语言,一览无遗的描画了出来,大有多一句嫌烦,少一句不成的势头。“海浪如云去却回”十分形象,“北风吹起数声雷”是浪漫的色彩,也是见景生情之笔,最后两句也觉活泼清新。整个诗读后,使人如临其境。《城南二首》的头一首也是这样,诗句明白如活,格调活泼清新,一首诗就是一幅优美的图画,令人百读不厌,诗人通过桃花、李花容易凋谢而小草青青长久相对比,暗示了这样一个哲理:桃花、李花虽然美丽,生命力却弱小;青草虽然朴素无华,生命力却很强大。不爱作诗者读其诗,亦将把笔跃跃欲试,不能忘记矣,所以,抚州文化园的“文渊”阁,表现曾巩形象时,选用了这首名诗。

  总而言之,我以为曾巩不仅文章写得好,而且诗也很出色,许多诗都应称之为上品。我之所以要这样说,是因为他写的诗思想性很强,既有匡时济世之托,又有为民申张正义之呼吁;既有对邪恶势力之鞭挞,又有对人物朴素唯物主义的评价。我之所以要这样说,还因为他写的诗有高深的艺术造诣,既有叙事,又有抒情;既有豪放的古体诗,又有善于借景生情、寓情于景,以情取胜的律诗和绝句。他的诗富有哲理,颇多发人深省,启人向上之佳句,但又很少说教味道,使人读后如食甘果,如饮美酒,最后终至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