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巩《苏明允哀辞》阅读及练习

王明刚老师

曾巩《苏明允哀辞》阅读及练习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留下了许多引人追寻的诗歌。下面是曾巩的《 苏明允哀辞并序》的节选的阅读和练习。

  苏明允哀辞并序(节选)曾巩

  明允姓苏氏,讳洵,眉州眉山人也。始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宋代制举的一种目),皆不中。归,焚其所为文,闭户读书,居五六年,所有既富矣,乃始复 为文。盖少或百字,多或千言,其指事析理,引物托喻,侈能尽之约,远能见之近,大能使之微,小能使之著,烦能不乱,肆能不流(浮滑)。其雄壮俊伟,若决江 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其略如是,以余之所言,于余之所不言,可推而知也。明允每于其穷达得丧、忧叹哀乐,念有所属,必发之于此。于古今 治乱兴坏、是非可否之际,意有所择,亦必发之于此。于应接酬酢、万事之变者,虽错出于外而用心于内者,未尝不在此也。

  嘉祐初,始与其二子轼、辙复去蜀,游京师。今参知政事欧阳公修为翰林学士,得其文而异之,以献于上。既而欧阳公为礼部,又得其二子之文,擢之高等。 于是,三人之文章盛传于世,得而读者皆惊,或叹不可及,或慕而效之,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学士大夫莫不人知其名,家有其书。既而明允召试舍人,不至,特用 为试秘书省校书郎。顷之,以为霸州文安县主簿,编纂太常礼书。而轼、辙又以贤良方正(宋代最重要的制之一,全称“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课”)策入等(进入等 级,即被录取)。于是三人者尤见于时,而其名益重于天下。

  治平三年春,明允上其礼书,未报。四月戊申以疾卒,享年五十有八。自天子辅臣至闾巷之士,皆闻而哀之。

  明允所为文集有二十卷行于世,所集《太常因革礼》一百卷,更定《谥法》三卷,藏于有司,又为《易传》未成。读其书者,则其人之所存可知也。明允为人聪明,辨智过人,气和而色温,而好为策谋,务一出己见,不肯蹑故迹。颇喜言兵,慨然有志于功名者也。

  1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侈能尽之约 侈:奢侈,浪费

  B.念有所属,必发之于此 属:倾注,专注

  C.自京师至于海隅障徼 徼:边界,边境

  D.读其书者,则其人之所存可知也 存:思念,思考

  1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所有既富矣,乃始复为文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慨然有志于功名者也 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C.得其文而异之,以献于上 又以贤良方正策入等

  D.又为《易传》未成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2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洵在进士选拔考试后,又参加茂材异等制考试却没有考中。回家后,他烧掉原来所作的文章,发愤苦读。

  B.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游历京都,得到欧阳修的举荐,没有再经过考试,苏洵就被征召到舍人院试用,可他没有就任。后来又被特别选用为试秘书省校书郎。

  C.苏洵因为参加贤良方正制策问考试时很出色,他的名声在天下越来越响。

  D.苏洵做霸州文安县主簿时,编纂大常礼书。礼书编纂完后,尚未来得及报告皇上,便因病去世,享年58岁。

  21.翻译下列句子(每句3分,共9分)

  (1)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2)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3)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18.A

  19.D(A连词,于是,就/代词,你,你的;B介词,对于/介词,表比较;C介词,拿,把/介词,因为;D动词,写作)

  20. C(“参加贤良方正制策问考试”的是苏轼、苏辙。)

  21.(1)十五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着半个墙面,桂树的影子纷杂错落,微风吹拂,桂影移动,舒缓轻盈,十分可爱。

  (2)也是想以此来弄清自然和人事之间的关系,通晓从古到今的变化,而成为一家之言。

  (3)怎么能让干干净净的身体,去沾染污污浊浊的外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