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汪伦 导学案

李盛老师

赠汪伦 导学案

  《赠汪伦》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游历桃花潭时写给当地好友汪伦的一首留别诗。整理了《赠汪伦》的导学案及赏析,欢迎参考!

  《赠汪伦》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赠、汪、伦、舟、欲、踏、潭。会写三个字:舟、乘、汪。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3、懂得珍惜友情。

  导学过程:

  一、 搜集资料

  这首诗的作者是__朝诗人__。

  二、 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识字写字。

  学习指南针:读古诗,找出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练习说话。 达标训练:

  (1) 我会读:赠 汪 伦 舟 欲 踏 潭

  (2) 我会在田字格上写:舟 乘 汪

  (3) 我会给生字找朋友,并选择其中一个词说一句话。

  舟( ) 乘( ) 汪( )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朗读古诗

  学习指南针:先自己试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听老师范读,练习朗读。

  看出来的。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3)汪伦是用____这种方式来送李白的,我是从“________”这句诗看出来的。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4)汪伦很舍不得李白离开,想像一下当时他们的对话,李白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汪伦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景此情,深深感动了李白,他不禁脱口而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体会写诗技巧,感悟意境。

  学习指南针:多读古诗,找出这首诗作对比的诗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达标训练:

  诗中将“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作对比。从中我体会到了李白与汪伦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四、 朗读背诵

  学习指南针:想象诗中画面,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五、 拓展训练

  1、朗读李白写的另外一首离别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杨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2、课后,请同学们去查一查另外一些送别诗,我们在班会课上比一比谁找得多,谁读得好。

  三、 研读品味,感悟意境

  1、结合课文插图,理解诗意。

  学习指南针:认真观察插图,对照诗句,读古诗,理解古诗的意思。 达标训练:

  (1)这首诗的题目中的`“赠”的意思是_____

  (2)观察插图,在图中指出李白和汪伦,我是从“________”这句诗

  《赠汪伦》赏析

  中国诗的传统主张含蓄蕴藉。宋代诗论家严羽提出作诗四忌:“语忌直,意忌浅。脉忌露,味忌短。”清人施补华也说诗“忌直贵曲”。然而,李白《赠汪伦》的表现特点是:坦率,直露,绝少含蓄。其“语直”,其“脉露”,而“意”不浅,味更浓。古人写诗,一般忌讳在诗中直呼姓名,以为无味。而《赠汪伦》从诗人直呼自己的姓名开始,又以称呼对方的名字作结,反而显得真率,亲切而洒脱,很有情味。

  诗的前半是叙事:先写要离去者,继写送行者,展示一幅离别的画面。起句“乘舟”表明是循水道。“将欲行”表明是在轻舟待发之时。这句使读者仿佛见到李白在正要离岸的小船上向人们告别的情景。

  “忽闻岸上踏歌声”,接下来就写送行者。次句却不像首句那样直叙,而用了曲笔,只说听见歌声。一群村人踏地为节拍,边走边唱前来送行了。这似出乎李白的意料,所以说“忽闻”而不用“遥闻”。这句诗虽说得比较含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但人已呼之欲出。汪伦的到来,确实是不期而至的。人未到而声先闻。这样的送别,侧面表现出李白和汪伦这两位朋友同是不拘俗礼、快乐自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