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璋传文言文阅读题答案及翻译
璋,字季玉,既袭焉(刘焉)位。而张鲁稍骄恣,不承顺璋,璋杀鲁母及弟,遂为仇敌。璋累遣庞羲等攻鲁,数为所破。鲁部曲多在巴西,故以羲为巴西太守,领兵御鲁。后羲与璋情好携隙,赵韪称兵内向,众散见杀,皆由璋明断少而外言入故□。璋闻曹公征荆州,已定汉中,遣河内阴溥致敬于曹公。加璋振威将军,兄瑁平寇将军。瑁狂疾物故。
璋复遣别驾从事蜀郡张肃送叟兵三百人并杂御物于曹公,曹公拜肃为广汉太守。璋复遣别驾张松诣曹公,曹公时已定荆州,走先主,不复存录松,松以此怨。会曹公军不利赤壁,兼以疫死。松还,疵毁曹公,劝璋自绝,因说璋曰:“刘豫州,使君之肺腑,可与交通。”璋皆然之,遣法正连好先主,寻又令正及孟达送兵数千助先主守御,正遂还。后松复说璋曰:“今州中诸将庞羲、李异等皆恃功骄豪,欲有外意,不得豫州,则敌攻其外,民攻其内,必败□道也。”璋又从之,遣法正请先主。璋主簿黄权陈其利害,从事广汉王累自倒县于州门以谏,璋一无所纳,敕在所供奉先主,先主入境如归。先主至江州,北由垫江水诣涪。去成都三百六十里,是岁建安十六年也。璋率步骑三万余人,车乘帐幔,精光耀目,往就与会先主所将将士。更相之适,欢饮百余日。璋资给先主,使讨张鲁,然后分别。
明年,先主至葭萌,还兵南向,所在皆克。十九年,进围成都数十日,城中尚有精兵三万人,谷帛支一年,吏民咸欲死战。
璋言:“父子在州二十余年,无恩德以加百姓。百姓攻战三年,肌膏草野者,以璋故也,□心能安!”遂开城出降,群下莫不流涕。先主迁璋于南郡公安,尽归其财物及故佩振威将军印绶。孙权杀关羽,取荆州,以璋为益州牧,驻秭归。璋卒,南中豪率雍闿据益郡反,附于吴。权复以璋子阐为益州刺史,处交、益界首。丞相诸葛亮平南土,阐还吴,为御史中丞。初,璋长子循妻,庞羲女也。先主定蜀,羲为左将军司马,璋时从羲启留循,先主以为奉车中郎将。是以璋二子之后,分在吴、蜀。
评曰璋才非人雄而据土乱世负乘致寇自然之理其见夺取非不幸也。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既袭焉(刘焉)位袭:承袭,继承
B.璋主簿黄权陈其利害 陈:陈列
C.后羲与璋情好携隙隙:嫌隙
D.从事广汉王累自倒县于州门以谏县:通“悬”,悬挂
11.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皆由璋明断少而外言入故□
②必败□道也
③以璋故也,□心能安
A.①乎 ②之 ③于 B.①也 ②其 ③于
C.①也 ②之 ③何 D.①乎 ②其 ③何
12.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评曰/璋才非人雄而据土/乱世负乘/致寇自然之理/其见夺取/非不幸也
B.评曰/璋才非人雄/而据土乱世/负乘致寇/自然之理/其见夺取/非不幸也
C.评曰/璋才非人雄而据土/乱世负乘致寇/自然之理/其见夺取/非不幸也
D.评曰/璋才非人雄/而据土乱世/负乘致寇/自然之理其见/夺取非不幸也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刘璋因张鲁日渐骄横放纵,不顺服自己,因而杀死了张鲁的母亲和弟弟,两人成为了仇敌。
B.刘璋河内人阴溥往谒曹操表明归顺之意,曹操加封刘璋为振威将军,璋兄刘瑁为平寇将军。
C.刘璋以大批物资供助刘备,让他去讨伐张鲁,然后两人告别。第二年,刘备军至葭萌,还军向南调头进攻刘璋,一路节节取胜。
D.蜀丞相诸葛亮平定南方,刘璋之子刘阐便在该地任职,官居御史中丞。
14.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璋累遣庞羲等攻鲁,数为所破。(3分)
②因说璋曰:“刘豫州,使君之肺腑,可与交通。”璋皆然之。(4分)
(2)刘璋丢掉益州,失去成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可用自己的话回答,也可引用原文。)(3分)
参考答案
10【答案】B(陈述)
11.C
12.B
13.D
14【答案】(1)①(3 分) 刘璋多次派遣庞羲等攻打张鲁,多次被张鲁击败。(“累”,多次,1 分; “为所”,译为“被”,1 分;大意,1 分。)
②(4 分) 于是(张松)劝说刘璋说:“刘豫州是您的宗室兄弟,可以与(他)结交联盟。”刘璋都认为这是对的。(补充省略的“张松”,1 分;肺腑,自己人,宗室兄弟,1 分;然,认为是对的,1 分;大意,1 分。)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2)刘璋丢掉益州,失去成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可用自己的话回答,也可引用原文。)(3 分)
【答案】(2) ①璋主簿黄权陈其利害,从事广汉王累自倒县于州门以谏,璋一无所纳。(刘璋不听劝告,引狼入室。)②璋言:“父子在州二十余年,无恩德以加百姓。百姓攻战三年,肌膏草野者,以璋故也,□心能安!”遂开城出降,群下莫不流涕。(刘璋疼爱百姓,不愿战争生灵涂炭。)(1 点 2 分,2 点 3 分。)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刘璋,字季玉,自继承刘焉之位后,因张鲁日渐骄横放纵,不顺服自己,故杀死张鲁的母亲和弟弟,两人于是变为仇敌。刘璋多次派遣庞羲等攻打张鲁,但都被张鲁击败。张鲁的队伍大多屯集在巴西郡,于是刘璋便任命庞羲为巴西太守,让他带兵抵御张鲁。后来庞羲与刘璋关系恶化,赵韪举兵反叛刘璋,兵败被杀,都因为刘璋未能明辨是非听信他人谗言。刘璋闻讯曹操征讨荆州,已平定汉中,便派河内人阴溥往谒曹操表明归顺之意。曹操加封刘璋为振威将军,璋兄刘瑁为平寇将军。刘瑁患癫狂病去世。
刘璋又派别驾从事蜀郡人张肃给曹操送去三百老兵及其他皇家所用杂物,曹操封张肃为广汉太守。刘璋再派别驾张松前往拜谒曹操,曹操此时已平定荆州、击走刘备,没再对张松加封任用,张松因此怀有怨心。时逢曹操军队在赤壁失利,且因瘟疫而死亡甚众。张松返还,极力诋毁曹操,劝说刘璋主动断绝与曹操的联系。他对刘璋说:?刘豫州与您为宗室兄弟,可以与他结交联盟。?刘璋皆认为这是对的,故派法正前往与刘备结好联盟,随即又指示法正和孟达送去数千兵卒帮刘备抵御曹军,法正完成使命归还。其后张松又劝说刘璋:?现在州中将领庞羲、李异等人都居功自傲,且心怀异志,如不能得到刘豫州的帮助,益州将外有强敌攻击,内遭乱民骚扰,必定走向败亡。?刘璋又听从了张松之言,派法正去迎请先主刘备。刘璋的主簿黄权向刘璋陈说迎刘备入川的危害,从事广汉人王累将自己倒悬在州城城门上向刘璋进谏,刘璋拒不接纳,并指示所到之处招待刘备,使刘备进入益州如同返归故里。刘备先至江州北,再由垫江水路到涪县,距离成都仅三百六十里路程。这年是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11)。刘璋率领步、骑兵三万多人,车驾幔帐,光耀夺目,前往与刘备相会;刘备所率将士依次前迎,大家欢聚宴饮百余日。刘璋以大批物资供助刘备,让他去讨伐张鲁,然后两人告别。
第二年,刘备军至葭萌,还军向南进攻刘璋,一路节节取胜。建安十九年(214),刘备进军围困成都数十日,此时成都城内仍有精兵三万,食用物资足可支持一年,城中官民都决心与刘备决一死战。
但刘璋说:“我父子领有益州二十多年,对百姓没有施加什么恩德。现在百姓受攻战三年之累,抛尸草野,都因为我刘璋所致,我于心何安啊!”于是开城投降,部下无不流泪。刘备将刘璋迁往南郡公安县,并将他的财物和原来所佩的振威将军印绶全都还给他。孙权杀死关羽,夺还荆州后,刘备又任命刘璋为益州牧,让他驻守秭归。刘璋死后,南中豪强雍闿占据益州郡反叛,归附东吴。孙权又任命刘璋之子刘阐为益州刺史,驻守交、益两州的交界处。蜀丞相诸葛亮平定南方,刘阐逃还东吴,官居御史中丞。其先,刘璋长子刘循娶庞羲之女为妻。刘备安定蜀地后,庞羲被任为左将军司马,当时刘璋听从庞羲意见留下刘循,刘备乃封刘循为奉车中郎将。故此刘璋两个儿子的后代,分别生活在吴、蜀两国。
评价说:刘璋的才能不是人中之雄,却在乱世中拥有领土,因才不称位而招致祸患是很自然的道理。他的领土被夺取,也不是一件坏事吧!
贵州高考排名1757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5578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4472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高考排名9744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的水电站设备安装与管理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河南高考排名336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851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3210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252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2773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08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和漳州理工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洪州职业学院和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1343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2477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471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的助产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江西高考排名1052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380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东方学院和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中国地震灾害应急预案(通用五篇)
始得西山宴游记文言文及译文
陈涉世家文言文及翻译
尉缭子十二陵文言文
关于文言文通假字必考点
林场森林火灾应急救援工作预案
中毒应急预案范文
蒋济字子通文言文阅读练习
南夷服诸葛文言文翻译
防台风防汛应急预案(精选六篇)
安全用电应急预案
八年级人教版文言文阅读含答案
文言文复习注意事项
清平乐文言文阅读及答案
窦娥冤文言文的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