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文言文赏析

孙小飞老师

《游褒禅山记》文言文赏析

  《游褒禅山记》是以借游山探洞为题,阐述治学之道。它是以议论为主、记游为次,通过记游进行说理的优秀散文。

  王安石这次游褒禅山,因未能穷究山洞奇险之景,不得极夫游之乐败兴而归。然而他在自我引咎追悔、反复思辩中,深刻地领悟了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的道理,并由此对治学之道进行深入的思考。

  先叙后议,结构严谨自然。文章从介绍褒禅山得名之由落笔,既而简要地叙述了华山前洞和后洞的概况,然后通过详细地描写他们进入幽暗深邃的后洞的经过写出了作者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的真切感受,真可谓一语双关,既是对游洞实景实情的描写,也是对全文中心议题的表示。接着,作者又用入洞越深,记游者越少的事实来强化自己的切身感受,慨叹自己在力尚足以入、火尚以明的情况下,却随着人群畏难退缩、半途而废,乃至追悔莫及的惆怅之情。文章从客观上的记叙向主观的议论逐渐自然过渡,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上下文一气呵成,显得气势流畅。

  前呼后应,议论层层相关。文章围绕着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这个中心议题逐层展开,文意由叙探洞转向议治学。作者学习古人求思之深,故往往有得的治学精神,认识到在客观条件许可下,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树立雄心壮志,才会不避险远、百折不挠;矢志不渝,勇往直前,最终必定能取得奇伟、瑰怪、不同凡响的成就。只要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即使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也决不会因为遭到他人的讥讽而后悔。文章紧紧扣住深难奇三字,从志向、力量、物质条件三方面,进行游洞和治学二者间的相互比拟,由实而虚,因事明理;触类旁通,融叙事与议论为一体。读者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从消极悔恨到积极反省、从感到不尽兴变为有所得的思想情绪的变化。

  在游山途中,一块字迹模糊而仆倒在地的碑石,竟引起了王安石极大的兴趣,他从碑石上花山二字考证出当时人们把华山的华,读作华实的华是错误的。并且由此联想到因为古代文献资料的不足,在治学过程中,常常出现以讹传讹的现象,于是他强调指出:治学中应具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作者借残碑议治学,以小喻大,首尾贯通;不仅加深了文章议论的深度,更表现出作者严谨的章法和奇妙的构思。

  这篇游记语言凝炼且富有逻辑性,准确而概括地表达了文章曲折深奥的哲理。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王安石在执政之前的作品。作者所游的是褒禅山,而所记的是褒禅山的华山洞。作者游华山洞时,发现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从而认识到一条客观真理:做任何事情,要想得到真正的、有价值的收获,必须树立坚定的志向,具有坚强的毅力,不避险远,勇往直前。所以《游褒禅山记》一文,实际是一篇游记形式的说理文。

  这篇游记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距今虽已九百二十多年,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吸取其思想精华,以教育和鼓励青年一代在进行新的长征中,树立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坚强意志,鼓起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的革命勇气,为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在无穷的知识之洞中以坚韧的毅力,不避险远地学习、探索、前进!

  这篇游记试分三个部份。

  第一部份,从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到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记叙褒禅山的景物和游华山洞的情景。

  首先,作者概述了山中的景物:一座禅院,一个山洞,一块仆碑。

  文章一开头就指出褒禅山亦谓之华山,既点明了作者所游的地方,又介绍了这座山的另一个名字。接着记叙了慧空禅院的由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这个介绍有一笔双写之功。其一,不仅使读者了解了慧空禅院的由来,而且还使读者了解了褒禅山之名的由来;其二,为引出华山洞作了铺垫,使读者清晰地看到华山洞的座落方位及华山洞之名的由来: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注:华山洞亦作华阳洞)作者记叙了禅院、山洞之后,接着又记叙了仆碑,是在距洞百余步的地方,而且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因此作者认为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表面看,似乎在为华山正音,实则是为启发后来人在学习时要深思慎取埋下一条伏线。

  紧接着,作者对华山洞作一简介,然后记叙游华山洞的情况。作者先简介了华山洞的前洞和后洞,继而记叙游华山洞后洞的情景。这时,作者所看到的情景之一是: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看到的情景之二是:从洞的左右壁可以看出,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这一情景是作者记叙了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之后的补叙。这一补叙又为下面发议论提供了论据。

  正当作者与同游者从洞内退出时,作者才发现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并不是火且尽。所以当有人责怪首先提议要出洞的人时,作者也感到后悔。而后悔的是在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的情况下跟随他们退出去,而不能尽情地、畅快地享受这次游玩的快乐。

  这一部份可以让我们看出这样一条线索:由其见愈奇而产生乐;由不得极夫游之乐而产生悔,这就为下面发议论提供了条件。

  第二部份,从于是予有叹焉到此予之所得也。发表议论,写游华山洞的心得体会。

  第一句,于是予有叹焉,紧承上文。因为作者的叹,是由悔引起的,也是悔的继续。

  作者所感慨的是,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也就是悔恨自己没有古人那种求思之深的精神,暗含自责。接着,作者针对游华山洞所见所感抒发了自己的看法。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这是作者所见作出的判断。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这是作者所感而作出的判断,也是由华山洞的险远推而广之的'看法。这里作者提到了志的问题,志的提出,是求思之深的深化,说明古人如没有志,求思之深也没有可能。同时又是自责,悔恨自己由于没有志,所以不得极夫游之乐。

  紧接着,作者以志为中心,说明了志、力、物三者的关系,最后又落脚志。可分三层意思:第一句,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不能至也为第一层,说明了虽然有志,但力不足是不能到达的。第二句,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为第二层,说明了虽然有志与力,但无物以相之也是不能到达的。第三句,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为第三层,着重说明了有志的重要,其实质含义就是鼓励人们尽志,只要尽志就无所不能至。

  毛主席指出: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志、力、物三者关系的说理中,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比较深刻地说明了内因和外因的关系。

  文中的第一、二句说明了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志与力同物相比,志与力是存在人体之中的内因,而客观存在的物则是外因。有了可以到达的内因,而无达到的条件,是不能到达的。志与力,虽然同存于人体之中,而志却是内因,力对抽象的志来说,它又是外因了。因此,想到达所要到的地方,虽然具备了内因条件,然而力量不足,精力不够,都是不能到达的。

  文中第三句,然力足以至焉;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说明尽管具备了力与物的条件,如果没有志,想到达所要到达的地方也不可能。这就正好说明了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这一部份即是全文的重点,它说明的道理是:做任何事都是对意志的考验,对毅力的锻炼。世间的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且是人们很少到的地方。只是在夷以近的地方徘徊、畏缩不前,是不可能有所收获,有所成就的。只有不避险远,勇往直前,树雄心,立壮志,发扬毛主席所创导的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大无畏精神,才不致中途退缩,才能取得真正有价值的收获和可喜的成就。

  第三部份,从余于仆碑到结束。勉励读书人要深思、慎取,总结全文。

  作者从路旁倒着的其文漫灭的碑石而产生联想,感慨古书之不存,使后世以讹传讹,不明真相。因此勉励读书人要深思、慎取。从第二部份的说理中,使我们进一步领会到,要想做到深思,必须要有志,否则深思则不可能,更谈不到慎取,仍然会谬其传。

  这篇文章说明的道理对我们读书、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启发,同时在写作上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读了以后,使人感到这篇文章结构谨严,重点突出,语言凝炼,语意深刻,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在结构上,作者在介绍褒禅山时,逐一记叙了三个景物,这就使读者对褒禅山有一个概括地了解。接着又记叙了游洞的情况及其感想,最后写因仆碑而产生的联想,因而使人感到层次十分清晰。段落之间的过渡衔接也非常紧密,如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一句,既紧承上段,说明了有前洞必有后洞,同时也启示了下文。又如于是予有叹焉一句,与上段的衔接更为紧密,因为作者的叹,是由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引起的。一个叹字承接了上文,也引出了一段议论。除此之外文章还注意了前后的照应,段落与段落之间的照应,使人感到文章有波有澜。仅以前后照应为例,第一段作者虽然提到仆碑,但却摆在一边。直到最后,作者突然提起一笔:余于仆碑,借仆碑发了一番议论并以此作结。这就使人感到仆碑有突然立起之感。其议论有画龙点睛之妙。

  这篇文章不仅结构谨严,而且重点突出,详略得当。作者游褒禅山,对山中景物并不是平列记叙,而是重点写游华山洞的情景。在游华山洞时,作者对洞内所见情景也只作了简略地记叙,而详写了自己游洞的感受。正是由于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就容易使读者把握中心,并受到一定的教益。

  语言凝炼,语意深刻,而且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是这篇文章在语言上的特点。作者为了说明洞的深远、难进、奇特,仅仅只用了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十三个字。在夷以近、险以远的议论中,作者也只用了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十四个字。这一句文字不多,却寓意深刻,耐人寻味。所以接着又引起了险远与志的关系的议论。作者在志、力、物三者关系的议论中,不仅寓意深刻,其分析、推理、判断都具有说理的严密逻辑性。

  这篇文章所反映出来的特点,不仅使我们看到了作者的艺术风格,而且也能使我们学到一些好的写作方法,是指导我们学习写作的好的范文之一。所以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我们既要吸收其思想营养,也要学习其写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