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一、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与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考查同时进行。其基本含义是: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能对文中所涉及的人、事、情、理等相关内容的主要点作出概括,同时对于作者写作的目的以及所持的基本观点、态度,能作出准确的回答。由于本考点一般采取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因此,考查本考点时,实际上并非真的要求考生自己动手去归纳概括,而只是分析判断由命题者设计的有关这方面的题目的答案正确与否。当然,要能正确回答题目,得有归纳、概括文章的能力才行。
本考点采取客观选择题的形式。为了考查考生归纳、概括文章要点和中心的能力,设置者常常借助以下方法来命制干扰项:或张冠李戴,曲解原意;或随意引申,任意拔高、贬损;或真真假假,正误参半;或以偏概全,妄加推断;或无中生有,夸大事实总之,是多方设卡,来综合考查考生分析、综合、归纳、概括的能力。
解题时,要在通读全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留心作者所写的人和事,情与理;对作者选取的材料、记叙的角度、叙述的语气、相关的议论抒情等等,要做到心中有数,因为这是答好这类题目的前提。
其次,是题文对照,逐项检查。将备选答案中的相关内容,逐条与原文相关部分比较,看备选项的表述是否与原文一致。应该尊重原文,不能随意拔高或贬低,注意不要遗漏重要内容。凡是对原文有故意夸大、缩小、曲解、混淆等内容的选项,都是命题者设置的`陷阱,应该特别小心。
再次,要充分利用选项,排除干扰。在一般情况下,试题设置常常是从四个选项中设置一个错误的选项,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正确的三项,运用比较法、排除法,选出错误的一项应该是有把握的。
另外,如果试题提供了文段的题目、出处、尾注、作者的有关情况以及背景知识等,我们就应该充分加以利用。
最后,认真检查,全面验证。常用的方法有:代入法将所选答案放回原文中,看看是否合理;析错法即能说出自认为错误的一项的原因;否定法即先假设自选的答案不对,予以否定,但却又否定不了,表明答案准确无疑。
范题精讲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疏广字仲翁,东海兰陵人也。少好学,明《春秋》,家居教授,学者自远方至。地节三年,立皇太子,选广为少傅,数月,徙为太傅。广兄子受,好礼恭谨,敏而有辞。宣帝幸太子宫,受迎谒应对,上甚欢悦,顷之,拜受为少傅。太子每朝,太傅在前,少傅在后,父子并为师傅,朝廷以为荣。在位五岁,皇太子年十二,通《论语》《孝经》。广谓受曰: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今仕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后悔,岂如父子归老故乡,以寿命终,不亦善乎?广遂上疏乞骸骨,上以其年笃老,皆许之。广既归乡里,日令家供具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数问其家金余尚有几所,趣卖以供具。居岁余,广子孙窃谓其昆弟老人广所爱信者曰:子孙冀及君时颇立产业基阯,今日饮食费且尽,宜从丈人所,劝说君买田宅。老人即以闲暇时为广言此计,广曰: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供衣食,与凡人齐。今复增益之以为赢余,但教子孙怠惰耳。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且夫富者,众人之怨也;吾既亡以教化子孙,不欲益其过而生怨。又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以尽吾余日,不亦可乎!于是族人悦服。以寿终。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广为少傅,数月,徙为太傅 徙:调职。
B.广兄子受,好礼恭谨,敏而有辞 敏:敏感。
C.宣帝幸太子宫,受迎谒应对 谒:进见。
D.广子孙窃谓其昆弟老人广所爱信者 窃:暗中。
解析:B.敏:聪敏。如《论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答案:B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顷之,拜受为少傅。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B.广遂上疏乞骸骨。
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而死。
C.上以其年笃老,皆许之。
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D.今日饮食费且尽。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解析:A项中的之为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例如:顷之,烟炎张天。(《赤壁之战》)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毛遂自荐》)。C项皆可理解成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由于。例如: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时操军兼以饥疫,死者太半。(《赤壁之战》)。D项用作副词,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例如: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答案:B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疏广对子孙教化有方的一组是( )
①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②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③增益之以为赢余,但教子孙怠惰耳。④且夫富者,众人之怨也。⑤不欲益其过而生怨。⑥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
A.①③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②④⑥
解析:①在说明自己的内心真实感情;⑥表明是自己对于财物的态度。
答案:C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疏广自幼勤奋好学,深明《春秋》,远方之人也来向他问学。其兄之子疏受谦恭谨慎而有口才。叔侄二人并为皇太子师傅,朝廷引以为荣。
B.皇太子初学有成后,疏广心怀知足常乐、功成身退的想法,要求归老故乡,虽然中途曾经后悔,但最终还是提交了辞呈,并获得皇上的应允。
C.疏广认为自己的金钱为朝廷所赐,应当自己用来颐养天年,因而回归故里之后,并未打算要将钱财留给子孙,每日均请亲朋故友宴饮娱乐。
D.疏广的子孙见饮食费用甚巨,就请人劝疏广多置田宅。疏广表示财产只能使子孙怠惰罢了,应当让他们自食其力,过与平常人相同的生活。
解析:B.虽然中途曾经后悔在文中没有依据。
答案:B
5.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2)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
解析:注意损益所以飨的翻译。
答案:(1)有才德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削弱他的志向;愚笨的人如果钱财多,就会增多他的过失。(2)这些金钱,是圣明的君主赐给我养老的,所以很乐意与宗族同乡共同享受他的恩赐。
贵州高考排名1757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5578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4472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高考排名9744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的水电站设备安装与管理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河南高考排名3360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8511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3210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2524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2773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0888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亚城市职业学院和漳州理工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洪州职业学院和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1343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2477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北高考排名471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的助产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江西高考排名1052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380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东方学院和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中国地震灾害应急预案(通用五篇)
始得西山宴游记文言文及译文
陈涉世家文言文及翻译
尉缭子十二陵文言文
关于文言文通假字必考点
幼儿园食品安全应急预案
学校猪流感防治应急预案
最新公司防汛应急预案
客有好佛者文言文翻译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文言文翻译
运输安全应急预案范文
有关防灾减灾的应急预案范文
三峡文言文字词翻译
薛奎识范镇文言文原文翻译
幼儿园安全的工作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