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是时候认真思考教学计划该如何写了。下面给您带来高一物理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高一物理教学计划1
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他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教学,在初中对弹力已有认识的基础上,进步深化对弹力的来由、性质、效果的认识,并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实验观察思考归纳科学方法.
【教学用具】 钢锯条、弹簧、泡沫塑料块、铜皮、面团、白纸、墨水瓶(灌满红墨水)、通过橡皮塞插有细玻璃管的椭圆形玻璃瓶、激光光源、平面镜及支架(两套)、物理小车、橡皮筋、小螺旋桨、小球、挂图1:显示桌而微小形变装置示意图、挂图2:比较重力与弹力.
表1 比较重力与弹力
【设计思想】 针对高一新生正处于从初中物理向高中物理跨越阶段的特点,本节教材在文字叙述上非常简洁并配有大量的插图.内容直观、感性,较易为学生接受,加上学生们在初中对弹力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与理论基础,若只是照本宣科,教学会很空泛.教师觉得没戏可唱,学生则有炒冷饭之感.其实,对于学生,高中物理不仅因在知识内容上加深、拓宽而造成台阶,还因抽象思维、科学方法上要求提高而使不少学生倍感困难.所以帮助高一学生在初始阶段跨好初、高中台阶很重要的一件事是教会他们学习物理的方法.根据本节教材知识内容学生较为熟悉、易学易懂的特点,我们可将教学重心放在对物理学研究方法的传授上,使学生学会观察与思考、分析与归纳.基于此,本教案根据教材要求,设置了3个研究课题,每个课题以提出问题实验与观察分析与归纳总结与结论为认知程序,引导学生既研究物理规律,又掌握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全课设计了12个演示实验供学生观察与研究;全课以方法为根茎,知识为枝叶,板书设计亦突出方法的脉络,使原本平淡的课堂教学变得充实、饱满、有声有色.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教师指出,弹力与重力一样,是依性质而命名的一种力.告诉学生,本节课将围绕弹力展开对3个方面问题的讨论,以弄清弹力的来由、弹力所遵从的规律.
二、研究问题1:什么是形变?
教师指出,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往往是从实验入手,从观察启步.我们的研究也将这样进行.关于什么是形变,将演示一组实验,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实验中物体发生的变化和变化发生的原因.
演示实验1:钢锯条在手的作用下弯曲.
演示实验2:弹簧被拉长或压短.
演示实验3:泡沫塑料块受力而被压缩、弯曲与扭转.
演示实验4:铜片被弯成直角状.
演示实验5:面团在重力作用下下坠,形状变化.
演示实验 6:纸张被手揉皱.
引导学生思考:上述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否普遍存在?比如,用手指按实验桌,桌面有形状变化吗?
请学生再观察,观察物体形状的微小变化,并讲解观察的方法把微小效应放大的实验方法.
演示实验7:玻璃瓶的微小形变效应.
演示实验8:桌面的微小形变效应.
引导学生对众多的实验现象作出归纳这么多的实验现象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会发生形状的改变.
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在实验中,物体发生的形状改变有哪些形式.归纳出形变有拉伸、压缩、弯曲、扭转等不同形式,它们属于两类情况:一类是,受力发生形变,外力停止作用,物体可恢复原状;一类是,受力发生形变后,外力停止作用亦不再恢复到原状.
至此,对什么是形变的问题作一小结.
三、研究问题2:什么是弹力?
这里安排4个演示弹力作用效果的实验,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注意弹力发生的条件.
演示实验9:弯曲的锯条将小球弹出.
演示实验10:压缩弹簧将与之相毗邻的物理小车推出.
演示实验11:伸长着的橡皮筋将与之相连的物理小车拉过来.
演示实验12:扭转着的橡筋条使与之相系的螺旋桨转动.
根据实验现象,由学生归纳出弹力发生的两个条件:(1)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必须直接接触;(2)施力物体必须发生了弹性形变.教师指出,这是直接判断有无弹力存在的基本依据.
作出什么是弹力的结论.
四、研究问题3:弹力的方向?大小?
以演示实验9~12中的弹力实验为据,逐一分析弹力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间的关系,由学生归纳出弹力方向总是指向施力物体形变恢复的方向的规律.
教师与学生一起对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的方向作具体分析,使学生一方面弄清压力、支持力、绳的拉力都是作为弹力的一种效果而得名,同时,掌握判断它们的方向所依从的规律.
对于弹力的大小,只需定性地了解与施力物体形变程度有关,不作详细研究,并在初中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直接给出胡克定律的物理表达式:f=kx.
五、总结全课
采取将弹力与上一节课学过的重力作比较的方式,既总结了本课知识,又复习了前课内容.
最后,要求学生们课后不仅要回忆本课学到了哪些知识内容,还应体会本课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板书设计】
主黑板:
第一版
问题1:什么是形变?
观察思考再观察
归纳:物体受到力的作用都会发生形状改变.进一步思考
归纳:
结论:见课本第14、15页.
第二版
问题2:什么是弹力?
观察
归纳: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直接接触;施力物体发生了弹性形变.
结论:见课本第15页.
问题3:弹力的大小?方向?
方向:
分析
归纳:弹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施力物体形变恢复的方向.
第三版
具体分析(压力、支持力)
结论:见课本第16页.
具体分析(绳的拉力)
结论:见课本第17页.
大小:
分析
结论:胡克定律.
高一物理教学计划2
一、教学计划的描述:
这学期继续用PEP 《必修二》,共三章,分别是第一章《曲线运动》,第二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第三章《机械能守恒定律》。
同时,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的一门基础学科,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相衔接,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高中物理课程帮助学生继续学习基础物理知识和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和热情;了解物理学对科学进步和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为终身发展和科学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以平抛运动和匀速圆周运动为例,了解物体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研究物体曲线运动的条件和规律;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及其在天体运动中的应用:功和能的概念,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2)了解学习物理的基本思想和思路,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
(3)了解物理学的发展过程,关注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发展趋势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4)能够运用相关的物理知识和技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和问题。
2、流程和方法:
(1)学习运动合成与分解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过程中的思路和方法;
(2)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尝试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验证物理规律;
(3)通过物理规律和概念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以及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中的作用;
(4)质疑、收集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沟通和合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让学生领略大自然的奇妙与和谐,培养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渴求,乐于探索大自然的奥秘,体验探索自然规律的艰辛与喜悦;
(2)具有坚持真理、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具有判断大众传媒相关信息是否科学的意识;
(3)有积极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有与他人交流自己意见的愿望,敢于坚持自己的正确观点,有团队精神。
三、教材分析:
第一章《平抛运动》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单元第一节:描述物体曲线运动的条件和特征。
第二节和第三节:讲述了研究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运动合成与分解,并利用这种方法具体研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这是本章的重要内容。
单元一第四节第五节第六节: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描述方法和基本规律。
分析了匀速圆周运动和离心现象的实例。
第一单元第七节: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第二章《万有引力与航天》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节:学习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描述的知识;
第二节和第三节:学习万有引力定律的知识;
第四、五节:学习天体运动中关于万有引力定律的知识;
第六节:学习经典力学的局限性。
第三章《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分为四个单元:
第一、二、三节:谈工作和权力;
第四、五、六、七节:讲动能和动能定理,引力势能;
第8、9、10节:谈机械能量守恒定律
首先,概念的介绍和解释一定要清晰。所以要反复强调重点内容,用更多的例子介绍理解重要概念,结合情境进行教学。其次,把握进度,不要随意增加难度。例题和习题的选择要慎重,要符合学生实际。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高一的例子仍然是对概念的理解和简单应用。对于改善问题,因为主要面对的是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所以可以以方法为主指导,而一般的习题一定要考虑大多数普通学生,结合起来。
2、及时反馈
课内课后都有完整的反馈机制。比如上课要及时进行反馈练习,主要是课后练习。作业有问题的同学要和他们沟通,了解问题,以便及时改进。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要经常交流。
3、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要求之一就是让学生注意课本。练习:直接在课本上做笔记,课后对习题给出完整答案,作为好的学习材料补充课本。
4、针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具体措施
确保这些学生掌握了自己应该懂的基础知识,一发现问题就帮他们解决。我们应该正确引导他们,消除心理上的预防措施,适当放慢速度,让他们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随着认知能力的提高而螺旋上升。
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帮我把每一节课教好;保持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让学生对物理保持兴趣。我们应该真诚地关心每一个学生,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
6、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1)培养学生兴趣,从兴趣入手;
(2)指导他们培养自己的学习方法。
高一物理教学计划3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通过高一上期对学生的了解和高一上期期末统考情况来看,大部分同学的基础知识不牢固,
从高一上期的学习情况可以看出同学们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不到位而出现能力提升困难。
因此本学期教学过程中重双基工作。学生活泼,学学期学习中老师注意时刻督促,控制学生时间。
二、教材内容,教学主要任务和教学重难点:
1、教材内容:必修二(1-4章)
第一章:抛体运动 第二章:匀速圆周运动
第三章:万有引力定律 第四章:机械能和能源
2、教学主要任务:本期吸取上期经验教训,拟定两个主要任务:
一是让学生落实双基,着重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尽量少提升(可以给予部分学生提升练习);
二是进一步让学生体会物理学中的建模思想,强化学习物理情境--模型--规律---方程--求解五大步骤。
3、教学重难点:本书高考考察内容为前四章,且对第四章的考察分量与前三章总和相当,因此主要内容可分两部分:
一是曲线运动,
二是机械能守恒、动能定理。难点为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的应用。在高考中这部分知识为主要考察点。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养成解物理题五步曲习惯。
2、完成年级分配的物理科班上线人数。
3、期末考试理科物理单科进邛崃前三。
四、提高教学质量具体措施:
1、注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仅争对少部分进行能力提升。
2、进一步强化物理学的建模思想,强调物理解题五步曲的应用。
3、高一物理教研组实行集体备课,落实五统一。
4、落实堂清、日清、周清、月清工作,特别是日清和周清工作,要求学生过关,迫学生练习过手。
五、教学时间分配:
周次时间内容课时
一2.25--3.3复习上期主要内容评讲期末试卷4
二3.4--3.101-1曲线运动;1-2运动的合成分解4
三3.11--3.17小船过河、绳物模型专题分析4
四3.18--3.241-3平抛运动规律及实验4
五3.25--3.31复习,第一次月考,阅评卷4
六4.1--4.72-1圆周运动2
七4.8--4.142-2向心力向心加速度;2-3实例应用6
八4.15--4.213-1天体运动;3-2万有引力定律4
九4.22--4.28复习,第二次月考,阅评卷4
十5.2--5.53-3万有引力定律4
十一5.6--5.123-4人造卫星宇宙速度;章节复习4
十二5.13--5.194-1功;4-2功率4
十三5.20--5.264-3势能;4-4动能、动能定理4
十四5.27--6.24-5机械能守恒;4-6能源开发利用4
十五6.3--6.6复习,第三次月考,阅评卷4
十六至十八6.9--复习迎接期末考试
高一物理教学计划4
1、学生情况分析
根据对学生的中考成绩和生源分析,学生基础的差异比较大,对初中物理内容掌握比较好的学生不是很多。学生基本知识点落实不够好,学习效果不明显。学生学习方法欠缺。故需在高中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及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不高,普遍认为物理难学,部分学生有排斥感和恐惧感。需引导学生改变思想认识,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教材结构分析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是按照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教材突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模式,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对学生的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都有了较高的要求。另外,必修1的学习内容是运动学和静力学,是整个物理学的基础。这一部分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物理情景和物理过程的能力,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动手能力以及辨正唯物主义人生观的培养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教学目的及任务
本学年的教学重点是在巩固初中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必修1的教学。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物理知识与物理规律,并能在解题中有所运用。在平时的练习,注重以班级分层的要求来进行教学。
4、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客观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复习手段;
(2)认真备课,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把握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3)多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困惑;
(4)认真积极批改作业、试卷等,切实加强各方面的规范训练,及时反馈得到学生的学习信息,以便适时调节教学,争取在高一上学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
(5)尽量用多种教学方法,合理的运用电子白板,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增加其感性认识,加深理解;
(6)认真做好教学分析归纳总结工作,教师间经常互相交流,共同促进。
5、教学进度安排
第三章 第三节 摩擦力
第十一周
第三章 第四节 力的合成
第十二周 第三章 第五节 力的分解 4 4 第十三周 补充:物体的平衡
第三章 相互作用 物体的平衡
复习、检测、评价 4 第十四周 4
第四章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十五周
第四章 第二节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第十六周 第四章 第三节 牛顿第二定律 4 4
第四章 第四节 力学单位制
第十七周
第四章 第五节 牛顿第三定律 4
第六节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
第十八周
第七节 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4
第十九周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复习、检测、评价
期末复习 4 第二十周
第二十一
周 4 期末考试 4
高一物理教学计划5
一、任务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五节的内容。加速度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是联系动力学和运动学的桥梁,在后面的机械振动、电和磁、能量守恒、动量等内容都会涉及到。
在学习本节之前,学生对时刻和时间间隔、矢量和标量、物体运动路程、位移、速度、有了足够丰富的、生动的感性认识。
在我们的生活经验中与加速度有关的现象不多,所以加速度的概念对于刚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来说太抽象了。本节课先通过有趣的视频让学生感悟到物体在运动过程中速度可以发生变化,速度变化有快慢之分,从而巧妙的引出课题;教学过程中设计了有效的例题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加深对对物理规律的理解,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计算速度变化量,知道它是矢量。
(2)理解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
(3)知道加速度的符号、公式和单位。
(4)知道加速度是矢量,能根据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关系判断加速运动和减速运动。
(5)会用加速度公式处理简单问题。
(6)知道直线运动中矢量的运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多媒体将生动有趣的视屏展示给同学们,减少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困难。
(2)通过图表类比的方法更直观的感受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飞机、汽车和摩托车比赛视频的展示,感受生活处处有物理,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1)加速度的理解。
(2)对速度变化量和速度变化快慢的区分。
2。难点: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四、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
五、设计思路
根据“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素质教育课程理念与目标,要求重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在学习过程中丰富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去观察、分析、归纳、应用等,在参与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知识与方法,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加速度是力学中的重要概念,是联系力和运动的重要桥梁,也是高一年级物理课程中比较难懂的概念之一,在学生的生活体验中,与加速度有关的体验并不多,这就给学生理解加速度带来一定的困难。为此,课题引入要巧妙,一定要引人入胜,激起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给同学们比较直观的体验感受,如图表对比,举贴近生活的例题等。
六、教学流程
1.教学主要环节
本节课主要分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情景引入,引出课题;
第二环节:对比讨论,得出加速度定义,对比加速度,速度,速度的变化量;
第三环节:以竖直上抛例题联系,得出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加速;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减速;
2.教学流程图
3.板书设计
§1。5 速度变化的描述──加速度
一、速度的变化量
1。定义式:△V=V—V0
2。物理意义:
3。直线运动中矢量运算的方法
二、加速度
1。物理意义:
2。定义:
3。定义式:
4。单位:
5。矢量
三、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方向的关系
1。当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
2。当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加速运动;
3.板书设计
§1。5 速度变化的描述──加速度
一、速度的变化量
1。定义式:△V=V—V0
2。物理意义:
3。直线运动中矢量运算的方法
二、加速度
1。物理意义:
2。定义:
3。定义式:
4。单位:
5。矢量
三、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方向的关系
1。当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
2。当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加速运动;
3.板书设计
§1。5 速度变化的描述──加速度
一、速度的变化量
1。定义式:△V=V—V0
2。物理意义:
3。直线运动中矢量运算的方法
二、加速度
1。物理意义:
2。定义:
3。定义式:
4。单位:
5。矢量
三、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方向的关系
1。当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
2。当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加速运动;
七、操作案例
(一)情景引入
教师:如果摩托车、汽车和火车都是以各自最大的速度运动,谁是运动最快的?
学生:肯定是飞机
教师:课件展示摩托车、汽车和火车比赛视频
教师:在视频中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如何去解释它呢?
学生:在开始一段时间里摩托车跑在最前面,应该是摩托车开始一段时间里速度大
教师:观察的很细致,为什么会出现开始一段时间里摩托车速度最大呢?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摩托车、汽车和火车都是从同一起跑线从静止开始运动,都要经历一个速度变化──速度逐渐增加的过程,那么肯定是摩托车速度增加的快,在最初一段时间里它的速度才会是最大的,从而跑到最前头,但是摩托车很快就增大到自己的最大速度不在变化了,才有后来的飞机、汽车的赶上来,超过它。从此视频中我们可以发现物体在的运动过程中速度可以发生变化,而且速度的变化有快慢之分,为了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不同,我们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加速度。
(二)新课教学
1.速度的变化量
教师:在研究速度变化快慢之前,我们先来介绍一个描述速度变化的多少的物理量──速度的变化量△V。例如,一个质点在t1时刻的速度为V0,在t2时刻的速度为V,那么质点在这段时间里的速度变化量是多少?
学生:△V=V—V0
教师:很好,一段时间速度的变化量由这段时间末速度减去初速度。我们来看到例题。
例1。某质点沿东西方向直线运动,t=0时刻速度向东大小为3 m/s,t=2s 时速度变为向西大小为2 m/s,求前两秒内速度的变化量。
学生:速度变化了—1m/s。
教师:注意这个结果是错的,我们知道速度是矢量,矢量的运算要遵从平行四边形行定则。平行四边形行定则在第三章会详细讲解,这里我们介绍在直线运动中有关矢量运算的一种方法。直线运动中,我们首先要规定正方向,如规定向东为正方向,方向与正方向相同的量为正,方向与正方向相反的量为负,那么初速度就是3 m/s,末速度是—2m/s,这样在带入公式直接计算,结果中也会有表示方向的正负号。△V=V—V0=—2m/s—3 m/s=—5m/s,结果说明前两秒内速度的变化量大小为5m/s,方向向西。(板演过程)
2.加速度
课件展示图表,各交通工具均沿既定的直线轨道正方向运动。分析它们在不同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是多少?
教师学生:A △t=3s △V=9m/s
B △t=3s △V=6m/s
C △t=20s △V=6m/s
D △t=100s △V=20m/s
E △t=10s △V=0
教师归纳总结:五种交通工具中除飞机速度不变外,其他四种都是速度增加的运动,来看A和B,在相同的时间里,A速度增加的多,可以说A比B速度变化的快,那么 B和C速度变化量大小一样,而B用得时间短,我们说B比C速度变化的快,那如何比较C和D速度变化的快慢呢?
河南高考排名1955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吉林外国语大学和湘潭大学兴湘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黑龙江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甘肃高考排名5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和天津城建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715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数学教学年终工作总结分析五篇
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反思心得总结五篇
高二物理第一学期教学计划范文五篇
八年级上册数学期中复习资料归纳
高二物理第一学期教学计划范文五篇
高一年级物理下学期教学总结
关于初二物理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高中物理教师教学方法有哪些
关于九年级物理教师教学计划方案
九年级物理上册教学计划方案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新疆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河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河北高考排名18497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746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要多少分宁夏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湖南师范大学在云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广东高考排名2474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在宁夏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的审计学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安徽高考排名2639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安顺学院要多少分广东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广东高考排名941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67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洛阳科技职业学院要多少分甘肃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福建高考排名468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的数控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和辽宁工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在内蒙古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四川高考排名142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高一物理学习方法解析
新课标高三物理下册教学总结
新课标高一物理教学总结
初二物理下学期教学总结报告
高一物理学习方法指导总结
关于初三下学期物理学科教学计划
高二年级物理教师个人教学工作计划
高二实用物理教学计划范文
高一物理教学计划范文最新五篇
八年级物理学科教学工作计划范本五篇
高一物理教学工作计划五篇
初中物理备课组教学计划范文五篇
初三物理课程教学计划五篇
高一年级最新物理教学计划范文
新课标高三物理教学总结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