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计划范文参考

秦风学老师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计划范文一

一、教材分析

本册包括以下内容:1、有余数的除法 2、时、分、秒 3、认识方向、 、 测定方向 4、认识万以内的数 5、分米和毫米 6、两、三位时的加法和减法 7、角的初步认识 8、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 、了解你的好朋友 、 9、期末复习。

二、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11名学生,男生4名,女生7名,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能认真完成作业,对于他们来说,学习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也有一些学生上课纪律欠缺,他们上课不愿意动脑,不举手发言,作业质量也不尽如人意,成为班级中的后进生,对于这些学生,改正他们的学习习惯是关键。

对于上学期的知识掌握尚可,同时也存在着个别人计算不过关、走进生活题说理不清、变化题不懂思考方法等问题。通过本册知识的学习,锻炼他们的思维、口头叙述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时刻。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通过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体会余数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余数的含义;探索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知道余数一定比除数小,会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式题,会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钟面的观察,认识时间的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并能说出钟面上所显示的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通过学具操作,认识1000以内的数,知道千以内的数位顺序,知道千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会读、写千以内的数,会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能根据数的意义口算整百数加整百数(和在1000以内)以及相应的减法,整百数加整十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4、通过自主探索,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会用竖式计算和在1000以内的加法以及相应的减法式题,会口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和超过100)以及相应的减法,会估算一些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式题,会对加、减法的计算进行验算。

5、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相差关系,能应用加、减法正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6、联系乘法含义,理解“倍”的概念,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7、在现实情境中,初步掌握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运用乘法和加(减)法正确解答一些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8、联系生活经验,在观察和操作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一些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并描述物体的长度。

9、联系对东、南、西、北的已有认识,进一步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运用学过的方位词合理描述现实情境或简单平面图上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能看懂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根据要求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10、联系一些典型物体的面,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有顶点和边,知道角是有大小的,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在方格纸上画出角。

11、会对同一组数据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知道填表格和描方块都是呈现统计结果的方法,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判断、联想和预测。

(二)、情感与态度方面。

1、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意义与作用。在教师的组织下,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2、初步具有认真思考的习惯,在教师、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努力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基本求商方法。

2、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及验算方法,发展估算的策略。

3、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难点:

1、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2、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会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比较角的大小

五、教学措施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吃透教材,学习资料,更好地发挥教材的作用。

2、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教学乘法口诀,从编儿歌再编口诀,降低口诀的难度。

3、在课堂中适当穿插一些数学日记,通过寻找其中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4、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争取做到自己能学懂的知识,让他们自己学,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具体教学时,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充分利用思考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动脑筋钻研问题的兴趣,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开发智力上有促进作用。

六、课时安排 共计62课时, 各单元课时安排如下:

1、余数的除法------------- ———-5课时

2、时、分、秒------------------ --8课时

3、认识方向-------------———— -2课时

4、测定方向-----------------——1课时

5、认识万以内的数--------------- -7课时

6、分米和毫米--------------- ——-3课时

7、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12课时

7、角的初步认识----------------- -2课时

8、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11课时

、了解你的好朋友------------------- 1课时

9、期末————--10时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计划范文二

一、 教材分析

本册包括以下内容:

1、有余数的除法

2、时、分、秒

3、认识方向、测定方向

4、认识万以内的数

5、分米和毫米

6、两、三位时的加法和减法

7、角的初步认识

8、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9、期末复习。

二、学情分析

对于上学期的知识掌握尚可,同时也存在着个别人计算不过关、走进生活题说理不清、变化题不懂思考方法等问题。通过本册知识的学习,锻炼他们的思维、口头叙述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是一个重要的时刻。

本班共有33名学生,男生14名,女生19名,大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动脑,能认真完成作业,对于他们来说,学习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也有一些学生上课纪律欠缺,他们上课不愿意动脑,不举手发言,作业质量也不尽如人意,成为班级中的后进生,对于这些学生,改正他们的学习习惯是关键。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通过把一些物体进行平均分的操作活动,体会余数产生的过程,初步理解余数的含义;探索并掌握有余数除法的'求商方法,知道余数一定比除数小,会用竖式计算除数和商都是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式题,会用有余数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钟面的观察,认识时间的单位:时、分、秒,知道1时=60分,1分=60秒,并能说出钟面上所显示的时刻,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通过学具操作,认识1000以内的数,知道千以内的数位顺序,知道千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以及相邻单位间的进率;会读、写千以内的数,会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能根据数的意义口算整百数加整百数(和在1000以内)以及相应的减法,整百数加整十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4、通过自主探索,掌握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笔算方法,会用竖式计算和在1000以内的加法以及相应的减法式题,会口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和超过100)以及相应的减法,会估算一些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式题,会对加、减法的计算进行验算。

5、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数量之间的相差关系,能应用加、减法正确解答“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6、联系乘法含义,理解“倍”的概念,会解答“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

7、在现实情境中,初步掌握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能运用乘法和加(减)法正确解答一些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8、联系生活经验,在观察和操作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与米、厘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一些长度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并描述物体的长度。

9、联系对东、南、西、北的已有认识,进一步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能运用学过的方位词合理描述现实情境或简单平面图上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能看懂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根据要求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

10、联系一些典型物体的面,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有顶点和边,知道角是有大小的,会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会在方格纸上画出角。

11、会对同一组数据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知道填表格和描方块都是呈现统计结果的方法,会利用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判断、联想和预测。

(二)、情感与态度方面。

1、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的意义与作用。在教师的组织下,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

2、初步具有认真思考的习惯,在教师、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努力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掌握有余数除法的基本求商方法。

2、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及验算方法,发展估算的策略。

3、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步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难点:

1、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

2、能认、读、写千以内的数,会比较千以内数的大小,会口算整百数加、减整百数,整百数加整十数及相应的减法,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比较角的大小

五、教学措施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吃透教材,学习资料,更好地发挥教材的作用。

2、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教学乘法口诀,从编儿歌再编口诀,降低口诀的难度。

3、在课堂中适当穿插一些数学日记,通过寻找其中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4、尊重学生,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争取做到自己能学懂的知识,让他们自己学,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在具体教学时,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充分利用思考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学生动脑筋钻研问题的兴趣,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开发智力上有促进作用。

六、课时安排 共计62课时, 各单元课时安排如下:

1、余数的除法------------- ———-5课时

2、时、分、秒------------------ --8课时

3、认识方向-------------———— -2课时

4、测定方向-----------------——1课时

5、认识万以内的数--------------- -7课时

6、分米和毫米--------------- ——-3课时

7、两、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12课时

8、角的初步认识----------------- -2课时

9、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11课时

10、了解你的好朋友------------------- 1课时

11、期末复___---------------————--10时

小学数学学科教学计划范文三

教学目的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领域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结合具体情景认识万以内的数,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者事物的顺序与位置

2、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万以内的数的大小,能结合具体情景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估计数的大小。

3、能计算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估算。

4、能认识钟表,能在时间活动中体会时分秒的长短,能结合具体情景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5、经历主观认识简单平面图形的过程,通过观察,操作,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会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拼图。

6、会进行除法的竖式计算,能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7、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的含义,知道毫米,回进行简单的换算,会恰当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8、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掌握一些简单的数据处理技能。

二、数学思考领域

1、在万以内数的认识中能借助生活经验,对有关的数字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能结合具体的估算情景,解释估算的过程。

2、在简单平面图形与角的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解决问题,探索规律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4、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取有用的信息,并初步学会选择有用信息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三、解决问题领域

1、能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2、能通过具体的问题情景,了解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并有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

3、初步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经过。

四、情感与态度领域

1、在他人帮助下,对与数学有关的信息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和探索规律。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体验。

3、在数学学习中,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本册教材重难点:

万以内数的认识和三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本册提高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大纲和课标,结合教学实际备好教案。

2、上课前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做好备课,并且作好课前准备,讲练结合,把新的教学理念运用与教学之中。

3、教学中注意应用情景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6、练习过程不能单调,注意练习的形式多样话,要进行大量的变式练习。

7、每周进行周末练习。

8、对接受能力好的学生鼓励他们多动脑筋完成思考题或一题多解。

9、对接受能力稍差的学生要进行耐心的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的困难,还可以进行一帮一的活动。

10、对学生的双基进行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