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教育心得体会

李盛老师

幼儿园中班教育心得体会1

作为幼儿园教师并且是中班的教师,我觉得自己最需要的是调整好心态,对待孩子要有足够的耐心。中班的孩子还小,孩子的吃喝、拉、撒、睡时刻都需要教师的帮助,这些琐碎的事,作为老师是绝对不能视而不见的,这并且需要老师耐心的引导。

这阶段中班孩子的理解能力较差,好奇心又特别强,什么东西都想看一看,摸一摸,有时候孩子之间为了抢玩具要动手打人、闹矛盾,遇上这种情况的时候,老师要热心的帮助他们,并妥善的解决好问题,不能冷落了某个孩子,要把温暖送给每一位孩子。对于刚入园爱哭爱闹的孩子,老师没有耐心是不行的,新生对陌生环境需要适应,老师要耐心安慰他,多和他们交流,多带他们熟悉环境和周围的小朋友。还要很快了解孩子的性格、爱好,先和他们交上朋友,让孩子喜欢和老师一起玩,让自己在孩子心中有地位,而且能玩得开心,这样,他们会很快适应的。哭闹孩子的情绪很快就会安定下来,再慢慢地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作为幼儿园教师应该多以鼓励和表扬去激励每一个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无论孩子取得了什么样的进步,老师都要及时给予表扬,还要及时的拥抱,亲吻孩子,或送给孩子小礼物,要让孩子从老师的身上感受到妈妈的温暖与和蔼可亲。同时还要细心观察每一位孩子的表现,如:孩子的饭量,挑食情况;孩子的大小便习惯;睡觉规律等等。中班老师不但要多和孩子沟通,还要常常与家长交流,将孩子一天在幼儿园学习和生活表现情况等及时反馈给家长,让家长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通过交流,让家长知道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老师是值得信任的。通过交流,教师也可以获取更多的意见和建议,让家长更好的理解、支持并配合教师进行孩子的教育工作。

我想,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必须要从自己的点滴做起,谦虚谨慎,耐心细致,努力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把每件事情,每项工作做的更好,让每个孩子得到更周到、更细心地照顾,让每位孩子更聪明、更可爱、更健康的成长。

幼儿园中班教育心得体会2

“老师,他抢我的玩具”

“不行,我才不给他玩奥特曼呢,我还没玩够呢!”

这些言语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陌生。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在不断强调对孩子进行智力开发和特长培养的同时,也丢掉了一些传统的美德,忽略了对孩子进行礼仪、规则的教育与训练,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的礼仪教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也不能临时突击,而是需要日常生活中长期地培养与引导。

礼仪是人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对一个人来讲,礼仪是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讲,礼仪是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而幼儿礼仪是指幼儿在与同伴、成人交往活动中表现出的和谐、文明的态度、行为或品格。它包括礼仪意识、礼貌用语、仪表仪容、形体姿态、礼仪道德行为规范五个面。

学前期幼儿,他们的可塑性极强,能够敏锐地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因而也是了解社会、学习各种行为规则的理想时期,更是礼仪等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

在幼儿时期,孩子喜欢模仿成人的行为,这时开始进行礼仪启蒙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对幼儿今后的学习和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对幼儿的个性、社会性及道德品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加强对孩子的文明礼貌教育史非常重要的。

幼儿园中班教育心得体会3

周四中午,孩子们吃完午自饭各自做着喜欢的事。大部分孩子围在电视旁看他们喜爱的《猫和老鼠》。爱下棋的几个孩子靠在第三组一角下起了飞行棋,今天帆带来了这副飞行棋,他们觉得很新鲜,下得格外投入。语、柔及几个小女孩向来不爱看电视最爱围家家,几个空椅子围在教室一角,优闲着晒着太阳,这不她们又围了起来。

三堆人儿各自做着自己喜爱的事,互不影响。就如区域活动。喜欢这样的场面。孩子们的笑脸舒展着。

动画片那边传来欢快的笑声,有趣的画面吸引着他们。几个围家家的女孩正说着悄悄话玩着自创的小游戏。帆这边的人好像多了几个,有点儿挤了,于是听到帆的命令:我点到的名的先出去等下再玩!

接着听到的是他的口气十足的命令:___、___出去,点到名的自觉的走了出去,无奈之下只好去看电视。好一声命令,这下子下棋这边宽敞多了,他们可以好好的下棋了。坐在一边的我直觉好笑,好一个帆,还真看不出你还有这套。

在教育书籍上总能看到国外孩子的一些自由活动,安静有序的自由活动,孩子可以选择自己所喜欢做的事。但这一前提是,教师要给他们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在自由活动中师不是旁观者而是引导者。

理解它容易而要真正做到很难。自由不等于散漫,这里的自由是适度的自由。具有一定的前提条件,比如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活动,能自觉整理好一个项目再进行另一个。这种看似简单的情景,对它的引导与组织我满是困惑。

小铃响起,这是一个上午。小铃的响起是请孩子们安静下来,结束区域活动,然而孩子们的激动情绪久久未停下。有的还在整理;有些冲冲理一下胡乱往架子上塞;这边一堆好朋凑在一起聊,那边又有几个说得正热闹。大声的喝斥或是出示新鲜的事物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我只是想:小铃失去作用了吗?我的引导提示声为什么淹盖在吵杂声之下让孩子们若无其是呢?等稍安静后,有孩子喝水,又有孩子小便。折腾一番后才得已静下。大家有这个看法:区域活动会使孩子个人活动散漫。对于爱把自由给孩子的我一下馅入了困境,怎样让自由与秩序与我日常的教态结合在一起,我思考着。

幼儿园中班教育心得体会4

通过实习,我更直接地接触幼儿园日常工作,更直接地与幼儿接触,这对于我们学前教育者来说,无论是实践还是理论方面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充实作用,更促使我们思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通过亲自带班实施教育活动,组织游戏与运动,让我体会到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该有多大的教育机智。这也是指导我今后学习的方向标。

通过实习,我感觉各方面的能力有很大提高,这也有赖于实习第一周幼儿园为我们开设的观摩课和培训以及指导老师和幼儿园带班老师的严格要求、批评指导,她们给我们提出很多受用的宝贵意见,根据院方和大地园的要求我们的教案需要在课前一周拿给我们的带班老师修改,之前我们天真的认为这是多此一举,后来看到带班老师的修改我们才发现原来我们自认为无懈可击的教案还是漏洞百出,如果按照指导老师未修改的教案上课的话,我们不要说是完成教学目标了我们连最起码的一节课也无法完成。因为幼儿的实际情况和我们预设的是具有非常大的差距,他们的思维是我们成人无法达到的,他们超常的想象力也是我们无法比拟的,感谢带班老师的悉心指导以及帮助我们修改教案。

除了帮助我们修改教案外在组织活动方面,在与幼儿交流方面,在独立实施教育活动方面,在处理幼儿“小矛盾”等各个方面对我们进行非常认真的指导以及提出宝贵的意见,在我们上完课之后她立即告诉我们上课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和如何才能做到更好,除此之外还在每天傍晚对我们进行教学方面的指导和对今天上课同学的课程进行小组评议……通过每天傍晚的评课让我们及时发现自己在上课中的不足和改进方式。感谢老师们为我们的付出和给予我们学习的机会以及积累经验的平台。

通过此次实习,增进我们同学之间的感情,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识,更我初尝到了身为一名幼儿教师的酸甜苦辣,也更让我体会到一名教师所肩负的责任;通过实习,我还懂得了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吃苦耐劳,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用最好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并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我将认真总结教育实习经验,为明天走上教育工作是岗位做好扎实准备。今后,我一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一名出色的幼儿教师。三尺讲台我准备好了!

幼儿园中班教育心得体会5

“小气”的铁蛋

案例背景:

春天来了,我们配合主题教学活动请家长带一些小动物丰富自然角,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对小动物的热爱之情。于是小朋友们纷纷从家里带来了各种动植物放在我们的自然角,课间、放学时孩子们喜欢挤在一起观察小动物。

案例描述:

今天放学后,几个孩子又挤在一起欣赏小动物——谢豆豆妈妈带来的大蚂蚁。铁蛋忽然说:“老师,我要把我的小乌龟带回家。”说着,端起乌龟盆就走。滕彰见状,说:“我也要把小乌龟带回家。”说完,也学着铁蛋的样子把乌龟拿走了。经过我的一番引导,滕彰把小乌龟又放了回去,而铁蛋坚决要带回家。不多时,铁蛋的妈妈来了,对他说:“带来了,怎么可以再带回家呢!”铁蛋才撅着小嘴把乌龟放了回去。

案例分析:

为什么铁蛋非要把带来的小乌龟再带回去呢?这正是幼儿“小气”行为的一种表现。“滕彰见铁蛋带回自己的东西,他也要带回”,不仅体现了幼儿的“自我意识”很强,还说明了幼儿的模仿意识特别强。“铁蛋听了妈妈的话才撅着小嘴把乌龟放了回去”说明铁蛋是很不情愿地。

一个孩子一出生,肯定纯洁得像一张白纸一样,为什么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孩子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呢?首先随着社会环境发生的深刻的变化,现在的幼儿大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升华的核心化、小型化的发展趋势,有利于儿童生活环境的优化,但没有与兄弟姐妹共同生活的经验及互爱互让的经验和相应的训练,绝大多数幼儿在“众星捧月”的氛围里成长,习惯了家长的呵护,幼儿成了“家庭中心”,父母对孩子的过多保护、迁就,与同伴交往明显减少,幼儿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知道如何去关心别人,体会不到与别人分享的快乐,均不利幼儿的社会化,也为幼儿的“小气”、“独占”、“霸占”的行为滋生了提供了温床。其次幼儿期的孩子,尤其是小小班的孩子,他们正处于身体、才智迅速增长的时期。随着他们体力、活动范围和活动量的增加,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日益增强,对新鲜事物很敏感,但道德认识水平和道德感还处于较低级阶段,是与非往往以自己的愉快或满足感为标准,易与同伴发生冲突。他们的自我意识早已形成和发展,年龄越小,自我中心意识越强。因此,分享水平受到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这是客观存在的。从上述案例中发现,铁蛋正是如此。有很多孩子只愿意和少数特定的人分享。还有些幼儿即使有了分享和谦让的意识,但在用行动表达时却截然相反,这充分说明了幼儿品德发展中出现了言行不一致的现象,要将分享转化为自觉的行为,还需要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分享能力。

案例反思:

从幼儿长远的发展来看,一个能在物质上和精神上同别人分享自己东西的人,才是一个心理健康、人格健全、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因此,正确对待幼儿的“小气”行为,重视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一)教师要以身作则,为幼儿做好榜样。

日常生活中,我们教师对待生活、对待周围人的态度都会对幼儿产生影响。因此我们处处做有心人,要有意识地把自己看到的或听到的一些较有意义的事讲给幼儿听,让他们一起快乐、一起忧伤,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获得情感分享;慢慢的,幼儿也会把家中所发生的一些高兴的事、伤心的事、有时甚至会把晚上做的梦讲给大家听,让大家一起感受体验她当时的情绪。

(二)利用同伴间的交往对幼儿进行分享行为的培养

当孩子获得了分享认知,产生了分享情感后,是否就能摆脱自我中心,有了分享行为呢?由于幼儿在感知方面常按自己的需要去感知事物,易受外界刺激的干扰,所以表现出来的分享行为较不稳定;有的孩子则当着老师的面愿意与人互换玩具,而老师一走,他就抢回了自己的玩具,可以说时一种假分享行为,他在与同伴交往中仍难克服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因此我们还是应尽量多给幼儿创造自由交往的机会,鼓励个别幼儿参与集体活动,启发他们互相交流、磋商、协调,引导他们把自己的书和玩具拿出来与小朋友一起玩一起看。在看看、玩玩的过程中,教师适当培养孩子进行合作。让幼儿充分感受到与人交往的乐趣。

(三)巩固幼儿分享行为,建立分享规则

人们常说:“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不是打出来的。”这话一点都不假,当孩子表现出分享行为,能较好地与他人进行分享时,家长要给予肯定,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肯定“你真棒!”“你能和小朋友一起分享玩具,真是好孩子!”或给他一朵小红花,或给幼儿一个赞许的微笑,一个轻轻的抚摸,都能使幼儿得到满足,同时分享意识也得到了巩固。另外,借助日常的教学活动,加强对幼儿进行分享教育。例如在班上设立“分享日”,是指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在一周中选一天设立专门的分享日。如选每周的星期五为分享日,是让幼儿在这一天带来自己的玩具、图书等,在下午将自己的玩具与别人交换着玩,与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轮流分享,是指在不同的时间内,大家将分享无轮流交换使用,实施规则,轮流公平。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幼儿在一起学习、游戏的机会很多,如一起绘画、玩娃娃家、搭积木、看图书等都可以提供创造与同伴分享的机会。

幼儿是一张白纸,家长当好画师,能画最满意的画。老师当好画师,能画最美丽的画。“分享”的意识和行为是整幅画中的局部,如果有瑕疵,画不完整,也不美丽,更不会让人满意。为此,我们要让孩子从分享行为里感受到自己带给他人的快乐,以及因他人快乐而带给自己的快乐,培养和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分享意识和行为。

幼儿园中班教育心得体会6

大家好!我的孩子高群贻是一个男孩,所以我很注重他毅力和体能的培养以及为人处事。

政政不管吃什么都会想着我,虽然是小事情但是当时我是很感动的,如果孩子能一直这样下去就好了,现在我们家一直给他养成什么东西都是先给长辈吃的习惯,这样长大了心里才会有我们,我觉得现阶段我们就要和孩子成为朋友,如果成为朋友那么在青春期和叛逆期,和他们沟通才能更好,我们现在就要和孩子多交流沟通,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用“谢谢”之类的用语,我们要多听一些孩子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我们要站在孩子的立场停听听孩子在想什么,我们更不能对孩子乱许愿,承诺的事情一定要办到,不要让孩子对你失望。

政政从小就养成去超市只要一种东西或者是玩具,他现在不会每天问我要玩具,我们给他规定,如果要东西每天只要一种,不管是玩具还是吃的,他自己来选择,在价格上也有要求,大的或是贵的玩具,只能当做奖品,只有在一个月内表现好,或者是得到老师的连续表扬,或是像在走秀时表演时表现出色,可以得到奖励品,要让孩子知道玩具的来之不易,让他们珍惜来之不易的东西,别让我们的男孩太“富有”,富有有两个概念,一个是父母的溺爱和包办,一个是物质上的充裕,我们应该适当的穷养他们。

我们每个星期都要带政政去爬山,每周去游泳1-2次,这样既增加了我们之间的感情,亲子协作的能力,还增强了体质。

做男孩的家长应该不大惊小怪,不怕他们摔跤跌到了让孩子自己爬起来,不要因为稍微的闪失就惊慌失措,我们不能时时当孩子的保护伞和避难所,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来解决,让孩子自己知道自己是个小男子汉,应该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要养成事事很依赖的心理。

幼儿园中班教育心得体会7

忙忙碌碌中我们的这学期也接近尾声,回顾这一学期自己的工作,真是有喜又忧。儿童教师的职业是琐碎的,细小的。但我热爱我的职业。在工作中,我对每一件事情都认真负责,现将这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培养儿童的自理能力,以提高孩子的自我服务水平。

儿童生活自理能力是孩子独立性发展的第一步,由于现代家庭的特殊环境,使得不少儿童失去了发展自理能力的机会,在儿童园主要表现为:一顿饭吃完后满桌都是饭菜;洗手草草了事,有的洗下来后身上、袖口、地上都是水;玩具玩好乱堆放,弄得满地都是等等。只有以培养儿童的自理能力为基础,才能让他们在儿童园愉快地开展一日活动。培养自理能力时,对儿童在不同阶段应做出不同的要求。如在指导儿童洗手时,对于中班的孩子则要求他们能将袖子卷好,按顺序、正确的洗手,能保持盥洗室地面无水。有些自我服务的内容对儿童来说比较难掌握,也挺枯燥如果只是一味地灌输应该怎样做,逼着孩子一次一次练,这种效果一定没有提高孩子兴趣,引导他们自发的去练习见效的快。例如,看似一个简单的系鞋带动作,孩子们系鞋带时要么打了许多死结,要么索性不系,拖着鞋带到处走。后来一想,何不编个小儿歌,让孩子边念,边学着系鞋带。于是就教孩子们念起了:“两个好朋友见面握握手,变成两圆圈,再来握握手。”的系鞋带儿歌,小朋友们十分乐意的接受了。当然培养儿童良好的自理能力需要贯彻到儿童园的一日生活、活动当中。

二、加强德育教育,引导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观念及习惯。

儿童的行为,充分反映了他们参与社会交往,适应周围世界的能力,对儿童进行德育教育,对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其身心发育和成长有着重要而长远的影响。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特别对正处在成长期的儿童,教师的表率作用对他们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儿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常常会在家里或儿童园里听到孩子们说:“我们老师就是这样做的。”可见,儿童观察是何等的细致。这些都对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教师,在平时一定要做到事事严于律己,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平时也要注意经常检查自己,一旦发现自己做错了的时候,要敢于在孩子们面前承认错误,这一点,对儿童的教育意义是非常重要的。一滴水就是一个海洋,一个孩子就是一个世界。孩子越小,年龄差异就越大,我常常提醒自己要面向全体儿童,落实“两个优先”“两个关注”,学会去观察了解孩子在某阶段的一般特点,把握个体特点,才能及时解读儿童,调整自己的教育行为,让教育真正适应并促进儿童的发展。如徐坤从外地转学而来,各方面行为习惯较差,我们在平时的点滴行为中对他进行督促、教育和鼓励,现在他已经能有意识要遵守班级纪律。周宇帆小朋友具有较强的攻击性行为,老师通过一次次谈话、接触,先培养他与老师的感情,慢慢引导他为班级体服务,如分发餐具,搬桌椅,增进他与小朋友友好相处的机会,慢慢的小朋友的告状声就少多了。

三、转变教学观念,在活动中确立儿童的主体地位。

随着《儿童园综合活动》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打破了各个科目领域的划分,根据新课程教材的要求,结合班级实际情况,有机地将各个领域知识加以融合。课改的核心是让课程适应并促进孩子的发展。

课改的教材涵盖了儿童的基本经验,但不能涵盖每个儿童的生活经验。作为一名红幼的教师,我们不能依赖教材,抓住日常生活中随时发生在儿童身边的有价值的事情,用整合的观念对教材、教案进行选择、创造,不断拓展教育活动的资源。根据教材中各个主题的目标,精心地进行每周的备课,在课前的准备方面,打破了以往的由教师一人准备到底的情况,而是充分发挥儿童和广大家长的积极性,一起收集资料,往往是在主题开展以前,就收集到了许多方面的材料。

在收集的过程中,增加了儿童的参与性,他们多了一次了解的机会,潜移默化地丰富了儿童这方面的知识。在课上更加注重让儿童将学到的本领加以展示、总结、归类,从而将个人的知识转化为大家的知识。在新教材的指导下,活动中加强了儿童的动手训练,让每个儿童都有动手的机会,让他们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提高。每次活动结束后,我们并没有彻底得告别这个主题,而是通过主题墙,让儿童把收集到的资料、活动中的成果展示出来,把主题活动进行延伸,让孩子有一个体会、回味的机会。

课改的不断深入,使我重新认识了新的课程观,让我明白:儿童的一日活动均为实现教育目标而组织安排,它具有整合性、开放性、生活性、活动性、审美性和趣味性一体化的特点。因此在活动中我努力将一些知识以直接经验呈现给儿童,通过游戏、日常活动及相关事物的辅助作用,使儿童所学习的知识更实际化、感性化。我努力使自己从一个“实践型”教师转变为一名“反思型”教师,重视观察孩子、学会解读孩子的一言一行,让儿童真正的成为活动的主体。

四、教师与家长形成教育合力,做到家园同步。

儿童大多数的时间还是在家中,前面提起的培养儿童的自理能力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单靠教师在儿童园引导,取得的效果一定不会很明显,只有家长在家中配合老师继续进行教育、引导,才能达到真正的目的。我就通过家长园地将一定的教育方法、经验介绍给家长,以便让他们在家中能正确的引导、教育儿童。通过家长来园接送孩子的时间,简短的谈话能让家长们及时了解儿童在园情况,每月不定时的家访,则能让我仔细了解儿童在家中的表现,更,这样对于工作比较繁忙的全面的掌握每个孩子的特点。本学期我园又开通了“校园博客”家长来说是一种最好的联系方式。他们能及时了解班级最近的活动,并做好配合,又能了解到自己孩子最近的表现情况;有的家长非常留心孩子的一言一行,但由于工作忙,与老师见面少,他们就在“博客”上留言,并向我提出一些问题?作为老师我有责任给他们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我就认真翻阅有关资料,有时还向其他老师讨教,争取给家长最满意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