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阅读心得600字

秦风学老师

悲惨世界阅读心得600字1

《悲惨的世界》就本书而言,让瓦尔让的悲惨遭遇终究还是由法国当时的社会制度,人们普遍的社会观,价值观,人生观造成的。为了生存的需要而偷了一块面包,却要用整个生命来作为代价,这未免太悲惨了吧!我想雨果先生的初衷也是为了唤醒人们的良知,发掘出人性中本该存在的光辉,道德标准,价值取向而著此书的吧,绝对不要被已经存在的社会制度和评判标准所蒙蔽,所左右,因为世界上没有一样绝对完美的事物,更何况是这些本来就带有感情色彩的东西呢!

用将近6周的时间读完了《悲惨世界》,是我对欧洲的某些方面有了更深的了解,尤其是法国,在拿破仑时代,法国的社会状况,人情冷暖都是颇有感触的。漫步在图书馆中,无意中看到了《悲惨世界》,也想起了维克多雨果,这个传奇的人物,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在他的作品,你可以看得到道德哲学、法律、正义、宗教信仰

《悲惨世界》的背后是雨果先生在1801年,看到一个名叫彼埃尔莫的穷苦农民,因饥饿偷了一块面包而判五年苦役,刑满释放后,持黄色身份证讨生活又处处碰壁。到1828年,他又开始搜集有关米奥利斯主教及其家庭的资料,酝酿写一个释放的苦役犯受圣徒式的主教感化而弃恶从善的故事,最后便有《悲惨世界》的诞生。

这篇可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算不上是读后感了,曾经度过雨果的悲惨世界,但是或许是年幼无知,学识浅薄(省略一系列自谦的语句)。当时只是觉得主人公冉阿让很可怜,并没有太多的感触,前些日子闲的无聊,就疯狂看经典的电影,除了把一系列的哈利波特都看完,也看了1978年版的电影悲惨世界(再之前的画面实在不敢恭维)。小说有些地方比较冗长,或许是当时的我没理解那些伏笔吧,重新再看一遍不太可能,但是,还是可以发表一下感想的。

具体的故事情节相信许多人都已经熟知,主人公冉阿让因为打破一块玻璃,偷了一个面包,被判了19年的苦役,这使他不再相信这个世界,可是在他出狱之后,一个主教的行径,又再次使他相信世界有爱,而且爱就在眼前。虽然冉阿让之后做了很多好事,但始终得不到社会的认同,一个当过苦役犯的人,在当时的社会是不可能再翻身的。就连马吕斯这个共和派也接受不了冉阿让是苦役犯的事实。冉阿让属于当时社会最底层的人,苦役犯。无论他做多少努力,也无法摆脱这个身份。一个社会无法让人通过努力去摆脱社会对他原来的身份,我想这大概就是悲惨世界最可悲之处了。

在小说中,雨果极力想表现出人人平等,这和他所处于的历史环境应该有很大的关系,或许他改变了当时人的认识,可是在现在的社会中,为什么人还是不平等呢?

悲惨世界阅读心得600字2

“人间所有的勇气,所有的美德,所有的英雄品质,所有神圣的精神,他都具备。”这是在小说的末尾,青年人马里尤斯知道冉阿让的身份后对他发出的评价。的确,冉阿让就是这样“为自己想得少,为他人想得多”的一个人。

文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冉阿让背着在战斗身负重伤的青年人马里尤斯在下水道中行走。在途中他遇到了认为他杀人越货的拐子德纳第与奉命捉拿他的警探沙威二人。但他始终保持镇定,并在心中一直秉承把救人放在首位的原则,最后成功送马里尤斯到其爷爷家。而沙威被其高尚的行为感动,羞愧难当而跳河自杀。

常理来看,冉阿让完全可以不去救马里尤斯,因为马里尤斯可是那个勾引自己“女儿”的不良青年,更何况此人是自愿参加学生起义,他最后的死活与冉阿让可谓是“风马牛不相及”。可是冉阿让毅然决定扛起小伙子,用他有力的胳膊扛着马里尤斯在下水道中缓缓前行。此刻他忘了自己曾是苦刑犯,他只是一个老人,为了救助一个青年,甚至是一个自己曾经讨厌的青年,竟然不顾自身的安危,义无反顾地、全心全意地帮他。而且他在帮助的时候,多次遭到旁人的误解,可是他用坦荡的胸怀包容了一切误解,永不放弃地坚持走到了最后。多么无私,多么宽容,多么伟大!

在那政治混乱,民不聊生的年代里,冉阿让在这个社会里曾经因饥饿偷面包而犯下了时代性错误,但是他并没有因此堕落,而是在主教的洗礼下改过自新并积极的服务社会。这充分的说明了一个道理——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而最高等的改造就是一个人良知的唤醒。所以犯了错并不可怕,关键在于你有没有决心改。另外,冉阿让的高尚品质源于他碰到了高尚的人来指点迷津,并且能够坚持用自己的良知去不断地服务他人与宽恕他人。

做一天的好人容易,做一辈子的好人难。冉阿让不失信于人而去养活一个与自己毫无血缘关系的女孩珂赛特并且视其为亲生女儿,冒着生命危险救活青年马里尤斯,一次次地原谅一直追杀自己的警察沙威……他的“坚持”为他人着想的精神最为难能可贵。

虽然说我们无法与冉阿让这个高尚的灵魂对比,不过,我们何尝不可以以他为榜样呢?虽然在和平年代里我们还是不太可能做出那么轰轰烈烈的大事,不过我相信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来学习冉阿让这种无私奉献、回报社会并默默分担他人忧伤的精神,那也一定会成为一个平凡而“伟大”的人。

悲惨世界阅读心得600字3

受熊培云先生的影响,最近我开始阅读雨果的名篇《悲惨世界》。这是一部很长的书,虽然目前没有读完,但已经受益匪浅。为了使自己读书时有过的感动不至于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最终烟消云散,那么就开始边读边写下一些读书的体会吧。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有人问我是《悲惨世界》里的故事悲惨,还是《活着》里的故事悲惨?我只能说这是两种不同的悲惨,《活着》的悲惨发生在特定的年代,悲惨的原因很多是由于当时的国家政策造成;《悲惨世界》的悲惨则是一种在人类社会随时都会发生的悲惨,它也许发生在十九世纪的法国,但你分明知道它也或多或少发生在你身边,因为它不仅仅是由社会制度所决定,而是由人性所造成。

冉阿让,小说中的一位主人公。他出身贫困,从小与家境困难的姐姐相依为命;他辛勤工作,却无法为自己的侄儿们带来起码的温饱;他为了侄儿们不挨饿而偷了一块面包,却因此被判了5年的苦役;他因为屡次越狱不成,最终坐了19年的监牢;他获得了“自由”,却躲不开社会歧视的目光,城市里的人没有人愿意给他工作,没有人愿意为他提供住宿。在这样一次次被社会抛弃,一次次被他人打击下他已经变得心如铁石,仇恨社会。从他的人生经历来看,仇恨社会的确也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

就在这条叫做冉阿让的丧家之犬走投无路的时候,城里的卞汝福主教,这位活在人间的天使,收留了这可怜的人。主教大人虽然享受着丰厚的薪酬,但由于常年把自己的大多数收入用来救助贫苦百姓,所以生活得十分朴素,以至于冉阿让错以为他只是一位普通的神父。主教收留了他,给他准备了晚餐,为他铺好了床褥,在这个冰冷的世界上给他温暖,然而冉阿让在午夜醒来之后,还是在作恶的惯性下偷窃了主教家唯一值钱的一套银餐具后逾墙逃走。

命运显然喜欢开玩笑,冉阿让虽然背负了近二十年窃贼的名声,但显然他并不擅长这一行,于是他很快便被警察发现,虽然他向警察撒谎身上所带的银餐具是主教送给他的礼物,但显然没有谁愿意相信他,于是他立刻被押解到了主教家中。天使般的主教大人没有责罚他,而是在第一时间承认了他的确将这些餐具送给了冉阿让,并温和的埋怨他走得太匆忙,以至于忘记拿走他送给他的一对银烛台,并祝福他用这笔钱去做一个诚实的人。

就在这一刻,冉阿让多年构筑起来的精神防线开始崩塌,冰冷的心开始融化,尽管这并不容易,于是在浑浑噩噩的状态下他还是依照惯性抢劫了一位孩子的钱币,但顿悟之后的他终于嚎啕大哭,他在旷野中呼喊着那位孩子的名字,希望把钱还给他,他跪在主教的家门前,忏悔自己的罪孽。在以后的日子里,他更名换姓,洗心革面,成为了另一位活在人间救苦救难的天使马德兰先生。

严酷的法律与惩罚将一位当初单纯的青年变成一个内心冰冷、充满仇恨的罪犯;主教的宽恕却将他由一个不断沉沦的恶徒重新改造成为一位人间的圣徒。细细的阅读这本小说,我并不觉得这样的转变有什么不可思议,也不认为这是出于作者的虚构与编撰,反而觉得这样的转变是十分自然的,阅读的同时感受到良心的震颤。这或许是因为雨果是在这部书里真正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吧。

冉阿让生活的在一个缺乏宽恕的社会中。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公让诚实的劳动显得没有意义,每日辛勤劳动的体力劳动者却无法给家人带来最低的生活保障;仅仅因为微不足道的罪行而让人身陷苦役,却无人理会他的家庭如果缺了他将会陷入怎样的境地,法律以惩恶扬善之名活生生摧毁了他姐姐侄儿们生活;监狱的存在并不为了如何将有罪的人改造成为高尚的灵魂,而仅仅用恐怖与苦役来折磨囚犯的肉体,羞辱囚犯的自尊,让他们的内心变得更加阴暗;社会大众不愿意给于人改过自新的机会,即使是那些平时生活并不如意的人也觉得自己有资格鄙视所谓的“有罪的人”。每个人都会犯错,而这一切的恐吓、冷漠却将人不断推向更深的黑暗。也正是因为这样的社会现实,主教大人的宽恕才会显得如此的震撼人心。

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性本恶;每个人都有利己的本能,每个人也都会产生利他的愿望。人人都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理想社会是不符合人性的,因而也是不可能来到的;人人专门自私而不利人的社会则是恐怖冷漠的地狱,“他人即地狱”的地狱。雨果在书中借冉阿让之口说:“入狱之前,我是一个可怜的乡下人,智力很低,像个傻瓜;牢狱改造了我;原先愚蠢,后来变得凶恶了;原先是块劈柴,后来变成了焦木;严厉惩罚毁了我,后来宽厚和仁慈又救了我。”

惩罚将人推入地狱,而宽恕则将人带回天堂。雨果是一位伟大的人文主义的作家,他的作品里面无不充满着一种悲天悯人的关怀,他的思想如果说在我们东方有什么知音的话,我觉得最贴切的便是孔子“仁”的思想,“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做到这样一层,天堂便尽在我们的身边了。

悲惨世界阅读心得600字4

《悲惨世界》是法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雨果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它描写了法国大革命前夕社会各阶层人民的不同命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重重矛盾,歌颂了人性的善良与纯真,鞭挞了统治阶级和上流社会的相互倾轧的丑恶现象。

虽然是在这样一个黑暗不公的社会里,却有一个始终与丑恶势力相抗衡的人冉阿让。也许正是他的博爱、宽容及其高尚的灵魂,又重新唤回了人们内心深处的良知。而他又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呢?

在他25岁时,就因为打破一块玻璃偷拿了一个面包而被判19年的苦役。而当他经历长期牢狱之苦,终于获得自由时,却由于他曾经是个苦役犯而无法被社会所接受。但他却以实际行动向世人证明,他一个苦役犯的伟大!

博爱

每个人都有爱。但有的人只爱自己,爱自己的亲人,爱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而冉阿让的爱却是给世上所有可怜的人、贫穷的人、值得同情的人、值得尊敬的人的。

他曾经是一个拥有无数财产的市长,可他却把绝大多数的钱都捐给了慈善机构和穷人们。以至于他往往出门时口袋里装满了钱,回来时又都空了。除此之外他还经常把面包送给挨饿的人,把衣服送给挨冻的人;到处访贫问苦。对于穷人而言,他就像一顶保护伞,一个正义的化身。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他对芳町与珂赛特母女的关爱。为了实现芳町临死前能见一面自己亲生女儿的愿望,他不惜再一次越狱(而这一次越狱,对他来说则是终身苦役犯的代价)。虽然最后芳町还是没能实现自己的愿望就死去了,可他却始终坚持不渝地完成他对芳町一个毫不相干的死人的诺言

最终他救出了珂赛特。并用毕生的精力把她当作自己女儿一样细心地照顾着。

是什么力量促使他去对那么多毫无血缘关系的人,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呢?因为他已经把这个世上所有贫苦、可怜的人都看作自己的亲生儿女一样,以父亲的义务与责任感去照顾每一个子女。这种爱才是至高无上的,才是博爱!

悲惨世界阅读心得600字5

十九世纪的法国正处于拿破仑帝国的后期过渡与七月王朝初期的时期,这是最好的时代,有风光的外省城镇、保皇贵族的沙龙,有六月起义的街垒和大学生们聚居的拉丁区;这也是最坏的时代,有横尸遍野的战场、破旧败落的平民窟,有肮脏的下水道、阴暗孤寂的修女院。

《悲惨世界》(les Miserables)在法文中译为“受苦的人们”。无论是一生痛苦悲惨的冉·阿让、含恨而死的芳汀或从小便备受人间痛苦摧残并失去童年快乐的珂赛特,都是资本主义法律的受难者。冉·阿让仅仅因为饥饿而为姐姐的孩子们偷了一块面包,便被判了十九年的苦役。在被释放之后,即使他成为了一位乐善好施的市长,也因为曾经是苦役犯而被沙威探长追铺,一生都不得不逃亡。

但作为资本主义法律的'代表人物,冉·阿让的追捕者,有着一颗“木头的心”的沙威并没有因“施难者”的位置而避免他的苦难。

作为法律维护者,沙威理应铁面无私地将冉·阿让作为苦役犯逮捕入狱,可他因为人性中尚未泯灭的善良而违背了自己应尽的职责,也许沙威因为“个人动机”而牺牲职责。但这是他“忠于良心”,以资本主义法律的角度来看,“善良便是懦弱,理想应当只求无可指责”,但若以人道主义的立场来讲,这次“出轨”却可以计入他上天堂的善举。

他是“正义”与仁爱斗争的牺牲品,他的选择死亡是因为他的价值观的崩塌。在极度的困惑中,他选择了在绝望的孤独中离开人世,沙威的死是一个不可避免的悲剧。

我并不能断言沙威究竟是一个好人或是一个恶人,他是一个恶贯满盈的好人,也是一个忠于职守的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