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五花山》磨课心得

张东东老师

三年级语文《五花山》磨课心得

  感谢滨海教研联盟,为我们搭建了一个供大家互相学习的平台;感谢海安小学,将如此宝贵的学习机会给了我,更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领导和老师们,在我需要时无私的伸出援手。

  幸喜,不负众望,所上之课反应较好。当然,这之间,也曾几经磨课……

  我想,磨课就是在一次次的试教中反思,在一次次的更新中收获,这其中的滋味有困苦与彷徨,有希望与欣喜。然而,这是一个追求完美的过程,虽忙碌但也充实,快乐。下面谈谈我的磨课心得:

  心得一:目标定位要准确

  我初读文本时,觉得这篇文章写得很美,文中用了大量的联想、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还用上了排比句式,既适合朗读训练,又适合写作指导,随便一抓一个点,就可以教上一节课。于是舍弃难定,初稿时,我将目标定位为: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2、领悟作者对树林颜色的生动表现,懂得适当运用比喻、联想的手法能使

  文章更生动、具体,并仿写片段。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大自然的美,激发热爱大自然并保护大自然的

  思想感情。

  既有读的指导,又有写的训练,自我感觉目标定的不错,谁知在本校一试教,发现了问题:这课上得太理性,高估了三年级孩子的水平,再说,读、写两头抓,课上得吃力不说,还两头都抓不扎实。

  于是,当晚回家,将目标重新定位为:

  抓住重点词,通过朗读领悟作者对树林颜色的生动表现,初步懂得适当运用联想的手法能使文章更生动、具体,并仿写片段。

  心得二:尊重文理很重要

  在第一次的基础上做了修改后,在第二次的试教中多了些扎实的字词教学,舍弃了一些写作方法的指导,将重心转移到朗读指导上来。恰巧,上周四我校接受市教学常规达标检查,黄永敏老师和张步钰老师来听了我的课,课中与本班学生配合还算默契。据张老师说,我班的学生读得挺好,写的也不错,正当我暗自得意教学目标达成效果还不算太差时,两位专家又给我提了些宝贵的意见。

  原来,我读文本时,认为五花山是因为秋的色彩丰富而得名,因此,我的设计思路是:揭题,释题,让学生找到五花山名字由来的句子。学生很自然找到了最后一小节:“秋天的山一片金黄,一片火红,一片翠绿……人们给这五颜六色的`山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五花山’。”通过对省略号的理解,带出许多表示颜色的词,当然也就很自然地过渡到色彩丰富的秋天,于是,抓住秋天,重点指导读、写。

  两位大师听了以后含蓄的指出:课文中的‘五颜六色’不仅仅指秋天的五花山,也包括不同季节中春、夏两季的色彩。所以,我采用变序的教法是对作者文理的不尊重。回家再读文本,从第一小节中找到了“颜色”这个词,发现作者就抓住“颜色”一词写了五花山春、夏、秋三个季节的美景。又上网查了一些资料,确实如两位老师所说‘五颜六色’不仅仅指秋天的五花山,也包括春天的淡绿,嫩黄,夏天的浓绿。

  再改,就改成了今天的思路:紧扣“颜色”一词,对比春天与夏天的不同,抓住三个动词“冒、涂、染”指导朗读。重点抓住秋天的五花山中“火红色和金黄色”详加指导,教给学生朗读方法:读好关键词,边读边想象。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自学另外几句句子。不求一节课就让学生读得很好,但至少让学生有那么一种朗读意识。

  如果说今天这堂课还有那么一两处优点的话,是给过我帮助的老师们的功劳;如果说今天这堂课让大家感觉不太好的话,那是因为我水平有限,对文本理解不够深,课堂演绎的不够好。请在座各位多多指教!

  再次感谢这次活动,让我在活动中提高,在磨课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