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营销的心得体会

莉落老师

  贷款营销的心得体会1

  当前,农村信用社作为最基层的农村金融机构,在促进农民致富、发展农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立足农村、服务“三农”的办社宗旨确定了农村信用社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广大农村的千家万户,点多面广、工作量大、经济效益相对较低,是目前农村信用社面临的客观问题。为了生存和发展,农村信用社在深化改革的同时,必须提高自身经济效益,追求和实现利润最大化,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步骤是抓好贷款营销工作。

  一、当前在贷款营销中存在和面临的问题

  1、社会信用环境不佳。由于受社会各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有些贷户的诚实守信意识有淡化,故意以各种方式躲避债务,也有一些贷户存在观望、等待心理,能拖则拖,能赖则赖,加上一些企业经营以关停、破产等形式逃避债务,给信用社的贷款回收工作带来阻力。

  2、贷款抵押担保机制尚不健全。历年陈欠的信用贷款、村组集体棚架贷款、行政干预形成的不良贷款等等,已经成为既定的风险,而目前正在推行的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风险隐患。农民在发展生产过程中,各种意外情况难以避免,由于缺乏有效和抵押担保,致使贷款的风险相对集中于农村信用社。所以,虽然农村信用社对推行贷款营销积极性很高,但由于受外部信用环境的制约,也时有重重困扰。

  3、营销资金不足。目前,虽然农业银行经营机构已大部分从农村撤出,但邮政储蓄网点仍在占据着一定的农村资金市场,其经营条件和服务手段都大大优于农村信用社,同时各县域商业银行经营机构在农村吸收的资金很少用于当地的农村经济发展,而是大量流入大中城市或大型国有企业,致使农村资金大量分流。使农村资金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从内部情况看,受社会经济环境、贷户经营管理等因素影响,农村信用社投放的信贷资金存在很大风险,有些贷款已经形成呆滞、呆帐,长年沉积,增加了不良贷款比重,很大程度的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经营效益的提高,也直接削弱了农村信用社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实力。

  4、小额贷款难以满足农户对贷款多层次的需求。农村信用社贷款营销的重点是种养加工等各种发展类型的农户。目前在开展农户贷款营销工作中,存在两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对于存在往年陈欠贷款且无能力偿还或生产基础差、承贷能力不强的贷户,农村信用社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一般不敢轻易对其投放贷款,形成惧贷现象;二是经济条件相对较好,发展思路明确,有较大发展规划的农户,已不满足于小规模的保守经营,需要大额贷款支持,进行多种经营或扩大再生产,对于几千元的小额贷款不感兴趣,不愿从农村信用社贷款,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信用社的贷款营销工作开展。

  5、部分内部管理制度影响了贷款营销。一是随着农村信用社内部管理制度的日趋完善与加强,在信贷管理方面,贷款第一责任人制度、贷款责任追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使贷款的发放责任得以切实落实,包放、包收、包效益已成为贷款管理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贷款放得出收不回来,贷款责任人要承担相应责任。因此,在贷款营销人员中也相应产生了惧贷心理。二是少数农村信用社的负责人在思想理念上对贷款营销工作认识不够,没有改变以往的传统经营观念,不能很好地将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品种推销出去,这也是造成贷款营销工作开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对策建议

  1、转变传统经营观念,增强贷款营销意识。要从思想上对贷款营销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将贷款营销与组织存款、清收盘活相结合。客户经理要彻底改变“衙门作风”和“官商习气”,变坐门等客为上门服务,要深入四田间地头和村组农户,搞好贷前调查和贷后服务,加强与农户的联系与沟通。在内部管理和业务考核上,要尽量克服贷款“零风险”等一些不切合实际的观念,制订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考核方法,最大限度的调动营销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建立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营销机制。一是要制定较为完善的贷款营销方案,使营销工作目标明确、有的放矢;二是要改善和强化贷款营销队伍。要通过内部机制改革,逐步缩减内勤人员,充实外勤人员,并将一部分优秀信贷员选派到客户经理岗位上,建立一支素质过硬,能征善战的营销队伍;三是大力开展组织存款资金和清收盘活工作,增强支农资金实力;四是要按照灵活、方便、安全的原则,探求适应当地实际的贷款发放新方式,改进贷款方式,简化贷款手续,使贷款销得出、销得快、销得好;五是创新支农手段,拓展发展空间。要以“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的评定工作为契机,大力弘扬诚信美德,增强农民的信用观念,优化信贷环境。积极推行农户联保贷款和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做到敢放勤收,增加经营效益。

  3、完善贷款营销体系,提高社会信用。在现行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农户、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信用档案与登记咨询系统,搞好与当地政府部门和其他金融单位在制裁逃废债方面的协调与合作,逐步形成一个社会性的网络监督体系,及时对不守信用者给予暴光和现金、结算等方面的制裁。通过完善社会信用的软硬件建设,加强对贷款的全面监控,严防逃废债行为。同时,要大力开展信用村(镇)、信用户、信用企业等评定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贷款企业、贷款农户的信用意识。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切实提高社会整体信用观念,形成重合同、守信用的良好社会风气,为贷款营销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

  贷款营销的心得体会2

  前段时间,承蒙各位领导的关照和培养,我跟随老师学习明发商业广场个人住房贷款和“商户通”的产品营销。几趟跑下来,感受颇深。

  首先,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孙子兵法》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产品销售如同行军打仗,不能盲目草率地出击。在一开始就应该做好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准备。否则,只能是劳而无功,白费力气。所谓物质上的准备,就是事先把这次营销所需要的各种材料准备齐全。我们中国银行业务办理审批向来认真严谨,因此需要的各种材料也很丰富。例如,办理个人一手住房贷款需要;办理“商户通”需要准备个人开户申请单、商务通申请单等各种材料让客户填写,并需要客户提供营业执照、法人代表身份证明复印件等。我们上门营销,应该事先把这些东西分门别类地准备齐全,准备充分,切不可马虎大意,挂一漏万。否则,等到和客户洽谈成功,需要请客户填写、提供相关材料时,发现带来的材料不齐,再亡羊补牢,不免为时已晚,就会给自己和客户带来双重的'麻烦。所谓精神上的准备,就是事先了解、熟悉自己要推销的产品。我要推销的产品是什么?功能或者用途是什么?与市场上他行推销的同类产品相比有什么特点?收费标准(偿贷利息)是什么?需要提供的材料有哪些?这些问题答案,我们都要烂熟于心,这样就能够胸有成竹、得心应手地向客户进行营销了。

  其次,一定要多开口。营销是个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我们作为主动的一方,理应踊跃大胆地开口向潜在的客户进行产品推销。这样做的好处有三:其一,能够最有效的提高成功率,相比守株待兔似地坐等客户上门询问,主动出击最能够发现客户的需求,快速锁定潜在客户,提高销售成功率。其二,只有在与客户互动交谈过程中,才能够发现自己存在的疏漏之处,比如在明发广场,我在与客户洽谈过程中,当客户提出他每月应还利息到底是多少的疑问时,我才发现关于这点自己不太清楚,于是我连忙请教师傅才顺利回答了这个问题。只有遵循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道路前进,我们才能不断进步。其三,多开口能够提高我们的口才,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营销习惯。正如梁主任在晨会上说的那样:“我们每天至少要开口五十次,这样才能够激发自己的潜能,自然而然地就把产品卖出去了。”只有敢开口,勤开口,会开口,在失败中获得教训,在成功中汲取经验,在一次次的开口营销中树立信心,我们才能逐步掌握营销的真谛,切切实实地做好营销工作。

  最后,学会讲扬州话。这点要求主要是针对像我这样的外地人而言的。我们进行营销的对象,大部分是本地的商户或居民,他们日常的生活语言是扬州话。虽然普通话全国通用,他们既能听得懂又能说。但无疑地,说得一口流利的扬州话,无形中能够拉近我们营销人员与客户的距离,相反由于讲普通话而与客户之间产生的隔膜,可能对我们的营销工作带来不利因素。目前我在努力学习扬州话,相信以我的勤奋,加上耳濡目染的优越环境,一定能在不久的将来听懂、说好扬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