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通用7篇)

刘莉莉老师

  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1

  张桂梅,女,满族,1957年6月生,中共党员,系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师德标兵、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等荣誉。

  《决定》指出,张桂梅同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守滇西贫困地区40多年,放弃优越的工作条件,毅然投身深度贫困山区教育扶贫主战场,攻坚克难,执着奋斗,为当地教育发展和脱贫攻坚作出重要贡献。她矢志不渝,克服种种困难,努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建成针对贫困山区家庭困难女孩的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使1600多名贫困家庭学生圆梦大学,托举起贫困家庭脱贫发展的希望与信心。她立德树人,始终坚持一线言传身教,加强师生思想政治和理想信念教育,给予困难学生母亲般的呵护,深受师生和群众爱戴。她敬业奉献,长期拖着病体忘我工作,将自己的工资、所获奖金和社会捐助诊疗费等100多万元全部用于兴教办学,在与时间赛跑和病魔抗争中,以实际行动兑现着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的诺言,用不懈追求书写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和人民事业永远奋斗的绚丽人生。

  《决定》同时指出,在张桂梅同志身上,集中体现了一名人民教师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心有大我的家国情怀、教育为民的责任担当、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张桂梅同志是教育战线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优秀教师代表,是生动践行“四有”好老师要求的杰出榜样。为大力表彰和学习宣传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教育部决定授予张桂梅同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决定》要求,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要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学习她爱党爱教、至诚报国的崇高信念,学习她教育扶贫、攻坚克难的坚定意志,学习她以德施教、敬业爱生的师德风范,学习她执着奋斗、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要坚持以****思想为指导,自觉将学习张桂梅同志精神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相结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扬奋斗精神,强化使命担当,只争朝夕,锐意进取,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决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

  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2

  丈夫去世后,张桂梅没有再组建家庭。她没有亲生儿女,全身心投入到教育和慈善事业上。2001年,张桂梅一边在民族中学当老师,一边兼任“儿童之家”院长,成了众多孤儿的“妈妈”。刚建院,第一天就收了36个孩子,最小的仅有2岁,最大的也才12岁。“因为孩子太小,一把屎、一把尿是很平常的事,想干净也干净不起来。”原本最爱漂亮、最爱干净的张桂梅,就这样被这群孤苦伶仃的孩子改变了。

  2003年,维持“儿童之家”的资金面临短缺。为缓解窘境,张桂梅先是领着孩子们卖鞋、卖花,后来到处筹措资金,在筹措资金过程中,很多人甚至认为她是骗子,还驱赶她,给她吃闭门羹,但她并不气馁,她说:“求人很丢人,但孩子们如果生活得不好,我这个院长更丢人。”正是凭着执着的信念和无私的大爱,她放弃了假期闲适的生活,为筹集资金奔忙。筹款期间,张桂梅累了就在路边歇一会儿,渴了就讨口水喝,饿了就啃几口干粮,2003年至2007年的寒暑假,张桂梅为孩子们筹措到两万多元。对此她说,一切的辛苦,都值了!

  张桂梅的无私大爱,感动着无数人。一生无儿无女的她,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母亲”“中国好人”。其中《中国好人》颁奖词这样评价张桂梅———他乡的生活提纯着您温暖的善良;人生的苦难从未撼动您执着的坚强;没有孩子,却被几百个孩子称呼为“妈妈”;日子清苦,内心却总能安享另一种阳光……

  坚韧顽强,执着追求一辈子张桂梅同志始终秉持着对教育事业的痴心和执着,创造了贫困山区教育史上的一个又一个奇迹,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基层教育工作的责任和担当,用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干事品格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撑起了一片蓝天。

  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3

  在张桂梅看来,贫困山区的落后,主要是教育落后,其中女孩的受教育程度更低,由此形成了“低素质女孩———低素质母亲———低素质下一代”恶性循环。张桂梅认为,只要母亲的素质高,孩子的素质就高。要解决偏远山区的贫困问题,就必须从提高妇女素质入手。由此,她萌发了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的梦想。2002年起,她就开始为这个看来“根本无法实现”的梦想而四处奔走。

  “要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你是不是有神经病?”张桂梅的“宏伟蓝图”招来的是许多人的质疑和辱骂。但张桂梅并没有放弃,为此饱尝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酸。

  为筹集资金办学,张桂梅求过很多人。一次,张桂梅到某企业寻求帮助,未等她把办女子高中的构想说完,该企业的领导就叫保安赶她走,“见我不走,保安就放狗咬我,很多工人还出来看笑话。”看着被狗撕破的裤腿和流血的脚,想着自己的委屈,张桂梅坐在地上放声大哭。更多的时候,疲惫、无助至极的她坐在街头,靠着墙根睡了过去,醒来时已是万家灯火……。

  “2008年1月7号,姐姐从哈尔滨打来电话,说哥哥病危,一直喊着我的名字,盼着见我最后一面。”“恰好当时宣传部通知我9号到中央电视台录制节目。我想北京离哈尔滨近,可以去看看哥哥了”。但到了中央电视台后,热情的编导找了个企业家和她对话,争取帮她解决点女子高中的困难。一边是山里的娃,一边是弥留的兄,张桂梅艰难抉择。当她把节目录完,等来这位企业家承诺给女子高中50至100万元资助的同时,也等来了哥哥已经火化的消息……。那种锥心之痛,张桂梅至今难忘。

  筹建学校的日子,张桂梅异常艰难、身心疲惫,但她始终义无反顾,矢志不渝,在省、市、县各级党委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捐助下,她的办学梦想最终实现了。2008年8月,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级中学建成。9月1日,来自丽江市华坪、永胜、宁蒗等深度贫困县的94名贫困女孩走进了女子高中的校园。

  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4

  假如今年的你39岁,丈夫病故、父母离世、无儿无女、身处异乡,你是选择庸庸碌碌虚度剩下的人生,还是在奋斗之中书写新的人生华章?39岁的张桂梅选择了化悲痛为力量,扎根小城华坪20余载,把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通过爱心倾注到当地的教育事业之中,带领1600多名贫困女学生走出大山,撒播下希望,用责任和担当书写了*的“小城大爱”故事。

  爱心。“我要用有限的生命、有限的力量为孩子们多做点事。”朴实无华的语言下,蕴含着张桂梅对山区贫困学生最深沉的爱。她把家访当常态,10余万公里的山路被踩在脚下,成为1500多户家庭走访的“垫脚石”,为的就是减轻“山里人出趟门不容易”的负担,了解到每一个学生最真实的情况,做通家长的思想工作,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就是要把一颗爱心融化在群众的心田,尤其是对低保户、五保户、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要通过日常生活、交往,和他们建立友情,从心底打破隔阂,详细了解掌握他们的真实意愿,在千方百计解决实际困难中,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坚定。“党员在,女高就有办下去的希望。”刚刚成立之初的华坪女高,师资紧缺、学生家底薄,被认为是一所“绝对办不下去的学校”。但张桂梅却不信这个“邪”,带着8名教师,其中6名党员,佩戴党徽上课,发挥党员带头示范作用,把党员教师们内心的澎湃激情转化为坚定信念,造就了独特的丽江华坪“女高精神”,华坪女高也逐渐成为当地学生、家长向往的学校,教育教学成绩日渐显著。张桂梅和学校的党员教师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成功需要无比坚定的信念,我们要从她身上汲取精神养分,对于选准了的方向、认准了的事,要敢抓敢管、敢作敢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奉献。面对接踵而至的各项荣誉,张桂梅始终保持着入党之初的那份初心,把自己微薄的工资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和收养孤儿,把70多万元的奖金全部捐献给贫困山区,一条洗得褪了色的牛仔裤、一件很老气的花衬衫、一双旧旧的黑皮鞋、一副厚厚的近视眼镜,是伴随她多年的“行头”,生活十分清苦。她所有的心思都奉献给了自己最热爱的教育事业。对她来说,“让最底层的百姓看到希望,让所有的孩子享受教育的'公平”,奉献理所应当。面对“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华民族谋幸福”的历史使命,我们要以张桂梅这样的榜样为标杆,对标对表,学习她们身上无私奉献的品德与情怀,立足本职岗位,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干劲,不讲条件、不计得失,一心一意干好每件工作,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做出我们的贡献。

  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5

  张桂梅的事迹深深地感动着我,为了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这个活着的榜样,她顽强拼搏、不屈不挠、无私奉献、善良慈爱、她全心全意投入教育事业、慈善事业的精神让我钦佩。

  她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用真爱点亮了那些无依无靠的孩子们的希望之光,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爱的’奉献之歌。她就是华坪县民族中学教师兼“儿童之家”福利院院长张桂梅。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30多年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山区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学成绩突出;她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他们。

  张桂梅同志是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教师的优秀代表。她的先进模范事迹,充分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体现了她对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忠诚。我们学习她,首先是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作为一个党员,张老师放弃了进条件好的学校任教的机会,选择了条件较差的学校,一身病痛的张老师教学上几十年兢兢业业,除了住院没向学校请个一天病事假,教学成绩突出,她说:“为了民族贫困山区的教育,即使倒在讲台上,长眠于华坪的沃土之中,也无怨无悔”。吃苦在前,那里最需要就到那里,无私奉献,张老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我要学习她爱生如子,精心教育学生,辅导学生;学习她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头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记宗旨、坚定信念、对党忠诚的优秀品质;学习她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崇高境界;学习她热爱生活、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优良作风;学习她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作为一名彝良的职高教师,我要牢记使命,教书育人。以张桂梅同志为榜样,立足岗位,开拓进取,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的有用人才而奋斗。

  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6

  张桂梅同志参加工作以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深深扎根于边疆民族贫困地区,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崇高事业中。她身患多种疾病,却常常超负荷地工作,以惊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上。凭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不断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精心研究,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民族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进行素质教育,总结出一套适合民族贫困地区教育特点的方法。她没有子女,生活节俭,把自己的工资拿出绝大部分来接济困难学生,给没有学费的学生垫交学费,带患病的学生去看病吗,天冷了给他们添置衣被,把母亲般的慈爱全部献给了学生和孤儿。她不仅生活上关心学生,而且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健康的业余爱好,从各个方面无微不至地关爱她们。

  在观看张桂梅同志事迹的视频时,我的眼眶就一直是湿润的:当她寒暑假天天走了那么远山路只为了去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告知家长孩子成绩很好,只要考上了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高中,就能免学费就读时;当她夜晚在手脚关节处涂完治疗风湿的药酒,躺在办公室冰冷、坚硬的条椅上时;当她面对镜头,说出唯一的愿望“我想要再多活两年,把这些孩子送入大学”时,我的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同为教师,自问难以到达张桂梅同志这样的大爱无私的品德和高尚奉献精神境界。

  我们应该学习张桂梅同志“扶弱济困、大爱无疆”的精神。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自己和身边有许许多多的人,都投入了这场脱贫攻坚之役。早在我在大学时代,我也有幸参加过一次为贫困山村的贫困群众献爱心的公益活动,对贫困有了初步的直观感受,心中萌发出了自己该为此做点什么的真情实感;而在我毕业之后,来到了农村教书,一晃眼,十五年过去了。身体力行的投入到了脱贫攻坚的工作中,将“所想”变为了“所做”,不仅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还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到了扶贫工作。但我所做的一切,和张桂梅同志比起来,却显得相形见绌了。所以,我们都应以张桂梅同志“扶弱济困、大爱无疆”的精神为指引,再接再厉,努力奋进,让更多的困难群众过上好日子,因为我们都知道,消除贫困,需要有你有我也有他。

  张桂梅事迹的心得体会7

  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她是一个平凡的女人,膝下无子,但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母亲”、“中国好人”,被几百个孩子亲切的称呼为“妈妈”;她疾病缠身,但她誓死与病魔抗争,坚持把毕业班的学生送进考场;她放弃优越环境,选择了艰苦,因为她觉得“艰苦的地方更需要我。”她为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四处奔走,忍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辛酸……

  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力量在支撑张桂梅同志为贫困山区的孩子们撑起了一片蓝天,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我想是因为她心中始终牢记“我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正因为如此,张桂梅同志对党无限忠诚和热爱,她牢记初心使命,心甘情愿为民奉献一辈子。也正因为如此,她毅然决然选择了贫困山区教育事业,用她饱含深情的伟大的“爱”去帮助贫困山区女孩实现人生的梦想!张桂梅同志践行初心使命,以责任担当实现了人生的超越。正如张桂梅同志所说:“如果说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业;如果说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学生;如果说我有动力,那就是党和人民!”

  我想,作为一名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张桂梅同志,她始终把教书育人、立德树人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奋斗目标。她心系困难群众,投身教育扶贫,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是我们人民教师的骄傲;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在党爱党、在党为党,是我们基层共产党员的骄傲。

  的确,我们要走群众路线,就必须情系群众、一心为民;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落地落实、做事做实。张桂梅同志,始终冲在最前线,敢与时间赛跑,敢和病魔抗争,竭尽全力帮助一批又一批贫困山区的孩子走出大山,托举起他们的希望和梦想。

  作为*的人民教师,我们也一样扎根山区农村,面对的一样是贫困的孩子,他们也一样想改变自己的命运,但唯一的出路就是学知识、学科学,我们一定要接过老教师们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用心来工作,用心来教书。记住,这里—更需要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