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指导心得体会

张东东老师

  教学指导心得体会1

  华而不实,光注重热闹的课堂,这不是我们需要的。我们的课堂应该是讲求实在、讲求有效。有效即有效益、效率高、效果好。学生既能学到并掌握数学知识,教师又能达到教学目的,这才是我们追求的课堂。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设计一个新颖的有趣的情景怎样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提起来?这是我们每个老师都在思考也是不断在实践着的事情。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这点就更为重要,因此,一个好的开头往往就能把小孩子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住,让他们自觉地参与到你的课堂中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平时的教学中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总是想方设法去寻找、挖掘和教学内容有关的题材,比如:现有的课件,教学参考以及任教过的老师的教学反思等,尽可能的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情景以此来达到有效。

  在这次教学“线段、直线和射线”的教学中,其实学生早在二年级的时候就对线段有了初步认识,并能简单画出规定长度的线段。可我们书本上还是有这个知识点,怎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能饶有兴趣地听课从而使得我能很好地开展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开头:两手掐住一个线绳,问学生这可以近似的看成我们学过的哪个图形,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课的伊始就把孩子们紧紧吸引住了。自然地把学生引入新课效果出奇的好。

  二、有效课堂的实现还应关注以下三个方面的关系。

  1、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这么多年的教学经历告诉我,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让学生喜欢上你的课这比什么都重要。孩子因为喜欢你,他们就会在你的课上表现的特别的积极,不管你让他们做什么事情他们都会很好的去完成,师生间有了默契就会大大提高课堂效益。

  2、教师与教材的关系:

  我们每个教师对教材要有一个整体认识,把握好教材的体系、结构、内容、重点和难点。然后根据班中学生的实际情况,规划好教材上知识的呈现方式。认真备好课,上好课。可是真的是说说容易做做难,往往是一节课上完总觉得有这样那样的遗憾,说到底还是我们没把握住教材的编写意图,特别是现在的新教材,大家都是在摸索,有时还会犯穿新鞋走老路的毛病,记得我在初讲两位数计算这节课的时候,看完参考我觉得这个内容和以前的老教材没啥区别的。于是我就按照原来教学的那套方式来进行,结果班级我发现课堂气氛很沉闷,学生也不能按照我的要求去说条件问题,效果不灵,下课后我就反思了,怎么回事?上第二节课的时候我改变方式,不再提条件和问题了,每道题都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自己或小组合作总结每种图形特点,忽然我就发现课堂气氛活跃了,举手的学生也多了,效果比第一节课好得多。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真的应该好好把握教材,理清教材的知识点、重点、训练点和拓展点,最后理出一个更为合理更加贴近学生和更有利于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3、学生和教材的'关系

  让教材更加贴近学生,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这是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教学要“以人为本”。要实现课堂的有效性就应该把握好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能忘了我们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他们都是有思想的,作为老师别老是高高在上的,有时需要我们放下架子,要装着不懂,精心设计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是主人。

  三、从练习谈有效。

  练习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新授还是复习课都离不开它,同时也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技巧技能的重要手段。所以我们的课堂练习的设计尽量做到:

  1、少而精。

  2、具备典型性。

  3、能集中体现教学内容的精华。

  4、题量适当、恰到好处。

  5、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作业分层布置,尽可能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有不同的作业要求,提升作业布置的有效性。

  总之,课堂教学必须是一种有目的的、讲效益的活动。有效性才是教学的生命。这次的指导课前辈给了我很多宝贵意见,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将不断思考不断进取。我们教师只有踏踏实实立足于平日教学,去除华而不实的花架子,去除追求短期效益的功利思想,在学习后反思,在实践后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再学习,相信我们大家都会有进步的。

  教学指导心得体会2

  全县的几百幼儿教师响应上级领导的指示,听取了教授讲的《幼儿园集体教育教学活动和设计与组织》告诉我们如教师在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上得到的学习和提升何去设计集体教育活动。幼儿园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由教师向幼儿施加影响的动。指在生活活动、游戏活动、劳动活动环节中引导幼儿习从而实现某种目的的活动。还特别是在如何设计集体教学活动一一给我们做了详细的讲解,让我们知道怎样去选择内容、分析教材和孩子、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分析并确定重难点、做好充分活动准备、合理设计活动过程。然后通过活动讲解让我们去思考问题,中的不足及努力的方向。“幼儿园教学”教学的组织形式主要的就是集体教学活动。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特点含有群体性和集中性。

  从中让我知道了自己教学如何让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呢?首先我们必须在教材的内容上好好挑选,还要认真分析选材的内容,并分析了解自己的学生现状和各方面的能力,设计好合适的集体教学活动方案。我们该如何选择合适的教材内容呢?在选材时我们就必须考虑选材的科学性、对于孩子们起到的教育性、更要适合孩子们的年龄特征、引起孩子们学习的浓厚兴趣。选好材料内容后,我们当教师的还要通读教材,整合内容,正确地把握好教材的思想内容;把握好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要做到这些,我们当教师的必须对教材内容多读多思,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把握好教材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更好地掌握好教材的思想内容,选取最合适教学方法,完成好教学活动,达到教学目的。总之,听了教授的讲座后,使我受益匪浅,豁然开朗。她的教学理念,教学的语言,教学的方法都是我值得学习的。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努力学习,给自己充电,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教学指导心得体会3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其中学生的读写能力尤其重要。阅读教学中渗透读写结合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在不同学段,根据不同地区孩子的不同生活积累开展适时、适量、适度的读写结合。

  但在二十几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的基础知识虽然掌握的非常扎实,却写不出像样的文章来。究其原因:读写各自孤立,不能紧密结合。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掌握基础的语文知识外,还注意从课文中选出读写结合点和模仿点,给于适当的指点,让学生在读中悟写。真正落实读写结合,对于学生的习作水平提高很有帮助。现在就以我在执教的北师大版教材中,对于某些典型文章的处理为例,说说我是怎样尝试读写结合的。

  一、从遣词造句处学写

  张伟教授读写结合六个部分中韵词、造句起到桥梁作用。语文教材中文章大多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课本无非是一个例子。”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抓住那些描写细致、精彩的语句,引导学生反复推敲,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别具匠心,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

  例如《一面五星红旗》一文,作者描写“我”解下国旗的一句中“我犹豫了一下,把国旗慢慢解下来……”。“犹豫”“慢慢”两词的准确运用,需要结合原文,层层剥皮,深入分析,再跳出原文拓展运用达到炼词、韵句效果。又如《成吉思汗和鹰》一文,作者通过描写成吉思汗的动作和语言,体现出了他错杀鹰的懊悔心情。我在教学这两段文章时随文点拨,引导学生品词析句,真切的感受到用词的准确对于文章起很重要的渲染作用。然后引导学生将自己犯了错误后的后悔心情描写下来。有的同学在写自己因为没有认真复习而考差了,看着试卷上的分数,我的脸一下子红了,在凳子上如坐针毡,恨不得地上有一个洞,自己好钻进去,我握紧了拳头,自言自语:“下次一定要复习好功课。”同学们的习作真实生动,试想,这样的学写肯定比孤立的说教效果显著。

  二、从典型构段处仿写

  构段作为第二学段中核心点。在语文教学中,从教材中精选一些在写作方法上具有典型构段方式的段落,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弄清每段分有几句话,每句讲什么,在看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最后总结出构段的方式,进而把这种构段方式扩展和迁移到学生的习作练习中。适当时机构建读写结合支架,为阅读教学难点牵线搭桥,搭石铺路。

  例如《玩具柜前的孩子》一文,全文可以“小男孩为什么不买玩具”展开。顺推前文,找到不买的原因,孩子的喜欢等,紧接着引导学生总结写作特点,再让学生在此基础上,从时间顺序上拓展,“孩子又一次来到柜台前”或“小男孩离开之后”进行跟进延伸,也可以仿照此段的描写方法写一段话。学生的选材多种多样,语言优美流畅,收到了奇妙的效果。

  三、从谋篇布局处练写

  张伟教授比较推崇第二学段在孩子们概括主要内容的时候遇到困难,可以根据故事情节搭建归纳支架。小学语文课文的题材、体裁多样,内容丰富,有较强的时代气息。每一类型课文、每一篇课文作者都精心的选材、组材,按照一定的顺序,通过一定的表达方式去谋篇布局,是学生阅读和习作的最好范文。在看课过程中,看到老师们教学中,把作者的谋篇布局方法作为读写结合的模仿点,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探究写作方法,进而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例如学习《玩具柜台前的孩子》一文,在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揣摩作者把状物、叙事、抒情紧密结合的写作方法,而后又让学生仿写家乡的一处景物。《鱼游到了纸上》一文,让学生仿照这课的记述顺序写回忆的一件事,仿写后的作文内容充实,条理清晰,语言优美通顺。《威尼斯的小艇》时,我就适时点拨,并引导学生体会课本在选材上的特点,懂得作文要围绕中心,精心选材。然后,又结合学生去实践基地这个活动,引导他们习作要有详有略。一位同学他这样写:

  别人在过高空独木桥时,我的心像有十五个吊篮打水——七上八下,我恐高呀!轮到我自己时,我的心像有一百只兔子在跳,我不敢看地面,耳朵里听不见任何声音,嘴里小声念着:“别怕。”慢慢地,我到达对面了,我成功了,原来只要战胜自己,就能战胜恐惧!

  四、从文章结尾处创写

  好的文章常常在读后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感觉,引起读者的无限遐想。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章在结尾处似乎话还未完,还应该有下句,但作者到此却戛然而止,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张伟教授一直推崇,对教材留白处补白,起到圆润全文,组成球形课文的目的。在教学中,我把文章的结尾处作为发展学生想象力练习写作的切入点,让学生续编没有说完的话或故事。这样,既体现了新课标中倡导的个性化阅读,有提高了习作水平,实现了读写结合。

  例如《穷人》一文的结尾处,当渔夫听到妻子诉说邻居西蒙死的故事后,决定再苦再难也要收养邻居的两个孩子。渔夫的决定出乎桑娜的预料,而桑娜“一动不动的坐着”,这个行动也出乎渔夫的意料,随后桑娜拉“开了帐子”,故事就戛然而止,却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在此我设计了让学生试编《穷人》的故事。学生的推想习作,想象力丰富,大胆求异但又合情合理,始终围绕着渔夫和妻子具有勤劳、坚强、乐于助人的品格去续写,并由此激发了对文中主人公的敬意,从而深入理解了文章主旨。再如《负荆请罪》一文我安排了补写廉颇承认错误后的心理活动,上完《巩乃斯的马》这一课,让学生写想象作文《假如我是一匹马》,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读与写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除了让学生掌握一般的语文知识外,更应重视引导学生揣摩文章表达思想内容的方法,适时、适量、适度地设计一些读写结合支架。让学生读一文得一法,练一项能力。这样长期练习,定会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