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就要开学了,现在时不时想起去年复习考研的那段日子,感觉好像是昨天刚刚经历过。这不是因为它给我的心中留下了任何“痛苦”的回忆,相反的,复习考研的过程已经为我心中留下了一块珍贵的宝藏,并将让我一生受益无穷。
我之所以决定报考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基础数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主要是出于对于这个专业的兴趣和热情。本想本科毕业之后就工作,以后就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不让父母为我像以前那样操心了。但做了一段时间的程序员之后,感觉这项工作并不适合我,我不能像许多IT工作者那样充满热情地长时间面对着电脑屏幕编写一行行的程序。我开始愈加怀念本科时学数学的生活,怀念和一群同样对于数学充满热情的同学讨论问题的日子。经过认真的自我分析之后,我决定继续追求自己的理想,踏上了考研的征程。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首先要做的当然是收集考研的相关信息和复习资料。我那些天在北大研究生院的网页、北大未名BBS和一些考研相关的网站上得到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让我在短时间内对考研有了许多了解,也大体上安排好了复习的时间表。事实上,在整个复习考研过程中我都很关注最新的资料和信息的收集整理,随时调整自己的复习计划,毕竟“闭门造车”的方法往往是事倍功半的,面对考研这种需要耗费大量心力的“工程”就更不可取了。
接下来就是一步一个脚印的复习了,但是复习考研的风格可不像期末考试前突击的那几天一样,它需要的时间少则几个月,多则一年,所以一个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我本科时读的就是数学,在专业课上的复习压力相对小些,所以我选择在最后两个多月在家里全力复习备考,之前的几个月在业余时间以看书浏览各科知识点为主,偶尔做做题。
有了计划,更关键的是严格执行它。其实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但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今天可能你最要好的同学拉着你聚会,明天可能你身体不适一整天都看不进多少东西,大家有各自的情况,我反正这些事都赶上过不止一次,之后一般都选择每天把复习的量加大一点,争取能在几天之内把损失的时间补上。另外,我觉得复习计划也不宜定得太长、太详细,就像《每天爱你八小时》里梁朝伟说的:“我不能保证24小时之后的事。”每天早晨根据具体情况定好当天的计划就行了,第二天到了再说第二天的,如果你连今天的都没完成,那明天的计划提前定了也是白搭。但这并不表示一个长期的计划没有用,大家心里应该衡量好比如用大约多久看完这本书啦,用多久做完这本习题集啦,不然的话会在考试临近的时候发现好多最初计划要做的复习工作没时间做了。
具体到各科,对于公共课政治其实我是最头疼的(相信好多研友也是跟我同样的感觉),因为文科的东西重在积累,而这种需要记和背的活儿感觉总是很累人。我对付它的方法是“书读千遍,其意自现”,当然千遍是读不到,但那本“红宝书”我读了肯定有五遍,岳华亭的那本我也看了三遍。我一般选择做数学做的比较累了之后抱着政治参考书浏览,指望逐字逐句记住是不现实的,但把知识点理解了之后,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来还是不难的,前几遍可能看得比较慢,到后来大部分都熟了,只要在一些没掌握的地方留一下心就好了,今年的考题证明这种靠理解而不是靠背的方法还算是对路的。
公共课英语中我感觉阅读是最重要的(其实很显然,占分多嘛),而想要提高阅读水平的前提是单词量一定要过关,就是大纲里给的单词要无条件掌握,毕竟要读懂句子就要先认识单词才行。其实对于考研英语我没有太多的心得,只能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练模拟题用的书:一本是毕金献的模拟题,难度比较大,但认真做下来会感觉很有收获;张锦芯的那本难度没有前者大,但跟最后真题比较相似,推荐做模拟考试用。
关于数学专业课的复习,由于介绍多了大家也不一定感兴趣,毕竟都是考不同专业的,所以我只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对于理科类科目复习共同的心得,那就是——做题。所谓“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做题”真的是我认为取得考研成功的关键,甚至是唯一的道路。专业课本的书后习题一定要做,一方面,通过做题检验你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还能进一步加深对其的理解;另一方面,出题的老师往往是教过这门课的,那课本自然是出题的最大依据,课后习题一般都很具有代表性,完全可以变个样子甚至就原样出成考题,用来考察考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再合适不过了。跟课程相关的习题集也可以有选择性地做,不是要搞题海战术,而是作为对课本题目的补充,比如复习数学分析时就很有必要做做《吉米多维奇数学分析习题集》。另外,如果能够拿到往届的或正在上这门课的同学的平时作业习题,也很有参考价值的,因为对同一本书不同的老师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这可以从他平时给学生留作业的风格看出来,而这个老师出题的风格也许就会出现在你的专业课试卷上。
复习考研说起来往往是个很艰辛的过程,但当你身处其中时,并不一定只会觉得苦。有时会因为取得一点进步而欣喜,有时会面临困难而苦恼,其中的点点滴滴都是一种生活经历,从中学到的不只是知识,还有许多终生值得借鉴的经验,需要自己体会。
20xx考研的风风雨雨已经过去,无论成绩好的还是不好的,都已经成为了过去,大家都借此机会得到了锻炼,有了属于自己的丰硕的收获。20xx考研已经远去,而20xx考研的号角已经吹响,每每看到大三学弟摩拳擦掌,考研热情高涨,都会让我想起去年的我。在此我感觉我有责任和义务分享一下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由于文笔功夫比较差,只能随便写几句,愿大家能有所收获,少走一点弯路。
我不会像其他的体会一样,上来就说些个具体的复习要领什么的东西,我认为考研最重要的考研的志向、勇气。众所周知,考研不光靠的是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关键的还有你的心理素质。每年有多少莘莘学子辛辛苦苦复习了近一年,进考场考了一两科,就失去了再次进去的`勇气。更有甚者,直接放弃了,我考试的时候后面两个位置是空的。准备考研的兄弟们,首先要确定的是你有足够的考研欲望吗?如果你没有,就不要凑热闹了,早放弃总比你在最后的时刻放弃好的多。选择考研意味着你会失去很多,别人礼拜天玩游戏、打球的时候,你不得不埋头于书中;别人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你不得不顶住瞌睡虫的困扰;别人在长假的时候,你可能要奔波于考研补习班之间。但我相信,你既然能做出这样的选择,就是一个已经把“神马都当成浮云”的人。下面说一下具体的复习策略,政治是大家的强项,对于政治来说我们从小学思想品德接触,初中、高中、大学又各学了一遍,你的政治要再不会,我就实在不敢恭维了。从去年的情况来看,我同学中参加考试的几乎没有因为政治不过线而被淘汰的(有的话也不过两三个)。政治的复习很简单,作为一门与时事结合最为紧密的学科,你需要熟知当前国家的一些大政方针、国际上涉及经济和政治的问题、一些社会上过正在弘扬的先进典型,不需要知道太多,知道有这么回事就OK了。
课本的话在闲暇的时候翻一遍就可以了,但是要理清脉络,答题的时候好找对答案要点,辅导书的话就推荐每年十一月份才会出的俗称“红宝石”的教育部出版的考试大纲解析,最后一两个月买一套历年的真题体验一下,政治基本上就没问题了。数学的话就需要真正的功夫了,由于我准备不充分,数学分数很低,所以就没有发言权了,但是我还是想说,无论是谁出版的书,一本足矣,就不要频繁的换了,因为每个作者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自思路,陈文灯的也好,李永乐的也罢,一本整明白了,不敢高的说,x0分绝对没问题,还有一点就是你必须得动手,只看是远远不能解决问题的,做题是帮你掌握技巧的唯一途径。很多人英语已经通过了六级,考研英语的难度大概也就这样了,但是题目的形式很不一样,所以英语基础好、不打算投入太多时间的需要通过适量的做题来适应考研题目,基础不是特好的人也不用太着急,英语想得特别高的分不容易,国家线还是比较容易达到的,近些年的英语国家线没有超过55分过。我认为投入大量的时间每天背单词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经常看一下常考的几百个单词和词组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通过分析10年的考研真题,认认真真的做,一句一句的把其中的长句复句弄明白,顺便还能把单词关过掉,我看的参考书是王林编的《考研真相》,这本书的起点很低,适合基础特别差的人使用,我是无意间买下的,里面对历年的真题分析很透彻、精辟,值得参考一下,还需要强调的一点是作文,现在一般是应用文加看图作文两篇作文的形式,应用文需要熟知常用的十几种格式,看图作文一定不能只背几个范文去套用,这种精辟的句子适当用几个就够了,一定要写出你自己看出来的东西。
专业课的话,今年不知道会考什么科目了,但是我需要说的是绝对不会难,以《自动控制原理》来说,不到十道题,有近一半题目是以请用某原理解答本题这样的要求的,所以需要做的是知道考点,而考点是基本不变的,剩下的你懂的,我就不多说了。最后,衷心祝愿准备考研的各位都能取得理想成绩,考研之路顺利通畅!
何苦不现在就把握机遇,挑战新的高峰,给自己的人生定制一个清晰的方向。
在安适的山寨容易埋葬憧憬,在舒适的田野容易迷失方向。失去竞争实力时才去感叹时光如逝,何苦不现在就把握机遇,挑战新的高峰,给自己的人生定制一个清晰的方向。我希冀,我付出,所以我收获。你是否也像我一样为考研奋斗而最终收获呢?你的心中是否有明确的计划去实现你的理想呢?在此我希望与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与体会,使大家少走弯路,顺利攀登考研高峰。
制订好整体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复习时间,是相当重要的。对数学复习而言,我将其大体分成三个阶段。
一、以书为本,总体把握
因为课本对基本概念的定义,基本原理的推导都是十分准确、精练的,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体系,后续阶段的复习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些同学一开始就盲目地追求做题数量,忽视了课本的复习,那是极不可取的。必须通过对课本的复习,理出一个知识框架体系,从总体上把握考点。另外,必须定期总结和巩固前一阶段所学习的知识,温故而知新。
二、认真做题,广积思路
众所周知,数学还是以练为主的。除了第一阶段必须完成课本上的习题外,主要的精力应集中在陈老师和黄老师本书所提到的黄老师均为黄先开教授。主编的《复习指南》上。刚做这本书上的习题时,我真有点力不从心,有时觉得解题方法很奇特,而答案也有些突兀。经过陈老师和黄老师上课时仔细地讲解,我对这些难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老师们稳重的授课风格,有条不紊的解题思路,以及循序渐进、举一反三的教学方法使大家能够更有效地吸收知识。我想强调融会贯通的重要性,千万别为了做题而做题,因为做题只是一种手段而已。应通过做题将所学知识点联系起来,并将所学的思路与方法为己所用。
三、研究真题,查漏补缺
从一些研究生介绍和自我感觉来说,真题的作用绝对是其他模拟题所不可替代的。只要你仔细研究就会发现历史是如此惊人地相似,很多考题都是貌离神合。应该用一到两个月的时间来做和研究近十年真题,包括数(一)到数(四)中你要考的内容。这不仅可作为检测自己最直接的手段,而且更重要的是能让考生熟悉考试的内容和侧重点,了解命题人的命题思路。在分析真题时,可找出自己的不足,再回到课本和辅导书进行复习巩固,理解的程度自然就加深了。至于模拟题应有选择地做几套,目的只是练练手,切勿一味贪多。
当然,检验复习效果要靠考试,所以在抓做题的同时也要注意应试技巧的训练。主要做到快、准、全。快要求你通过分析能迅速找到解题思路:准则要求解题过程中运算要准确无误;而全则是必须按标准答案的步骤答题。以上三点需要你在平时训练中慢慢积累,如在做真题时严格按考试时间和要求检测自己,通过八套左右的练习,到考试时自然是水到渠成了。最后衷心祝愿师弟师妹们在来年的考研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浙江高考排名17863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2392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13075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西高考排名23757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和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北高考排名15665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军训个人心得体会七篇
感动中国度人物颁奖盛典学习心得体会(精选十三篇))
职中军训心得
销售个人培训心得体会十五篇)
军训个人心得体会七篇
感动中国度人物颁奖盛典学习心得体会(精选十三篇))
职中军训心得
教师年度考核心得体会
安全生产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夏洛的网心得体会
河南高考排名4267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辽宁高考排名931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高考排名1570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贵州黔南经济学院要多少分河北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江西高考排名16377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12271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西高考排名420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西高考排名22817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天津工业职业学院和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浙江高考排名2506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四川高考排名1623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6877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1054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高考排名11506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8144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507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43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西高考排名3222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155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护士工作心得体会汇编十五篇)
幼儿园老师德育心得体会最新
安全生产反违章大反思大讨论心得体会
员工岗位技能培训心得
参观药厂的心得体会
销售个人培训心得体会十五篇)
有关会计培训心得体会实用范文三篇
社区工作人员疫情防控心得体会(通用五篇)
英语培训心得体会十五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心得体会三篇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心得体会(精选18篇)
2024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心得体会(精选18篇)
阅读红楼梦心得体会多篇
个人研修心得体会优秀范文
高铁实习个人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