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当我遇见一个人》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马振华老师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心得体会吧。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供大家参考。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书心得体会范文1

今天我们要推荐的是一本李雪老师的作品《当我遇见一个人》,李雪老师的这本书给我完全不一样的感受,因为她真的是直击我的内心。

在我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先去网上查了关于这本书的内容还有书评,褒贬不一的说法让我对这本书更加感兴趣。这本书说的是母婴关系,而我觉得这反映出的问题或者是建议不仅仅是婴儿时期的问题,只要是还在父母监护范围的孩子都适合。当我读第一遍的时候我就把小时候的记忆代进去,当我读第二遍的时候我把我自己所接触过的问题学生代入,我觉得毫不违和,甚至完全符合。

这本书紧紧围绕“爱和自由”去写,从孩子的角度去整理所遇到的问题,她跟别的心理学书籍不一样的地方是不忽略孩子本身的需要,不单从家长的角度出发。其中“限制是伪造的爱”,我真的很认同。孩子表现出的行为背后的想法大部分家长是不愿去想的,因为他们觉得作为父母所经历的事足以得出正确的观点,而他们要做的是直接给孩子正确的结论就行,孩子的错误想法是没有必要的。可是这往往忽视了孩子对事物的好奇导致的心理思考过程。

曾经有好几个学生跟我说过他们想要玩游戏,而他们的妈妈总是不让,甚至连手机都不让碰,他们的妈妈越不让孩子玩,孩子就越想玩,这不单单是逆反心理,这是被限制的孩子的正常反映。后来我跟孩子说如果你成绩进步了老师愿意跟你的妈妈谈谈,让他把玩游戏作为奖励。半信半疑的孩子最后还是很兴奋的满口答应,他跟我说他不相信他的妈妈会答应。紧接着,我要求孩子的班主任开了家长会,把情况跟孩子的妈妈做了说明,让妈妈尝试让孩子作为奖励玩游戏,并让妈妈主动亲口告诉孩子。最后孩子的成绩真的有了很大进步,因为他不再在游戏上纠结了,游戏也是每个孩子的天性使然,是孩子内心的真实需要。随着孩子成绩的不断进步,自己主动减少了玩游戏时间,

从事老师这个职业以来,我逐渐发现去辅导班补差的孩子在行为习惯上有很多大大小小的问题,而且一个孩子的成绩跟智力的关系没有想象中那么大。读完这本书,让我更加觉得这些孩子的心理需要我们去关注。也许是信任,也许是关注,也许是共振,也许是鼓励.......当爱和自由同时满足时,这个孩子的进步是我们想象不到的。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书心得体会范文2

可能是和作者有类似的经历,所以会很认同这本书。书中贯穿了如何和孩子建立爱的链接,如何给予别人自由,如何让孩子在大人给予的爱和自由中,成为一个知足和心理健全的孩子。

跟尹建莉老师的很多观点很相似,不过尹建莉老师是以教育为主,想要让孩子成为自己理想中的孩子多的是给孩子自由,放手让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做父母的尽量克制自己想要指责孩子或者想要包办孩子,给孩子的好的教育就是大人管住自己的嘴巴,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

而李雪老师的这本书主要还是给予孩子自由和他建立起来良好的爱的流动的链接,这样的教育是爱的教育,只要孩子有了爱感受到了爱他才能成为心里健康的人。

可能真的是从小缺爱和自由吧,看的我真的是感同身受,而且也发现了原生家庭对自己的影响,因为母亲的爱指责,爱管人,暴脾气,圣母心理,所以好像在母亲那里从来没有得到过爱,而且也会很迷惑觉得她这些行为可能是爱吧,可是这样的爱我宁愿不要,这样的爱除了束缚,抱怨,道德绑架,好像并没有让我感到过幸福感。而我和母亲很多时候也是没有办法好好聊天的,她习惯了指责,习惯了道德绑架,习惯了拿别人家的孩子攀比,而我也习惯了反抗,习惯了指责,习惯了抱怨她不是个好母亲···

可是很苦恼从来都不知道如何去改变自己,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好,而看了《当我遇见一个人》学会了内省····学会了接纳父母的这些种种,只是试着调整自己的心态,真的发现是有改变的。只是这个过程时有起伏,因为自己真的不知道如何去爱人,内心很喜欢孩子又很怕自己生了孩子像自己的母亲一样····平时遇到小事情就很爱指责和抱怨···所以老公对自己也市又爱又恨的····

可能那些幸运的人遇到了理解自己懂自己又会爱自己孩子的父母的读者,对这本书并没有什么大的感触,因为这本书就好像在叙述你的生活里的关于爱的小事情,而对于我们从小缺爱,不知道如何爱人,又不知道如何和父母沟通的孩子,看到这本书就像是干涸的土地遇上大雨瓢泼一样过瘾,所以会想要强力推荐。

不知道有没有和我一样经历的读者,同时很喜欢孩子又很怕以后自己像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自己的孩子。是不是严重缺爱又无法改变·····遇到事情的时候真的会歇斯底里,平静的时候真的很想成为一个很有爱的人。和老公在一起也是时好时坏,很小的事情就很容易焦虑···这点和我母亲很像,只要她遇到一点点的小事情就会焦虑,因为看了李雪老师的书所以知道是怎么回事,不会再想以前一样抱怨她指责她也想要改变她,反而感觉她好多了。可是自己的状况确实是时好时坏,有时候也不知道怎么和老公相处。而我当时结婚的原因也是父母天天焦虑天天催的结果,觉得老公对自己也挺好····现在对于要孩子的事情一直没有做好心理准备···好的时候就觉得要吧···不好的时候一点也不想生孩子···而老公好像又不太理解我的心理,他觉得我在小题大做····有时候甚至觉得再自己学会如何爱人之前,自己适合一个人生活····不知道如何让自己变得更平静···更温和···

如果有相似经历的朋友,而现在变得很好的,希望给些好的建议····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书心得体会范文3

读了《当我遇见一个人》之后,看了蛮多的书评都说缺点是“感性太多,理性不足,都是主观,缺乏理论依据”搞得好像感性自来就比理性略逊一筹一样,说来李雪的本意也从来不是写一部理论著作,非理论性总结,非“心理专业必读”,甚至都不是什么“浅显易懂的心理初学者入门必备”。

不才也看过几部理论著作,可能我天生愚钝又爱炫耀,看完它们后根深蒂固的想法是:我了解理论,所以我是对的,他们的心理状态不正确,所以需要改变。我曾经疯狂地将各种心理理论灌输于我身边的人,希望我们能“达成和解,共同成长”,但李雪用最直白的话语让我明白,什么是界限,什么是无需原谅,什么是不妄图改变的真正解脱吧。我相信这是很多跟我一样的人所需要的感性的力量,这世界本就理性有余,感性不足,为什么还要对感性如此苛责?这是否又是一场本末倒置,变成那个只在乎“正确度”不关心真实情感的父母?

当然掰回理性来说,李雪的话语确实总是偏向极端的,这也是很多人不接受她的原因,我以前也总觉得她偏向性和“对敌攻击性”太强使我不太舒服。

不过,任何人的话都不可尽信,我也不再妄图找到一个完美无缺的理论支持我成为一个无懈可击的人,她确实用另一种方法使我得到了新的成长,至于她的理论的“完美正确率”到底有多少,谁在乎呢?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书心得体会范文4

这几个月来,我发现儿子自信了,我说什么他都能听进去,不会与我对着干,感觉他越来越好带了,而且比以前开心活泼了很多。我发现他的这些变化都是从我看了李雪写的那本《当我遇见一个人》这本书开始的。

前段时间,我和儿子的关系充满了纠结拧巴,我想给他爱和自由,却又被恐惧焦虑抓住,心里想好好爱他,说出口的话却变成了威胁与诅咒。归根结底是因为我自己的状态没有整理好,没有安全感,我自己内心不安宁,有可能还有一点抑郁,不能抱持儿子的任何情绪,看不到也感受不了儿子真实的感觉。

当他说要买玩具的时候,我便批评教育他说家里不是已经有一大堆玩具了吗?还买那么多回去干嘛呀?并且指责他总是把玩具买来之后就堆在家里,不玩了,浪费我的钱。每次一听我这样说,儿子马上变得垂头丧气。有时遇到他特别喜欢的玩具,他便会站在那个玩具旁边,默默的流眼泪,不愿意离开。

面对儿子的眼泪,有时我会非常愤怒,有时也会觉得很难为情,为了摆脱这一窘境,我会拿出杀手锏,对他说:“你再这样,我就把你送到你爸爸那边去。”一听我这样说,儿子便会马上哀求说:“妈妈,不要!”

想当初刚来深圳的时候,我刚刚找到一份工作,压力很大,有时我会把这种焦虑无助的情绪发泄到儿子身上,特别是当他学他爸爸那样撅着嘴的时候,我更是怒不可遏,我会瞪大眼睛死死地盯着他看,满眼都是怒火。儿子那段时间承受了很大的压力,现在想起来真的很后悔,心疼他。

儿子经常让我给他买玩具,以前我老是把握不住这个度,总是左右摇摆,有时候觉得应该满足他,让他开心快乐一点;有时候又觉得,这样惯着他,会不会让他以后不知道节制啊!

刚好李雪的这本书里面谈到这个问题,她的观点是要诚实回应孩子的需求,对于是不是要百分百满足孩子的欲望,取决于父母的能力和意愿,有能力也愿意满足,那就轻松愉快的尽情满足,多多益善。没能力或者不愿意满足,就直言相告,我暂时没有能力满足你,或者我就是舍不得花钱。父母不需要完美,但至少要诚实。诚实的父母即使孩子得不到满足,也会知道那是父母的问题,不是自己配不上,将来依然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丰富的物质生活。

看了李雪的这本书我才知道,及时满足孩子欲望的重要性。儿子有一段时间很喜欢向我要钱,看到我去超市买东西,见我拿钱出来他就要,看到售货员找我钱他也要,以前我会拒绝,现在我会给他,他要多少就给多少,然后呢他就存在一个收银柜的玩具里。

有时我去超市买东西,儿子他会主动的说:“妈妈,用我的钱嘛!”从他的收银柜里拿一些钱给我,我向他道谢时他一脸的自豪;有时他也会舍不得,说:“妈妈,我没多少钱了,你还是用你自己的钱买吧!”

现在儿子对于玩具他不会那么强烈地争着吵着要买了,一般他说要买的玩具我也会买给他。李雪在书中说,父母无论贫富都可以向孩子传递:你的欲求很美好,你值得拥有一切最好的东西,那么孩子未来自然会物质丰盛,而且不执著于奢靡。

请不要再教育孩子“粒粒皆辛苦”,而是与他分享工作并获取金钱的乐趣;请不要再唠叨“珍惜,别浪费”,而是告诉孩子你值得拥有富足美好的生活;请不要再向孩子倒苦水“养家多么不容易”,而是讲述你为这个家庭奋斗的自豪和满足。为了孩子将来物质和精神的丰盛,请父母收起自己的沉重和匮乏感,将希望传递给下一代。

中秋节那天,我问儿子想吃什么,他想了想说,想吃方便面。于是我带他去超市买了一包红烧牛肉面,中秋节那天我们俩就一起吃方便面。我发现偶尔吃一下方便面,其实味道也还不错。现在我遇到一个新问题就是他每天跟我一样睡得很晚,这个问题想要解决,我知道关键在于我自己,我要改变自己熬夜的这个坏习惯,如果我能做到早睡早起的话,他才会改变。

《当我遇到一个人》这本书的作者李雪,是一个古灵精怪的女孩,她自己虽然没有生孩子,可是却一语就抓住了母婴关系的本质。童年的亲子关系模式会内化成孩子的内在关系模式,从而决定孩子一生的性格命运。她的这本书,与传统的育儿书有很大的不同,我觉得她的这本书是道,其他的育儿书是术,她的这本书真的值得父母一读再读。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

经常听周围有人,千万不要溺爱孩子。怎么样就成了溺爱,爱的界线在哪里?一直很困惑。读《当我遇见一个人》,试图从中找到教育孩子的良方。

书中的一些个案,看了特别受启发。比如:

“一个孩子喜欢打篮球,每次运动完之后身体畅快淋漓,他把这种满足和快乐跟爸爸分享,爸爸回应:打篮球这个爱好很好啊,锻炼身体,培养意志力,你要好好坚持下去,打好篮球!”

是不是看起来很平常,没毛病?可实际情况这个孩子立刻觉得一下子堵在心里,愤怒却无从发泄,爸爸并没有说错,可是孩子的感受很糟糕,问题在哪?爸爸说的是锻炼意志力,对身体好,他看到的是打篮球的附加价值,听不见的是孩子快乐而急促的呼吸声,看不见孩子满足的表情。打篮球的体验,满足和快乐的心情,都是一个生命的基本存在感。无视这些真实的感受,就不可能跟孩子真正在一起。

“孩子抓到一只蚂蚱,兴奋地拿给妈妈看。结果妈妈说:你的手好脏,快去洗手!”

作者说这种反应模式叫“无关反应”。我在跟你说事,你却跟我扯别的。你跟我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我还跟你说什么。经常得到这种无关反应,人会变得有“存在性焦虑”,无法确认自己存在有意义,有种“被抛弃创伤”,不是离开才是抛弃,“人在心不在”能让人体会到更可怕的被抛弃感。看到这个,我惊出一身汗,自己经常这样。

“孩子:妈妈,我在楼下看到一只小狗,眼睛大大的,还会站起来跟人握手,真可爱!

妈妈:别碰它!有个人养狗得了传染病,最后连肝脏都切掉了。

孩子:我毕业了,准备去大城市好好打拼一番!

妈妈:报纸上说了,连博士毕业都找不到工作。

孩子:我要去三亚旅游了……

妈妈:那个地方治安很不好,报纸上说有老两口在三亚被骗了……

孩子:阿姨,您尝尝这个牛排?

阿姨:医生说我血压高,不能吃。”

以上对话是什么反应模式?反人类情感模式。这样的人善于把任何气氛都转成压抑的,扭曲的,痛苦的感受,永远都在给人泼冷水。又自觉对号入座了!

还有一些被作者批评的做法:人为停掉婴儿的夜奶,任由婴儿哭闹故意不哄,不让孩子吃糖,不让孩子吃巧克力,不让孩子买东西,不让孩子玩手机,孩子不吃东西强喂,延迟满足各种要求。

以往看上去非常“正确”的做法,都被作者否定了。为什么?

平时我们最怕的就是“溺爱”孩子,怕把孩子宠坏,成为不可一世的魔头。可实际上,孩子体会到的可能是不被爱。多么事与愿违。

我们想想自己的成长过程,在童年体验到“不被爱”的人更多,还是觉得自己“被溺爱”的人多;那么是一个不被爱的人会不断地索取,还是一个经常被爱包围的人会不断索取?实际上,得到满足后,孩子并不会得寸进尺。孩子想吃方便面,吃了几天吃够了,你再问她,她自己就不要吃了。手机玩久了也觉得没意思了,会主动说不玩手机玩别的吧。只有得不到才会苦苦求,常时间求而不得会成为一个障碍。

一味的物质给予不是爱。要是我舍不得给你买东西,我应该诚实地告诉你,不买这个你想要的东西是因为我不愿意买,而不是你这个要求过分,不是你不配得到。

一味的迎合不是爱。我可以拒绝,你有提需求的权利,我也有拒绝的权利。

不给孩子限制,不去告诉他这也危险那也不要碰,让他去体验,告诉他避开危险的方法。

真正的爱是什么?没有标准答案,需要我们用眼睛去看,在你面前的人,是发自内心地高兴吗?你在真正理解和满足TA吗?还是在试图打压和控制TA?需要我们用心去看,不要用正确不正确去衡量,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看见一个人,并不代表看到TA,在互动中体会你们关系是否健康良好。“如其所是”,而非“如我所愿”。

爱太多是件坏事吗?不。当我们被爱时,感受到内心充满能量流动,心里特别温暖,浑身充满活力,整个人散发光彩。而感觉不被爱时,整个人低落无力,死气沉沉,绝望退缩,拒绝与外界联系。我们都渴望被爱啊。像作者所说,当我们噩梦中惊醒,希望被怎么对待?是丈夫不理不睬假装没听到,还是喜欢有人倒杯热牛奶,给个安抚的拥抱?所以,夜哭的孩子呢?

知道容易做到难,育儿的过程,也是疗愈自己的过程,是一辈子的功课。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书心得体会范文6

20__年7月我成为了一名父亲,家里买的书大部分是关于育儿以及如何与孩子构建良好关系,培养孩子的书籍,当我看到这本书就被这个名字吸引了,这本书颠覆了我的很多观念。整本书都在诉说着作者的最基本的观点:母婴关系,其实在我来说也是亲子关系,决定孩子的一切关系。并从多方面阐述我们要爱孩子如他所是,而不是如我们所愿。

本书其实也是作者李雪自身经历的一些体验和提炼,从客体关系心理学的角度认为母婴关系决定了这个婴儿长大后的生命底色。婴儿出生的头两个月里处于“正常自闭期”。这个阶段的婴儿对外界的反应很少,基本上只有吃和睡。因为这时候的婴儿的感觉里,世界和自己是一体的,就像还在子宫里一样,尚不存在外在的母亲。母亲的积极关注和陪伴,维持了婴儿的这种“全能自恋”,即“世界与我一体,呼奶换抱。无所不能”。

当婴儿的“全能自恋”得到较充分的满足后,心智自然向前发展,逐渐把自己和外部世界分开,不仅仅关注自己,也开始关注别人。爱向内灌注满了,自然回流向外界。这就是所谓的“主客体分化”。完成这种分化后,婴儿对世界产生了最基本的信任,将来不会再遇到挫折时想要毁灭一切。如果婴儿在最初的体验里体验到自己的“无所不能”,他以后的生命底色将是温暖多彩的,反之则将是孤独灰暗的。

在没有接触到本书前,我们听说的”哭声免疫法”、”哭声控制法”、”定点定时哺育”、”睡眠训练”、”延迟满足”等,觉得会很好的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规范孩子成为一个有秩序的人,本书中却恰恰反对这样的行为主义心理学教育方法,这样做的后果会让婴儿的“全能自恋”的心理基础严重受损,为以后的心理问题埋下了隐患,有损婴儿的生命底色。

本书中还介绍了满足孩子的“全能自恋”后孩子的表现,使父母对孩子的各种认为不乖的行为表现不至于太焦虑。同时本书还举例说明了很多对孩子的评判行为,转变评判思维,而不是一味的规范价值取向,需要通过事件本身来说明问题,而不是直接主观用自己以为的价值取向思维去规范孩子,作者主张最好的教育就是不教育,多一种规则就给孩子的无限可能多了一道枷锁。

通过这篇书籍的学习,我联想到了大学时期渐渐快遗忘的专业课程社会心理学:人格的形成是在婴幼儿时期就养成了,比如著名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认为“儿童是人类之父,人格主要决定于童年经验”。

他把心理发展阶段分为:口唇期(0—1岁)、杠门期(1.5—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6—8岁)和生殖阶段(成年人);还有美籍的德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新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这些心理发展阶段以及心理理论不禁让我想到了与本书的关联与差异,关联在于孩子都有各种心理时期以及不同的心理实际的满足程度对孩子的人格形成有影响,差异在于具体操作方法上是否使用行为主义心理学方法还是使用充分满足孩子的”全能自恋”,例如:当婴儿饿了需要哺乳满足”口唇期”阶段时是使用“迟滞满足”原理还是使用本文中作者观念,这样的差异也许只能在不断的认识和共同成长中慢慢的印证。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书心得体会范文7

《不完美,才能漏入闪耀的光》,致《当我遇见一个人》。

感谢这本书,内容和颜值都在线,文字与配图相得益彰。李雪老师的文字,在温暖与尖锐间游走,深入你心,又引你内省。

品读过程中,不由地让我想起莱昂纳德·科恩《圣歌》里的一句经典歌词:“敲响仍然能响的钟,忘记那完美的祭品。那上面有道裂缝,任何东西都有裂缝——光就是这样照进来的。”

是呀,这世间,谁也不完美。而谁又能评判谁的不完美?我们不能拥有完美的父母,我们自己也不可能成为完美父母,就像任何东西都会有缝隙。

而其实,只有有了缝隙,光才能透进来。而这光芒,可能恰恰是你最好的老师,带来真正的觉知和成长。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书心得体会范文8

一个做催眠的朋友推荐,当我从网上买来这本书,在书店阅读完毕时,最真切的感受就是我爱上了李雪。 这本书从处处散发着文艺或者艺术的气息,从书名,绘画,排版等都可以感受到。这一点从其他心理学书籍中很难感受到。作为一个文艺青年,这种文艺的气息当然是我喜爱的。也说明,李雪内心有着文艺的种子。

一个如黄蓉般女人,聪慧伶俐,可爱率真。物理学背景出身,会维修各种电子产品,连前前男友武志红这方面都请求她帮忙。 这本书启发了我三个方面的意识和感受。

1、点破潜意识限制。只有努力才能赚到钱,才能成功。尽可能的去满足自己的需求,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金钱作为资源会流动到自己的身边。 挣钱不一定要努力。努力这个词本身就说明做事的时候消耗自己的能量,而不是享受。 有人说,那我是不是享受躺在床上,金钱就可以自然来到自己身边。我的认知是,从市场经济来说,自己要输出有价值的产品或者服务时,才能发生金钱流动到自己身上的可能性。当然不是刚开始做产品,就必须要对别人有价值。

不要限制自己,想做就做,才能随心享受过程,就会让别人看见并喜欢。 我配得上拥有很有钱。 就像我前两天在自己公众号“任游子”中发布的文章,文人致富的时代已经到来,分析了文人从春秋战国到现代的过程,文人从自由潇洒的状态逐渐被各种皇帝的专制制度限制压抑,文人创造性频临灭绝。幸好,现在社会越来越自由,文人的创造性在回归。

2、关于亲子教育方面,我获得了打破常规而真实的认知。敬畏孩子的灵性,不要限制孩子,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尽可能让孩子自由。如果做父母的限制性念头发生,觉察自己,很可能是自己童年被父母的限制,无意识地想传递给孩子。不断地觉察,限制就会越来越少。 孩子是带着灵性来疗愈我们的。 3、李雪讲述各种心理的来源,也就是童年与父母的关系过程中,我也是不断从无意识中觉醒,这个阅读的过程本身具有疗愈的功用。 好神奇,这篇书评不到三五分钟就将自己想说的话畅通地表达完了。 我爱你,李雪!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后感(十):这本书看的我泪水涟涟

第一次接触李雪老师的书,看过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最大感觉 就是舒服。

首先这本书的装帧,我非常的喜欢,线装书,本书可以平摊在书桌上一页一页的仔细欣赏,那种180度的感觉真是让人很舒坦,内页穿插着淡雅的水彩画,排版字体大小恰到好处。

李雪老师的写作水平很强,我深深的被她的文字牵引着,进入到作者的讲述中去。

娓娓道来将一个个鲜活贴切的实例穿插到了相关的核心观点中。

我在很多故事中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正如作者所说,将潜意识意识化,最后进行整合,让内心变得统一。在看的过程中,我进一步一点点的认识了自己。

我感觉到了接纳,抱持。

这本书不仅仅讲了母婴关系,还可以举一反三的应用到生活当中去。

感谢李雪老师的文字,让我看到了我自己。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书心得体会范文9

爱孩子,便是“如他所是”,而非“如我所愿”。我不要改变你,我只是“如你所是”地爱你。——李雪《当我遇见一个人》

孩子到底该穷养还是富养?对此,李雪说:真正的富养,是内心丰盛流动。决定孩子将来能物质丰盛的是心灵,而不是现有的物质条件。真正的高手只需轻轻一点,即切中要害,直击问题的本质。

想起我小时候,家庭生活并不富裕,不过爸爸妈妈总是竭尽所能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我,不管在什么事情上都不会让我等,比如学校要交钱了,妈妈总是第一时间把钱给我让我去交,不会因为暂时没钱给我就让我等着,即使真的因为一些特殊原因,妈妈也是跟我讲清楚的。

好习惯无法培养,换习惯只因匮乏爱。一提到习惯,我就会想到小时候养成了边吃饭边看电视的习惯,那时候看西游记特别迷,一次吃饭的时候吃了一两个小时,饭都凉了,并且把碗摔了。

又一次妈妈把刚买的盘子放在柜子里,我就去开柜门玩,玩着玩着把妈妈刚买的盘子都给摔碎了,当时非常害怕,就吓哭了,但是后来妈妈并没有因为这件事情打我,在我的印象中妈妈什么也没说,看我哭了就抱着我,过一会就去给打扫干净了。

后来,我吃饭的时候并没有只盯着电视看,知道自己应该先吃完饭再看电视,或者是看电视的时候也得好好吃饭。

《当我遇见一个人》读书心得体会范文10

卷卷刚刚过了两岁的生日。最近我感觉到她已经有了同理心。吃过晚饭后,通常是我和卷卷单独相处的时间,我会问她是出去玩还是在家玩。这天,她选择在家玩扑克牌。玩了一会儿,我已经给她放了一半的洗澡水了。她突然想出去玩。我同意了。

小区里有个“广场舞天后”,应该是有过舞蹈基础的阿姨,舞姿优美,我也是她的粉丝。

我们出去的时候,恰逢“天后”在教新的舞蹈动作,我便学起来。此时,卷卷跑向旁边的滑滑梯。跑了一段路后,看我没跟上,又停下来等我,嘴里说着“玩滑滑梯”。我便过去跟她说“妈妈想学会儿舞蹈,我们在这里跳舞好不好”。她同意了!

于是我们就继续跳舞,结果抬手时不小心碰到了卷卷,原来她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我身边了。好在只是轻轻的碰到,我赶紧蹲下来给卷卷道歉,发现她眼里含着泪水,喃喃道“滑滑梯,玩滑滑梯”,很明显的,是压抑了自己玩滑滑梯的欲望。她很爱妈妈,所以选择陪伴妈妈。

最近,我在微信读书上读了李雪的《当我遇见一个人》,书中提到:接纳并完善自己,教育是一种传递,当自己杯满之后,孩子自然会顺着对的方向蔓延。这本书的很多观念与我们的“常识”相背:“好习惯无法培养,坏习惯只因缺乏爱”。但值得仔细读读。

幸运的是,从卷卷很小的时候,我就请教过长辈,学习了与《当我遇见一个人》中提到的类似的教育理念,倾听孩子的需求,竭力去满足,尽量不评价孩子(详见:不评价的交流方式是怎样的——李松蔚,惭愧,自己有些时候还做不到完全不评价)。所以,即使卷卷偶尔淘气的乱扔东西,我也只是默默收起来,不批评。现在看来,只要多回应孩子,她自然的就培养了同理心,健康的成长。

读了《当我遇见一个人》,我又学习到了一些具体的与孩子交流的方式。比如提到了:我们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试图解决对方的情绪,其实只要确认对方的感受就好了。孩子失去心爱的小猫,非常想念。如果父母提出解决方案——别太伤心了,再买一只。其实是否定了孩子对小猫的`爱。如果父母只是陪伴或者回应——妈妈看到了你的悲伤,孩子就完整的体验“失去”的悲伤,变得自然平静,或许自己就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再买一只小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