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事迹心得体会五篇

秦风学老师

观看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事迹心得体会(一)

三天后,我与拉齐尼和红其拉甫官兵依依惜别。2018年,拉齐尼光荣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3年来,他共提交了12份议案或建议。

以前,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辖区范围内的边境线上护边员少、点多面广、防控任务繁重。拉齐尼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把相关议案带到北京。他呼吁,适当提高护边员待遇、扩大护边员队伍、加强边境管控,实现护边员队伍“留得住、守得住”。

拉齐尼所提议案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不仅使得当地护边员人数增加了、待遇提高了,边境线上的基础设施更得到很大改善。近年来,边境管控水平的提升,彻底改变了“巡边靠走、通信靠吼”的传统巡边方式,也彻底改变了牧民护边员们的生活方式。不仅如此,巡逻线上还建起了执勤房,配备了专业的巡逻车、卫星电话等装备,护边员不再风餐露宿,工作条件大幅改善。

2020年,拉齐尼获得“全国爱国拥军模范”荣誉称号。他说:“我生活在一个好时代,国家政策好,我们的生活好。我一定会守好边境线,一代一代守下去。”

话犹在耳,噩耗降临。

我相信他救人的时候没有一点犹豫。2011年冬天,巡逻队伍遭到暴风雪袭击。边防战士皮涛在巡逻中突然滑入雪洞,周围冰雪不断塌陷。危急时刻,拉齐尼迅速爬到雪洞旁脱下衣服、打成结、系成绳子,花了两个小时才将皮涛拉出来。皮涛得救了,拉齐尼却被冻得不省人事,被送到医院抢救了3个多小时才挽回了生命。伤势刚好,他就立即回到护边队伍当中。

拉齐尼非常爱他的牦牛,巡边中途休息的时候,他就一直看护着牦牛,好似照顾自己的亲人或挚友。可多年巡逻下来,拉齐尼家的10头牦牛先后累死在巡逻路上,9头牦牛摔伤失去了劳动能力,但他们家从来没要过任何补偿。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从来没有算过自己的账。

一路走好!心心念念的“帕米尔雄鹰”,我的拉齐尼兄弟。愿你纯净高尚的灵魂,永远安息。

观看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事迹心得体会(二)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拉齐尼·巴依卡,是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的护边员。从他的祖父开始,三代人克服种种艰难困苦,在帕米尔高原上为国守边护边。

2021年1月4日,他为了救助一名落水儿童,不幸牺牲,年仅41岁。当地政府为表彰拉齐尼与祖父三代人为国守边护边,曾专门在他家设立了一间小型展览室。这些天,常有当地群众来到这里悼念、缅怀拉齐尼。

拉齐尼·巴依卡的家和父亲巴依卡·凯力迪别克的家共处一个院子。院子的中间就是这间小型展览室,里面陈设着拉齐尼与祖父三代人受表彰的证书和珍贵照片。家族第二代护边员、父亲巴依卡常来这里,也暗自落泪,他说:“我脑子里、心里疼得很,我儿子干的(这个救人)的事是最好的事。我儿子去世的时间,这个(被救)的小孩子没有死,他(这个孩子)也是我儿子。”

1月4日,喀什市下着大雪,气温零下_度。中午,正在喀什大学参加培训的拉齐尼经过学校人工湖时,发现一名男童掉入冰窟。拉齐尼立刻踏上冰面,伸手去拉落水的男童,没想到冰面突然坍塌,他顿时跌入冰冷刺骨的湖中,但他仍举起双手奋力托举着男童,并拼尽全力把男童推向冰面。在闻讯赶来的救援人员的努力下,这名5岁男童获救了,但拉齐尼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在了41岁。

提孜那甫村紧挨边境线,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拉齐尼一家是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的牧民,从他爷爷开始,他们一家三代为祖国护边70多年。2004年,从部队退伍的拉齐尼从父亲手中接过护边的“接力棒”,至今也有16年了,他被大家称为“帕米尔雄鹰”。他(拉齐尼)生前接受采访时说:“小时候爸爸去巡边,每次都要一个月,他告诉我,没有我们祖国边境的安宁,哪里有我们的牛羊,你长大以后也要保护好祖国的边境。”

“这辈子做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永远守护好祖国的边境线。”这是拉齐尼以前经常说的一句话。16年来,他的足迹踏遍了帕米尔高原边防线上的每一块界碑、每一条河流。新疆红其拉甫边防连战士肖瑶回忆说:“在巡逻路上,我们每次都要穿越很多冰河,每次穿越冰河之前,他(拉齐尼)都要自己先过去,试一试这个水(位)高不高、水流急不急,他确认安全之后,才组织我们战士,还有其他护边员,一个一个安全过去。”

2018年,拉齐尼多了一个新身份——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他每次巡边放牧,都要到牧民家里走访调研,听取意见和建议,把基层的声音带到全国两会,再把两会精神传递到基层牧民家。三年来,他提交了十三份议案。牺牲前几天,他还在精心准备今年全国两会要提交的议案。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阿力甫·木沙说:“这个是他今年要带到全国两会的议案,他还是特别关注边境方面措施的投入力度。我认为他是咱们全国人大代表的骄傲,他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他是‘帕米尔高原的雄鹰’。”

拉齐尼为人朴实、正直,一生对待工作勤勤恳恳、尽职尽责,因此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爱国拥军”荣誉称号和“全国爱岗敬业道德模范”“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他的儿子拉迪尔·拉齐尼说,父亲生前有一个心愿,就是希望儿子将来考上大学,并成为一名边防军人,继续守好祖国的边境线。“爸爸说你一定要守好我们的边境。我想说,爸爸请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学习,把他的要求都实现,然后我也做像他一样的英雄。”他说。

观看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事迹心得体会(三)

惊闻噩耗,当地干部群众悲痛万分。拉齐尼年近七旬的父亲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双眼含泪,紧盯着照片中儿子的脸庞,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喃喃自语:“拉齐尼一定会去救人的,这就是他会做的事……”

拉齐尼的家在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地处帕米尔高原东南部。这里河谷沟壑遍布,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氧气含量不足平原地区的一半,最低气温达零下40摄氏度。驻守在这里的,是喀什军分区红其拉甫边防连的官兵。

拉齐尼·巴依卡家里有一间陈列室。房间不大,里面存放着一家三代为国戍边的照片和荣誉证书,还有早年巡边用过的望远镜、水壶、马鞍等。在一个木制相框里,镶嵌着一张泛黄的黑白照片。照片上,一名战士正和一位头戴塔吉克民族特色帽子的老人交谈;老人便是拉齐尼的爷爷——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

爷爷凯力迪别克是红其拉甫边防连最早的向导,也是塔吉克族中最早一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党员。爷爷年龄大了,给边防战士做向导的担子就落到拉齐尼父亲的肩上;父亲一干就是32年,行程约4万公里,足迹踏遍防区每一个角落。

拉齐尼听着边防官兵为国守边的故事长大,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护边员。2004年初,他从部队复员后,放弃了到县城工作的机会,毅然接过祖辈父辈手上的接力棒,成为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拉齐尼一家三代人,接力守边护边70多年。在这种爱国奉献精神的引领下,当地牧民纷纷加入到巡边护边的队伍中。如今,在当地,“家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各族群众筑起铜墙铁壁,守护一方安宁。

观看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事迹心得体会(四)

去年在喀什大学进修时,拉齐尼·巴依卡总惦着家里的牦牛。一次,家里给他打电话说一头牦牛不见了,他一下子急了,匆匆找到班主任,要请假回去找。

原来,这些牦牛要派大用场呢——巡边离不开它。

拉齐尼是名护边员,家住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村。

他常走的路线,叫吾甫浪沟,是目前唯一一条只能骑牦牛巡逻的边防线,名副其实的“死亡之谷”。没有向导,没有牦牛,寸步难行。

这条线巡一次,5000米以上达坂要翻8座,刺骨的河流要趟80多条,雪崩、滑坡、泥石流是家常便饭。大伙骑着牦牛,牦牛驮着医疗物品、帐篷睡袋、高压锅、大米等。

每次巡逻吾甫浪沟,带头的一定是拉齐尼。险段、坡度、冰河温度、宿营点、防狼方法,他门儿清。

巡逻一次,能把牦牛累瘦20公斤。这些年,拉齐尼巡边,生生累死了家里10头牦牛,还有9头因摔伤失去劳动能力。他没有因为这个开口要过一分钱。他盘算着,家里还有4头小牦牛,长大了也能巡逻。

牦牛吃苦,人也一样。在帕米尔高原,几乎所有护边员都患有偏头疼、关节炎、高血压……这些年,拉齐尼光是严重的伤,就受了十几次。

拉齐尼的另一个身份,是全国人大代表。为了今年两会,他提前准备好了议案,是关于边境地区安宁的。可是,他再也没机会提交了:1月4日,经过喀什大学人工湖时,他发现一名儿童坠入冰窟。想都没想,他冲向湖面。冰面坍塌,他坠入水中。

拉齐尼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把孩子托举出水面。孩子得救了,可英雄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观看时代楷模拉齐尼巴依卡事迹心得体会(五)

今年1月4日,冷冽的午后,他在冰湖之下托举起落水的幼儿。自己的生命,却定格在41岁。

这是“帕米尔雄鹰”拉齐尼·巴依卡在世间最后的造像。

“拉齐尼·巴依卡舍身去救一名落水儿童不是偶然,是他一贯的精神。”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海星说。

帕米尔高原,中国最西端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绵延着880多公里的边境线。在这里,拉齐尼祖孙三代义务戍边约70年。

“巡逻是国家的事,也是牧民的事。没有国家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和羊。”2004年,拉齐尼接过父亲的守边护边接力棒,成了“不穿军装的边防卫士”。那一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雪崩、滑坡、泥石流……在“血染的通道”红其拉甫,拉齐尼总是走在最前面探路,经常为边防战士化险。

暴风雪袭击的夜晚,他将15头牦牛聚成厚墙,让战士们安度寒夜;

冰天雪地里,他脱下衣服系成绳子,将落入雪洞的战士从死亡线拉回,自己冻得不省人事;

山体滑坡导致巡逻标记和路被掩埋,他独自前去探路,被落石砸晕,用生命开出一条血路;

……

这次,他回不来了。

拉齐尼离开的第二天,太阳照在边境线上。护边员们捧着他生前巡边时用过的望远镜,轻轻放在垒好的石堆上,“眺望”着边境方向。

“帕米尔雄鹰,以后它就是你的双眼,永远看着家乡,看着祖国的大山。”

“拉齐尼哥哥,你看到雪山了吗?看到‘中国’两个字了吗?……”

战友们悲戚呼喊。

斯人已逝,英雄的传奇吟诵在帕米尔高原。

2018年,拉齐尼·巴依卡光荣当选全国人大代表;2020年6月,他正式担任提孜那甫村村委会委员。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和基层党员干部,为了更好履职尽责,他走遍当地农牧区,了解家乡建设与发展存在的问题,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春耕时,水闸口还在结冰,他不顾寒冷,翻下水渠内将冰块击碎,让渠水顺畅通过水闸灌溉耕地;

寒冬里,积雪覆盖羊圈,他总是第一个起床,帮助牧民们清理积雪……

“是伟大的共产党让我们塔吉克族牧民过上了好日子,我们要懂得感恩,永远心向党。”他朴实的语言至今回响在乡亲们耳旁。

拉齐尼的感恩,就是奉献。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他第一次进京参加两会时,随身携带着祖孙三代的戍边照片。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新疆代表团全体会议上,拉齐尼深情诉说:“我生活在一个好时代,国家政策好,我们的生活好。我一定会守好边境线,并且要一代一代守下去,让伟大祖国永远平安。”

会上,他喜欢和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在一起,认真吸收其他代表履职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在与代表们交流时,他还表演了塔吉克族舞蹈,演唱了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表达了新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千里边防线上,一个牧民往往就是一个哨兵,一座毡房就是一座哨所。他格外关注护边员养老、医疗和队伍建设,想就此提出建议;家乡农牧业生产用水严重不足,制约了经济发展,他为此忧心奔走……牺牲前,拉齐尼还在和大家讨论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如何更好地建言献策、履职尽责。

“知识水平不够的话,怎么起模范带头作用?怎么提出成熟的建议?怎么带领村民过上更好的日子?”拉齐尼说。他积极上夜校,巡边间隙主动向边防战士学习文化知识;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记得密密麻麻。

去年10月,拉齐尼来到喀什大学培训,自觉底子弱的他全力以赴。

培训期间,他被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白衣天使的奉献精神感动落泪,写下感受:“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英雄,我随时作好了准备,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一生。”

心心念念,唯有家国。

“我有一个心愿,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离开了人世,我要把所有能用的器官全部捐献出去,献给有需要的人,我该去哪里登记呢?”拉齐尼曾经这样问过全国人大代表、新疆医科大学校长凯赛尔·阿不都克热木。

两年前,拉齐尼去北京时,瞒着家人与有关方面签订了器官捐献协议。

两年后,拉齐尼将年轻的生命献给了大地。

来不及为年迈的父母尽孝,来不及看着稚嫩的儿女成长,来不及拍一张完整的“全家福”,来不及穿上那套心爱的新衣——在喀什大学培训期间,拉齐尼只有两套衣服换着穿,老师和学员们合着为他买了一套新衣服,他舍不得穿,说要来年去北京参加全国两会时再穿……

“南湖红色的光照亮帕米尔高原,在晨曦中,我祖父安凯力迪别克露出笑颜……祖父和父亲的精神鼓舞着我雄鹰般飞翔,我以钢铁般的意志,日夜巡逻在冰峰雪岭间。”

这是拉齐尼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创作的诗歌《南湖》,也是他微信朋友圈的最后一条动态。

“我是幸福的。幸福来自为国巡边。守住这里,守住了国,就守住了家。”帕米尔高原,回荡着拉齐尼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