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拉齐尼先进事迹精神心得感想篇一
1月4日中午,41岁的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拉齐尼·巴依卡为救落入冰窟的小孩,不幸逝世。
1月4日中午13时56分许,在喀什大学进行培训的拉齐尼·巴依卡与舍友木沙江·努尔墩刚做完常态化核酸检测,正准备去餐厅吃饭,突然听见一阵带有哭腔的叫喊。
循着声音,他急奔过去,发现一个小孩在人工湖冰面玩耍时,因冰面突然断裂陷入冰窟,无助的母亲正在湖边哭喊求助。
情况危急,拉齐尼·巴依卡来不及细想,直奔落水的孩子。伸手拉孩子的时候,冰面突然坍塌,拉齐尼·巴依卡也不慎跌入水中。
冰冷的湖水迅速带走身体的温度,拉齐尼·巴依卡奋力举起双手,拼尽全身力气把孩子尽可能托在水面。此时,一同赶往湖边救人的木沙江·努尔墩也跳进冰冷的湖水中一起施救,闻讯赶来的人们也纷纷参与救援。
十多分钟过去,孩子成功获救,但托举起他生命的拉齐尼·巴依卡却再也没有从水中上来,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1岁。
“这辈子要一直做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永远守好祖国的边境线……”这是拉齐尼·巴依卡生前常说的一句话,而他们一家三代为国戍边的故事在当地已是家喻户晓。
爷爷带着水泥、油漆和馕上路
父亲36年接力戍边巡逻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地处海拔4000多米的帕米尔高原,氧气含量不足平原地区的一半,风力常年在七级以上,最低气温达零下40摄氏度。在这样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延绵分布着我国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国长达888.5公里的边境线。
1949年12月,新中国成立之初,红其拉甫边防连随之成立。
正值隆冬,面对一片冰天雪地的红其拉甫,马上要执行巡逻任务的连队官兵犯了难,这次巡逻的目的地是吾甫浪沟(塔吉克语,意为死亡之谷),路上经常发生雪崩、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往返一次需要3个月时间,如果没有经验丰富的向导,人生地不熟的他们将寸步难行。
这时,拉齐尼·巴依卡的爷爷--牧民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自告奋勇,给连队当向导。他们带上三样东西--水泥、油漆和馕,开始了漫漫征程。馕在路上是干粮,水在山沟里随处都是。到了界碑,大家用水泥修补损坏的地方,用油漆刷新,还要描字,而后敬礼、宣誓。此后的23年间,经验丰富的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坚持义务带领边防官兵巡逻,他总是骑着牦牛走在队伍最前面,以便及时发现危险。
1972年,年迈的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走不动了,他的儿子巴依卡·凯力迪别克主动接过“接力棒”,与连队官兵一起爬冰卧雪、戍边巡逻,一走就是36个春秋。其间,为挽救战士的生命,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2004年,当了38年义务巡逻向导的巴依卡又把“接力棒”交给了儿子拉齐尼。此时,拉齐尼·巴依卡刚从部队退役回家,而他服役的部队就在帕米尔高原。
为救战士,他冻得不省人事
抢救3个多小时
在父辈耳濡目染下,拉齐尼从12岁就跟着父亲探路、查看地形、熟悉红其拉甫地理位置,俨然已是一名小小护边员。
2005年,拉齐尼正式接过父亲手中的鞭子,和其他塔吉克族护边员一起,骑着牦牛行走在千里边防线上,成为一个不穿军装的边防军人。
一次巡边,落在最后的牦牛自行上山踩塌了石头,巨大的石块从山上滚落。“战士看到危险把我拉过来,救了我的命。”拉齐尼说,“还有一次,我的鞋底磨烂了,连长把鞋脱下,让我穿,他说‘我没事,你穿吧’,我感觉特别温暖。”
2011年11月,拉齐尼像往常一样带着官兵们奔波在山高路险的吾甫浪沟进行巡逻。突然,天气骤变,鹅毛般的大雪纷纷落下,积雪把牦牛都埋没了。战士皮涛行走在队伍最前面,从牦牛背上摔下来,掉进雪洞里,战士们赶紧前去救援。
周围的冰雪还在垮塌,千钧一发之际,拉齐尼高喊一声:“大家都不要动。”他爬到雪洞旁边,不顾寒风刺骨,脱下衣服,打成结,做成绳子,花了两个小时将皮涛从死亡线上救了出来。皮涛得救了,拉齐尼却被冻得不省人事,送到县医院急救三个小时才挽回了生命。
2013年9月,巡边队经过乱石滩断崖,发生山体滑坡,曾经巡逻的标记和路都没有了。大家一筹莫展,拉齐尼请官兵原地休息,自己前往峭壁探路。谁料山上落石将拉齐尼砸晕,鲜血直流。官兵们赶紧抢救、包扎伤口。拉齐尼清醒过来后,官兵们劝他回去,他坚决拒绝了:“这是任务,绝不能因为我的一点小伤耽误了巡逻。”拉齐尼在巡逻途中给边
在拉齐尼十多年的护边路上,这样的危险时刻太多太多,但他从来没有想过停止巡逻的脚步,他把为国守边当作自己的终生事业。
“这辈子要一直做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永远守好祖国的边境线……”这铮铮誓言将永远回荡在帕米尔高原的群山之巅。
学习拉齐尼先进事迹精神心得感想篇二
拉齐尼·巴依克,男,塔吉克族,1979年4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牧民护边员。
拉齐尼·巴依克一家祖孙三代都是优秀护边员,他的父亲是红其拉甫边防连义务巡逻向导,拉齐尼·巴依克退伍后从父亲手中接过使命也成为红其拉甫边防连的一名巡逻向导。几十年来,慕士塔格峰和艰险崎岖的千里边防线见证了巴依克一家三代人守边护边的感人事迹。
驻守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红其拉甫边防连,有一条全军最长的陆地巡逻线。由于地势险要,只能借助牦牛巡逻,不能乘车。拉齐尼·巴依克十几岁便开始跟着父亲学习探路、查看地形、熟悉地理位置。他牢记父亲的嘱托,立志成为一名优秀护边员。2004年,当了38年义务巡逻向导的父亲身体状况大不如从前。为将父辈爱国守边精神传承下去,父亲拉着拉齐尼的手说:“边防官兵日夜巡逻边境线,使祖国的边关得以安宁,牧民得以安居乐业。我给他们带路只是做了塔吉克族边民应该做的事。现在我走不动了,你要把我走的路延续下去。”刚从部队退伍的拉齐尼·巴依克继承父辈使命,成为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军人。
2011年11月,拉齐尼·巴依克带着巡逻的官兵们奔波在山高路险的吾甫浪沟。天气骤变,积雪厚度几乎可以将牦牛埋没。走在最前面的战士皮涛突然从牦牛背上摔下来掉进了雪洞。周围冰雪还在垮塌,拉齐尼·巴依克高喊着“大家都不要动”,自己爬到雪洞旁边脱下衣服、打成结、做成绳子,花了两个小时将皮涛从死亡线上救了出来。皮涛得救了,他却被冻得不省人事,急救3个小时才挽回性命。痊愈后不久,他又骑着牦牛给巡逻的官兵们带路去了。2012年9月1日,在海拔4639米高的一处悬崖边,1名战士骑的牦牛突然四处乱窜,拉齐尼帮助战士们将牦牛稳住,他自己因为牦牛鞍子肚带断裂,摔倒在冰河里,被河水冲出十几米远。
60多年来,诚信和责任一直激励着拉齐尼一家默默无闻巡逻在祖国的千里边防线上。他们家先后有10头牦牛累死在巡逻路上,9头牦牛摔伤失去劳动能力,但他们家却坚持不要一分钱的补偿。
拉齐尼·巴依克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劳动模范、爱国拥军模范等称号。
学习拉齐尼先进事迹精神心得感想篇三
头戴一顶塔吉克族特色毡帽,被高原紫外线晒黑的脸上总是露着憨厚的笑容。话很少,两只明亮的眼睛透出的是坚毅与执着。这是拉齐尼·巴依卡生前留给人们的印象。这位塔吉克族第三代护边员,全国人大代表,去年刚刚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却在1月5日因为救助落水儿童永远闭上了他那明亮的双眼。
拉齐尼·巴依卡的家在新疆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提孜那甫乡提孜那甫村。这里位于帕米尔高原东南部,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国接壤,边境线长达800多公里,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作为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放牧的牧民,拉齐尼·巴依卡的爷爷、爸爸都是守护祖国边防的护边员。
“来人啊!救救孩子!”1月4日13时56分许,正在喀什大学进行培训的拉齐尼·巴依卡与舍友木沙江·努尔墩正准备去餐厅吃饭,突然听见一阵带有哭腔的叫喊。循着声音,他急奔过去,发现一个孩子跌入人工湖的冰窟,无助的母亲正在湖边哭喊求助。
来不及细想,拉齐尼·巴依卡踏上冰面,直奔孩童。在伸手去拉孩子的时候,冰面突然坍塌,拉齐尼·巴依卡落入水中。拉齐尼·巴依卡奋力举起双手,拼尽全身力气把孩子托出水面。
此时,一同赶往湖边救人的木沙江·努尔墩也跳进冰冷的湖水中,闻讯赶来的人们也纷纷参与救援。
10多分钟后,当孩童被成功救起时,托举生命和希望的拉齐尼·巴依卡却再也没有从水中露身,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41岁。
消息传出,拉齐尼·巴依卡的家人、朋友,曾经得到他帮助的乡亲们,以及他所在培训班的老师同学,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他们熟悉的那个忠诚正直、谦逊善良的拉齐尼·巴依卡就这样离开了他热爱的守边护边事业和挚爱的亲人。
拉齐尼·巴依卡曾多次荣获国家和新疆道德模范、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优秀护边员等荣誉称号,2020年10月获得全国爱国拥军模范荣誉称号,同年11月获得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2004年8月,刚刚从部队退役的拉齐尼·巴依卡开始义务为红其拉甫边防连官兵当巡逻向导,成为第三代护边员,被边防官兵和当地牧民称赞为云端上守边护边的“帕米尔雄鹰”。
1957年,拉齐尼·巴依卡的爷爷毛遂自荐成为边防连第一位“牦牛向导”,随后,他的父亲也加入其中,在红其拉甫边防连担任义务巡逻向导38年。拉齐尼·巴依卡还是十几岁的青少年时,便跟着父亲学习探路,查看地形、熟悉地理位置。
60多年来,拉齐尼·巴依卡祖孙三代的足迹踏遍了帕米尔高原边防线上的每一块界碑、每一条河流、每一道山沟。在拉齐尼·巴依卡的心里,巡逻是国家的事,也是牧民的事,他多次说:“没有国家安全,哪有我们的幸福生活。”
高原巡逻路上,不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险情。有一次,拉齐尼·巴依卡单独带着巡逻分队来到有着“死亡之谷”之称的吾甫浪沟巡逻。巡逻第一天,队伍遭遇暴风雪,无法赶到预定的地点,待第二天来到铁干里克村时,由于山体滑坡,前一年父亲做的标记已经没有了。
“这里都是七八十度的陡坡,我们怎么过呀?”上等兵普合毛担心地问。拉齐尼·巴依卡毫不犹豫地说:“再难再艰险我都会带你们渡过难关,放心吧。”
说完,拉齐尼·巴依卡立即起身探路。刚走出不多远,一块石片突然从山上滑落,砸中了他的额头,鲜血直流。大家大声劝他返回,但他只简单地处理了伤口,坚持继续探路。两个多小时后,拉齐尼·巴依卡终于找到了一条比较安全的石壁路,官兵们顺利通过。
说起这件事,他说:“这是任务,我必须完成。”
16年的巡逻路,拉齐尼·巴依卡和边防官兵结下了深厚情谊。每当说起边防官兵对他们的帮助,拉齐尼·巴依卡总是掰着手指说,大雪压塌了房子和羊圈,他们来修;孩子上不起学,他们主动捐款,还给孩子补课;吐尔迪罕大妈家里困难,他们就买来羊羔帮她致富;红其拉甫没有医院,牧民生病了都到连队找军医,到连队就像到自己家一样。
“这辈子要一直做一名不穿军装的边防战士,永远守好祖国的边境线……”这是拉齐尼·巴依卡生前常常说的一句话。
学习拉齐尼先进事迹精神心得感想篇四
拉齐尼·巴依卡:永不折翅的“帕米尔雄鹰”
1月4日,2021年开年第4天,气温骤降。
和严寒一起袭来的,是拉齐尼·巴依卡牺牲的噩耗。拉齐尼·巴依卡是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塔吉克族护边员。这一天,正在喀什大学参加培训的他,为救一名落水儿童英勇牺牲。
一周前,他还兴高采烈地上街买了一套崭新的民族服装。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这是为两个月后去北京参加两会准备的。而这次在喀什大学参加汉语培训,也是为了在两会中克服语言障碍,更好地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
令人心痛的是,这套崭新的服装,却永远地失去了它的主人……
2017年12月,我和同事赵瑞熙专赴海拔4300米的新疆军区红其拉甫边防连,采访报道连队官兵卫国戍边的事迹,也被连队护边员拉齐尼·巴依卡一家三代人接力护边的壮举深深感动。
我一页一页地翻阅4年前采访拉齐尼·巴依卡的笔记,顿时陷入深深的悲痛之中。被誉为“帕米尔雄鹰”的拉齐尼·巴依卡,那个骑在牦牛背上、头戴塔吉克族毡帽、黝黑脸庞上总是挂着憨厚笑容的护边员,一次次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泪水一次次模糊了我的双眼……
英雄,魂归故里
受疫情影响,我只能通过视频采访。
作为被救孩子的母亲,陈晓琴还没有从悲痛中走出来。事情发生得太突然。1月4日中午,寒风刺骨。喀什大学中国语言学院的教师陈晓琴,带着8岁的儿子在校园里的人工湖边玩耍。冰面突然坍塌,儿子不慎落入4米多深的冰水中。救子心切!陈晓琴冲过去拉扯儿子,不料也同样落入水中。
“救命啊!救命啊!”这时,路过此地的拉齐尼·巴依卡和舍友木沙江·努尔墩听到撕心裂肺的呼救声,迅速向湖边跑去。只见孩子在冰冷的湖水中时沉时浮,情况万分危急。拉齐尼·巴依卡没有丝毫犹豫,第一个冲上冰面,直奔落水的孩子。伸手拉孩子的时候,冰面再次坍塌,拉齐尼·巴依卡也跌入水中。
刺骨的冰水很快浸透了拉齐尼·巴依卡厚厚的棉衣,迅速消耗着他的体能。他一边拍打水面,一边抓住孩子的衣服,奋力向上托举。
木沙江·努尔墩拿来长长的围脖,和拉齐尼·巴依卡一起施救。见木沙江·努尔墩拖不动两个人,拉齐尼·巴依卡松开了自己的手,使劲将孩子推出冰面。随后,他又潜入湖中救孩子的母亲。此时,喀什地区消防救援支队世纪大道特勤站班长杨鹏飞和战友闻讯赶来,陈晓琴和孩子得救了,拉齐尼·巴依卡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噩耗传到帕米尔高原,拉齐尼·巴依卡的妻子正在家里喂牦牛。视频中,她含泪回忆道︰“去喀什培训之前,他还在训练家里的4头小牦牛,他说等这些牦牛训练好了,家里就能有5头牦牛参加巡边任务了。”说完,她便提出结束视频通话:“不想说了,心里疼得很……”
视频中,被救孩子的母亲陈晓琴未语泪先流。1月5日,刚刚离开医院重症监护室的她,放下仍在住院的孩子,奔向拉齐尼·巴依卡的家乡——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她要送孩子的救命恩人最后一程。
汽车一刻不停地开了6个小时才到达目的地。陈晓琴抱着拉齐尼·巴依卡的两个孩子,哭作一团。晚上,两个孩子来到她住的宾馆。自从得知父亲牺牲的噩耗,他俩就没有合过眼。陈晓琴让兄妹俩躺在床上,安静地听他们说话。
11岁的男孩拉迭尔说:“爸爸带我去过北京,姐姐却没去过……”
13岁的女孩多尔罕说:“爸爸是为了救人才牺牲的,他是我心中的英雄。虽然我想爸爸,我没去过北京,但我不怪他……”
看着两个失去父亲的孩子,陈晓琴一边抹眼泪,一边心里默默盘算:她要把两个孩子接到家里,像亲生孩子一样呵护他俩。等疫情过去,她要带多尔罕去趟北京,帮助她实现愿望……
“英雄把生命给了我的孩子,我也要把爱传递给他的孩子。”视频中,陈晓琴说着说着,泪水又流了下来……
1月5日下午,拉齐尼·巴依卡的遗体告别仪式在他的家乡提孜那甫村举行。人们默然肃立,静静送他最后一程。悲伤和不舍,萦绕在每个人的心头。
送走儿子后,拉齐尼·巴依卡的父亲,年近七旬的巴依卡·凯力迪别克老人默默地抹着眼泪,一步一顿走进陈放一家三代人巡边护边照片和荣誉证书的展览馆。他拿起儿子的照片看了又看、擦了又擦,仔细地端详,轻轻地抚摸,身体不时颤抖……
70载,一家三代人接力护边
“南湖红色的光照亮帕米尔高原,在晨曦中,我的祖父凯力迪别克露出笑颜。他视巡边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祖父这种精神是我家的一盏明灯……”
这是拉齐尼·巴依卡创作的诗歌《南湖》,也是他的朋友圈最后一条动态。
视频中,一个月前刚做过心脏搭桥手术的巴依卡·凯力迪别克,显得非常消瘦、憔悴,与4年前我采访他时相比,明显苍老了许多。老人刚刚给牦牛喂完草料,说话声音很小。在这之前,儿子拉齐尼·巴依卡心疼他,不让他干重活。
通过手机镜头,我看到老人身后的景象——从提孜那甫村望出去,远处皑皑的雪山,便是“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和绵延崎岖的边防线。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位于帕米尔高原东南部,与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及克什米尔地区接壤,边境线长达888.5公里,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1949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红其拉甫边防连成立。在塔吉克语中,红其拉甫意为“血染的通道”。这里常年积雪,平均海拔超过4300米,氧气含量不足平原地区的一半,风力常年在7级以上,最低气温达零下40摄氏度,自然环境十分恶劣。
“我年轻的时候,长年累月在外巡边,拉齐尼·巴依卡主要由他妈妈带大。”谈起自己的儿子,巴依卡·凯力迪别克的话多了起来。他又一次讲起三代人接力护边的故事——
新中国成立之初,拉齐尼·巴依卡的爷爷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自告奋勇,给连队当向导巡边。每次巡逻,他们都会带上3样东西:水泥、油漆和馕。馕在路上是干粮,水在山沟里随处都是。到了界碑,大家用水泥修补损坏的地方,用油漆刷新,还要描字,尔后敬礼、宣誓。
“我爸爸巡边23年。1972年,他年纪大了,走不动了,我就接过‘接力棒’,与连队官兵一起走了36年。”他的语气很平静。实际上,这位曾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爱国拥军模范”的老人,也是一个传奇人物。在巡边护边生涯中,他曾50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1998年“八一”前夕,县领导到巴依卡·凯力迪别克家里慰问,问他有什么困难和要求。“我唯一的愿望就是加入中国共产党。”朴实的话语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第二年,满头银发的他在党旗前庄严宣誓,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之前,他曾9次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
就这样,两代人在帕米尔高原树起一面旗帜,这面旗帜也飘扬在拉齐尼·巴依卡的心中。
在5个儿女中,拉齐尼·巴依卡无疑是父亲的最爱。受父亲影响,拉齐尼·巴依卡从小就有当兵的梦想。2001年12月,他如愿以偿参了军。在部队,他的军事训练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还被评为“优秀士兵”。2004年7月,退役的拉齐尼·巴依卡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也是从那年开始,他接过“接力棒”,沿着父亲的足迹,义务为红其拉甫边防连担任巡逻向导,其间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被边防官兵和当地牧民誉为“帕米尔雄鹰”。
2011年冬天,边防连一支巡逻队伍遭到暴风雪袭击。途中,战士皮涛突然滑入雪洞,周围冰雪不断塌陷。危急时刻,拉齐尼·巴依卡迅速爬到雪洞旁脱下衣服、打成结、系成绳子,花了2个小时才将皮涛拉出来。皮涛得救了,拉齐尼·巴依卡却被冻得不省人事,被送到医院抢救了3个多小时才挽回生命。伤刚好,他就立即回到护边队伍当中。
“没有祖国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羊。为国护边是我们家的荣耀!”拉齐尼·巴依卡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
视频中看着老人喃喃自语,我的内心也如刀绞一般。我小心翼翼地问他:“将来有什么打算?”
老人说:“儿子生前一直有个愿望,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能去当兵,去保家卫国。我的责任就是教育好我的孙子孙女,把我们一家三代人守边护边的‘接力棒’一代代传下去……”
帕米尔,遍布英雄的足迹
神秘的帕米尔高原,处处暗藏杀机。但无论多苦多险,都阻止不了戍边官兵和护边员前进的脚步。
红其拉甫边防连巡逻的目的地是中巴边境的一条重要通道——号称“死亡之谷”的吾甫浪沟。吾甫浪沟地势险峻,是全军唯一一条只能骑牦牛巡逻的边境线,往返一次要花3个月。路上,巡逻队要翻越8座海拔5000米的达坂,需蹚过刺骨的冰河80余趟,雪崩、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都是“家常便饭”。如果没有熟悉当地地形的人作向导,巡逻队根本寸步难行。
一次前往吾甫浪沟巡逻时,拉齐尼·巴依卡担任向导,不料队伍中途突遇山体滑坡。“那里都是七八十度的陡坡,我们怎么过呀!”战士普合毛回忆道。
那一刻,山上碎石不断滑落,一块石头击中拉齐尼·巴依卡的额头,鲜血直流。强忍剧痛,拉齐尼·巴依卡继续探路2个小时,终于找到一条石壁路,确保官兵们安全通过。
戍边官兵换了一茬又一茬,拉齐尼·巴依卡却始终坚守。他生前曾告诉记者:“现在我们国家越来越强大,各族群众生活越来越好,我们在边境上更是一天都不能放松。”
“他是英雄!他的足迹遍布了帕米尔。” 上士刘宗鑫一字一句认真地说。接着,他讲述了一个拉齐尼·巴依卡与牦牛之间的感人故事:“最刻骨铭心的事是在一次巡逻中,一头白牦牛踩进水中的石缝里,腿拔不出来,因用力过猛,腿骨折断了。这位‘战士’已不能继续同行。我们真伤心啊,全都流下了眼泪。”
刘宗鑫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在边防,牦牛就像我们无言的战友,同样亲密无间。面对受伤的牦牛,拉齐尼·巴依卡给它打针、敷药、喂料,但它还是站不起来。他抱着白牦牛失声痛哭,这头通人性的牦牛流着泪,不停地用头蹭着拉齐尼·巴依卡的胳膊。拉齐尼·巴依卡抚摩着牦牛的头无奈地说:‘实在没有办法带你回家了,等你伤好了,一定要自己走回去!’他抱来一大捆草料放在牦牛身边,边哭边回头,期待白牦牛能好起来,因为它认得回家的路。可当我们巡逻返回再次路过那里时,这头白牦牛已经变成了一堆尸骨……”
视频中,刘宗鑫无意中哼起拉齐尼·巴依卡生前最喜欢的歌曲《怀念战友》,哼着、哼着,便哽咽了,泪水顺着脸颊往下流……
忠诚履职,他是个“好代表”
扎根高原,默默奉献,拉齐尼·巴依卡一家三代人接力护边的故事,在新疆大地家喻户晓。
2017年,拉齐尼·巴依卡当选首届“感动喀什十大人物”。2018年,他又有了个新身份——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此后3年,他围绕民生话题积极建言献策,共提交了12份议案。
过去,在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辖区范围内,边境线上的护边员数量很少,点多面广、防控任务繁重。为此,拉齐尼·巴依卡提议适当提高护边员待遇、扩大护边员队伍、加强边境管控。
拉齐尼·巴依卡的议案很快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近年来,当地护边员人数增加,定期轮休倒班、待遇提高,边境基础设施也得到极大改善。巡逻线建起了执勤房,护边员再也不用风餐露宿。巡逻队配备专业的巡逻车、对讲机、望远镜和卫星电话,改变了过去“巡边靠走、通信靠吼”的巡边方式,边境管控水平大幅提升。
此外,拉齐尼·巴依卡还格外关注护边员的社保和医疗问题,真正让护边员队伍“留得住、守得住”。
2020年6月,拉齐尼·巴依卡正式担任提孜那甫村村委会委员。为了更好地履职,把民众心声带到两会,他走遍当地农牧区,关心家乡建设与发展,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如今,塔吉克族牧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对生活都充满信心,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巡边队伍。
2020年10月、11月,拉齐尼·巴依卡先后荣获“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和“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领奖后他曾说道:“这些奖不是颁给我一个人的,它属于默默无闻巡逻在边境线上的所有护边员。我们生活在一个好时代,我一定会履行好一名共产党员护边员的职责,用实际行动守好边境线,一代一代守下去,让伟大的祖国永远安宁。”
如今,英雄已经离去,但他似乎并没有走远。因为,千千万万个像拉齐尼·巴依卡一样的护边员,如同一只只雄鹰永远翱翔在祖国万里边防线上。拉齐尼·巴依卡昔日的同事创作了一首诗歌,以此纪念这位心中的英雄:
帕米尔的晨曦,
是您飞翔的起点。
慕士塔格顶峰,
是您驻足的地方。
云端守边的“帕米尔雄鹰”啊,
请带上我们的思念,
继续展翅翱翔……
学习拉齐尼先进事迹精神心得感想篇五
2019年大年三十,面对着帕米尔高原上的漫天风雪,参加完升旗仪式的拉齐尼·巴依卡怀里揣上馕、挎上包,和边防军人一道向大山深处走去。今年春节他又行进在祖国西北边陲的护边路上。
今年40岁的拉齐尼·巴依卡是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一名护边员。那里位于帕米尔高原腹地,山区海拔高,终年积雪,环境非常恶劣。在大山深处分布着很多通往边境的山口,这些山口就是护边巡逻的重点区域。
20世纪50年代初,解放军要去边关建立哨所,由于山路崎岖复杂,拉齐尼·巴依卡的爷爷凯力迪别克·迪力达尔成为当地第一位义务向导员,并主动和边防军人一起护边。20世纪70年代开始,父亲巴依卡·凯力迪别克继续在红其拉甫边防连担任护边员,一干就是30多年。
从2005年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开始,拉齐尼·巴依卡便把护边当作自己的终生事业,再也没有离开过雪山。他说:“我们是不穿军装的边防卫士,我们会用实际行动守护好祖国的边疆。”
过去近70年里,爷爷、父亲和他一家三代护边员的巡逻足迹遍布这里的每一块界碑、每一个山口、每一道河沟。
护边员们每次巡逻靠骑牦牛或徒步行进,拉齐尼·巴依卡和其他护边员出门时都穿着厚棉衣。他说,山里面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夏季常常“一日过四季”,一会儿下雨,一会儿下雪,一会儿下冰雹,一会儿大晴天,如果天气好的话,巡逻一次需要一个星期,遇上差天气,则最起码半个月以上。
“护边是国家的事,也是牧民的事,没有国家的边疆和平,哪有我们牧民的幸福生活。”多年来,爷爷和父亲的教诲深深地印在拉齐尼·巴依卡心里。
2018年,作为护边员的拉齐尼·巴依卡有了新身份--全国人大代表。为了更好履行人大代表职责,拉齐尼·巴依卡去了很多农牧区走访。他说:“我们那里农牧民已全部住进安居富民房,每个村都有了幼儿园,孩子们能享受到从幼儿园到高中的15年免费教育。”
谈到护边员的生活变化,拉齐尼·巴依卡说,10多年前护边补贴一个月只有150元,现在每月2600元。有的牧民老乡家里面有2个护边员,家里有了这个稳定收入也实现了脱贫。此外,现在县里所有护边员都享受到了国家惠民补贴、草场补贴、社保医保等,人们生活都有了极大改善。
一年下来,拉齐尼·巴依卡认为家乡的生态环境也有了很大改善。“以前这里有一些采矿场,灰尘特别大,很多牧场也被破坏了。现在根据县委的要求,矿场全都停产了,原来的采矿区都种上了牧草。”
另外,2018年他还参加了在北京、四川、陕西等省市举办的观摩活动,与当地的少数民族群众交流学习。拉齐尼·巴依卡说,这让他进一步认识到56个民族就是一家人,大家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我们互相介绍各自的民俗文化传统,我还向大家表演了塔吉克族舞蹈,演唱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拉齐尼·巴依卡说,现在祖国发展日新月异,老百姓得到的实惠也越来越多,人们对生活都充满信心,“但我们要居安思危,护边工作一天都不能放松,我们每天坚持巡逻,保护好我们的美好家园。”
考贵州黔南经济学院要多少分河北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江西高考排名16377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12271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西高考排名4209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西高考排名22817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天津工业职业学院和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学生读书理解主题演讲稿五篇
七年级语文上册名师复习教案参考
最新银行财务部门个人工作计划
度工作任务心得总结范文
管理会计工作心得体会五篇
保安员工作心得体会范文10篇
大学生个人劳动教育心得体会600字五篇
教师年度考核心得体会
安全生产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夏洛的网心得体会
浙江高考排名25067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在湖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四川高考排名1623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安徽高考排名6877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1054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高考排名11506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8144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507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甘肃高考排名43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西高考排名3222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东高考排名155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云南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吉林高考排名53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
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食品检验检测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
辽宁高考排名4023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硅湖职业技术学院要多少分湖南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山东高考排名2781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1242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26415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护士工作心得体会汇编十五篇)
幼儿园老师德育心得体会最新
安全生产反违章大反思大讨论心得体会
员工岗位技能培训心得
参观药厂的心得体会
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先进事迹观后感五篇
交通安全学习心得体会范文7篇
师德师风学习心得五篇范文
童年读书个人心得感悟10篇
初中教师国培心得感想范文10篇
开学第一课理想照亮未来初一心得体会600字7篇
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张桂梅事迹学习心得感受范文
大手拉小手活动心得精选五篇
电子商务学习心得体会范文10篇
小学教育实习心得体会500字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