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党员学习心得体会五篇

黄飞老师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心得范文1

“一枝一叶总关情”,党员干部只有努力让自己与群众成为“知心人”,搭起“连心桥”,引领“心风尚”,才能知道民间疾苦,才能想百姓所想,急百姓所急,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

带着烟火气,成为“知心人”,“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脱贫攻坚到了现在这个时候,难啃的都是“硬骨头”,特别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和严重洪涝灾害的考验,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致贫变得更为迫切。要想解决问题,就得先发现和找准问题,从群众中取到“真经”,就要迈开腿、弯下腰,俯下身子深入到基层一线、群众家中去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以更加灵活、轻松、接地气的土言土语与群众交心谈心,拉长耳朵倾听群众声音。只有做到“进得了门,谈得上话,交得上心”,才能让群众把自己当作“知心人”和“自己人”,才能自觉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打拼在一起。党员干部只有到基层、到群众当中沾染了烟火气,才能于细微处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

带着真感情,搭好“连心桥”,“路遥知马力,日久知人心”。群众不是石头,大家的共同努力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思想上淡忘群众,感情上疏远群众,对群众疾苦缺乏深切感受,工作肯定难做,脱贫攻坚必然浮于表面,没有办法真正解决根源性的问题。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并不是将原则、政策、规定都抛在脑后,乱表态、乱承诺,而要既讲原则也讲感情,做到较真不冷漠,热情不失格。只有带着感情做群众工作,心里始终装着群众,立足于“啃最硬的骨头”“接最烫的山芋”,才能真正把群众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通过解决问题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真情,感受到政策的温暖。

带着硬功夫,树立“心风尚”,“知己知彼,将心比心”。群众反映每一件“小事”是构成国家、社会的“大事”,在解决群众反映的一些小事上不能“以事小而不为”。工作落实得好不好、能不能满意,群众心中有杆秤。每一名党员干部始终要牢记为老百姓服务,解决百姓的困难,是最有价值、最有意义的事情,也是党员干部的“心风尚”。对群众反映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村容村貌整治不力等烦心事、急盼事要马上办、立刻办,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去想,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做好政策宣传,为群众提供致富信息政策、技术服务指导,拓宽就业渠道,着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只有带着“烟火气”“将心比心”,把群众的小事当成我们的大事、把群众的难事当成我们的心事,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理解与支持。

群众工作是最接地气的工作,把群众的事看成大事、急事、难事这不仅是对自己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转变,更是一种爱的境界,只有用辛勤的汗水才能让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成为群众走上“康庄大道”的“快车道”。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心得范文2

镰刀划破长夜挣脱枷锁,一道光闪耀而出,铺满了整个华夏大地,照亮了千万家,指引着我们前行。这皎皎的光,高悬在万里苍穹,用使命击破层层云障,把爱洒满人间;用拼搏汗水浇灌幸福之花,奋力书写无悔青春;用信念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交一份优秀的时代答卷。

青山皆巍峨,上下勇求索。乍暖还寒二月,东风未来,繁花也还未开,一纸命令,我背起行囊,却是沉甸甸的责任和勇往直前的担当,义无反顾,决战脱贫攻坚于贵州沿河县思渠镇思渠社区。时惶时恐,心中无底,因为刚入职半年有余的我,是一个柔弱的女子,缺乏工作经验,生怕在脱贫攻坚这场输不起的战斗中,拖了后腿,成了罪人。就在举仰之间,我仿佛感受到了月光皎皎照在我的心上,散发出炽热的温暖,爱了整个凡间,从而脚步也更加坚挺,如那乌江滚滚,波光粼粼,奔流不息,决战疆场。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回望眼,脱贫攻坚鏖战正酣,记忆仿佛就在昨日,我们以极高的政治站位、极强的思想认识、极深的民生情怀、极硬的工作作风,集中火力打好硬伤销号攻坚战、尽心竭力打好拆旧复垦攻坚战、不遗余力打好产业发展攻坚战、拼尽全力打好村容提升攻坚战、殚精竭虑打好资料规范攻坚战……用心用情种下幸福的种子,用勤劳汗水浇灌梦想之花,每一步都铿锵有力,每一步都来之不易。看今朝,脱贫攻坚大提升大成效,“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全面解决,实现了眼光标准提升、核心指标提升、政策攻心提升、群众认可提升、环境卫生提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出列。萧萧西风起,我又走在攻坚的路上,耳边传来:“谯老师,进屋来坐嘛”“谯老师,你们辛苦啦”“谯老师,谢谢啦”“谯老师,来屋头吃饭嘛”“谯老师,天冷了,你要多加衣服”……一句句简单又诚挚的言语,封住了凌寒,不禁泪潸然,这是喜悦的泪水,也是收获的泪水,更是成就的泪水。

忠诚贯白日,直已凭苍昊。岁月无言,却记载了历史的年轮,那些拼搏的日子印在记忆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我们巾帼不让须眉,在烈日下补短板,在酷暑里强弱项,在风雨中攻软肋,在严寒里治硬伤,全力推进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旧房拆除复垦复绿、档卡袋规范等等,汗水在石板上滴答滴答,浸润了神州大地。从初春到寒冬,脱贫攻坚的一幕幕画面让我感怀不已,每次看到农户们解决了生活上的困难后,朴实的脸上露出笑容和高高翘起的大拇指,像一束光照耀在我身上温暖着我,群众的认可以及赞誉让我无上光荣,那点点滴滴的付出深情了时光,隽永了光阴。

乡土蕴深情,温暖扶贫路。泥土裹挟着芳香,蕴藏着深深的鱼水情。最近传来温馨的声音,贵州最后9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时间定格在了11月23日,我们终身难忘。我想如果不是脱贫攻坚工作,我怎么会得到群众真挚的感谢呢;如果不是脱贫攻坚工作,我怎么会与群众有了这份爱的羁绊呢;如果不是因为脱贫攻坚工作,我又怎么能从百姓嘴角上扬的微笑中对光荣有了更深的感悟呢!“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鲁迅先生的这句话在耳边响起,星空再次映入眼帘,闪烁着光芒烙在我的灵魂深处,在我疲惫时、迷茫时,照亮了我来时的路和不曾到过的远方。故事仍在续写,扶贫路上的“光”也更加明亮。我们将继续发力,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无缝衔接。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心得范文3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脱贫攻坚带来了新的挑战。一些企业延迟复工,贫困考虑安全问题不出工;采取封闭社区、封村、封路等措施的地方,部分扶贫产业原料运不进、产品卖不出去;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暂时难到岗到位,只能靠电话、微信沟通联系。诸多新问题新挑战出现了,我们能否如期完成脱贫任务呢?

如期完成脱贫任务,要靠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要坚持精准扶贫,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在普遍实现“两不愁”基础上,全面解决“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同时我们也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真抓实干。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广大干部群众定要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好,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心得范文4

在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期,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党员干部要“守初心、定决心、增信心”,唱响“奋斗之歌”,为夺取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注入奋斗新动能。

永葆“为民服务”之初心,唱响“乡村振兴”奋斗歌。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我们党之所以能取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历史性成就和决战脱贫攻坚决定性胜利,根本原因就在我们党始终坚守为民服务这个初心,并一以贯之到党的改革发展工作全过程。新时期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党员干部要从党的诞生地,从“红船精神”中体悟党的初心,深刻领会“立党为公、忠诚为民”奉献精神的核心要义,永葆“为民服务”之初心。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在服务群众中提升站位、在学习群众中提高水平、在倾听群众中完善自我,在为民服务实践中,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深入基层,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把广袤的农村大地当作历练自我的广阔舞台,积极为乡村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等献言建策,唱响“乡村振兴”奋斗歌。

永葆“深化改革”之决心,唱响“创新发展”奋斗歌。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的国际形势日趋错综复杂,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员干部要永葆“深化改革”之决心,积极践行“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要以科学精神为指引,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努力改革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难题。要有开拓进取、勇往直前的勇气和毅力,敢于摔跟头、碰钉子,不断探索,在摸爬滚打中总结经验教训,努力闯出一片新天地,锤炼改革创新过硬能力。要始终保持“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抓住改革攻坚的发展机遇,把握客观规律,应对可能遇到的风险挑战,在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磨意志、长本领,在变局中求新局,勇于自我突破,唱响“创新发展”奋斗歌。

永葆“攻坚克难”之信心,唱响“民族复兴”奋斗歌。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实施高质量发展,党员干部要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千磨万击还坚劲”的毅力,锐意进取、真抓实干,永葆“攻坚克难”之信心。要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将责任扛在肩上,把干事热情、勇气和信心注入到改革发展和为民服务、纾困解难的伟大实践中去,积极应对各种艰难险阻,想方设法解决前进道路中的阻碍。进入*,踏上新征程,作为接手历史接力棒的党员干部,更应勇挑重担、抒写责任担当,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将一张蓝图绘到底,擘画**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唱响“民族复兴”奋斗歌。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心得范文5

建强扶贫堡垒,稳固脱贫成果。“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脱贫攻坚成果能否得到巩固,扶贫队伍起到关键作用,必须坚持思想不松、措施不变、力量不减,着力在常态化、长效化上下功夫。强化思想教育,使党员干部意识到现行标准下,绝对贫困虽已消除,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社会保障不完善等因素决定了相对贫困仍将长期存在,必须坚持不懈将扶贫职责扛在肩上、把扶贫任务抓在手上。优化调整扶贫队伍,立足于推动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际要求,将专业精、能力强、能带富的干部充实到扶贫工作最前沿,注重从毕业返乡大学生、农村致富带头人等群体中选拔中坚力量,选优配强“后扶贫”时期的干部队伍。提升干部的综合能力,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模式,对乡村旅游、产业扶贫、农业技术等方面进行培训,打造一支“永不离开”的高素质扶贫工作队

健全长效机制,做好返贫预警。脱贫攻坚已取得决定性成就,但一些脱贫人口因病、因残、因灾等原因仍存在返贫风险,要在“防”上做文章,做到未雨绸缪。建立多维精准识别机制,划定符合地区实际的相对贫困线,通过农户申报、村干部走访、行业部门筛查等途径,精准识别贫困群体,在“两不愁三保障”的基础上,将居家环境指标以及充分就业等纳入多维贫困框架中,筑牢防贫底线。建立防止返贫的预警机制,扎实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将脱贫人口逐一“过筛子”,较真碰硬检视前期巡视巡查中发现的问题,确保问题不再反弹,针对脱贫不稳定人群和边缘低收入户,提前采取有效帮扶措施,多做一些“雪中送炭”的事。坚持开发式帮扶与保障性措施相结合,对有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加强技能培训,统筹利用公益岗位,多渠道积极安置,对无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进一步强化低保、医疗等综合性社会保障措施,因人因户精准施策,及时化解生产生活风险。

补齐产业短板,培育致富土壤。产业兴则农村兴,产业是增强“造血”功能的长远之计,必须在壮大优势产业上下功夫,做好消除绝对贫困与乡村振兴之间的衔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指导当地村民根据自然条件发展特色产业,积极联系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当地能人等多元主体,打造农业、加工业、旅游业等为一体的产业融合发展机制,让村民获得主动发展的可行路径,提升对自身对抗贫困的自信心。推动产业扶贫资源可持续发展,确保资金支持和技术保障不减,发挥农民在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以产业带动生产,让更多人端上就业的“饭碗”,为群众托起稳稳的幸福。拓宽市场资源,加强贫困地区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促进扶贫直播、网络带货等网络营销,组织好产销对接,多渠道解决农畜产品销路少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