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学生讲话稿(精选六篇)

张东东老师

  春节学生讲话稿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对于我和家乡来说,春节是最隆重的节日。

  在两点钟时,姑姑便开始煮饭,等到焖鸡出锅后,一起端到茶几上,摆上六个酒杯、六晚饭、六双筷子、三炷香。再把另外三炷香分别放在厨房、门口和阳台上,点上火,上供就此开始。

  首先是家里的老人倒酒,并说一些祝福的话,再是由家里的小孩倒酒,然后再倒一次,一共要倒三次酒,最后请老祖宗们慢慢吃。奶奶告诉我,上供时不能开电视,不能说不吉利的话,更不能随意坐在沙发上。最后还要烧一些纸钱,上供方可结束。

  年夜饭时,菜肴丰盛,大家开怀畅饮,以酬一年的艰辛和合家之乐,而且这一餐的菜肴要有所剩余,表示"年年有余"。晚饭的八道菜中少不了"白斩鸡",有老人的家庭,会炖猪脚、炖整鸡。米饭要做得很多,即"压年饭",剩到第二天吃,象征着富裕。

  贺年时并非只是套套近乎,而是出自真诚的祝福。在大年时节,不论亲友乡邻,碰上面都道“新年好”、“恭喜发财”。初二,儿女,父母带着孩子一起回到娘家拜年,外公、外婆看着外孙又是亲又是抱,高兴异常。

  当然,初一不杀生,午餐素食,晚餐吃年前剩余菜肴。大人还要给小孩压岁钱。

  初一和初二,都不能打扫卫生,拿扫把和洗澡。主因是怕把这一年的富裕和喜气扫掉,使得这一年都变得晦气。

  老家的习俗是不是非常奇特呢。

  春节学生讲话稿2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早晨,我从梦中醒来时听到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随后就是车辆“呜哇呜哇”的鸣笛声,我迫不及待的换上新衣服,梳好头发,然后朝镜子里的自己一笑“这才对嘛,二年二年就要给自己一个好兆头!”

  一出门就看见一个高大的身影掠过,是爸爸在贴春联。爸爸把春联压在门上,“正不正?”“嗯…不太正再往右点”“不对不对,往左往左稍微往下一点,对了,就这样!”我用剪刀剪下四段胶带,爸爸贴在窗帘上固定住。

  到了下午,夕阳未落尽,妈妈抱了一袋面粉气喘吁吁道“今年我们自己做饺子!”我端了一盆水,妈妈把面粉倒进去,“咳咳,妈,你倒面粉小心点啊,呛到我们了。”“好的,好的,下次注意。”我把手伸进深不见五指的“悬崖”中,搅合搅合,揉一揉一个面团就好了,切成小块,再把它揉成一个个小型面团,用杯子擀成圆饼形状,用用手把饺子馅放进去。最重要的一步来咯,先把馅放进去,再用手把两边合起来,捏出皱褶,皱褶变密了,像一把把把梳子。再放进锅中,饺子们一会儿沉下去一会儿浮上来蹦蹦跳跳地像小孩子一样可爱。

  夜幕降临妈妈把饺子端上餐桌,嗯——香喷喷的,饺子白如大雪。喝一口清汤里的魂都会被勾走,香味沁人心脾。咬一口油而不利,让人垂涎三尺,还意犹未尽。

  “啊!这是什么呀!硬邦邦的?”“这是硬币!”我一脸懵地望着妈妈,妈妈和爸爸相视一笑:“因为啊,在古时候就说包饺子时把硬币放到其中一个饺子里,谁吃到带硬币的饺子预示他在新的一年里会有源源不断的好运。”我恍然大悟:“那这一年我会运气爆棚了!”

  春节真是“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声中迎新春。”一眨眼,春节过去了,新年,我们长大了!新年,我们懂事了!期待来年的新年!

  春节学生讲话稿3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说起我们家乡的风俗,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就拿春节来说吧!

  春节,就是每年的第一天,家乡人叫大年初一。大年初一,这一天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里啪啦的爆竹声除旧迎新。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让人们感觉到欢愉和吉利。

  春节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吃饺子。为驱邪恶,求吉利,饺子要煮得多,必须有余。一旦煮烂饺子,不可说“破”了,要改说“挣了”。就餐时,除每一碗外,还要多盛一到二碗,意正希望人丁兴旺。吃饺子充满了节日的欢乐气氛。春节的饺子里多包有钱、枣、栗子等。吃到红枣,意味着新一年能起早干活,勤劳致富;吃到栗子,意味着新的一年能出大力,流大汗;吃到花生米,就能长命石岁;吃到钱就能发大财。不管谁吃到其中一种,大家都衷心地祝贺。如果小孩吃到了钱,家长更是十分高兴,认为孩子有出息。除了鼓励以外,还要赏钱,以示祝贺。

  春节还有拜年的习俗,大家互相拜年,旧时拜年要磕头,现在一般只是问好。晚辈向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给压岁钱。还有用手机发短信拜年、打电话拜年。美好祝福:吉祥、平安、发财、健康之类的让人们开心的话!

  我觉得家乡的这些习俗蕴含了一个千古不变的含义!希望辛苦了一年的人们能开心地好好休息几天,调整好心情,再准备开始下一年的奋斗。人们都希望过去幸福,平安的好生活!

  春节学生讲话稿4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中国,面积巨大,拥有着多民族与省市,而每个地方的风俗是不同的。

  我在重庆与富阳两个地方互相跑,对两地的风俗略有所知,两地差异最大的便是春节了!

  春节,中国的独特节日,在这一日里人们真可谓吃喝玩乐,可以从早玩到晚好似把上学时没玩的时间都给补回来。而春节最重要的便是那一顿年夜饭了,虽然大家统一叫年夜饭但重庆这个倔强的城市像似大力反抗的敌军特意把年夜饭定在中午吃。

  中午就要吃上丰盛的大餐,爷爷在过年的前一天上午就把食材从耸立入天的高山中挖出,在崎岖的山路上走个十分钟就回到了半山腰的小木屋,今天的小木屋看上去十分别致,它平日里像一位村姑,毫无神气。而今日这位,“村姑”挂上两块小红围巾,加上几朵飘在半空的云雾,有了神气,还加上了一种神秘,像极了三国时的黄月英。一旁站立着李子树与柿子树,叶子上还有几滴朝露被新升的太阳照出了它的生命之“灿烂”,中间的一小块平块上已扫的干干净净

  洗好食材,宰好鸡鸭,把食材放好,把鸡鸭晒出,这时已经到了中午,忙碌了一大早上为何不在这时去睡一个舒服的午觉呢?于是小木屋一片安静在原有的美丽上增加了一种斯文。

  在下午的时候大人更是忙他们把猪脚泡好,鸡鸭收进,大肠解冻等,反观我们小孩那真是无所事事,谈笑风事。静静的'夜晚来了,满天的星星,圆圆的月亮,一会一阵鸟叫,我们便因坐在一起一起聊天……

  夜晚实在太长,我的内心按耐不住,愈发激动,好不容易到了天明,我们便是以最快的速度下楼、洗漱,看见厨房里处已经开招冒烟,大人们早开始了工作,为了就是中午的年夜饭。我迷迷糊糊的走路好似一个醉汉,“砰砰砰”,我被吓到了慢慢开始清醒,。原来是烟花啊!

  大人们依归忙碌着而我与哥哥没事干了,当时可谓无聊至极,除了椅子上坐就是地上蹲,我和哥哥的“野心”哪待的住啊,往身上一摸,摸出八元钱,左山路上飞奔,目标就是小店里的烟花,这山路走起来还真不容易,50多度,东一块石头,西一块石头,假若一个不心就从山上滚到山下去,那可不好玩!不管怎么说跑了一个来回,“野瘾”也是过了一把,大汗淋漓,但我和哥哥很快就平定了,刮开两个炮仗,取出其中的火药,点燃一个,放入火药堆里,然后立刻跑开,“砰”的一声巨响,原来的地方着起了火,我们把火种奶移到安全的地方拿来三块瓦片架在火堆上,加树枝,加各种可燃物,在这就成了一个小烤架,把两块肉用牙签串起来放上面,虽说不能吃但赶可以消磨时间。

  等了几个小时终于开饭啦!把猪脚,鸭子放在一个锅里煮,成了美味的火锅。

  吃完饭,鞭炮就开始东一阵西一阵的响,原来是重庆的习俗,大家在年夜饭后就去上坟了,带着一把刀和一些鞭鞭炮,为死去的亲人除草放鞭炮,以表后人对上辈人的思念和尊敬之情。

  春节学生讲话稿5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说到我最喜欢的节日那当然是——春节啦。

  一说到春节,就会联想到“红色”。红色的春联;红色的灯笼;红色的压岁钱;红色的衣服还有红色的鞭炮。到处都是浓浓的过年的气氛。

  除了联想到“红色”还会联想到“热闹”这个词。一家人围在一起,嗑嗑瓜子,唠唠家常。看看春晚,抢抢红包。每一个人都很开心。

  再吃年夜饭之前,我们都要祭拜祖先,祝全家人身体健康、幸福美满……各种各样祝福的词,获得祖先的庇护和保佑。

  拜完祖先后,爷爷把几杯黄酒倒在地上围成一个半圆。我们把拜祖先的香插在了泥土里,做完这些之后,就开始烧纸钱了。除了纸钱,里面有纸做的别墅;纸做的衣服;纸做的手机等等,各种各样纸做的东西。爷爷用一根铁棍不停地翻动着,让这些纸做的东西慢慢地变为灰烬,飞向天空。

  妈妈说,他们已经把这些纸钱以这种方式拿走了。

  纸钱烧完,我们把菜从祭拜祖先的桌子放在了灶台上。我原来还想直接放在餐桌上,但是奶奶说:“因为那是祖先吃“完”的,所以要把菜重新放到台子上,最后在放到桌子上,这样就代表是我们重新做的了。”

  吃完饭,全家坐在一起,看看电视,说说笑笑,很温馨,很温暖。

  虽然外面一个人都没有,十分冷清,但是在家里却格外的热闹。

  春节学生讲话稿6

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每个时节在不同的地区都有不同的风俗。我觉得,我奶奶家过年的风俗比较“暖人”。

  中国传统过年就是再除夕那天的晚上和家人吃一餐年夜饭,寓意阖家团圆。

  而在奶奶家可就不同了。他们的年夜饭不一定是在大年三十晚上,而是在南方的小年后到大年夜的任何一天任何一餐都行。有的在腊月二十五,有的在腊月二十八,时间可以自定。而且,一起吃年夜饭的人可就不止自家几口了。每家每户都会邀请邻居或者族人到自己家来吃年夜饭。所以,许多人家刚坐下来准备吃饭,接着就有一大堆电话打来,邀请他们到另一家去吃。于是,就有了这样一种现象:一个人刚收邻居的邀请,刚到他家去,寒暄了几句,才拿起筷子准备吃,便又来了一个电话,是另外一个亲戚打来的。

  于是他只吃了几口饭就来到了另外一户邻居家。到那边又是跟原来的一样,吃了几口饭又来一个电话,就这样,接二连三的电话打来,他被邀请到各个邻居家去,大家都这样你邀请我,我邀请你,好不热闹;每次都只吃了一两口饭,而当到达那个邻居家时,他们家的菜也凉了。虽然菜凉了,但是人们的热情可没有凉。他们还是会拿出一些好吃的好喝的来招待他们。这在我们那儿是常常出现的事儿,不足为奇。

  过年,我们到他人家吃饭的时候,会发现他们餐桌上总会有一道我们那儿家家都有的菜:豆腐条或豆腐丸。听奶奶说这两样食物是他们祖宗一直传承下来的,没有间断过。制作过程如下:首先要把豆腐用手捏成泥,不能有大块的。然后再把事先做好的肉泥混进豆腐泥里,搅拌均匀。最后用手抓一小坨混好的豆腐泥,放在手心里揉成团。最后下锅炸炸至金黄,便可放进任何一道菜里,使那道菜变得更加美味。脆脆的,饱满的,非常符合人们的胃口。

  一餐年夜饭,可能会有二十多个人围坐在一张圆桌边,一边吃饭一边大声聊天。我们小孩子聊天几乎听不清楚对方在讲什么,只能看着他的口型来判断他所说的话语。但是即便是这样我们也非常高兴。一年中只有这几天,我们能相聚在一起。从大人们爽朗的笑容或者表情中,我可以猜测,他们是在谈论这一年的收成,或者儿女们在学业上的进步。还有可能是在自己的家庭里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情。

  无论在哪里,无论各地的风俗有什么不同,这些传统能一直传承下去一定有它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