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的非洲》评课稿(五篇)

阿林老师

《彩色的非洲》评课稿(5篇)

《彩色的非洲》评课稿1

  刘xx老师上了一堂《彩色的非洲》,让我们感受到了非洲的美好。

  整堂课自然流畅,清晰明了,没有哗众取宠,没有刻意追求。这堂课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引领学生紧抓行文思路

  刘老师上课时,先引导学生找出两个中心句,找出文中承上启下的句子,概括课文主要从几个方面来写非洲的彩色的。理清了的思路,使学生初步明了的脉络,并指导学生用概括小标题的方法学文,总结课文首尾呼应,先概述后具体的写作方法。

  二、牵一词,带全课

  《彩色的非洲》是一篇略读课文,刘老师选择先扶后放的教学方法很好。她主要带领学生游非洲的“植物世界”,抓住“色彩斑斓”一词以及文中其他表示颜色的词语来体会非洲的彩色,以朗读的方式加以体会。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感受词的妙处,不仅给植物穿上了彩色的外衣,也让文字与画面变成彩色的,加深了孩子们对非洲的印象

  三、授之以渔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育教学上更应如此。刘老师在教学中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当抛出“课文写了非洲的哪些方面?”找出过渡句后,刘老师小结说“这就是长文短读的方法,我们要抓住的主要内容来学习,在小学高段已经出现了一些较长的课文,如果我们有意识的教给学生长文短读的方法,我们也长文短教,无疑是一种高效的手段。

  当然,课堂也有遗憾。《彩色的非洲》是一片文字优美,想象丰富的课文。文中不乏优美精炼的句子,如“金灿灿的阳光,映照得天空格外的蓝,好似透明的蓝宝石”“繁花似锦,绿海荡波,满眼是绿色,处处是花海”,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如果刘老师能切身进入情境,给予学生更多朗读品味的时间,就更能凸显出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相信非洲独特的自然景观与风土人情一定会在学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从此对自然与世界的美好也多一分向往。

《彩色的非洲》评课稿2

  其实,说来惭愧,已经执教近三年的我居然是第一次参加观摩这样大型的赛课活动。也很幸运,能代表三年级组来谈一谈几位老师执教的这四堂课。其实,本就是带着一颗学习的心去观摩此次活动,谈不上有什么自己独到的见解,那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听过这四节课的一些感受吧。

  此次活动,四位老师执教的都是同一篇五年级的略读课文——《彩色的非洲》。课文里,作者用了两个词语概括了他眼中的非洲。我也想借用这两个词来概括我眼中这四堂课,那就是——色彩斑斓、多姿多彩。每位老师都像一种颜色,每堂课呈现出来的光芒也是各有不同。它们交织着、渗透着,辉映着,让台下听课的我们目不暇接,不住的发出赞叹,也让此次活动呈现出百花齐放、异彩纷呈的景象。

  课文里,作者也运用了大量的色彩来描述非洲。每种颜色都有自己独特的韵味,若用颜色来描述一位老师,我想应该是这样的吧。

  1、黄色,这是我眼中的林丽达老师。灿烂、温暖,又充满希望。她的课给学生们带来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又让学生对语文学习有了更强的兴趣和信心。初拿到这篇课文时,我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疑问就是,这么长的一篇略读课文,究竟要讲些什么,又该怎样讲。在听过林老师的这节课后,我的疑问有了解答:长文短教,真正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在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时,截取的文字要短,发挥的效应要长。教师的指导要短,学生的实践要长。林老师抓住文中描写颜色的词,作为切入点,一步步引导学生找出文本中的主线,清清爽爽地把各个教学内容犹如穿珠子般的贯穿起来,可谓“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接下来,再引导学生自主发掘课文中的好词好句,精读、研读,再进行写作练习,一气呵成。学生学得既轻松又有效。这样的课堂,叫学生怎么能不喜欢呢?

  2、紫色,权威、知性、优雅。这是林芳燕老师带给我最大的感受。林老师的课处处以生为本,能依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结合教学内容,突出了学生为本的指导理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打开学生思路,渗透写作方法,围绕“色彩”进行表达与交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主体性得到很好的发挥,也给听课的老师们以深思,以启发,真是一堂好课。

  3、四位执教老师中唯一的男老师,方阳利老师,他的课我想用黑白相间来形容。黑、白,这两个最经典的颜色也正代表了方老师沉稳、内敛的气质。方老师非常注重利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堂伊始,方老师就是从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入手,这样的安排是合理的。因为高年段的孩子,本身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课前预习,既注重了对学习习惯的培养,同时又为课堂中学习课文节省了时间。其次,方老师在课堂中不失时机的渗透阅读方法:如快速浏览、写阅读批注和阅读感受,快速默读、利用学生的阅读热情趁机推荐课外读物等都是十分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但是,黑白的搭配总是缺少那么一点点的激情,要是课堂中能融入一些新鲜的元素,相信,黑白碰撞出的火光会更加的灵动、活泼。

  最后,我想把热情又耀眼的红色送给我们的陈萌老师。在四位老师中,萌萌老师是最年轻,最有想法,最具创造力的老师。独具一格的教学设计让人眼前一亮。虽然磨课的过程是艰辛的,上课的过程是纠结的,但正如我们经常安慰他人时说的那样“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痛并快乐着,此次的磨练是为了更好的前行。粗陋的玉石,也只有经过不断的打磨才会绽放自己的光芒。”

  再最后,我想借鉴前段时间网络上很火的一段“陈欧代言体”来结束此次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的总结。

  “你只看到课上的我光彩夺目,却没看到我背后的付出;你有你授课的经验,我有我奋斗的激情;你否定我的现在,我决定我的未来;你可以轻视我们年轻,我们会证明这是谁的.时代。教育事业,是注定孤独的旅行,路上少不了轻视和质疑。但,那又怎样,哪怕年纪轻轻,也要一路前行!我是语文青年教师,我为自己代言。”

《彩色的非洲》评课稿3

  沈老师在课堂中巧妙地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用情的教学方式,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令我们获益匪浅。

  《彩色的非洲》是一篇略读课文,因此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把重点放在了写作方法的指导上,尽可能多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充分体会学习的快乐。

  沈老师注重了在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选择一方面走进非洲,感受非洲的色彩斑斓,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交流,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和写作特色。

  本课学生交流对彩色非洲的认识和了解时,引导学生了解几个方面,其他几个方面让学生用当导游的形式来介绍非洲,让学生在介绍中既领悟到非洲的风情,又把课文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使学生不仅真正学到了知识,而且还锻炼了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学习与运用双丰收。

  本节课的教学能结合本组课文的导读展开,让学生明确了学习要求,学有方向。沈老师能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总结方法,用以指导这篇略读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本课教学中有许多优点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然而金无足赤,教学中仍存在一些小的缺陷。如教师应尽量面向全体学生,顾全整体,避免对个别学生单独交流;课程设计中过渡句的部分有些牵强;学生读课文读得还不够充分,应多读,引起学生的共鸣,感悟非洲的五彩缤纷。

《彩色的非洲》评课稿4

  听了陈老师的课,“自然流畅、清晰明白”八个字油然而生。

  说它自然流畅,清晰明白,是因为陈老师在这堂课没有轿揉造作,没有哗众取宠,没有刻意追求,而清亮透明,富于活力。“美丽的老师,美丽的课堂”,这是我最深切的感受。回望这一堂课,有许多精彩之处,在此选三点说明:

  精彩之一:

  带领学生感受有体温的词语,以及文章中许多含有颜色的词。把读、思、认知、理解融为一体,一举数得,省时而高效。

  精彩之二:

  引领学生紧抓行文思路。读了《语文课程标准》,我们强烈地意识到,进入小学高年级后的阅读教学一定要有很强的篇章意识。所谓“篇章意识”,就是要更加重视从整体下去把握课文。陈老师在上课时,先找出作者对非洲的印象的首尾呼应的两句话,从而指导学生把握文章的结构;再找出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写非洲是彩色的,理清了文章的思路,使学生初步明了文章的条理和文章的表达顺序。这样做还有一个好处,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接下来的精读内容往往是局部的,前面把思路理顺了,层次分清了,也就明白了局部的内容是整体中的地位,局部不再是孤立的点了,而是一个整体中的点,是点睛之笔的点。

  精彩之三:

  既重视表达内容,又重视表达方法。从课文看,本课最值得称道的表达方法有先概述后具体、首尾呼应。陈老师在学了相关的内容之后,都进行点出,并且巧妙设计写话训练,对于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

  提一点值得思考的地方,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们在上的时候,是否可以更放手,线条更粗,或者设计更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来学习。

《彩色的非洲》评课稿5

  《彩色的非洲》是五年级的一篇略读课文。学习的重难点是丰富学生对非洲风情的感受及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徐老师利运用网络,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注重对语言的积累和运用。

  首先,徐老师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活动氛围。指明一个导游应具备的素质,使同学们能有明确的目的,能使其更好地准备对非洲的介绍。同时,也为同学们提供了对“小导游们”介绍时的评价依据。

  其次,徐老师利用网络,在读文体会的基础上,为大家展示了非洲的色彩,斑斓的画面,动感的非洲音乐,使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课堂也变成彩色的了。

  再次,较充分地发挥了信息的共享,达到了积累与运用课文语言的作用。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对非洲有了较感性的认识,而通过制作“导游记录卡”,对信息中图片、音乐、美句的整合,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也达到了对语言的积累和运用的作用,从而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

  语文课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立足点还应在于语文教学,信息技术是语文教学的一个辅助教学手段,我们不能喧宾夺主。在领略了信息技术的教学魅力之余,我觉得作为语文老师还是应沉浸于语文的韵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