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评课稿(精选28篇)

刘莉莉老师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1

  5月5日的校本教研中,听了王玲老师讲的有余数除法租船问题,课堂中教师利用教学资源,让学生经历分析问题的过程,通过关键词的分析,促进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好。

  一、运用生活素材导入新课,学生兴趣高。

  根据小学生好玩的特点,选择与生活联系的内容导入新课。在新课开始出示26个同学去洮河公园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至少要租船几条船?教师这样导入,一方面通过划船这样的生活情趣导入新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于生活,同样服务于生活,对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大增。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有了好的开端,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二、对比形式练习巩固新课,学生练习好。

  在教学中,教师利用对比形式的练习题共出现3组,让学生通过读题,分析题,找准题的区别点,在不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学生的分辨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找准租船问题的关键,教学效果良好。

  三、注重培养学生解题的好习惯。

  写单位、写答,说完整的话,都是平时课堂上老师容易忽略提醒学生的问题,因此学生考试时总会忘记写单位和答。王老师在这节课里,学生每一道题都能要求学生写单位、写答。还在提问学生时,训练学生说完整的话。

  四、归纳总结,形成规律。

  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归纳总结时,师生共同归纳出租船问题的特点是进一法,买面包问题是去尾法,形成了规律,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得到很好的提高。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2

  刘老师设计的《角的初步认识》这一课,给了我耳目一新的感觉。这节课的设计构思非常巧妙,从鳄鱼张开的嘴巴抽象出角的概念,并用手势表示,再利用三角板的尖尖的角来突出组成图形的要素——顶点和边,然后通过一系列的例证来巩固角的概念,巩固练习中的几个设计也特别吸引学生的眼球,如比较哪个滑梯陡,利用转盘来教学弧线,利用灯光扫射的转动过程来提出哪盏灯扫过的范围比较大,再把灯光扫射的两个角画下来进行比较角的大小等等。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课的开始利用鳄鱼张开的嘴巴产生角,在情境中产生问题,提出了什么是角的大小,“角大”指的是什么,这是一个典型的比较张开度的问题情境,刘老师借此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并通过从“实物图——手势——角”的逐级抽象,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在利用转盘来教学弧线也是本课的亮点,在历来的教学中画好角后老师会顺手添上一条短弧,角的定义中是没有也推导不出要画上这条短弧的,这对教师而言是自然而然的事,对初学的学生来说就是“天外飞仙”,老师从没有认真去想过这弧线到底表示什么,只是一带而过地告诉学生,在两条边形成的这个夹角之间可以划上弧线,这就是角。而刘老师通过大转盘转动的不同方向呈现出旋转方向的短弧,学生可以直观知道短弧的表示作用,它表示的是开口的方向,两边所夹区域的含义,再和学生总结出表示角的大小要注意加上短弧,否则会搞不清楚我们所比较的到底是什么。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3

  纵观全课,主要反映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教师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探索和研究的教学环境、氛围。

  学生从不同方向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探究的过程和方法都表现的十分明显。学生在发现的结果中加深了对数的理解,同时较好的复习了乘法口诀。

  二、 可以看出教师教学观念的某些转变。

  练习课的复习性质好象不需要探究,只是反复训练的过程。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实际上根据乘法口诀对一个两位数外部与内部环境进行某些研究,同时还有一个思维顺序问题。动手操作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主要策略,在本节课也有较好的体现。

  三、课堂教学的结构追求简明、清晰;过程体现丰富和互动。

  口诀复习~应用解决问题~讨论和交流,建立初步的数学思维,把练习寓于一定的探究性活动中,是这节课在结构和过程上最主要的特点和优点。

  这节课从展开到结束,并没有完全脱离传统教学的模式,实际上也没有必要。在目前这种较大班额的班级授课制形式下,一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都必须服从于这个实际。根据所学习的内容和师生的特点进行有益的探究才是现实的选择,归根到底是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节课体现了这个特点。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4

  刘雪梅老师上的《观察物体》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上册的一个独立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掌握了上下、前后、左右等位置关系的知识后来学习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判断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得到的形状,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如果就按目标设计教学,就会显得单调,学生也不会得到持续发展,也不符合“课标”精神。于是刘老师精心、巧妙设计,创设有趣的教学情景,将课堂教学升华、拓展,推向高潮。

  下面我就来讲几点我的想法:

  一、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素材,创设情境,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察。

  学生对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就会全身心地投入,主动参与其中。尤其是在教学的一开始如果老师创设了一个有趣、生动的情境,紧紧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那么这节课也就成功了一大半。所以刘老师选择了一段录象《盲人摸象》,让学生感到很新奇,把他们的眼球一下子吸引了过来。

  紧接着,刘老师出示一个学生最熟悉、最喜欢的恐龙玩具,更加刺激了学生。这时候学生的眼球还会不盯着老师吗?

  二、环节清晰、环环相扣,语言简洁亲切,过渡自然顺畅。

  作为一个新手,能把这堂课上得这么成功,真是难能可贵,从故事导入新课,到观察恐龙讲授例题,从组织小组观察玩具,到猜一猜小兔手里抱的物体是什么形状,从智慧岛大量的练习到精炼的小结,整堂课的环节清晰,而且过渡语设计的自然顺畅,所以环环相扣,语言比较简洁,没有过多的废话,整堂课显得干净利落,没有拖泥带水。

  张老师在语言上也很有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口味。例如:在玩猜一猜的游戏的时候,刘老师是这样问的“猜猜我们谁来我们班做客了?”在小组活动观察玩具的时候,要求学生“悄悄地告诉你的小伙伴你坐在玩具的哪个位置?看到了玩具的什么”……里面的“做客、悄悄地”就象是讲故事、玩游戏一样。而且刘老师语速不紧不慢,使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情景中掌握了知识,建立了空间观念。

  三、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刘老师紧紧抓住了“谁站在物体的什么面,看到了什么”,从而突出了从不同角度去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这样就突出了重点。又通过猜猜小兔子手里抱着的物体是什么形状的,从学生的错误出发,强调了要全面的了解一个物体,就要从各个角度去观察,而不能只从一个面去观察,这样又突破了难点。所以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四、让每一孩子都得到了充分的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建立抽象的方位知识、识图方法是非常困难的。如果光靠传授、讲解学生很难建立三维空间方位的概念和知识。刘老师改变了传统教学单一传授的方法,而是舍得花时间、空间给学生去观察、去展示、去评析。这样做学生得到的知识才是真实的、完整的、生动的、牢固的。

  刘老师这节课最主要就是抓住了学生喜爱的恐龙这个形象。一开始让三个孩子站在恐龙的不同位置去充分地观察后,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发现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然后到电脑上看课件中的例题,孩子们再一次得到证实从三个不同角度观察的小朋友看到的恐龙形状确实是不一样的。

  然后让孩子们在小组里观察各自的玩具,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了充分的活动、亲身的体验、自信的展示、以及完整的表达。在培养学生说完整的话方面,刘老师也做的很好。

  通过展示、交流、评析过程中,不但使学生获得了关于“观察物体方法、方位知识、识图方法”等综合性、整体性的知识。而且调动了学生积极性,真正体现了“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理念。

  五、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的数学课堂上不是为学知识而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在学生充分观察的基础上,刘老师通过提问:为什么同样是在观察同一个物体,他们三个人却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呢?为什么看到一个正方形的面,有的同学猜是长方体的,有的同学猜是正方体的呢?等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设计,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辨证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

  六、板书设计简洁美观,高度概括了这节课所得出的结论。

  下面我再讲一些自己的意见:

  1、毕竟是第一次上公开课,刘老师肯定有些紧张,有些环节记不清,还好在她即将打乱教学环节的时候,她能及时的稳住自己,顺利的将课一个环节一个环节上下去。不留心的话,我们听课老师还不容易察觉。

  2、在组织小组活动时,刘老师可能也是紧张,忘了先说活动要求再请小组长把玩具拿出来,而是先请小组长把玩具拿出来再说活动要求,这时候学生的兴奋点全在玩具上,没谁听老师的活动要求了。所以这里的组织教学做得不太好。

  3、在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老师没在注意判断学生回答得是否准确,比如一个学生说:因为他们看的部位不同,所以看到恐龙的形状不同。这里,老师就没发现学生说“部位”这个词不太准确,而应该改成说“角度”或“位置”,结果老师也跟着这个学生说“部位不同,所以形状不同”可能都是紧张的缘故。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5

  1、教师的课堂引导非常有趣,从数学王国的大门钥匙的密码引入课堂,让学生利用1和2组成一个两位数来揭开大门的钥匙,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初步接触利用数字组成一个数的可能性是多个的,另外结合地图的涂色来引入第一个例题。

  2、教师利用了一条主线贯穿全课堂,利用数字王国的大锁密码,开始课堂,最后又用大锁的密码结束课堂,并且对本节课做了升华提升,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有始有终。

  3、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比较巧妙,尤其是对于涂色的设计,根据地图进行了改变,让学生理解题意,注意题意的要求,并在黑板上进步摆出图形,结合自己制作的图,让学生明白定位法的确定方法,可以先确定前面的,也可以先确定后面的。

  4、教师通过几次个例题和操作实践,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自己探究实践,对具体的方法最后提出总结,根据学生的活动,挑出能够快速完成的几个,总结方法,让学生来了解方法的重要性。

  5、在练习题的设计上也别出心裁,形式多样,有排数字,合影留念,教学环节联系生活,抓住学生的心里特点,实际进行模拟演练,让学生倍感兴趣,而且在练习上也拓宽思维,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编号排序。

  对本节课意见和建议:

  1、课堂的开始地图出示虽然比较新颖有趣,引起学生关注区分比较,但占用的时间过长,教师可进行适当的裁剪,直接给出阳泉地图,把盂县和郊区的地图首先图上不同颜色,问学生还有其他涂色方面吗,口头回答几个后,直接开始涂表格,不用涂地图。

  2、讲解定位法和交换法是是否可以再具体详细些,感觉学生课上还是不是很明白如何定位。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6

  5月15日下午第三节课,刘xx老师在二年级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数学课——认识算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刘老师用她生动有趣、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同学们很快地进入了状态。

  随着教材的改革与更新,二年级数学教材的内容比往年大有不同,今年的内容出现了认识算盘这一课。刘老师首先向学生介绍算盘的背景,让学生知道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的一大贡献,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由于孩子们从父母的口中曾有听说过算盘,但没有直接去接触,存在着强烈的好奇心,因此,今天孩子们在数学课堂上听得格外认真,从老师对算盘各部分名称的介绍,到如何用算盘数数、记数,学生都非常专注地在听!整节课老师都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激发学习热情,教师一直处于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激发者角色。

  在教学过程中有几个小建议:

  1、在定数位“个”位时,再巩固些十位、百位会让学生更明白。

  2、告诉了学生用什么指法后,多数学生都能用正确的指法拨算珠,但是也有部分学生因为不熟悉,乱用指法,导致拨算珠速度较慢,所以,说了指法后,先让学生巩固下指法,这样对后面拨数就会更好。

  3、拨三位数时,因为位数较多,个别学生又迷糊了,一会拨错这个位,一会拨错那个位,因为还是不熟练。如:563这个数,拨5时,要是先让大家找到百位时,再拨,会更好的拨正确。

  我想,至少还需要一节课的练习,让学生熟悉算盘,熟练用算盘表示数,再过一节课,多数学生一定能熟练掌握用算盘表示数。

  总之,一节课下来,学生收获多多。学生通过对“认识算盘”这一节课的认真学习,既了解了“算盘”是一种记数工具,又增强了数位制之间的关系理解,更重要的是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更浓了,求知欲更强了!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7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不能单纯的依靠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有效方式。

  吴老师的这节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用发展的眼光来设计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远比让学生直接但却被动地获取现成知识结论要更加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学生的观察、猜想、探索和创新等其他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有效地开发和锻炼。

  这节课最大的亮点是吴老师突破常规的数据收集与整理的上课方式,而是利用奥运会的奖牌比较,通过学生读表格,获得信息,让学生体会数据是会说话的,从而自然引出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必要性及价值,并由奥运会谈到学校运动会,制订班服,从班服的选择到班服的尺寸统计,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伴随着一个知识点的落实,最后又以奥运会的奖牌对比方案的设计达到知识的巩固效果,在小组讨论中,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发表自己的见解,倾听同学的想法,不断调整自己的方案,经历数据整理的过程,最后吴老师还让小组代表把自己的方案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出来,提高了学生的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学会了合作交流。这节课通过学生的展示不难看出确实是一节高效的课堂,练习充分,充分体现了课堂结构上是“学”与“练”的结合体;吴老师更是利用一个个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与集体荣誉感的教育,使数学的三维目标正在得以实现。

  我们的学生大多数只会被动地听而不能提出问题、发表见解。而吴老师设计的一个个问题激发的正是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思维。在这种问题的推动下,学生必然展开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活动,以求得到多种答案。例如,在班服尺寸的确定中,如何对一个班级学生的身高数据进行整理,学生提出先按男女分类,再按身高排序等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来整理数据,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衣服的尺码标准,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归纳提升。在整堂课的设计与教学中,吴老师始终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考虑学生的后续发展为指导思想,让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始终处在积极主动的状态中。

  本节课吴老师努力为学生创设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努力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活动条件和活动空间,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一个不断感受、体验、探索、交流和应用数学的过程。始终把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本节课中重点环节的教学,充分反映出学生学和教师导的过程,教师边导边教,真正体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培养了敢想、敢说、敢做的精神,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一堂经典的渗透统计思想的示范课,值得我学习。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8

  可能性的相关知识是课标教材新增设的教学内容,虽然学生在生活中有意无意都遇到过可能性问题,但作为数学知识来学习还是第一次,学生的正确理解将来逐步深入研究可能性有着深远的影响,可以说这是一节研究随机现象的种子课。可能性教学总是与试验活动联系在一起的,宋老师创设了不同层次的、有趣的活动和游戏,并设计了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在大量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初步体验随机事件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具体谈以下三个方面:

  1、在活动中学习

  宋老师围绕孩子们喜爱的动画情境,先后组织了四次游戏和活动,每一次活动都不是为情境而情境,而是被赋予了不同层次的要求,指向不同的目标,表明宋老师课前做足了功课,对随机事件的科学把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第一次转盘游戏导入新课,使生活中的可能性自然而然地走近了数学课堂;接下来的摸球活动是教学的重点,借助摸球应该实现两个认识目标:一是通过统计摸球结果,验证对于可能性的已有经验,即从3号口袋里可能摸出红球,也可能摸出篮球;二是即便3号袋中有红球、有蓝球,每次摸出什么颜色依然无法确定。我想第一个目标不难实现,而第二个目标是教学的难点,也是认识随机事件的关键,即一切皆有可能。就这一点,我想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以往我在教这样的课题时,学生总是希望找到“确定”的结论,有的认为可以凭借手感判断结果,有的把球故意放在固定的地方破坏随机性,有的还根据数据一厢情愿地找规律。而消除学生存在的误解正是教学的目标之一,而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亲自试验。宋老师在活动设计中有序地组织、轮流摸球,回避了上述可能出现的几种情况,并通过提问“在摸球前能确定摸到的是什么球吗?”引导学生体会,虽然袋里有红球,但我们仍然无法确定下一次摸到的是不是红色,但只要一直摸下去,就一定会摸到。不过个人以为还是比较保守的,虽然回避了问题,但没能充分暴露学生的认知难点,是否可以这样问:如果再给你一次机会,你猜会摸到什么颜色?一旦有孩子误入“陷阱”或半信半疑,教师可以利用这个契机,让学生当场试验,直到曲解被“破除”,让学生深刻感悟可能性是事件发生之前的推断。第三次装笔游戏和猜棋盒游戏则由易到难,加强学生对可能性的体验,培养学生根据现象全面分析问题,并作出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2、在探索中发现。

  本节课中,教师密切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点,每个问题的提出,都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听取别人意见,让每个学生都经历思考问题的过程,并在思维的碰撞中达到升华。“猜想、验证、归纳”是学习数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在本节课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在教师的精心引导下,学生积极投身于数学活动中,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并逐渐掌握了探索的技巧和方法,真正体现了数学的思想和智慧。

  3、在延伸中升华

  当学生认识了可能性的三种结果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判断生活中的现象,使课堂知识重新回归生活。最后一个抽奖游戏,既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又渗透了可能性的大小,使学生带着思考和再学习的动力离开教室,是课堂知识的延伸,也是探究精神的指引,这是我们数学教育应当赋予学生的宝贵财富。

  对于这节课,值得我学习的有很多,当然也有一些困惑引发了我的思考:

  1、学生在摸球前就凭借经验知道了3号袋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况,那么接下来的试验本身就少了一份吸引力,当然低年级的学生对于摸球活动还是极具兴趣的,但我们有必要使学生的兴趣不仅停留在操作层面上,更应指向对不确定性的困惑和未知。所以我觉得活动的设计是否可以将重心偏向“体会事先无法确定结果”的目标上来,即原先的“进一步理解可能”这一环节。因为这正是学习的难点。

  2、在课的最后环节,宋老师设计让学生用可能性的知识来描述三个城市下雪的情况,和说说生活中的现象。学生在描述的时候是基于经验,而不是基于对数学事实的推理和判断。也就是说,哪怕是在课前让学生用可能、一定、不可能来造句,上述的这些素材孩子们正确描述也是没有障碍的,那么作为课尾,出示这样的生活常识性问题,就显得意义不大了。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可能性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跌随机现象,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以及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刻画,来帮助人们作出合理的推断和预测。这也是可能性的学习总是伴随的统计教学出现,冠之于“统计与可能性”的原因。它决不同于诸如“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升起”之类的可以凭借想象和经验人为制作出来的伪命题。这一点在宋老师初次试教时就有这种感觉,现在依然持有这种怀疑。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何完美地解决上述困惑,需要我们以一节课为起点,投入到更加深入和宽泛的研究和实践中。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9

  李老师的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除法横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通过教学,可为学习有余数的除法和除法笔算打下基础。有余数的除法是在学生已经理解了除法的意义和表内除法竖式写法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分花的情境,在活动中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后,还有余数的情况,并类推出有余数除法的竖式写法,为学习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重难点在于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以及了解余数的概念并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李老师本节课能够抓住重难点,课前老师发给学生15张卡片,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不同的分组,产生不同的结果,从而产生余数的概念。这与学生的发展水平相衔接,将抽象化的知识具体化,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同时教师将除法竖式板演在黑板上,明确每部分的名称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例题讲解的很细致,并能根据现有水平进行提升。

  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由于整堂课的内容过多致使课堂结构出现“前松后紧”的感觉,同时由于后面的时间的过紧,所以在比较除数和余数的关系时,一些同学不能清晰的找到其中的关系。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10

  上次学习了郁老师执教的《认识厘米》一课,这节课上,郁老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我们组的成员觉得郁老师在以下几个方面处理得很好。

  导入新课时,郁老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通过对“同一条围巾,为什么测量结果不一样”这一问题的讨论和交流,学生体会到统一测量标准的必要性,进而引出常用的测量工具——尺。这样的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而且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在教学认识1厘米时,郁老师先告诉学生“刻度0到刻度1,这一大段叫1厘米。”然后让学生在尺子上找找,还有刻度几到刻度几之间的长度也表示1厘米?这是个开放式的提问,学生思维活跃,说出的答案多种多样,在学生找到诸多的1厘米之后,又引导学生发现“相邻两个数之间的一大格就是1厘米。”这样的小结有助于加深学生对1厘米的认识。紧接着,郁老师又让学生借助直尺,用手比划出1厘米的长短,当学生有了对1厘米的亲身体验后,再让学生联系生活,想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这一系列活动,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

  在教学“想想做做”第5题时,郁老师在学生测量出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的长度后,又抛出一个问题:“你能猜出长方形的另外两条边的长度吗?”通过猜想、验证,学生初步感知了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征,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最后,提一点小小的建议,就是课堂上,教师应注意数学语言要准确、严谨。比如说:在举例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厘米时,一位学生拿着橡皮说:“橡皮的宽是1厘米。”但实际上他想表达的应是:“橡皮的厚是1厘米。”等等。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11

  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例9、例10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的算理,难点是掌握口算方法并口述算理。而乐老师上的这个教学片段,有以下几方面优点:

  一、挖掘教材的“深”乐老师通过深入挖掘教材发现,教材例中两个小朋友列举两种算法,它们的本质是一样的及算理相同,所以学生再说第二种算法,1000+20xx把“0”不看,1+2=3时所以1000+20xx=3000这时老师继续追问,这时的1表示什么(1个千),2表示什么(2个千),那3呢?(3个千就3000)让学生认识到只有当1和2在同一数位上才能相加。并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口述算理。因为只有理通算理,才能学会融会贯通。相反在此处如果不加以引导,就给今后的学习造成负迁移影响。比如:算1000+200时,学生还是把“0”不看那1和2可以相加吗?所以让学生理解算理是非常重要的。

  二、 处理教材的“新”乐老师把例题进行了合理的改编,将两个例题融于一个情境中,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切入点,将解决问题与探索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有机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教师充分的运用了学生十分感兴趣的生活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中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三、 本节课几个亮点。

  1、 复习用抢答的方式,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回答的机会,课堂气氛 十分活跃。

  2、本节课听得最多的是“你是怎么想的?”“你能说说你的想法吗?”老师真正做到把“话语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说,自己耐心的等待和倾听。

  3、老师能灵活的处理课堂生成,当学生说到便宜用加法时,老师 即时引导学生理解便宜一词的意思。

  4、课堂上老师注意关注每一个孩子,鼓励胆子小的孩子回答问题。下面就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我提一点自己的建议:课堂上有个学生在提数学问题,妈妈带了8000元钱买电器??老师可能是觉得时间不够,没有等学生说完就阻止学生。我认为应该让学生说完,并让他们自己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这样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这节课通过老师的引导,有效的突破了学生理解并掌握算理并口述算理这一重难点。这是一堂紧凑、短时、有效的课堂片段教学。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12

  《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的知识目标要落实的是:1、认识角,能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2、懂得如何比较角的大小,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3、会画角。两节课来看,王少云老师这节课这三点都做得不够,可以说是老师包办,把结论告知学生,没有看到学生的活动,学生的参与,学生学习的效果。林道童老师这节课就做得很好,做得很到位,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较多、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学习效果很好。

  一、 认识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两位老师的设计都是想通过生活中“指角”和“找角”的过程,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的原形,然后从物体中抽象出角的正确表象,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林道童老师处理得较灵活,先是“用筷子夹花生”小游戏引人入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能让学生感知夹花生时两根筷子形成的图形就是角,自然引入新课学习;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指角”“找角”“做角”,感知升级,顺其自然要抽象出角的正确表象(角的图形),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而王老师这个环节的教学就没有这些活动,只是老师一步步往下走,学生附和着学习,没有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的指导。

  二、 比较角的大小。“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这个结论学生理解是有困难的,包括现在中、高年级的学生比较角的大小还受到边长短的影响。如何让学生理解,抽象概括出这个结论呢?林道童老师把这个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观察、交流、讨论、发现,学生发现“张口越大,角就越大”。可是学生比较时因为是视觉的原因还是受到边长短的影响,怎么办?林老师顺其自然教学第二种比较方法,叠合法比大小。学生有了认知的错误、冲突,对知识的理解会更加深刻。

  三、 画角。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动手操作的能力还是比较抽象,如何教学让学生会画角呢?王老师的教学应该是无效的,因为没有老师的示范、指导,也没有看到学生准确画角,只是老师反复强调画角的方法,说到再多远没有做一次来得实在。这里我认为林老师做得也比较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的规律,先是让学生说想怎样画,接着老师指导正确画法,边说边示范画角,最后让学生画角,同时让学生在画的角上标出个部分名称,这个“标名称”的环节做得好,“标”也能发现角画得对不对,一箭双雕,效果极好。

  四、 林老师的这节课做得较好的地方还有很多。例如:林老师的板书设计规范,科学;老师的激励和对学生的表扬、肯定;林老师的课堂小结做得实效,不是一句话代替;我认为林老师这节课还有一个很大的亮点是练习的设计富有坡度、广度,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让学生用长方形纸片折角,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再次对认识角获得直接的经验;还有就是“割角”“数角”的挖掘,虽然是挖得深了点(这个得根据学生的实际考虑),但是不难看出老师对这节课的备课下了很深的功夫。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13

  本节课是二年级下册统计教学的第一课时,在这节课的教学,陈老师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统计一年级、二年级的体重,鼓励学生参与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整节课,陈老师语言和蔼可亲,有亲和力,非常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认为低年级的统计教学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复习导入:虽然学生在一年级时初步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一个或两个单位)和简单的统计表。但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时间,大部分学生已经记忆模糊了,复习导入做的不够,为后面的探究新知留下了隐患。

  2、数据记录:在探究过程中,每个学生轮流起来报自己在一年级时的体重,其他学生记录,其实二年级的学生统计能力还达不到如此熟练,这就造成了数据记录混乱,一年级时的体重就没记清楚,二年级时的体重记录的就更混乱,后面的复式统计表就没法完成。老师对学生能力估计失误,是造成本节课不够成功的关键。时间拖沓,后面的练习根本没有时间完成。

  我认为可以这样改进,学生说体重时,老师要求放慢速度,老师和学生一起做记录,这样就不会造成数据统计两遍,还不准确的局面。

  3、统计表:陈老师在统计表的表头问题处理上做的特别好,能够让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探知,学生对这个知识点理解的透彻。

  4、板书:整节课,黑板上除了板书课题外,没有任何板书。 每一节课,黑板上都应该呈现出这一节课的重要知识点,即使在课件中已经出示过了也不能代替板书。

  每一节课都有自己的优点与缺点,让我们一起认真学习,认真研究,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能力。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14

  施老师以亲切的教态,耐心细致的讲解,为我们带来了一节生动的数学课,也带给了我不一样的感受,本节课的亮点有:

  1、整节课较好的让学生经历了:“问题情境——猜测验证——应用拓展”这一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在这一情境中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首先,施老师通过复习的方式,让学生巩固了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以及有余数和没有余数时如何去求被除数,最后通过一个算式20÷3=5……5,这样算对吗?自然的引入了新课的学习。接着教师要求学生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方法来进行验证,通过先示范,再小组合作的方法,让他们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有序地进行学习,探究发现规律,当总结了规律后,教师及时追问:为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能等于除数吗?让学生能真正根据除法的意义来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举例的作用也在于此。最后,施老师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很好的巩固了知识。

  2、注重了对所学知识的灵活运用。

  本节课的知识点其实很简单,只要明白余数比除数小就可以了,但是在运用这一知识时,题型是灵活多样的,施老师从基础题入手,练习相当仔细,如:除数是4时,余数可能是几?是8、12时呢?让学生多说理由,这样就能更好、更扎实的去学到知识的精髓,接着后面的练习题也是如此,让学生在不断的做题中去感悟、去运用知识,而不是死板硬套规律。

  建议:在探究余数为什么比除数要小时,可以用小棒去实际操作一下,这样学生就会在具体的演示中发现要是余数比除数还要大时,还可以再分,所以就没有分完,这样他们会印象更深刻。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15

  雷xx老师这节《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其实来源于小学数学二年级的乘加,乘减解决问题,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办法去解决。在这堂课上,主角是学生,老师只是一个引导着和听众,把更多的机会让给学生,把更大的舞台让学生去展示。对于这节课,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

  1、一条主线贯穿始终

  雷老师这节课一开始就出示了带领孩子去科技馆的情景,通过解决坐车能不能坐得下的问题运用乘加,乘减来解决。在问题的伊始,让学生自主理解题意,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何为坐得下,何为坐不下,对解决此问题迈出了大大的一步。

  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加以自己的计算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之后的练习题中,雷老师还是沿用了这个情景,让学生继续得以巩固此类问题。用这条主线贯穿本节课堂,让学生能够理解的更为扎实可靠。让人觉得有很清楚的脉络,课堂的结构很清晰,先是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解答,回顾与反思按照这样三个层次来解决问题。让学生能够学会有序的解决问题。注重把一类问题讲清,讲透,让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解决更多的'问题。

  2、体现人文主义的关怀

  在这节课中,雷老师并没有过多的话语,只是适时的进行点拨,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去思考,去探索。在讲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的听,并能让学生当一回小老师,去追加一句你们听明白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吗?让学生在听的同时也要注意思考。同时,课堂上的例题采用乘坐大巴车这个情景,也正好体现了现在春运将至,有不少返乡的人们回家旅途的安全。在数学课堂上也融入了人文关怀,要让学生知道大巴超载是万万不可行的,安全意识从娃娃抓起。从小给他们灌输这样的交通安全的知识。如果每位老师都能从小队学生进行教育,那么我想,十年后,中国国民的素质将会大大提升。

  3、课堂中的一些不足

  本节课在环节设置,讲解上都很到位。但是由于可能学生是二年级的,对于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这样的课堂还不大适应。学生有想法,但是还未必能充分的表达出自己的思路。雷老师对于第一环节坐车问题结束的时候,可适时的引导学生小结,他们可能对这类问题有更深的印象。还有就是感觉这样的课堂有点沉闷,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课堂上应该更多让学生能够动起来,毕竟让二年级的学生乖乖坐一整节课还是有点难度的。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16

  上周听了两节二年级数学组的一课二上《7的乘法口诀》,感触颇深。陈老师上课老练,课堂驾驭灵活自由,课堂激情澎湃,还有那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细腻的课堂设计,无不让我受益匪浅;汪老师虽是一个美术专业的老师,竟也能把数学课上的这么成功,课堂虽然平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口诀已熟练掌握、并且灵活记忆,教学效果不言而喻。两节课基本流程差不多,都是成功的好课。下面主要围绕第一节,谈谈我的听课感受。

  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默契无比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节课的教学,就能看出教师平时上课的影子。本课的教学,让我看出了师生之间通过一年多的相处,默契已达到一定程度。如例题中一共有7个问题,当前两个问题“摆1只、2只小船要用几个三角形”解决后,第三个问题“摆3只小船要用几个三角形”开始,教师只要说“请问”两字,马上有同学知道教师将要说什么问题,有一半同学能把教师心里的问题全部说出来了。编口诀的过程中,反复有学生说:“应该把小数放在前面。”再如:当7的所有口诀全部编完,教师刚出示课题后,马上有同学争先恐后的发言:“老师,我有发现。”教师连过渡语言都不需要,直接进入下一个环节:研究并识记口诀。

  二、读口诀的过程,体现层次性

  本课中,学习口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运用,而在这之前,如何识记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本课通过读口诀,来达到记忆的目的,共体现四个层次。第一层次:“观察老师是怎么读的,一会儿我请大本领的小朋友来领读。”这一次是算式和口诀一起读,小孩子最喜欢当小老师领读,这句话,能让全班同学集中注意力听,又教会了学生读口诀的技巧。第二层次:“你坐的真神气,我请你来领读,这一次,只读口诀。”这一次是只读口诀。第三层次:“考考你,你能背出来吗?”当小朋友背不出来时,其余同学可以提醒他方法,这一层次,其实是对几句特别难记口诀的再次理解。然后会背的同学起立,闭上眼睛一起背,促使全体同学积极背诵。第四层次:“那一句不会背,我们读的过程中再来记一记。”全班齐读,此时,大部分同学已能背出,这是对后进生的兼顾。

  三、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这节课中,我们经常会听见老师对学生的赞扬和鼓励,“你的声音真大声,和老师一样大。”“感谢你,你把小数放在前面。”“我特别喜欢某某的回答,说得特别好,用到了两个乘数。”“你坐的真神气,我请你来领读。”“先做好的小朋友已经在开始背口诀了,真好。”等等言语,充满浓浓的赞美和关爱,难怪学生会激情澎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17

  《简单的组合》是在学生已经接触了一点排列与组合的知识,学生通过观察、猜测以及实验的方法可以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排列与组合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听完周老师教学的《简单的组合》后,我认为她在课堂上能让学生充分动手动脑动口,试图培养一批独立思考、敢于表达的自主性领袖儿童。具体体现在以下教学环节中:

  一是在“创境引入”中,周老师问学生马上要迎来什么节日,在这节日老师准备去旅游,不知道怎么搭配衣服让学生帮忙,紧接着利用课件展示主题图——自己的几套衣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境有效,引入自然。通过搭配衣服的活动,使学生对组合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由抽象到具体,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是在“先学”这一环节,教师能静心设计导学案,学生能结合导学案先独立思考,再动手摆一摆,最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意见想法;在“后教”这一环节,教师组织学生开展了摆一摆、贴一贴、连一连、画一画等活动。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如:用图片摆、连线、画图等。在摆图片连线的过程中,初步体验到组合这一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培养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再引导学生用贴图片的方法表示,这一环节比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组合时不重复不漏掉的方法:排头法,学生总结排头法的特点是有序,依次组合,为学生在做组合时找到了最有效的方法。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动手动脑动口,边学边动手操作,符合儿童的学习特点,真正体现了“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三是在“展示反馈”教师设计了配早餐、从学校到家走路线、拍照留念、“拉一拉”游戏,训练题目形式多样,贴近生活,敢于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并走上讲台当小老师讲解。对于“拉一拉”这个较有难度的题目,教师让两名学生以上台演示其他同学观察研究。

  总的来说,周老师的这节课最值得我学习的就是教师教态自然,语言亲切,富有童趣,如在引入课题时,教师说:“十一长假周老师准备去旅游,可是我不知道怎么搭配衣服,你能帮帮我吗?”等等,教师语言符合学生的特点。其次,教学各环节过度自然,教学环节完整紧凑,尤其是从引入课题到最后题目训练都是一件事情的完整过程,符合逻辑,教学设计合理,符合课堂教学规律,有利于学生迅速掌握知识。再次,教师能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抽象的数学变得形象直观。还有就是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力较强,在展示时各小组能用不同的方法去组合搭配衣服,如:贴图片、连线、画图等等。

  当然,周老师的这节课也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主要有:

  周老师在展示反馈的训练时,假如能让几个小老师上台讲解,再利用电脑演示走路线的过程来使学生进行直观的理解,这样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总之,我觉得这节课教学很成功,学生参与面很广,也很有学习热情与兴趣,每一个题目的设置都很新颖,尤其是课前学生准备的衣服图片和拍照留念的题目及“拉一拉”游戏,都很特别,对于我们这样新上岗老师无疑是一次有意义有价值的学习。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18

  本节课刘老师注重学习过程的动手操作,刘老师多次让学生动手操作,摸角、画角、找角、做角、比角,这些活动不仅仅围绕学习内容,让学生在玩中学,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再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例如,做活动角的过程,学生既充分体验到了具体的角,又充分感悟到角的大小。比较角的大小是本课的一个难点,刘老师是分三个层次完成的:比较大小分明的角。刘老师再次利用活动角,让学生做一个比老师大的角再做一个比老师小的角让学生感知得出角的两条边张开越大角就越大;角的两条边张开越小角就越小;在这个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考,又有效地将学具二次利用,增强了学具的实效性,提高了学具的利用率。比较大小接近的角。让学生做一个与老师一样大的角,让学生产生了需要与老师做的角对齐的想法,进而通过交流得出角的顶点对齐,一条边对齐,看另一条边就能比较一些大小接近的角从而有效地强化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同时,杨老师对学生的语言训练非常到位,别是在教室里找一找角这一环节,让学生来介绍找到的角。教师也给了学生点小提示:这是一个角,这是角的(),这是角的()直直的(),让学生照着这样说。不但语言得到的锻炼,还能在无形中让孩子牢牢地记住了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

  教学重点、难点突出,教学过程层次清晰。由指一指角,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开始,接着用所给的材料做角,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并探索出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这样层层递进,螺旋上升,把学生的学习状态有被动变为主动,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在玩中学,在做中学。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19

  我有幸赴实验小学听课,让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下面我就谈一谈听取了韩老师五节课后的感受。

  一、常态长效

  韩老师的课堂教学呈现,可以用一个形象的词语来概括:朴实无华、课如其人,这也正是对韩老师人品与课堂作品的概括和总结。朴实更显典雅和庄重,无华更增添了教学艺术返朴归真的魅力。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的紧张进行着,常规、高效的课堂正处于构建阶段。我经常外出听课,而韩老师的课堂教学是首次让我感受到了常规、高效课堂理念的重要性。韩老师整堂课的教学形式就是一堂常态课、家常课,没有更多的修饰和虚华的成分,没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动画,没有临场作秀的氛围,自然、得体、和谐,这是我应该努力去学习的。

  二、理性教学

  韩老师讲的是二年级数学,韩老师让学生把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启发学生把想到的问题和数学学习相联系,尝试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刚才的问题,这样,就把数学知识系统的连在了一起,不仅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而且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引发的情境,带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生们用自己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自己的实际问题,兴趣油然而生,兴致高涨。教师即时又通过画重点内容、标重点字词等理解概念的意义,尤其在比的读法上韩老师并没有刻意纠正,而是让学生读,发现问题让学生纠正,又激发了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严谨认识,学生学的积极,教师课上的流利、连贯、自然。这也正是教师教学艺术的充分体现。

  三、道法自然

  数学课堂教学,忌教师和学生背道而驰。韩老师的课堂,让我体会到了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灵动性,教师自上课至课终,老师始终围绕学生运转,学生一直环绕老师运行。教师对学生并没有过多的限制和束缚,学生的想象、讨论、联系是自由进行的,学生占据了课堂的主阵地,但是,学生没有脱离轨道,没有脱离教师精妙设计的运行轨道,教师充分“放”了学生,学生充分“离”了老师,而结果是圆满的,成功的,学生学到了知识,教师达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

  联想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我想了很多:

  1、没有备好课

  对于备课,我感觉到了它的重要性,韩老师之所以课堂上运用自如,就在于她充分挖掘了教材的宗旨和理念,掌握了教学内容的要旨,而我平时备课还达不到这种严谨的态度,今后我会尽力做到。

  2、不懂角色换位

  平日的数学课堂上,我很少做到真正的和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很少把自己的角色当做学生去体验自己的教学过程,而从韩老师身上,我看到了这种教学态度的必要性。

  3、教学效果不好

  韩老师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收益颇多,既学到了数学知识,还掌握了方法。我在课堂上很少涉及这么多,唯恐时间不允许,造成了包办的情况,致使课堂效果不好,今后我应努力研究的教学方法,熟悉了解学生,做到课堂教学向自然高效迈进。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20

  曹xx老师“用除法解决简单问题”一课中引导学生用除法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认为这节课有以下几个亮点。

  1、注重算理阐述:在得出15÷3=5(人) 15÷5=3(组)曹老师问:能给大家讲讲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吗?你能说出15÷3=5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吗?在学生不断的说理过程中,学生对除法的意义理解的更明确了。

  2、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如在例题教学时,曹老师提出:又来了3个小朋友,那每组应有几人?你是怎样算的?如果又来了一人,这时还能平均分成三组吗?为什么?在解决这两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能自主的联系实际去解决问题。

  3、注重联系设计灵活巧妙:在练习中曹老师设计了两个问题:小白兔种了18棵白菜,12棵萝卜。要把白菜装在3个筐里,平均每筐装几棵?猴妈妈把12个桃子平均分给小猴和它的3个同伴,每只小猴分到几个?让学生选择一些有用的信息解决问题,体现了练习的巧妙性。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21

  《简单推理》是二年级下册“数学广角”中的内容,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程老师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日常生活中最简单最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呈现出来,并组织学生展开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整节课主要以学生为主,小组活动内容多样,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受推理的过程,从初步感知到自主设计操作,层层深入,学生和教师较好的融为一体,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本节课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活用素材,激发推理兴趣

  程老师在这节课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有层次形式多样的活动,通过这些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在玩中学,在玩中思。根据二年级的孩子的年龄特征,在教学中程老师活用素材,创造性的使用素材,设计猜老师的年龄、猜智慧星、猜水果、猜帽子的颜色等有趣贴进学生生活的学习情境,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推理兴趣。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简单推理的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推理的经验。整堂课学生参与积极性高,参与广度,学生学得有味又有效,无论是在知识、能力还是情感上都得到了不同程度地发展。

  二、层层递进,渗透数学思想

  程老师的这节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猜测等直观的手段解决这些问题。这节课引入环节。就设计了让学生猜想,共分三个层次,首先课一开始让学生猜老师的年龄,“瞎”猜(即随便猜),学生从中意识到这样是猜不到确定的答案的;然后在老师的提示下“犹豫”猜,结果有两种答案,还不能确定,学生从中感悟到有了前提条件,答案的范围缩小了;最后在老师的再次提示下,学生很快猜出了正确的答案,学生从中领悟到了“猜想”要根据前提条件去推理的。这个猜想环节与本课时内容相关密切,对后面的顺利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让学生能初步领悟到简单逻辑推理其中条件与结果的密切联系,同时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接下来,通过猜水果的游戏让学生明确有序的推理方法:能确定的先确定的推理思想。最后再从猜红红、兰兰和亮亮三位小朋友年龄。从中明白优化的推理思想:明确先确定好确定的推理方法。通过引导让学生从乱猜,到有条件地猜想,再到推理,经历推理的过程。让学生经历从无序到有序最后到优化的数学思想过程,层层递进,层层深入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由此可以看出这节课的思路清晰,重点突出。

  三、方法引导,注重习惯培养

  从两个事物“非此即彼”的判断到“三个事物的判断”,“三个事物的判断”中也是由“其中一个条件是肯定的”到“三个条件都是否定的判断”,一步一步深入,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层层深入,帮助学生掌握了推理的一般方法,程老师突破“培养学生初步的有序的思考、合理的推理的意识”这个教学难点。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数学活动中主动参与,亲身经历,体验简单推理的过程,获得了对简单推理初步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

  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特别注重细节。所有的解决问题,程老师特别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学生在寻找信息时指导学生用手指,手口并用。并向学生示范,把有用的信息在题目上做上标注,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也能像老师这样搜集信息,并把信息作有效处理。这里老师不仅仅是引导学生的方法,更主要的是向学生渗透怎么搜集信息,注重了对学生长久学习习惯的培养,这一点特别值得我们学习。

  四、收放自如,灵活动用推理

  整节课程老师做到了收放自如,教学过程中老师先引导,让学生经历了初步的推理过程,教师由扶到放、由浅入深,在用推理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几个问题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推理能力并能总结出简单推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又设计了让学生自主设计推理环节,让学生在创设推理游戏和自主表演当中,对推理知识进一步深化,深化加强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使思维训练层次提高。而通过有条理的说一说演一演,既让学生体验了推理的过程,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在倾听与表述的过程中加深对推理过程的理解。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22

  学生在学习这一节课之前,已经掌握并熟记了1至4的乘法口诀,而且部分学生在家里就已经对5的乘法口诀有了初步的认识,并能背诵下来。所以这节课李老师着重要求学生能独立写出乘法算式,并编出乘法口诀。要求学生理解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乘法口诀进行两个数相乘的计算,最主要的是让学生能够在编口诀的过程中进一步了解各种图形的含义,理解乘法的意义,能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

  1、李老师采用了情景教学法

  让学生在情景里亲自动手操作、探索,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过如此简单,享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如通过让学生摆小棒,一把小伞要6根小棒,摆2把、3把、4把、5把小伞分别要用几根小棒,你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并把学生由加法计算引导到简便的乘法计算,从而引出5的乘法的学习。

  2、重视学生的合作意识

  由于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差异,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的一些问题,让学生自己或相互间发现,并及时纠正。同时,合作也是学生走向社会必备的情商。这节课李老师很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学生独立填写乘法算式编完乘法口诀后,老师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口诀,让学生自己发现编写过程中的问题,做到及时纠正和改正错误。学生不仅学地积极主动,而且课堂气氛热烈,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而教师扮演的是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的角色。

  3、以多种形式巩固5的乘法口诀

  老师设计了不同形式的练习来巩固乘法口诀,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充分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建议:李老师在教学设计上如果能再多融入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学习数学也是为了应用于生活中,就更好。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23

  经过杨老师对《角的认识》这节课的精心设计,整节课的教学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能够立足于学生的主体发展,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动口表达、动脑思考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另外在教学画角这一环节,尹老师先让学生讨论怎样画角,再让电脑演示画角的步骤,然后又学生模仿着老师画角,最后再让学生独立画角。

  可能一定程度限制了学生操作能力的发挥,但我觉得尹老师的教学方式可能能更好地落实这一知识,并能有效合理利用课堂时间。个人觉得在教学角的特征这一环节时可以让学生拿手中的三角板摸一摸角,体验角的特征。角是比较抽象的几何知识,只有摸过,感受过学生才能对角的特征留下深刻的印象。总之,整节课无论是基础知识的落实还是重难点的突破,都是相当到位的。

  本节课分为三块内容,角的认识及判断,画角和角的大小。尹老师在这三块内容教学中处理得清楚恰到好处。本人比较欣赏尹老师在教学中的细致,如在判断中,除了说说是角还是不是角的原因,还通过变一变把不是角的图形变成角,或把角转一转还是角。在角的大小教学中,我觉得是不是可以出示两个角,一个开口大但边短,另一个开口小但边长让学生判断哪个角大?学生可能会判断开口大的角大,以此来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24

  一、教学风格——大气亲和

  在这节课中,刘老师的语言简洁流畅、干脆利落。更重要的是在与学生的互动上亲切自然,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跟一年级的学生上课像在谈心一下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更时时用亲切的语言表扬他们:我请做得好的同学说,谁谁表现真好等。

  二、教学艺术——顺势而导

  刘老师的眼中有数学,心中更有学生,做到了尊重学生,顺势而导,引导学生思维走向深入。如:第一幅与第二幅为什么能很快描述出来,第二幅为什么不能呢?等引导学生进入深入思考,课堂中到处是这种顺势而导情境。

  三、教学过程——抓住核心

  刘老师这节课中紧抓住核心进行教学,达到了较好的效果。

  1、数学好“玩”

  刘老师首先从孙悟空同学们非常感兴趣的人物引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让学生跟孙悟空比比火睛金晴,谁更厉害把学生带入一个有着魔术味道的学习过程。先让学生看3组图再让学生猜一猜峁才看的3幅图是怎样的这样,一下子把孩子们引入到一种好玩的游戏情境中,激起了孩子们的参与热情。这样,就会让整个学习过程变得轻松快乐。刘老师的整节课,从材料选择上、方法上等,都让我们感受到了数学好玩。

  2、“玩好”数学

  把一节数学课上得有趣,这一节课成功了一半。还要“玩”好数学,才是一节完美的数学课。“玩”好数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数学学习的兴趣上,它还应该引导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习得数学技能,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形成对数学价值观的认同。刘老师的课在这方面给予我们很好的启发。

  (1)关注数学知识本质,引领学生学习有价值数学内容。

  刘老师在这节课中不仅仅引导学生看好玩的图片,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关注好玩背后知识本质。如引导学生说出图片是怎么排列的,按形状、颜色、大小一组一组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样,既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又引导学生进行了数学化思考与数学化表达,让学生用语言清晰表示规律,掌握规律本质知识。

  (2)关注数学思维特质,引领学生参与有层次的思考过程。

  这节课中刘老师不但引导学生关注数学知识本质,更是抓住时机通过深化,强化等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如学生找出规律后,通过追问:第10组第1个是( );第30组第2个是( );第100组第3个是( )。指引学生的思维一步步走向深层。这样,学生通过推理等活动也丰富了数学活动经验。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25

  总觉得复习课难上,要上出彩就更难了。今天听了朱老师的课,顿时觉得原来复习课也可以上得如此“如鱼得水”。

  “图形与变换”是六年级下册总复习的内容,包括了小学数学中所牵涉到的所有平面图形的变换。其变换方式有平移、旋转、轴对称、放缩这四种。面对内容综合、大班教学、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朱老师设计了三大板块“回忆再现——合作梳理——运用创新”,朱老师抓住复习课的特殊性,课堂一开始通过观赏美丽的图案让孩子用数学的眼光去回忆整理,这样就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整理,只有整理到位,学生才能系统地掌握知识结构。于是就形成了本堂课的几大亮点:

  (1)重视合作梳理

  传统复习课中总是由老师梳理知识,学生则为了应付考试,为了知识点应用达到所谓的“熟能生巧”,用题海战术来进行强化练习。到头来把学生强化成只会套用公式的解题工具。本节复习课则让学生亲自经历梳理、自主建构知识网络,给予他们充分展示自己个性、独立思考的空间,使他们人人参与学习过程,情感、态度、学习能力才能得到培养和发展。

  (2)自主建构知识结构网络

  让学生自己合作梳理体会平移、旋转、放大、缩小与轴对称图形之间的关系,从而建构知识结构网络。充分利用课件的载体,根据图形变换的特点,让学生动脑思考,变换的图形展示后,让学生分别归纳出其变换的特征。轴对称、平移、旋转有共同的特点:大小、形状不变;放大与缩小:按比例放大与缩小,大小变换,形状不变。学生通过几种变换方式组建的交流,更深层次地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的认识,并能综合运用。

  (3)重视有趣、注重创新

  朱老师在练习部分设计了有趣的闯关游戏,游戏题目很具有层次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游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一关小小设计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这正是新课程倡导的教学理念。在玩中学习,渗透审美教育,让学生很好地把美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

  (4)以错误为着力点,加深孩子对知识点的掌握

  朱老师让孩子们不回避错误,并且让错误成为课堂教学资源,课堂上出现错误才更真实,如果我们能正确对待,恰当地运用,就能成为我们教学时的重要资源。课堂上通过对错误的展示和分析,使其他学生也能参与到问题的探索之中,也为其他学生提供了借鉴。

  总之,朱老师很完美的演绎了一堂数学复习课,让我听后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26

  今天上午听了一节二年级数学上册用加减混合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课,受益匪浅。我认为这节课是成功的,有待我们学习和借鉴。雷老师虽已年过五旬,但他不服老的敬业精神,以及课堂上独特的教学风格为所有的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凸显数学学习的生活化;还注意研究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体现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主动探究过程。从整体上看,他们都完成了教学任务,较好地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体现了教为学服务的思想。我认为本节课以下几方面处理得好:

  一、课前复习练习。

  对二年级学生来说非常有必要,而且要长抓不懈。

  二、用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话题引入教学。

  通过创设情境“美术兴趣小组作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整节课始终使学生置身于情景之中,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

  三、教师注重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例5时,教师注重了三个环节的教学。

  1、在“知道了什么?”环节教师重在使学生明确要解决的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男生有多少人?”第二个问题是“美术数兴趣小组(男生和女生)一共有多少人?”;同时明确两个数学信息:女生有14名,男生比女生少5人”。

  2、在“怎样解答?”环节中,第一个问题是旧知,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数量关系的分析解决问题较为容易。第二个问题的解决是教学的重点,关键要教学两点:一是引导学生理解“美术兴趣小组一共有多少人”的含义,即就是求美术小组男生和女生合在一起是多少人;二是要通过分析,会将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或结论作为解决第二个问题的信息。同时还应注意,学生用“14—5+14=23(人)”解决第二个问题,也予以肯定。

  3、在“解答正确吗?”环节,教师重在梳理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如先解决第一个问题,再解决第二个问题;第一个问题的结论是解决第二个问题的信息等。

  在教学时教师充分利用情境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对解决问题的过程、策略与方法进行相应的梳理,引导学生学会连贯地思考,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养成反思的习惯,同时使学生充分感受加、减法计算和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四、注重知识的拓展。

  通过4道巩固练习,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挖掘其思路,鼓励他们大胆的讲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及时给予肯定或鼓励,并在鼓励学生想法、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又不忘教给学生一般的优化的计算方法,让他们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都得到了共同的发展。

  总之,雷老师这节课思路清晰,数学语言简练,很具有感染力,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同时,他教态亲切自然,注重课堂中的评价语,师生关系融洽,老师上得轻松,学生学得专注,是一堂成功的数学课。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27

  郭老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准确,教学设计合理,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自主探索,动手实践,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头脑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也提高了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能力。本节课充分体现了新教学理念所倡导的自主学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愿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小学生学习的动力。本节课针对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郭老师创设了学生喜闻乐见、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通过让学生分苹果这一情境复习了已学知识,通过帮小猴分苹果展开问题,并把分苹果这个情境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自觉的融入新知识的学习,并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在这一环节中,郭老师为学生根据书中已经给的信息提问问题,提高了学生动脑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积极性。

  二、重视学生的操作能力,使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本节课以学生操作为主。通过学生用小棒代替分苹果分一分,分到的分苹果要同样多、平均分问题的设计活动,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探究与发现的空间,虽然是学生操作,但每一次操作之前,郭老师都能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学生知道本次操作的内容及操作后的要求,因此课堂上学生操作不是无序的,而是紧张有序地在进行,这就使操作具有了实效性,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带着问题,动手中又积极地思维,达到动与静的结合,观察与思考的有机结合。学生通过操作、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等方法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了学生,使学生明确了"平均分"的含义。

  三、重视练习题的设计,进一步巩固所学新知。

  郭老师设计了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题,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起到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郭老师生动的儿童化语言和运用丰富多样的奖励措施,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的心理需求,维持孩子们学习新知的兴趣,进一步加深了对除法的理解。

  郭老师这节课充分体现了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郭老师敢于放手,给学生的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较好地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整个教学过程中,分一分、摆一摆、说一说、练一练,无一不是学生在主动探索与操作,可以说,正是由于教师敢于放手,才有了学生的主动探索与思考,才有了学生主动学习、动脑、动口的机会,才有学生的全员参与,才形成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心态,才有了学生的主动体验,在郭教师创造的和谐、民主、可以充分发展的环境中,让学生的潜能得到了一定的开发,郭老师这节课是一节高效的课堂。

  二年级数学评课稿 篇28

  作为老师执教的二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推理》这节课的主评人之一,我倍感荣幸。听完这节课,我的心情非常地激动,深深地被老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风格震撼了。同时,也非常感谢老师提供了一个优质的模板,供我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来学习。下面我就这节课谈谈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

  先来说几点值得我学习的方面:

  1、整体上看,设计地非常巧妙,呈现出龙头、狮腹、虎尾的局面。无论是课前导入、课中新授、还是课后练习,都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很享受。

  2、导入新颖、实用。学生从猜一猜中意识到没有提示胡乱地猜是猜不出正确的答案的。然后在老师的提示下再猜,结果有两种答案,还不能确定。直到老师再给出提示,学生才猜出正确的答案。学生从中感悟到有了前提条件,答案的范围缩小了,就能很快猜出了正确的答案。这样层层紧接,环环相扣,学生从中领悟到了“猜想”要根据前提条件去推理的。这个猜想环节与本课时内容密切相关,对后面顺利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让学生能初步领悟到简单逻辑推理其中条件与结果的密切联系,同时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3、学习活动灵活多样、有层次。从猜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到分角色拿书,到动手写方案,再到小组内玩猜一猜的游戏,最后到思考谁先出教室,使学生体验推理的过程,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而且,这些活动的主体都是学生,这也体现了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4、注重对理解题意和推理过程的引导。课堂中,引导学生对问题中的信息进行梳理,让学生把握关键信息。弄清题意后,分角色演示,再自己写方案,说想法。一步一步地帮助学生理清思考过程中每一个判断的理由和依据,使得思考过程变得清晰、有条理。

  5、尊重学生的认知特点,读懂了学生的心思。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用侦探高手柯南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思维在老师的引导下活跃起来。在解决问题中,师生、生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感知推理的过程,提高推理的能力。

  6、注重学生语言表达完整性的培养。在让学生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时候,个别学生表述的不够准确,老师引导学生说出“因为…,所以…”,帮助学生把要表达的内容说完整。接下来问:谁还想说?谁还能说得更流利?让更多的学生敢说、能说、会说。在说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将自己思考的过程清晰化。

  7、教师自身素养高。当学生说出“左手拿橡皮,右手拿硬币”和“右手拿硬币、左手拿橡皮”这两个相同的答案时,老师清醒地直接指出你说重复了。可见,老师反应灵敏、思维敏捷,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

  听完本节课,有以下几方面想和大家商议:

  1、推理的过程与方法应该多样化。在解决例题中的问题时,不仅可以从人的角度出发,根据小红的话先确定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再根据小丽的话排除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那就能再确定小丽拿的是品德与社会书,最后确定小刚拿的是剩下的数学书。也可以从书的角度出发,根据小红的话先确定小红拿的是语文书,再根据小丽的话排除小丽拿的不是数学书,那数学书谁拿了?肯定是小刚拿了,剩下的品德与社会书就是小丽拿了。

  2、老师说的太多。课堂中,当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我们要耐心地等他说完,把说的机会真正地留给学生。

  总的来说,老师的这节课非常成功。整个教学过程设计上深入浅出,层层推进,有深度,有广度,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