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好的老师》评课稿三篇

张东东老师

《我最好的老师》评课稿3篇

《我最好的老师》评课稿1

  课文讲述了“我”六年级时的科学课老师怀特森先生的故事。他是一个很有个性的人,教学方法独特,他用出乎意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和科学的怀疑精神。课文具体描写了怀特森老师一次出乎意料的教学过程。第一天上课,怀特森老师给我们讲授“猫猬兽”这种动物,我们根据课堂笔记做的随堂测验竟然都得了零分,原来怀特森老师讲的关于猫猬兽的一切都是编造的,他希望我们从这个零分中吸取教训,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具有怀疑的能力。

  这篇课文的结构清晰简洁,详细具体地描写了一堂科学课的经过,概括简略地描写了此后的科学课成了一种“冒险”,最后描写了“我”对怀特森先生的感激和赞扬。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能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精神的另一个侧面──独立思考和科学的怀疑精神;另一方面,是让学生学习这篇课文一事一议,从一个具体的事例发现一个道理的写法。

  蒋老师执教的这堂课有以下亮点:

  一抓住了“这算什么老师——我最好的老师”这一情感冲突的线索进行教学。“水尝无华,相荡既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于是,在这堂课上就抓住了“这算什么老师——我最好的老师”这一情感冲突,设计了两个主要的板块:欲扬先抑感受“气愤”和峰回路转深感“佩服”。在学习中,充分利用情感这一平台,读找体会重点词句,转换句式,拓展写话,接受和建立新的价值观。学生的感情变化是在品位和咀嚼课文的重点词句中自然发生的。这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在三维目标的融合中,情感既是教学内容又是教学结构,既是教学目标又是教学手段。可以融入情感这一磁场中的有知识,有能力,有过程、有方法、当然更有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中,带领孩子们层层剥笋似地深入体会怀特森先生确实是最好的老师。从一堂课到每一堂课,从他的课堂到别的课堂,从课堂到课外,怀特森先生带给学生的怀疑主义影响了孩子所有的学习方式和人生导向。尤其是最后的拓展训练,是精神和文字可以共生的载体,事实上也是学生们对怀疑主义这一价值观是否真实有效建立的一个检验和展示。从这个意义上说,拓的是课文的意蕴,展的是课文的内涵。

  二自主、合作学习的学习方法,通过读来理解感悟文章。围绕这“这算什么老师——我最好的老师”两个层次展开的。从内容上看围绕中心的句子较为明显,《语文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时,紧紧抓住这个文章的文眼来进行,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教学时,是轻分析,重感悟,让学生自主阅读。本课设计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品味,理解感悟。读得充分:有整篇读,有一部分一部分地读,有关键语句的反复读;读的形式多样:有自读、范读、领读、齐读、师生合作读、同桌互读、小组轮读等,使学生在熟读中不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感悟表达方式、获得情感的体验。读后又让学生自由谈体会和感受,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的,做到时时刻刻进行切实的语言训练,又时时刻刻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教育的力量。

《我最好的老师》评课稿2

  上午听了六年级的一节语文课,感触特别多。高效课堂是“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或者说高效课堂“学生是主人,活动是中心”,这些理念在这节语文课堂中很难找到,课堂中学生的小展示不典型,大展示没有,这不是高效课堂的理念。

  高效课堂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相互探讨交流,碰撞出知识的火花,生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学习的乐趣。如果把高效课堂上成了没有学生展示的课堂,那就太可惜了。这节语文课老师先用问题导入课题,点小组同学回答,后让学生相互检查预习检测和整个导学案完成情况,老师给小组打分评价,耽误了一些时间,然后进入互学阶段,导学案没有设计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学生只是把独学的题目答案念一念,有几个小组整体把课文中的段落读一遍。总之,可以说是在老师的掌控之下学习,学生还是被动的学习,课堂气氛有点沉闷。如果学生在互相学习当中,能够结合自己的感受,说说自己喜欢的是现在或者曾经的那一位老师,再讲一个有真情实感的小故事,这样既学习了课文的说明方法,又表达了自己对老师的情感,课堂气氛自然就活跃了,学生也学的活了,学的有兴趣了,效果可能会更好,可惜没有。

  高效课堂中,“展示”是课堂重点,是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展示自己的舞台。没有展示的高效课堂,就像一个没有灵魂的人,展示的重要性由此可见。遗憾的是在这节语文课上,没有看见学生在小黑板上的成果或问题展示,也没有看见学生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观点,相互之间进行补充、质疑,没有结合课文联想拓展。这是一篇赞美老师的文章,完全可以让学生在预习过程当中,搜集有关歌颂老师的歌曲、诗歌等等,在展示中尽情歌唱、高声诵读,借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展示自己的风采,拓展学生的知识范畴,实现课堂知识超市的目的。

  从导学案来看,学生已经预习的非常充分,可是在课堂上,学生却没有什么自己真正想说的话,也可以说是没有发现学习当中的问题,反思其中的原因,就是老师控制了学生,控制了课堂,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自由学习。结合这节课展示的学习目标,其中第二点学习独特的写法、体会一个人独立能力的重要性这点就在课堂学习中没有反映出来,也可以说是没有完成这个教学任务。这点也可以说是导学案的“导学”作用没有设计出来,也是导学案设计的不足之处。“评学”环节,老师让学生想想有没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有点画蛇添足的感觉。如果此时让学生结合学习,拿起笔来,把自己想对老师说的心里话写出来,或者自己创作一首小诗歌,甚至可以动手制作一个小礼品,来表达对自己喜爱、尊敬的老师的感激之情。再用几分钟时间,让同学展示出来,无论写的好与坏,有真情实感,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来鼓励,何乐而不为呢?

  总之,这节课走了高效课堂的流程,缺少了流程当中最重要的“展示”环节,少了画龙点睛的“点睛”之笔,学生没有动起来,活动没有开展,实在是有点遗憾。另外,课堂上自始至终,没有听见老师对那个学生的`表扬鼓励,没有听到情不自禁的热烈掌声,作为一节高效课,这也是要引起注意的。

  以上只是个人感觉,和大家商讨,请斧正。

《我最好的老师》评课稿3

  这是我第二次听师大附小的赵挚老师上一篇略读课文《我最好的老师》。两次的感觉截然不同。

  还记得3月10日,在我们天华学校的多媒体教室里,赵老师给我们上了《我最好的老师》这一课。上课伊始,赵老师提出了问题:“默读课文,怀特森老师是个怎样的人?试用2—3个词语概括。他在这节课上有哪些出人意料的举动?在书本上用波浪线划出相关的句子。”乍一听,觉得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后来越听才越有劲儿。原来,在这节课中,赵老师想指导学生们掌握写人的表达方法——一人一特点一事例。在课堂上,赵老师安排了很多的训练:如用一个词语概括怀特森老师的特点,将课文中的间接叙述、直接叙述相互转换,完成课堂练习第二题……整堂课下来,安排得很满,最后给我一个感觉是:这到底是略读课文的教授呢?还是一节作文指导课呢?我茫然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体现了出来,可是依然有老师牵引的痕迹。因此,对于第二次来听《我最好的老师》并没有太多的期待了。然而,这一次,却让我看到了很多的惊喜。

  课堂上,赵挚老师提出两个问题:“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怀特森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整节课都是围绕这两个问题而展开。再也没有其他多余的东西。赵老师特别的从容,或许面对的是自己的孩子们吧。她很淡定。我还记得,赵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们该怎样做,才能让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呢?”有个孩子站起来了,可是回答的内容却是证实自己观点的句子。这时,赵老师并没有着急,而是再次重复这个问题,并提示孩子听清老师提问的内容,直到这个孩子回答准确为止——“找到证据,让别人认同”。这个小小的环节居然花去了2、3分钟。对于展示课来说,哪怕一分钟也很重要啊。我想,如果换做是我,肯定会急不可耐地让另一个孩子来回答了。

  很快地,《我最好的老师》学完了,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延伸学习《新来的王老师》时,赵老师以同样的两个问题展开。学生的自学很精彩。最后的学以致用环节是一个课外的练笔。这堂课,老师的教学思路很流畅,教学行为的展开也很顺畅。比起第一次的试教课,课堂的侧重点更加鲜明了。

  然而,课堂上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有两个孩子对怀特森老师的评价——“疯狂、误人子弟”。我惊讶于孩子们的这种想法。看见赵老师一一地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时,我把目光聚焦到了“疯狂、误人子弟”上。可是并没有听到赵老师对于这两个词语的质疑的展开。最初以为,赵老师会在最后一个环节回到这两个词语上。赵老师选择了淡化。这令我倍感遗憾。其实,赵老师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就从“疯狂、误人子弟”这两个词语展开讨论。因为疯狂是一个贬义词,用来批评别人十分不恰当的行径;误人子弟更是对于一个教育工作者最大的否定。怀特森老师真的是一个疯狂的老师吗?他是在误人子弟吗?如果以它们为中心,孩子们就能从课文中找到更多的证据,证明怀特森老师是一个特立独行的、教育方法独特的老师,是一个教会学生自己去寻求真理方法的老师。那么,这堂课或许会更加精彩。

  再相逢《我最好的老师》,我并觉得是一次枯燥的重复,它让我看到许多课堂生成的智慧。一个老师,在课堂上,懂得舍,才会有更多的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