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端午粽》评课稿

秦风学老师

一年级语文《端午粽》评课稿

  导语: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下面是整理的一年级语文《端午粽》评课稿,欢迎大家参考!

  一年级组打磨的这节课扎实有效且富有童趣,最后由基本功扎实的曹老师演绎,上得很成功!梳理之后有以下几个亮点:

  1、创设情境,富有童趣

  整堂课创设了端午节浓浓的节日氛围,在这样的情境中注重①习惯渗透有童趣一年级习惯培养很重要。曹老师做了很好地示范,在课堂上没有教条式的`“你该怎么做”“不该做什么”,而是用游戏的形式渗透,师“请你跟我这样做”生“我就跟你这样做”,学生兴趣盎然中不知不觉培养书写、握笔、读书等习惯。②教师导语有童趣在课伊始教学“端午”一词时,在日历中认识端午的时间,老师采用拟人化语言“从农历的五月开始,走呀,走呀,走到了五月初四,初四之后就到——初五,端午节到了”多有意思;在复现词语环节,老师一句话“现在外婆的粽子也熟了,让我们一起帮她把词语粽子放到盘子里与大家分享吧”,很自然地又把学生带回整堂课创设的情境中,复习巩固了词语。③识字方法讲童趣低段识字教学是重点。在教“端”和“粽”两字,老师把两字放在一起,让学生去读一读,比一比,发现规律“立”和“米”做偏旁要谦让空间给右边的部件。儿童化语言记住“边上有人啊,就要有礼貌轻轻收一脚。”

  2、目标明确,学得充分

  根据文本特点结合学段目标,锁定读好长句子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①学法清楚读好词“箬竹叶”、“糯米”;读好词组“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教给方法“的”字轻读,最好藏起来读;做好“词组连读”;用问答式理清意思。一步步训练,扎实有效。

  ②读的形式多样有开火车读、同桌读、个别读、齐读

  ③习得方法读好读好第二三句,继续迁移运用读第一段的那句话。目标相当明确,层次清晰,足足用10分钟学的过程充分铺展开。

  3、人文渗透,设计巧妙

  课伊始,让学生看图片猜节日,了解端午习俗,渗透传统文化;课结尾,在练读长句子“一……总会……”的过程中,“端午”自然地替换为“中秋”、“春节”,无痕地渗透爱家,爱亲人,有亲人付出,我们应该感恩惜福。这两个点的设计自然巧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