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评课稿

孙小飞老师

语文《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评课稿

  《爸爸的花儿落了》通过写爸爸对“我”严中有爱的教育和爸爸去世时“我”的人生体验,表现了“我”从中感悟到爸爸去世后自己虽然还小,但也应承但起许多原属于爸爸的责任的感悟。这篇爸爸的花儿落了评课稿,是以授课教师的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并分析了教师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一起来看一下。

  杨老师恬淡、闲适的的性格很适合讲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安静的课堂适宜安放那种挥之不去的淡淡的'哀愁。

  学生是预习过的,老师上课前介绍了作者及写作背景,检查了字词的预习效果。提出以下四个问题由小组讨论杨:

  1.爸爸是个是个怎样的人。

  2.“花”在文长的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3.文中写了哪些眼前事,哪些过去的事,这些事设怎样的引出的。

  4.文章体现了怎样的情感。

  这些问题并不深奥,孩子们可以理解问题的要求,所以讨论还比较热烈,也许是文章的特点使然,也许是杨老师的风格影响,即使热烈的讨论,也只是孩子们有话说,敢于说,声音依旧低小,这没有什么不合适的。讨论过后。逐个问题由指定小组分析说明,每个小组都有两个同学完成,一个学习好的站在自己座位前语言表述,另一位相搭档的学习较差的在黑板上写关键词。经老师的引导不同小组去补充,孩子们的思考逐渐深入,答案渐渐丰厚,与老师后来通过屏幕出示的答案接近。

  这样的小组搭配,确有好处。一对一的协作显然比泛合作更有效,尤其在合作学习的初期,还不知道怎样合作的时候,从在黑板上写关键词的情况看,都写的简练准确,很有概括性,表明它们领悟到了题目的要旨。再其次,即使没有懂,是依样画葫芦,也是个开始,也比枯坐教室要好吧。

  《爸爸的花儿落了》,是我很熟悉的文章,进入教室,在大屏幕上看到文章的题目,那种忧伤的情感便在心中升起,饱满、凝重,使人含泪,很想在读或在听中去抚慰自己的这种情感,而不是去分析或者讨论。

  “是什么-----?”,“根据什么”更多的是逻辑意义上的命题及其证明,我们从文学作品中得到的收获和体会,更多的是感性的,孩子们是不是也需要这种情感体验呢?这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这种体验除了作品本身是别的无法带给他的,所以读书,默读、沉吟、放声读、比较读、听别人读,应该是第一节课的主旋律,45分钟听不到读书声,不仅让我这个听课人的感情无法安放,也使孩子们的讨论仿佛是讨论一个物理命题,情感麻木。

  其次,我也觉得,这些问题本事好像问题不大,为什么孩子们的回答,即使准确,也是言之无味呢?我认为是除了上述缺乏阅读的原因以外,还有问法和老师的要求有关,比如“爸爸是个是个怎样的人”,要改成“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怎样满含深情的描述你的父亲,他是个怎样的人”。我的问法是不够简练,但传达给他一个信息,带着感情,需要用文学性的语言来回答。

  再其次,孩子们的课堂语言,常常的是一大篇的大白话,不能从学习的文章中汲取营养,这是教师在要求和评价中要特别注意引导的。

  合作学习中的语文,很容易使得课堂人文性流失,是教学模式的问题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