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法》评课稿

刘莉莉老师

  《分数乘法》评课稿 篇1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经历动手操作、画图表示、推导、归纳等探索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还要能运用分数乘分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对小学生来讲是很难理解的,教师也是很难用数学的推理来讲清的。所以教师在这节课借助直观图示来总结。在教学时,以折一折、议一议等活动为主线,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动手操作的时间和观察、交流、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去探究问题。

  还重视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结合,三者相辅相成,鼓励学生讨论如何折纸表示1/2的1/2及其结果,这样不仅解释了符号语言的意义,也直观形象地展示了1/2的1/2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折纸过程中,充分体会到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初步感知计算分数乘分数时为什么是“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的道理,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进一步弄清分数乘分数计算方法的归纳过程,再此环节教学时,教师因计算机使用不熟练导致操作失误,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学生对于1/3的1/2理解不是很好。说的不是特别到位。我认为本节课教学设计很好,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就是教师上课时随意性强需改进。

  《分数乘法》评课稿 篇2

  张伟老师讲的是《分数乘法应用题》一内容,听后感觉教学效果非常好。

  分数乘法应用题涉及到了单位“1”的判断,而单位“1”的正确判断与较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答息息相关。学生在接触到两种结构分数应用题,很容易把单位“1”搞混淆,出错也是经常的`事,在突破这个难点的问题上,张老师采用的方法是统一两种结构的分数应用题,教会学生找单位“1”,利用画线图和列数量关系的手段去解决问题,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下面具体谈谈张老师是如何突破难点,有效的将两种结构的分数应用题统一起来的。

  首先,“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种结构往往比较简单,从学生的练习来看,学生掌握比较好。刚上这种结构是,班上有大部分学生都能在没有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但少部分同学面对应用题这种形式,具有胆怯心理,张老师从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入手,在新课的复习引入的环节让全班学生完成相应的文字题,学生容易入境,然后放开手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展开对应用题的控究,并让完成较好的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全班共同交流,共同得出单位“1”,以及分数所表示的是“倍数关系”,并且结合线段图的方式,引导这个分数所对应的量,通过比、画、找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发现这种类型的应用题和分数乘分数所表达的意义一样,另配合相应的练习,帮助学困生较好地掌握该类型。

  其次,在解决“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这种结构问题时,张老师没有走以前的老路——————让学生死记模式,他选择的方法是通过判断句子“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中多或少了谁的几分之几?这个句子从语文的角度来看,其实它是一个省略句,省略的正是多或少了“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这里所指的“一个数”其实就是前面所提到的“一个数”,如果在这样一个短句中出些两个“一个数”就会重复啰嗦,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很容易找到单位“1”,从而这种结构和第一种结构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再通过画线段及列数量关系的方法,分析对应量及所求量的关系,学生比较轻松的掌握此种类型,从反馈的结果来看,学生在判断单位“1”不容易混淆,这种讲解的方法的效果比以前记一个模式的好多了。

  《分数乘法》评课稿 篇3

  听了金老师的课,她的教学风采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是充分重视学生“说”的训练。金老师不仅关心学生是否会解答问题,更关注解决问题是采用了什么方法,以及方法是怎样想出来的。引导学生把思考过程有条理的说出来,为了深化学生的思维,解题后要求说出算式的依据,在说中及时得到反馈,进行矫正、补充,这种“说”的训练,不仅能帮助学生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促进语言与思维的协调发展。二是很好地解决了“大部分学生会,怎么教”的问题。

  因为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学习本节内容并不难,为此金老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他们学习应用题的兴趣。在这节课中,学生自主学习,采用四人小组合作,引导学生探索、相互研究,大胆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说”中学到知识,增长本领。三是利用好线段图。借助直观的线段图帮助分析题意。不仅体验数形结合的优越性,还有利于提高学习有困难学生的理解能力。在新知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画线段图,尝试不同的解题思路解答。学生对第二种解法有了更清晰的理解,并得到了第三种解法,即先求一份的数,再求几份的数。再经过对不同方法的比较中体会出不同解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拓宽了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