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的热胀冷缩》评课稿

阿林老师

《液体的热胀冷缩》评课稿

《液体的热胀冷缩》评课稿1

  听了梁老师执教的《液体的热胀冷缩》一课,感受颇多。《液体的热胀冷缩》是三年级下册的一节科学课,主要通过观察水及其他液体受热和遇冷时的体积变化情况的研究,引导学生总结出研究中的共性特点,帮助学生构建液体具有热胀冷缩性质的概念。引领学生亲历探究科学、建立科学概念的过程,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并通过与生活现象的联系,进一步激发他们对于研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并最终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这节课,梁老师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有趣的实验活动是科学教师引领学生探究的最有效的武器。梁老师积极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听完这节课,我感到比较成功的是整堂课教师始终以“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新理念进行教学,课堂上学生都是带着一种快乐的心情,在玩中学习科学真理。他们时而观察发现,时而探究领悟,时而又笑容满面,我想这就是科学课的乐趣。在做实验过程中烧杯和试管包皮配合使得实验的现象较为明显,之后让学生换成不同的液体来做。加深对这种现象的理解,因为整个实验教师只是指导,而真正的探究者是学生,所以课堂气氛活跃,大家对于各自的实验现象进行比较,共同探究原因。学习效果非常理想。

  对于液体热胀冷缩的现象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但是有些不善于观察不善于思考的学生往往漠视这种现象的存在,既看不出特别,也不想去探究特别现象背后的为什么,而这节课的实验最大困难是怎样让学生清晰明了看到液体热胀冷缩的明显变化。我觉得作为一个科学课的教师,应该时刻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每一节课,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好的体验、探究的过程,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目标。

《液体的热胀冷缩》评课稿2

  连续听了李老师执教的《液体的热胀冷缩》几课后,我有以下本节课的一点看法:

  首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是:科学概念:

  1、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2、许多液体受热以后体积会变大,受冷以后体积会缩小。过程与方法:

  1、改进实验以达到更好的实验效果。

  2、制作一个简易的观察水的体积变化的装置。

  3、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比如瓶装水为什么不装满)。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学习科学知识,要运用到日常的生产和生活。

  李老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精心设计教学。由水的热胀冷缩的性质,推到一般液体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设计制作了一个简易的观察水的体积变化的装置。在课堂上,学生积极进行探究思索,学生手脑并用,学生在思索中讨论,没有出现实验课上乱糟糟的场面,课堂教学秩序井然。能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学以致用。

  其次,整个教学设计完整、结构紧凑,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突出科学探究。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李老师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根据教师所给的材料,让学生讨论:“怎样做才能更明显地看出水受热体积会变大?”让学生讨论,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放手让学生去进行科学探究,这样做比教师直接说出试验方法好得多,这样才体现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自主性。

  第三,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让学生处于积极的思考和探究活动中。在教学过程中李老师善于培养学生概括实验结论的能力,做完实验后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概括出实验结论,还培养了学生的科学表达能力。

  第四,教师进行了拓展延伸。比如老师布置了作业: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热胀冷缩的性质?如果杨老师在课堂上能把一些细节处理好就更好了,总的来说,这节课这节课上的比较成功能用自制的简单器材进行教学,我们需要从中好好学习。

《液体的热胀冷缩》评课稿3

  听过陈老师的一节《液体的热胀冷缩》的科学课,我很受启发也对我今后的教学给与了启示,下面我就以下几点谈谈我对这节课的评析:

  一、从整体教学设计上看,李老师依据了《科学课程标准》,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突出科学探究等基本理念。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探究状态下学习”贯穿整个课堂教学。整个课堂设计完整、结构紧凑、逻辑严密、前后呼应。整个过程设计较为合理。

  二、在课的初始,陈老师通过谈话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在教学过程中陈老师给学生营造了浓厚的探究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和探究活动中。有学生的独立思考;有分组活动交流合作学习,互相补充,有学生实验。通过不断的探究,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动手实践。将学生活动不断推向新的高潮,让所有的学生都明白了“探究的过程”和“探究的方法”,不仅教给了学生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了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这是这堂课学生最大的收获。其次陈老师温和的教态,不仅使听者感到愉悦更让学生都是带着一种快乐的心情在玩,在玩中学习科学真理。他们时而观察发现,时而探究领悟,时而又笑容满面,我想这就是科学课的乐趣。在课的最后环节有这样一种目标指向——叫学生不仅仅要关注到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而且要关注到通过多种液体的研究最后得出液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教学中,当学生观察了水具有热胀冷缩性质后,陈老师便提问:“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能不能说所有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让学生明白我们应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不能以片概全。后来又让学生尝试做其他液体是否有热胀冷缩性质的实验,教学活动的实施效果不错,学生确确实实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构建出了这些活动过程。

  同时,针对实验器材的选用我也有几个疑问想和陈老师一起交流和共勉:

  1、老师是否可以提前配置好一杯红墨水,供学生使用;

  2、建议老师用三种不同颜色的橡皮筋,这样学生易于区分;

  3、本课玻璃仪器居多,老师要适当进行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