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平行评课稿

刘莉莉老师

认识平行评课稿

认识平行评课稿1

  本大周听了几位数学老师的公开课,印象最深的是张老师的《认识平行四边形》这一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张老师这节课说的最多的一个词:合伙。张老师尽量的给学生创造较多的讨论、分析的机会,在动手操作中,张老师多次强调合伙,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使学生在知识方面互相补充,在学习方法上相互借鉴,在愉快的气氛中培养学生良好地合作交流能力,让学生享受自主的快乐。

  张老师这节课的教学设计能落实贯穿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基本教学理念,精心设计学生的操作活动,充分利用学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首先出示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多边形,通过复习引出平行四边形,然后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一些平行四边形,如:学校门口的大门、栅栏等等,让学生通过用手描一描,让学生在描的过程中感受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张老师一边讲解,一边借助多媒体放映展示,直观、形象,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知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教师利用学生好奇心,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激发学生主动去找一找、描一描、数一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教师这个环节的设计得非常巧妙,让学生在操作中明白至少需要几根小棒。

  总的来说,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张老师把教学的重心落在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探索理解上,教学流程自然,教学结构完整,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方法灵活,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谓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有机结合,具有课堂教学实效,我听后感触多多,得益很多。以上所述,只是本人听完课后的一些拙见,不当之处,恳请各位领导、老师指正。

认识平行评课稿2

  今天,听了陆老师执教的'《认识平行》这一课,感觉收益甚大。在整节课中,陆老师对重点、难点的讲解极为透彻。

  本课难点是探索平行线的画法。陆老师先让学生自己在白纸上画平行线。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没有格子了,尺在移动的过程中会怎样?(容易晃动)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在交流中,学生各抒己见,并说出窗户移动离不开轨道,然后想出利用三角板所在的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另一条直角边紧靠直尺,平移三角板到某一处画出另一条平行线;甚至有学生沿着一张白纸的两边画……学生在比画、争论、互相帮助中兴趣盎然,教师又及时总结画平行线的方法:一合二靠三移四画,学生容易理解,记得也牢。

  整节课,老师创设的学习气氛是宽松和谐的,注重了数学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注重了自主探索和接受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交流、发言;还注重了课堂教学的合理评价,除了课堂上老师机智、幽默的语言外,还有全课总结时的“自我评价”,体现了知识线与情感线的相辅相成。

认识平行评课稿3

  本节课杨老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精心设计学生的数学活动,通过折一折、量一量、围一围、说一说、画一画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总的来说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设计活动,激发兴趣。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杨提老师供给学生许多不同的学具,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学具制作平行四边形,让每个学生都有观察、操作、分析、思考的机会,提供给学生一个广泛的、自由的活动空间。通过在钉子板上围一围,方格纸上画一画,小棒摆一摆探索发现“对边相等”这一特征。当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在探索中初步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通过说一说,让学生不仅深刻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而且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的欲望,通过大胆尝试、探索,感受数学的乐趣,激起学习的热情。

  2.独立思考,探索发现

  本节课的教学,杨老师力图通过适当的引导,启发学生自己去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在此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知识的自信心。教学为着这个目标去努力,也实现了这个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平行四边形的特征是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探索和发现获得的,而不是杨老师教给他们的。杨老师先让学生“做一做——看一看——说一说”来感知平行四边形的特征,为学生创设了继续探索的空间。杨老师鼓励每一个孩子根据自己的情趣、愿望和能力,用自己的方式去操作、去探究、去学习。仔细地观察,自由地表述,培养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

  但在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小组间的活动太少,有少数孩子参与度不高,或者比较被动,在学生的交流汇报中,有少数孩子一直没有举手发言。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杨老师将继续探索,寻求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