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前后》评课稿

张东东老师

一年级下册数学《前后》评课稿

  贾老师做课的内容是一年级第一单元“前后”,“前后”是学生在生活中接触较多的确定物体位置的概念,只是学生是凭借着经验进行判断,而不是进行着理性地思考。因此,学生的生活经验已为学生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而学好本课的重点则是把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转化为较为规范的数学知识。

  贾老师这节课,其教态自然,语言亲切,准备充分,新课程理念领会深刻,把握新教材的能力较强,教学方法得当,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纵观这节课,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老师不再是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一个活动情境的创设者、活动过程的组织者、活动深入的引领者、活动资源的开发者、学生情感的唤醒者,并调动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节课也充分发挥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本课通过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参与、体验、表达描述,使学生学会确定物体前后的方法,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本课教学过程的设计独到,情景活动精彩不断,比较符合我们的教研主题,我认为她做的比较好的地方有: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从学生熟悉的《龟兔赛跑》故事引入,不但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是让学生初步理解两个小动物之间的前后位置关系,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通过观察两个小动物所处的位置,让学生认识“前后”的顺序,并引导学生初步学习用数学语言去描述。同时,也让学生从乌龟和小兔的赛跑过程中,体会到“坚持到底就是胜利”、“我们要有毅力、有恒心”、“做事不能骄傲”等话的真正含义,渗透了思想教育。

  (二)创设情境,探究学习

  新课伊始,贾老师首先为学生创设了“乘车”这一情境,让学生通过观察乘车主题图,发现数学信息,说说你发现了什么,再让学生和同桌试着说说这些人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到位置与顺序,所以在学生汇报时贾娟老师注重规范学生的语言,必要时都让学生跟说几遍。另外,还注重了前后位置的相对性的渗透,贾老师巧妙的抛出:老师有一个问题,你能帮帮我吗?问题是:阿姨在老奶奶的后面,在老爷爷的前面。都是阿姨,怎么一会在前面,一会在后面呢?这个环节的设置是贾老师及时抓住了学生“向师性”的心理,因为帮老师的忙,那是学生最感到荣幸的事了。随之在学生积极的思考中,学生理性的体会到比较对象的变化,其相对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认识到“前后”位置的'相对性。贾老师还从学生乘车时“先上后下”适时对学生进行了安全、文明乘车的思想教育,做到了德智结合,提升了本课的内涵。

  (三)创设情境,逐层练习

  练习是巩固新知的途径,同时,通过练习,也使教师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为此贾老师设计了五个情景练习题。首先让学生说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这样促使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前后“关系。接下来学生玩“乘车”游戏,这个练习的设计是借助儿童喜爱游戏的心理特点,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急于走进老师所描述的情境中,深化本课的知识点。之后巧妙地进入休息环节,儿歌包含“前后”知识,学生很自然的巩固了新知,这是贾老师睿智的选择。而后的排队买票情景、卡丁车比赛情景都让学生学习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最后创设问题情境“猜一猜,淘气在哪里?教师先让学生确定淘气的位置,再根据他前面有5人,后面有4人,突破了“要求一共有多少人,绝不能落下淘气”这一教学难点,这也是本节课所学“前后”学以致用的最好体现,符合数学的应用价值理念。

  总之,贾老师本着让学生在情境的引领下,快乐、积极地学习这一观点,由浅入深地逐层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前后的位置。

  我认为本课一个不足之处在于,在排队买票情景、卡丁车比赛情景中,如果老师让学生先说出那里是最前面、那是最后面,在理解上就能照顾所有学生,可能效果会更加明显一些;教师的激情欠缺、不高涨。

  整堂课,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作为切入点,创设有效情境,把情境活动贯穿始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故事情境中学习了知识,享受了学习带来的快乐。但搞好低年级“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条路还很长,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摸索、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