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手评课稿

秦风学老师

一双手评课稿

  各位老师,我先说一下两位老师共同的优点。优点之一,我觉得两位老师本人对文本的深入研读都做得很好,从课堂的设计,从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引导来看,这两位老师在课前对文本进行了深入的研读。可以说是心中有数,课堂上才能游刃有余,这是我们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基础。优点之二,这两位老师都采用了语文的方法来教语文,在课堂没有看到有大量的手的图片,也没有看到对学生奉献精神班会课的政治教育,这两位老师都是带领学生在文本语言文字中穿行。都是组织了说的、读的、写的等语文活动。优点之三,这两位老师都关注到了这篇课文它独具个性的表达形式,也就是通过写手来写人,重心仿佛是写手,其实最后的指向是写人。都关注到这样一个个性化的表达。所以,他们的课堂当中将此作为课堂的重心所在,我觉得这是做的比较妥当的。

  下面我就谈一谈这篇课文我们应该怎样来定位,也就是对教材选文的一种功能我们怎样来认识。王荣生教授将教材的选文分为四类,第一类称为定篇,所谓“定篇”就是承载着我们中华文化的并且对学生的文学素养产生深刻影响的那一类经典名篇,称为“定篇”。第二类称为“样本”,第三类称为“例文”,“样本”和“例文”也都是属于好文章,但是他们的功能主要是对学生的某一方面的语文能力,对学生的某一方面的语文知识能产生积极的影响。第四类称为“用件”,所谓“用件”就是用这篇课文的内容来组织语文活动,用这篇课文的内容拿来作为训练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材料,一个载体。我之所以引用王荣生教授对于选文功能的判断就是回过头来看我们这篇《一双手》,它最适合于作为哪一类存在呢?我觉得作为“用件”更为合适,为什么?第一,它的语言文字我觉得是比较浅显的;第二,它的主题也不是非常的丰厚;第三,它也不能够列入经典名篇的范畴。基于这样的考虑,我觉得城西中学周超老师把它作为“用件”处理,把它拿来作为训练学生圈点批注读书能力的一个途径、一个载体是比较合适的。夏港中学夏丽花老师把它拿来作为训练学生写作能力,训练学生通过最具代表性的身体部位来表现人物的这样一种写作能力的训练,我觉得也是比较合适的。不知老师们有没有关注到这篇文章如果我们把它拿过来像学习《春》这样的文章,把它拿来品词析句我们就会发现不值得,或者也很难。为什么?因为它的语言表达上面并不具有值得我们细细品味、细细咀嚼的这个价值。所以我们把它拿来作为训练某一方面的能力,我觉得这个就比较合适。

  第三个方面,我就想谈一谈周超老师关于圈点批注的主要环节的一个思考。第一个思考是我们圈点批注的指向是什么?在这篇文章中圈点批注的指向我认为并不在于对相关的词句进行精读和品析,理由我刚才已经说过了。那么我们圈点的指向就是把它拿来训练学生语文的能力,这个语文能力是什么呢?比如说可以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可以训练学生的对文章结构的认识能力,可以训练学生的细腻描写的能力,可以训练学生适当的'有意识的运用一些表现艺术的能力等等。等一会我下一步要仔细地阐述。第二个思考在圈点批注的整个活动过程中,既要有“放”,我们说这个“放”不是说一下子放开,学生自有评说,这就是称为“放羊”了,为什么?没有方向的“放”学生就会乱,接下来我们的“收”就有困难了,就会产生许多旁逸斜出的东西。所以我认为在“放”这个环节当中要做两件事,第一个事叫“扶”,得扶着他,第二个叫“导”,你得带着他,第三个叫“收”,在合适的时候你要进行总结和提升。一句话,也就是在圈点批注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有可操作化的细节化的指导。第三个思考是圈点中要有示范,因为怎样圈点读书虽然是初三了,我感觉很多学生他的圈点批注的经验还仅仅是停留在哪个词用得好,哪个句子用得好,哪个修辞用得好。但是真正的怎么针对这篇文本的个性语言进行批注,我们还是需要老师有示范的。那么在这里面周超老师的示范本身是很有功力的,我觉得周超老师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从他的示范上可以看出来,我建议就是这个示范可以放在哪里呢?是放在学生的圈点活动之前,还是圈点活动之后。应该是放在之前才能起到“范”的作用,我想体育课上老师想让学生去跳远,学生都跳过了,连下课还有两分钟了,老师说我来示范一下,这个示范他的价值就不大了。所以把这个示范做得很好,如果把它放到学生的活动之前去,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同时对自己的示范要进行解说,这个解说其实就是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指导,解说下我为什么这样写,我是从哪个角度来考虑的,你们也可以从哪些角度。这样的示范,一个是出示了示范,第二个解说了示范。那么学生接下来做的话他就有路可走。好,这就是我谈的关于圈点的认识。

  接下来,我谈一谈课堂优化的建议。我们不妨就把圈点批注作为这堂课的课型的选择,这堂课就是指导学生进行圈点批注来读书,就是一堂读书指导课。第一步圈点,评说奇手。训练的落脚点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一共有几处的“奇”,或者说从哪些角度来写出它的“奇”来。老师只需提示一点,比如“握住半截老松木”我在这个地方批注了一个词叫“手感”。接下来学生就好做了,下面就会出现“手形”“手掌”“手指”等等。第二步老师“手感的特点是什么?”批注一下,下面学生进一步地把特点再批注在上面。这样师生一起落脚点的训练学生读书以后的概括能力、提炼的能力。第二步圈点,评说奇人。落脚点在于本文独具匠心的构思,落脚点其实就是一种构思的训练,那就是“写手”即“写人”,我们就可以在写手的相关句子旁边,说老师我读到这句比如说读到了“皮肤成墨色,纹路又深又粗,一道道黑土色”,老师说这是“日久天长的辛劳”。写人了,人的品质就出来了。让学生在其他写手的地方也去批注人的品质,这叫“写手”即“写人”。第三步圈点,评说奇文。落脚点就在于本文的艺术手法,艺术手法这个奇,奇文三点。第一,奇在本文结构之精巧。老师只需在开头的1-3小节当中告诉学生说我在这里批注的是“引入手”,请问学生第4小节后面的内容会评说什么呢?它其实是“描写手”,最后的两个小节叫“赞美手”。这是对层次,对结构之精巧通过批注有了明晰的认识。第二,奇在语言之细腻。语言的细腻着重做一个片段的细读,也就是写他的手指,怎样来写“手指”?老师的批注可以是对一个词,也可以是对一个句,也可以说是从什么角度,都可以。在这个批注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的是通过细腻的刻画来写出手的特征。第三,奇在手法,或者说是正面与侧面写人。老师就告诉学生,“写手”是写正面,在“写手”的环节旁边我老师的批注是“正面写人”。学生马上就会发现开头和结尾那是“侧面写人”,开头那是各种各样的手没有留下印象,与有一只手的印象很深刻产生对比。好,这是对比衬托。在结尾的时候,其实也是对比衬托,一双手跟26万多棵、44.5垧、1300立方米、3500层积立方米数字之间的对比,表现这双手的贡献。学生肯定是能发现的,通过这样的圈点我们就能够把这篇课文从语言到结构到它的表现艺术,通过圈点批注的方式逐层深入地揭示出来。它培养的是学生圈点批注的能力,但是它所涉及到的又是深入到这篇文章的各个角度、各个层次的东西。所以,这样的圈点批注它是由浅及深,一步一步地指导着让学生进去,是不是可以做的更好一些。

  张丽花老师的课堂,在她的教学设计中有这么一句,说“这种通过抓住人物的典型特征来表现人物的写法就是我们这一课学习的重点之一。”她是意识到这个重点,而且发现了这么一个很好的教学价值。只是在教学时间安排上,这块的时间太少了,到3:51分的时候学生才开始写,3:55就下课了,这个时间就比较短。我的优化建议是把这节课就设计成写作指导课,课型就是写作指导。对课文的学习可以说只要花5-10分钟就够了,因为文章比较浅显,而把它用作我写作指导的一个材料。怎样来用它呢?我觉得是不是可以这样做,比如说把它作为选材的训练,写张迎善的无私奉献、吃苦耐劳等等,写他的手。我们可以让学生来说一说,我们要表现某一个人的品质,我们还可以选择他身体中哪些有特征的部位。比如说写人的眼睛,昨天晚上我就在家问我爱人,我说你还可以写什么部位,她马上说写人的眼睛。我今天问了一个学生,初二的学生我们班的,他马上说写人的眼睛。可见,学生是有这样的生活积累。除了写眼睛有没有写什么呢?我觉得也可以写一个人的脚。写谁的脚比较好,我觉得写挑山工,或者一个旅行者。还可以写人的皱纹,还可以写人的笑容,甚至于可以写人的胡子,像鲁迅先生的胡须很浓不是写的很好吗?这样一来就把学生的生活就把学生学过的那些文章一下子打开了,这就是一种选材的训练。不是平时没什么东西可写吗?原来有这么多东西是可以写的,通过人的身体的部位来表现人的品质。第二步训练我说其实是一种语言的训练,来学生来训练语言,比如先读读怎么写手的。不是有触觉、视觉吗?视觉中有写外形的,有写颜色的,有写纹路的等等。那么我们说要写一个人的脸部的笑容可以写哪些东西呢?进行细致描摹的语言训练,而且更告诉他这种细致的描摹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当堂完成。训练的重心是如何抓住人物的精神品质来描写他的某一个身体部位。为什么鲁迅先生要写他胡须很浓密“隶”体一字,而不是撇着两根山羊胡须呢?跟他性格中倔强的、坚韧的东西有关。把这点作为训练的重点,我们在写的时候就可以有意识地进行一些艺术的加工。第三个训练是写作的结构训练。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经常是搞不清楚文章的结构,在这里有文章当中的“引入手”“描写手”“赞美手”,那就很容易了。那如果我们要写一个人的眼睛,“引入眼睛”很容易啊,要求略写,我最难忘的就是一双怎样的眼睛。下面开始描写眼睛,然后开始赞美眼睛。这个提纲列出来,详略就出来了,整个文章的框架就出来了,这就是对学生的结构训练。第四个就是表现手法的训练。表现手法的训练在这里就训练一点,我如何来进行正面写人和侧面写人相结合。侧面写人就是用对比,那是可以的。就让学生根据他列的提纲来补充,提纲当中原来是没有这个表现手法,把它补进去,在哪一个地方用侧面写人比较合适。好了,这堂课让学生选一个材料,列出一个提纲,补充一个细致描摹的细节,再增加一个表现手法的衬托。这堂课就体现出了由文本中来,但是又回到学生写作中去的这样一个思路。这就是把这篇文章作为“用件”来使用的价值所在。

  我对课文的认识可能也还有很多不够到位的地方,仅仅供老师们参考,也请老师们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