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完成情况自查报告
根据市人口计生委关于开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专题评估工作的安排,我局领导高度重视,召开专门会议,对这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各乡镇按照上级安排不折不扣地做好这项工作。同时,县人口计生局成立专门工作小组,认真对照评估标准,深入开展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服务管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由于我县经济基础薄弱,形成了外出人口多、流入人员少这样"一多一少"的特点。通过自查,全县共有流出人口7214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3968人,流出人口办证率为93%.全县共有流入人口255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89人,流入人口验证率为100%.
二、存在问题
1、低生育水平不稳定。从近几年的情况看,我县虽然能够完成上级下达的人口控制目标,但是由于流出人口中已婚育龄妇女占有较大比例, 这些流出人员的婚、孕、育情况难以掌握,为人口目标的顺利实现留下了隐患,低生育水平存在反弹的潜在因素。自查发现,从2005年截止到2007年年底,全县流动人口中已婚育龄妇女共有出生92人,其中计划内78人,违法生育14人,计生率仅为85%.
2、流动人口的知晓率有待提高。虽然我县对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进行了多次宣传,但仍有大部分流动人口对自己应享有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缺乏必要的了解,存在宣传死角,影响了流动人口的知晓率。
3、乡镇领导重视程度有待提高。有些乡镇领导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认为流动人口是现居地管理为主,认为这项工作不会影响全局,使得流动人口工作很难被摆到重要位置,工作被动应付。
4、流动人口工作人员管理和服务能力参差不齐。由于乡镇主管领导不重视流动人口工作,因此有的乡镇对流动人口工作做不到专人专管。有的乡镇流动人口工作人员责任心不足,业务水平不高,很难适应新形势下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需要。
5、综合治理力度不够。部门之间缺乏流动人口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使"一证管多证"、联席会议、信息通报等制度不能很好地落实,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使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形不成合力。
6、利益导向机制有待完善。由于流动人口经费投入的不足,对流动人口的免费技术服务、奖励、救助、优惠、节育补偿等多种形式的利益导向机制只存在于形式,很难落实到位,从而导致流动人口的`办证和验证积极性不高,办证率和验证率达不到考核要求。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不能回避,问题和矛盾的存在,是挑战更是机遇,也越能考验我们的工作水平。这些问题如能得到解决,对推动我县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上水平、上台阶具有积极作用。
三、下步工作重点和整改措施
1、提高思想认识,严格落实责任制。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进一步搞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综合治理,与相关部门建立定期联系制度,协调统一的抓好我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加强各级领导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流动人口管理人员的责任心,让他们全面了解当前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的形式和状况,从而理清工作思路,转变工作方式、方法。
2、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工作质量。我们采取"五步工作法"推动我县流动人口工作上水平,上质量。"五步工作法"即:一访、二送、三跟踪、四建档、五反馈。一访就是通过走访摸清我县流动人口底数,保证流动人口信息采集准确及时;二送就是在入户时为流动人口送一份维护流动人口合法权益的宣传单、一张生殖健康服务卡、还有一张对没有办理《婚育证明》的流动人口催办通知单;三跟踪就是对接受服务的重点流动人口实行服务跟踪,让他们了解计生常识和生殖保健知识,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四建档,根据所采集的信息及时为已婚育龄妇女建立各种档案并保存;五反馈,根据所采集的信息通过信息交换平台及时反馈到流动人口户籍所在地,以便及时了解和掌握她们孕育情况。
3、充分运用信息平台,实行信息交流,资源共享。我们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资源,搞好信息平台建设,不断提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水平,认真做好信息的采集、整理、汇总和提交工作,确保信息准确、及时、完整,做到"证、卡、机"三统一。
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以创建"省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省委、省政府《贯彻意见》以及XX市委、市政府《实施意见》为重点,主动投身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克服困难,创新工作方法和思路,以人为本、优质服务,推进人口计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现将我市20**年各项目标完成情况报告如下:
一、党政目标完成情况
市委、政府始终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的目标管理责任制,出台了《中国共产党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崇委发55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与各乡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市级部门主要负责人签订了《XX市20xx年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书》,市委市政府目督办印发崇目督9号文件,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分解下达到各乡镇、各部门,定期对目标运行情况进行监督、通报,建立了完善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考核机制,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一)人口控制目标
截止10月,我市共出生人口4082人,死亡人口4003人,人口出生率为6.16‰,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2‰,出生人口中符合政策生育3776人,符合政策生育率为92.5﹪。
(二)财政投入目标
20xx年县级投入计生事业费1152.5万元,人均达到17.35元,各乡镇投入计生事业费均达到2元以上。今年1-10月全市县级投入计生事业费1005.5万元,人均投入已达到15.1元,各乡镇投入计生事业费均达到2元以上。
(三)利益导向机制目标
全面完成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农村及城镇部分独生子女死亡、重残家庭扶助、农村及城镇低保人员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对象的调查、审核、录入工作,财政共安排专项配套资金300万元。新增"三结合"帮扶户190户,各对口支农部门和乡镇已全面完成帮扶任务。
(四)出生缺陷干预目标
1-10月,全市登记已婚待孕妇女4707人,发放叶酸片23945瓶,登记发放率为96.1%,为1443名三个月内孕妇,133名暂不生育人员提供了随访服务。发送新婚"大礼包"2536份。开办新婚青年培训班27期,参训人员1559人。为22对高危人群提供"一对一"专家咨询服务。市级医疗部门共筛查6716人,发现疑似听力障碍209人。
(五)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目标
20xx年10月至20xx年9月,共登记流出人口34351人,登记流入677人,登记率达到90%以上。综合服务率达到95﹪以上。
(六)公共设施重建目标
"5.12"震灾后,我市积极行动,确保抗震救灾与人口计生目标任务推进不受大的影响,按照国家规定条件及程序,按时完成调查统计,微机录入上报计划生育特别扶助人员309户,512人。县级配备两台服务器,规统人员每人一台电脑,规统科配备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硬盘,11月份,又为全市所有乡镇计生办新配一台电脑和激光打印机,确保人口信息设施齐备、网络畅通。在安置点设置计划生育服务室,整合乡级、村级计生服务功能,明确了工作职责,制定了工作制度,建立了基础工作档案,保证各项人口计生信息及时掌握,做到不重不漏。
二、惠民行动
(一)生殖健康促进行动。实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促进计划,推行避孕节育知情选择,做好长效措施落实工作,免费为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生殖健康普查服务,1-10月,有132075名已婚育龄妇女接受了生殖健康普查服务,普查率为95.1%.
(二)出生缺陷干预工作。向全市4707名已婚待孕妇女免费提供叶酸片,登记发放率达96.1%.两次邀请四川大学华西附二院教授和XX市计生指导所心理、优生专家到我市,为15户因灾死亡的独生子女家庭开展"一对一"心理咨询服务,对8户有再生育愿望的家庭给予优生优育和生殖健康指导。全年共为836对夫妇提供了优生指导,为27对夫妇提供了再生育指导。
(三)新农村新家庭建设行动。开展以"健康与幸福之约"为主题的系列拓展活动,通过互动方式将文明新风、婚育新风带入千家万户。
(四)农民工关怀关爱行动。慰问帮助计划生育留守家庭50户。
(五)计划生育家庭权益保障行动。完成了20x年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的调查、审核、录入工作,确定新增对象3512人(其中国家2045人,四川省1467人)继续享受对象4312人,合计7824人。完成了2008年独生子女死亡、重残扶助对象的调查、核实、录入工作,确定新增对象179人,继续享受对象179人,合计358人。统计上报特别扶助对象309户,共512人。
(六)生育关怀行动。把关怀独生子女困难家庭、关怀群众的生殖健康、关怀计划生育工作者作为重点关怀人群和重点对象,结合抗震救灾工作, 5月起,救助贫困母亲27户,并对我市地震中受灾的计划生育家庭进行调查登记,看望了313户受灾计划生育家庭,发放了慰问品,帮助他们共渡难关。
三、业务目标完成情况
(一)政法工作。行政处理(罚)案件结案率达到95%,再生育审批429件。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无违反计划生育工作"七不准"、"十禁止"的行为。奖励扶助、独生子女重残死亡家庭扶助和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对象确认工作规范,档案完整,政策知晓率达100%.流动人口违法生育查处率达75%以上。计划生育"三结合"工作规范,群众知晓率达95%以上。村(居)民自治合格面达80%,落实村(社区)1元工作经费。中国人民银行崇州支行已将违法生育情况纳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相关政策研究工作稳步推进。
(二)规统工作。认真落实统计监测制度,全年对监测点进行了三次抽查,抽查面达100%.人口计生信息正在进行调整、完善。落实本年度人口规划,人口计划完成率为77%.按月完成数据统计上报工作并做好报表分析。做好人口专项调查工作,正在补充、完善wis系统基本信息,调整重复总人口数据。
(三)宣教工作。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加强对计划生育宣传品的管理和使用,再版印刷了2万册人口计生惠民知心手册《美丽人生》,印制了提高人口出生素质知识问答《预防出生缺陷,创造甜美生活》、《给留守儿童的一封信》、《告别伤痛、战胜困难,流动人口健康服务》、《给灾区孩子的一封慰问信》等宣传资料,将这些宣传资料和《计划生育壁报》、《计划生育挂图》、爱心传递--《灾民应争预防和心理抚慰指南》、《震后家庭健康知识读本》等一系列人口计生政策知识手册,送到计划生育家庭中,进村入户率达到了90%以上。加强对外宣传工作,在《中国人口报》、《家庭与生活报》、《成都人口报》共报送稿件篇,上稿篇。推进人口生育文化建设,我市已建成一个文化中心、6个文化大院。开展形式多样重大主题宣传活动。
3月,与妇联联合开展了"我文明、我奉献、我精彩"风采展示活动。4月份开展了计划生育"三下乡"活动、迎奥运春季健身跑活动、组织计划生育家庭参加市职工技能大赛。六一儿童节,我市计生系统干部职工来到隆兴镇外来灾民安置点,为来自重灾区汶川、都江堰的孩子们开展了 "用我们的爱来驱赶5.12的阴霾"爱心关爱活动。为了深化"关爱女孩行动"工作,我市开展了"生育关怀行动".针对农村只有一个女孩的家庭进行关怀和帮助。7月11日,与XX市人口计生委、武候区人口计生局、XX区人口计生局一起到灾民安置点,开展"我们的家园——7.11第19个世界人口日主题活动",为灾区群众送去了800份"爱心大礼包",开展了就业援助、免费体验、科普培训、心理咨询等活动。8月至10月,分期分批开展了四次主题为"健康与幸福之约"系列宣传活动。
(四)科技工作。积极组织全市计生技术服务人员全面开展科技大练兵活动,做好组织、培训、考试等工作。加强市计生服务机构管理,依法执业,按照国家人口计生及卫生部门的有关规定加强质量管理、技术操作、医疗文书书写。抓好药具工作标准化管理发放工作。在全市9个灾民集中安置点设置了计划生育服务室,将乡(镇)计生办功能与村计生服务室功能整合,组织灾后心理关怀志愿者团,在灾民集中安置区向受灾群众提供灾后心理关怀和生殖健康巡回综合咨询服务,开通24小时心理咨询、求助热线。对学校学生和社区群众,特别是计划生育家庭制定长期的跟踪随访服务。
(五)财务工作。按照相关规定,全额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独生子女父母奖励,独生子女死亡、重残家庭扶助,计划生育基本项目免费技术服务等利益导向制度的配套经费。进一步完善奖励扶助资金管理办法,加强对专项经费的管理力度。
(六)人事工作。稳定基层人口计生机构、队伍。现有乡镇计生办25个,每个乡级计生办有专职计生工作人员,纳入公务员队伍管理,报酬落实。市服务站机构稳定,人员结构合理,具有执业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占人员总数的81%.完成了人口计生委系统的调训任务;完成专业技术人员进修任务;完成了公务员专业知识轮训任务,参训率和合格率均达100%.及时、准确上报各类人事统计报表。村(社区)计生专干全部配齐,其工资人平达村书记的84%.
(七)监察工作。认真落实了廉洁从政各项规定,无违反国家人口计生委"八条群众工作纪律、七条检查考评纪律"和省人口计生委廉政建设"四个不准"规定的行为。加强行业监管,无"三乱"行为发生。进一步完善了(村)务公开制度,公开面达100%.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
(八)协会工作。在元旦、春节、科技三下乡、科普活动月、5.12母亲节、5.29会员活动日组织开展各种开式的服务咨询活动,母亲节期间,我市在鸡冠山乡开展了"关爱母亲 分享幸福"为主题的为山区贫困母亲送关怀活动。端午节期间,结合抗震救灾工作,又开展了为受灾计划生育户"送粽子,暖人心"关怀活动。及时上报各种工作总结及工作信息;指导督促乡、村级协会经常开展活动,并做好记录。对"幸福工程"、"生育关怀行动"的实施在年初的工作文件中已在全市各乡镇广泛开展,并制作了项目文本(范本)对乡镇进行指导。并将街子镇作为我市的项目试点。4月份对乡、村级计生协会秘书长278人进行了两次业务培训,我市计生协已列入参公管理的群团序列。
(九)信访工作。建立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实行领导责任制,建立了领导接待日,领导联系制度。今年1-10月,接待群众来信来访20件,办结率达100%.重视初信初访。无越级上访和进京上访、集体上访。
(十)目标工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口和计生工作,年初,市委市政府目督办及时将各项目标分解落实到市级各部门和各乡镇(崇目督9号)。人口计生局成立了目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承办科室和具体工作人员,负责督查各部门各乡镇目标运行情况。按规定上报各种材料,目标资料齐全、分类明确、整理规范。
广东高考排名24540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和武汉外语外事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上饶职业技术学院和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浙江高考排名5665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天津高考排名695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1348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小学生期中考试高效复习计划
食品安全工作自查报告(通用五篇)
村镇基础设施的自查报告
食品安全生产承诺书
小学生期中考试高效复习计划
公司工作计划与目标
幼儿园小班三月月计划(通用7篇)
高三寒假的复习计划
二年级班主任计划
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计划
黑龙江高考排名3122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的民航运输服务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
福建高考排名289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1663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32250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115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6491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4413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高考排名22282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福建高考排名417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铜陵学院和荆楚理工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北高考排名7492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1869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高考排名1563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上海海关学院在云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桂林学院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广西高考排名2756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厦门华厦学院和长治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考肇庆学院要多少分河南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安徽高考排名14552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学习部新学期学习计划模板合集七篇
学习计划汇编10篇
关于学期学习计划汇总8篇
四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计划模板
四六级最后冲刺:时间紧合理复习计划尤其重要
初一年级英语备课组计划
新学期学习计划7篇
五年级数学优生辅导计划参考
最新初中生期末复习计划
小学教师让读书成为习惯个人读书计划
五年级学生新学期学习计划安排
关于高一学习计划四篇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计划
小学生的个人学习计划
大学寒假学习计划(通用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