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黄飞老师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为贯彻全市职业教育跨越发展会议精神,落实《市政府关于推进职业教育跨越发展的意见》和《市政府办公室关于“职业教育年”活动的实施意见》,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提高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能力,建设一支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特制定本计划。

  一、实施“素质提高计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我市大力加强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通过有计划选派骨干教师出国进修、安排参加全国全省培训、派遣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开展教师专业技能竞赛、评选优秀“双师型”教师等措施,教师专业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双师型”教师比例得到进一步提高。但总体来看,我市职业学校师资水平不高,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不足,高技能人才困乏,“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成为影响我市职业教育内涵提升、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推进职业教育跨越发展,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必须从战略高度提高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升教师专业技术能力,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师德高尚、技艺精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目标任务

  在继续加强师德建设、提升学历层次、提高教学能力的同时,高度重视教师的专业技术素质发展,把专业技术素质提升和能力建设作为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关键举措,着力加强专业教师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能力、专业操作能力、技术服务和咨询能力、实训设备改造和开发能力、专业建设和开发能力、项目课程和教材开发能力等六个方面的能力建设。到2010年,力争60%以上的专任专业教师取得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70%以上的实习指导教师取得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压滤机滤布;所有专业教师均胜任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或项目课程教学。

  三、实施措施

  1.加大培训力度。继续选派专业教师参加全国、全省骨干教师培训,选拔优秀骨干教师出国培训。加大 “双师型”教师市级培训力度,2009年重点开展机电、数控、汽修、财会等专业的教师技能培训,2010年重点开展计算机、商贸物流、现代农业等专业的.教师技能培训。参加国家级、省级培训和出国培训的教师要在全市范围内举办讲座、报告会,介绍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承担教师再培训职责,并将先进技术、理念和模式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和推广。

  2.落实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制度。滤布严格落实“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的规定,特别是利用寒暑假时间,确定实习课题,到企业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了解企业现代生产、管理过程,体验企业生产氛围,完成学习任务,写出课题报告,并填写“济宁市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锻炼记录簿”(见附件),一并归入教师专业成长记录档案。职业学校要认真制定教师实践锻炼计划,有步骤地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见习实习,并加强管理、指导和考核。教师实习结束,学校要填写“济宁市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锻炼考评表”(见附件),并归入教师专业成长记录档案。各职业学校应于每年5月底前,将专业教师企业实践锻炼年度计划报市教育局职成教科。实践锻炼计划应包括:起止时间,接收实习的企业名称,参加人员名单、从事专业,实习课题内容及保障措施等。

  3.鼓励支持专业教师参加相应职业资格考核、认定。新教师担任职业学校专业教师和实训指导教师,应在两年内取得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否则,年度考核不能定为优秀。

  4.严把专业教师引进关。职业学校从社会引进专业技术人员担任专业教师或实训指导教师,引进对象除具备合格学历、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外,还必须具备相应专业高级以上职业资格和实践经验。

  四、政策保障

  1.支持职业院校面向社会聘用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允许其根据专业建设需要采取简化程序、直接考核的方式招聘部分特别优秀的高技能人才。

  2.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职业学校专业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优秀“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列入本地师资队伍建设总体规划,落实措施和经费,加强对培养对象在专业技术方面的能力培训,为其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各级开展的职业学校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双师型”教师评选和教师量化考核要突出专业技术能力的要求。

  3.设立“双师型”教师培训专项经费。市每年列支一定数量的师资培训专项经费,主要用于专业教师技能培训和专业教师企业实践锻炼补贴。参加市级教师技能培训,免收培训费;参加国家级、省级和出国培训,严格按上级有关规定执行。教师参加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考试(认定)所需培训和考证费用,在教师取得相应证书后,由学校给予奖励性补贴。

  4.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作为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职称晋升的重要依据。从2010年起,凡不按规定参加实践锻炼的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原则上不能晋升高一级教师职务。

  5.加快培养优秀“双师型”教师。市教育局每三年评选一届优秀“双师型”教师,并充分发挥其在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校企合作中的引领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