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知识点:文言文信息筛选题

黄飞老师

初中知识点:文言文信息筛选题

  一、命题规律

  高考文言文信息筛选题一般为客观题型,赋分3分。信息筛选题的题干都会规定信息筛选指向,这些指向往往是阅读材料的中心,或者是人物的主要品行、行为、观点,或者是文章的主要观点、论据,或者是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态度。待选项均为文中语句,其中有些是干扰项。

  二、误区剖析

  1.混淆人物

  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的选文多为人物传记类文段,史传类文言选段一般都是多个人物、多个事件的综合,而题干要求往往就其中确定一人或几人进行考查,命题者在设计干扰项上,就常常采取“张冠李戴”的方法,把不同人物所为之事混杂在一起,胡乱“嫁接”给某一人,造成人物与事件不对应。如2011年辽宁卷:“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宋庆礼‘雅有方略’的一组是”,其中“③更于柳城筑营州城”是玄宗要宋庆礼等人重新在柳城筑造营州城的事,陈述对象是“玄宗”,而非“宋庆礼”,与题干中规定的筛选对象不合。

  2.混淆“品性”

  一些史传类选文往往会贯穿着弘扬民族美德的宗旨,文中主要人物一般都是民族英雄、清官、廉吏、义士、孝子等,以此引导考生的'价值取向。传记中作者往往会横向罗列多个细小事件来反映主人公多方面的美德与成就,命题者却常常就其中的某一点设题,如果答题时不仔细读懂题干,检索有效信息,就会造成人物品性的错位,误入陷阱。如2011年全国大纲卷:“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熊鼎处事‘精细求实’的一组是”,其中“④乃逮德仲,鞫实,立正其罪”反映的是熊鼎判案迅速果断这一品性,而非“精细求实”,句④与题干中限定的筛选范围不合。

  3.混淆事理

  命题人故意混淆题干要求和选项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以此来检测考生这一方面的辨析能力。主要表现在混淆片面与全面、混淆未然与已然、混淆观点与事实、混淆直接与间接等方面的设误。

  ①混淆片面与全面。如2011年江苏卷:“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陈公弼治事‘严而不残’的一组是”,其中“②公禁之,民不敢犯”写的是陈公弼禁止巫师每年搜刮百姓的钱财祭鬼这一活动,突出的是其执法之“严”,而题干中包含了“严”和“不残”两方面的意思,选项犯了以偏概全之误。

  ②混淆未然与已然。如2011年湖北卷:“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写薄葬和厚葬的一组是”,其中B项上句“以北山石为椁”写的还是孝文皇帝对厚葬的一种“想法”,而不是写薄葬。考生若选该项,就犯了把未然当已然的错误。

  ③混淆观点与事实。如2011年天津卷:“下列各句全都体现作者观点的一组是”,其中“①主考试官序其首,副主考序其后”写的是作者陈述的既有事实,而不是作者的观点。显然,选项文句所表达的内容与题干要求不相符。

  ④混淆直接与间接。如2011年山东卷:“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体现‘以民为本’思想的一组是”,其中“④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写的是齐桓公让百官有司做的事,不能“直接”体现齐桓公“以民为本”的思想。

  三、答题技巧

  筛选文中信息,主要是要求学生会整体把握文意,概括文章事件,善于在复杂的信息区域内,明确题干中筛选信息的指向,依据情理分清主次,排除干扰,正确答题。具体来说,就是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把握题干要求,明确解题方向

  题干信息是我们筛选文中信息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给我们筛选信息指明了方向。只有把握了应对指向,才能行之有效地筛选信息。解答时,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准确把握题干的关键词,尤其是内涵丰富的概念。其次要弄清所考查的设问方式,如是“正确”还是“不正确”,是“直接表明”还是“间接表明”等,这是解答信息筛选题的前提和关键。

  2.结合原文信息,紧扣具体语境

  解答文言文考题的前提是理解,筛选信息题也不例外。不少题目若孤立地局限于选项思考,往往会造成理解的困难和判断的失误。“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应是阅读理解的原则,也是解题、答题的关键。因此,考场答题只有树立结合原文内容、紧扣具体语境去思考的意识,才能正确理解、准确判断词义和句意。不少选项孤立地看,很难判断其是否符合题干要求,但只要一结合其具体语境来思考判断,则不难得出答案。

  3.仔细比对遴选,排除方法优先

  掌握一种好的方法和技巧,对于正确筛选信息尤为重要,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排除法。一般来说,题目所给的信息选项中总会掺杂一些迷惑性很强的错误信息,要想筛选出正确的就必须对所给信息句进行认真比较,仔细遴选,明白每一个信息句之所以对或之所以错的原因,一旦拿定哪一个信息句与题干要求不相符时,就可排除包含该信息句的选项,这样就降低了选择难度。如此去伪存真的方法可让我们更快更准地筛选出正确的信息,得出正确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