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畲(shē)田词五首(其四)【北宋】王禹偁(chēng) 北山种了种南山,相助力耕岂有偏? 愿得人间皆似我,也应四海少荒田。 翻译 种完了北山的田地再去种南山的田地。 帮助邻人们耕地,怎么能偏袒呢? 希望这世间的人都像我一样, 那么天底下就会少很多荒田。 畲田:即火耕田。此处指采用刀耕火种的方法耕种土地,有垦荒的意思。
赏析
“北山种了种南山”一句,概括交待了“斸畲”劳动分先后、协力共同进行的特点。这一句的着眼点即在于强调劳动者的协作精神,所以便自然地引出了下一句“相助力耕岂有偏”。“相助力耕”是一种一家垦舍,四邻相助的淳朴高尚的美德,也是一种古老的风俗习惯。“杀尽鸡豚唤斸畲,由来递互作生涯”(《畲田词杀尽鸡豚唤劚畲》),只要谁家有事于畲田,四围乡亲“虽数百里如期而至,锄斧随焉”(《〈畲田词〉序》)。“岂有偏”系承接上句而来,是把“北山”、“南山”,一视同仁,无所遗留的意思。 “愿得人间皆似我,也应四海少荒田”二句,借农夫之口,表达了在劳动中产生的自豪感。畲田广种,不局限于一山一地,若人间皆能如他们那样,那就“四海少荒田”了。
此二句,同时又双关诗人的政治志向。王禹偁出身农家,熟悉和关心农事,又时值宋初承五代战乱之后,入亡流徙,土地抛荒,提倡开荒种地是地方亲民之官的首要任务,为此,诗人提倡畲田,想做到“四海少荒田”,恢复遭到破坏的农业生产,其意义是很大的。 此诗朗朗上口,民歌风味很浓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诗人希望当朝的执政者“择良二千石暨坚百里”,也就是说要精选州官和县官(二千石是古代郡令的代称,百里是县令的代称),使全国各地都能提倡开荒,又希望能够“化天下之民如斯民之义”,要是天下的农民都能像商州人民那样“更互力田,人人自勉”,那么“庶乎,污莱尽辟矣”(《〈畲田词〉序》),全国农业的振兴就有希望了。
[1] 这首诗歌颂了宋初农民之间的互助精神和开发山地的热情。商州某些偏辟山区,交通不便,生产落后。由于历史条件和客观环境的关系,这里的农民还保持着群体互助的古老传统。到了农耕季节,“先约定某家某日有事于畲田,虽数百里,如期而集,锄斧随焉。至则行酒啖炙,鼓噪而作”。这种风俗反映了山区农民之间团结互助的关系。为了生存,他们不能不依靠集体的力量。从诗中还可看出,当时山区农民在土地所有权尚未确定时谁愿多种谁就多收的情况。作者在这组诗的第一首“各愿种成千百索”句后自注道:“山田不知畎亩,但以百尺绳量之,曰:‘某家今年种得若干索(十丈为一索)’,以为田数。”畎田,即田间。这一首“北山种了种南山”句就反映了农民们想多开荒地、多有些收入的心情。第二句赞扬农民的“相助”和“力耕”。前者体现了友爱精神,后者体现了劳动热情。“岂有偏”则体现了民农的无私:无论对谁都一视同仁,没有私心。第三、四句以“我”的语气发议论,切盼天下百姓都能开荒种地,过上好日子。经过五代战乱之后的宋初,田地荒芜,生活贫困,人心未定。作为一个有头脑的地方官,当务之急就是开荒种地,恢复生产,民心方能安定。作者能够意识到这一点是明智的。作者在诗序中希望朝廷能选用州官和县官,让他们在全国各地倡导开荒,“使化天下之民如斯之义”,使天下的农民都象商州山区农民“更互力田,人人自勉”。作者写了这组诗,“欲采访官闻之,传于执政者”。
愿望固然是好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是难以现实的。 这首诗有浓郁的民歌风味。它是在吸收民歌营养的基础上创作的。农夫们耕作时常常边干边唱,可以鼓士气、除疲劳。正如作者在诗序中指出的:“督课之语若歌曲。”听起来如同有节奏的歌曲。又指出这些民歌有“俗”的特点。作者创作这组诗时,尽量写得通俗易懂,“其词俚,欲山甿(即山民)之易晓也。”语言力求朴素浅近,清新流畅。
畲 田 调(五首)
其 一
大家齐力斸孱颜,耳听田歌手莫闲。
各愿种成千百索,豆萁禾穗满青山。
其 二
杀尽鸡豚唤斸畲,由来递互作生涯。
莫言火种无多利,林树明年似乱麻。
其 三
鼓声猎猎酒醺醺,斫上高山入乱云。
自种自收还自足,不知尧舜是吾君。
其 四
北山种了种南山,相互力耕岂有偏。
愿得人间皆似我,也应四海少荒田。
其 五
畲田鼓笛乐熙熙,空有歌声未有词。
从此商于为故事,满山皆唱舍人诗。
【作品注释】
畲(shē)田:烧荒垦种。调:歌词,一作词。
斸(zhú);锄一类的农具。这里作动词,掘土的意思。孱颜:通“巉岩”,高峻险要的`山岩。
索:古代长度单位,十丈为索。作者自注:“山田不知畎亩,但以百尺绳量之,曰某家今年种得若干索,以为田数。”
豆萁:豆茎。这里泛指豆类作物。
豚(tún):原指小猪,这里泛指猪。
递互:交替互助。生涯:生活,活计。
“莫言”二句:作者自注:“种谷之明年,自然生木,山民获济。”
猎猎:形容击鼓声。醺醺:酣醉的样子。
斫(zhuó):砍伐。
“自种”二句:取《击壤歌》“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之意。尧舜:即唐尧和虞舜,古代圣明的君主。
力耕:努力耕种。岂有偏:没有偏心。
皆似我:都象我们一样能够互助。
熙熙(xīxī):和乐的样子。
商于(wū):古地名。在今陕西商南、河南淅川县内乡一带。战国时,张仪说楚怀王绝齐亲秦,愿以商于之地六百里献楚,即指此。故事:过去的事。这句是说:商于地区畲田时“空有歌声未有词”的情况从此成为过去。
舍人:作者自称。《汉书·高帝纪》(唐)颜师古注:“舍人,亲近左右之通称也。”作者曾任右拾遗、直史馆、左司谏知制诰等官,常在皇帝左右,故自称“舍人”。[1]
【诗歌赏析】
《畲田调》这组诗作于淳化三年(992),作者贬官商州(治所在今陕西商县)的次年春。商州地处深山,与外隔绝,生产方式落后,农民垦植的是畲田,即火耕田,火种田。
这组诗不是以旁观者而是以畲田劳动者的口吻创作的,因此表现了农民的真实心声。诗里,无论是写农民互相勉励、奋力垦荒:“耳听田歌手莫闲”,“斫上高山入乱云”;农民的希冀:“豆萁禾穗满青山”,“林树明年乱似麻”;还是劳动的自豪感:“自种自收还自足”,“也应四海少荒田”。都显得真切感人,显示了诗人对农民垦荒种植的重视。
《畲田调》吸取了当地民歌的格调,通俗清新,悠扬生动,艺术上也卓有特色和感染力。
【作者简介】
王禹偁(954—1001),字元之,济州巨野(今山东巨野)人。世代务农。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983)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等职,因敢言直谏,屡遭贬斥。后奉召入京,为翰林学士。真宗时,因预修《太祖实录》直书史事,为宰相不满,降为黄州知州,后迁蕲州,死于任所。
王禹偁是宋代最早倡导杜甫、白居易现实主义传统的诗人,其诗风格与白居易相近。他对当时社会弊端有清醒的认识,也了解民间疾苦,这些在他诗中都有反映。他的散文宗法韩愈、柳宗元,风格简雅古淡,语言平易流畅,对宋代散文风貌形成有积极影响。有《小畜集》。
河北高考排名645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佳木斯职业学院和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1807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2918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2188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苏高考排名443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中学运动会的广播稿
经典圣诞歌曲:jingle bells
某翁呼树上君子文言文阅读以及答案
文言文氓赏析的内容
某翁呼树上君子文言文阅读以及答案
文言文氓赏析的内容
文言文易错易混点
疫情期间学校发热应急预案(精选五篇)
单位部门消防应急预案(通用六篇)
消防启动应急预案(精选五篇)
山东高考排名3902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高考排名63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西高考排名13236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和潍坊工商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新疆工程学院和河北工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北京高考排名3674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5307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0307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27777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201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长沙理工大学要多少分四川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海口经济学院和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湖南高考排名1941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云南高考排名1879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1097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西高考排名13287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高考排名5895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26333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天津高考排名816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龙岩学院和山东建筑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医院简单的消防应急预案(精选7篇)
应对冰雪灾害应急预案(精选六篇)
学校生活区消防应急预案(通用7篇)
消防安全应急预案(精选五篇)
消防突发状况的应急预案
呼吸道传染病应急预案
关于应急预案演练总结范文
两轩辩日初中文言文翻译
学校消防演习应急预案范文
字期清爽文言文翻译
高三语文文言文常见通假字
消防安全应急演练预案(精选五篇)
临时停电应急预案
村防洪防汛应急预案
文言文阅读练习之岳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