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换法
翻译时应把古词换成现代词。例如: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而”“翁”“汝”应分别换成“你”“爹”“你”。全句可译为“你 爹回来,自会和你再算账的”
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季氏将伐颛臾》)
——“邦”应换成“国家”。全句可译为“国家四分五裂而不能好好把守“
调整法
文言文中变式句(谓语前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等)较多,翻译时,这些句子的词序需要调整。例如:
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不余欺”调整为“不欺余”。全句可译为“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调整为“能不易其志之缙绅”,全句译为“大宦官魏忠贤作乱时,能不改变自己志节的官吏,中国这么大,能有几人呢?”
选择法
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较为常见,因此,选择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成为文言文翻译的难点。例如: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过秦论》)
——“兵”是一个多义词,它的义项共五条:a.兵器; b.士兵; c.军队; d.军事; e.战争。这个句子用a项最恰当。全句译为“砍下树木作为兵器,举起竹竿作旗帜”。
去今之墓而葬焉,时止十有一月耳。(《五人墓碑记》)
——“去”是一个多义词,它的义项共四条:a.离开;b.废除;c.距离;d. 前往。这个句子用C项最恰当。全句可译为“距现在修墓并将他们安葬在这里,那时间只有十一个月罢了。”
灵活法
遇到活用词时,应灵活地译出该词的活用意义。例如: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水”译为“游泳”。名词活用为动词,全句可译为“借助船只远行的人并不是会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
——“一”译为“统一”,数词活用为动词全句可译为“六国灭亡了,天下统一了。”
固定法
文言文中的固定格式有固定的译法。例如:
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无乃……与”是固定格式,译为恐怕……吧”全句可译为“恐怕应该责备你吧?”
其李将军之谓也?(《李将军列传》
——“……之谓也”是固定格式,译为“说的就是……吧!”全句可译为“大概说得就是李将军吧?”
意译法
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等意义,直译会不明确,应用意译。例如:
振长策而御宇内。(《过秦论》) ——举起马鞭子驾御天下。(直译) ——用武力来统绐各国.(意译)
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 ——连秋天里野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直译) ——财物丝毫不敢据为已有.(意译)
在实际运用中,上述九种翻译的方法往往要结合使用,要注意各个不同方面的要求,才能辩清词义,译出忠实原文、表意明确语言而又通畅的好句子来。
保留法
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器具等,可保留不变。例如: 越王勾践栖于会稽之上。(《勾践灭吴》) ——“越王”是官名,“勾践”是人名,“会稽”是山名,翻译时保留不变。全句可译为“越王勾践退守在会稽山上”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庆历四年春”是时间,“滕子京”是人名,“巴陵郡”是地名。全句可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季,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
补充法
古代汉语中有很多省略现象,翻译时应补出省略的成份。例如: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鸿门宴》)
——动词“告”的后边省略了代词“之” ,全句可译为“项伯于是连夜骑马奔驰到刘邦的军营,把事情全都告诉了他。”
荆州之民附曹者,逼(于)兵势耳。(《赤壁之战》)
——动词“逼”后边省略了介词“于”,全句可译为“荆州的百姓依附曹操的原因,是被他的.兵势所逼罢了”
删除法
删去不译的词。例如: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夫”是发语词,译时应删去。全句可译为“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逍遥游》)
——“之”位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应删去,句可译为“鹏鸟飞往南海时,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
1、留(原词保留):
像古汉语中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官名、朝代名、度量衡单位等词语,译时均可保留原词,不必翻译。
2、换(古今词代替):
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如:
① 吾本布衣,汝亦黎民。
这里“吾” “汝”直接换为“我””你”; “布衣” "黎民” 换为“百姓”即可。
② 而翁归,自与汝复算尔。
这里“而”“翁”“汝”应分别换成“你”“爹”“你”。
3、对(对应翻译):
主要包括通假字要解释为对应的通假本词的意义;一般词语最好翻译为一个包含此语素的现代汉语常用词语等。例如:
①商君佐之。 这里的“佐”翻译为“辅佐”较好,帮助,辅助也可。
②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这里的“游”翻译为“游玩” 较好。
4、转(转词意译):
文言文中有一些习惯用语(如“下车”),运用比喻、借代(“秋毫”)等修辞用语,形象描绘的词语(“乞骸骨”、“山陵崩”)等,要根据语境转换词语,意译。
① 上书乞骸骨:上书请求退休,回家养老。
② 一旦山陵崩:万一有意外(有个三长两短,有个好歹)
③ 刎颈之交:成为能以生死相托的朋友。
④ 世无孔子:当世没有像孔子那样的智慧贤人
5、调(调整语序):
文言文常见特殊句式(谓语前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语后置)以及固定句式,翻译时要调整过来。
①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公子能为别人的困难而焦急,(这种品德)表现在哪里呢?】
②人或问之:“何为泣乎?” 【为什么哭泣呢?】
③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能不易其志之缙绅】”
④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我实在害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
⑤惟将军之言是听。 【惟听将军之言】
6、合(繁笔简合):
有些句子为了某些需要,故意用繁笔,翻译时只要译出意思即可。如: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解析】:有统一天下的心意(志向)。
7、分(语意分承):
有些特殊的句子,翻译时需要扩充,才能使语意丰厚。如:
①朝服衣冠 【解析】穿好衣服,戴好帽子。
②怀敌附远,何招不致? 【解析】使敌人降顺,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
8、补(成分补充)
文言文省略某一词语(如介词“于”等)或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兼语)的现象很常见,翻译时根据语境要补出。
①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解析】补出省略为:人不知(我)而(我)不愠,(我)不亦君子乎?
②审视之,短小,黑褐色,顿非前物。
【解析】补出省略为:(成)审视之,(虫)短小,黑褐色,(成)(觉得)(虫)顿非前物。
9、去(删除省略):
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其语法作用,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落实,只要不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如:句首的发语词(夫)、感叹词,在句中表顺接的一些连词,起补足音节或停顿,只起结构作用的助词,均可略去不译。
夫战勇气也。 【解析】这里的 “夫”可以删省。
10、套(固定句式):
文言文中的固定句式很常见,遇此情况可以套用翻译。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
【解析】这里的“无乃······乎”就是固定句式,可以套用为:这恐怕(太晚了)吧!
河北高考排名645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佳木斯职业学院和辽宁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河南高考排名18074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29188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南高考排名2188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苏高考排名4438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郑人有欲买履者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
文言文自荐书范文
初中文言文中有哪些成语
中考语文文言文的实词一词多义
郑人有欲买履者文言文练习以及答案
文言文自荐书范文
初中文言文中有哪些成语
疫情期间学校发热应急预案(精选五篇)
单位部门消防应急预案(通用六篇)
消防启动应急预案(精选五篇)
山东高考排名3902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贵州高考排名6312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西高考排名13236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和潍坊工商职业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新疆工程学院和河北工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北京高考排名3674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黑龙江高考排名5307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0307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河南高考排名27777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201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长沙理工大学要多少分四川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海口经济学院和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湖南高考排名1941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云南高考排名18790左右排位文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广西高考排名10973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江西高考排名13287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浙江高考排名5895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山东高考排名26333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天津高考排名8160左右排位综合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龙岩学院和山东建筑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医院简单的消防应急预案(精选7篇)
应对冰雪灾害应急预案(精选六篇)
学校生活区消防应急预案(通用7篇)
消防安全应急预案(精选五篇)
消防突发状况的应急预案
中考语文文言文的实词一词多义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之如何在考场上快速读懂文言文
文言文的由来
车辆雨雪天气安全的应急预案范文
曹武惠王传文言文练习附答案
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精选五篇)
扁鹊投石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常用实词义项例句
幼儿园的停电应急预案范文
街道防汛应急预案(精选三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