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黎安二生序》曾巩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马振华老师

  作品简介《赠黎安二生序》北宋文学家曾巩所写的一篇散文作品。作者针对黎生提出的写作古文遭到时人非议讥笑一事,表明自己的见解,委婉地告诫黎、安二生不要因怕他人嘲笑就去迎合世俗,放弃原则,热情鼓励他们要有勇气走自己的路。

  作品原文

  赠黎安二生序

  赵郡苏轼⑴,予之同年友也⑵。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予⑶,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⑷。既而黎生携其文数十万言,安生携其文亦数千言,辱以顾予⑸。读其文,诚闳壮隽伟⑹,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二生固可谓魁奇特起之士,而苏君固可谓善知人者也。

  顷之⑺,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⑻,将行,请予言以为赠。予曰:“予之知生,既得之于心矣,乃将以言相求于外邪?”黎生曰:“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⑼。今求子之言,盖将解惑于里人。”予闻之,自顾而笑。

  夫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知信乎古,而不知合乎世;知志乎道⑽,而不知同乎俗;此予所以困于今而不自知也。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今生之迂,特以文不近俗,迂之小者耳,患为笑于里之人;若予之迂大矣,使生持吾言而归,且重得罪,庸讵止于笑乎⑾?然则若予之于生,将何言哉?谓予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古,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生其无急于解里人之惑,则于是焉,必能择而取之。

  遂书以赠二生,并示苏君以为何如也。

  词句注释

  ⑴赵郡:即赵州,治所在今河北赵县。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宋代著名文学家,因祖籍是赵郡,所以作者称赵郡苏轼。

  ⑵同年:同年中考的人。曾巩和苏轼都是宋仁宗嘉祐二年进士。

  ⑶遗(wèi):赠予。

  ⑷黎生、安生:生平不详。

  ⑸辱:谦词。这里是屈尊的意思。

  ⑹闳(hóng):宏大。隽(juàn):意味深长。

  ⑺顷之:不久。

  ⑻补:充任。司法参军:官名,掌刑法。

  ⑼迂阔:迂远而不切实际。

  ⑽道:指圣人之道,即儒家学说。

  ⑾庸讵(jù):岂,难道,怎么。

  ⑿择而取之:指在古文、道与时文,世俗之间的选择。

  白话译文

  赵郡苏轼,是我的同年朋友。他从四川写信到京师给我,称道四川的两位叫黎生和安生的年青人。不久,黎生携带了他的几十万字的文章,安生也携带了他的几千字的文章,不以为耻辱来拜访我。我读了他们的`文章,的确是宽广雄壮、意味深长,善于照应,气势奔放,充分表达了事实和道理,而他们的才力豪放纵逸,好像没有尽头。二生固然可以算得是魁首、奇特和崛起的读书人,苏君因此也可以说是善于知晓人才的人了。

  不久,黎生补缺江陵府的司法参军,将要走的时候,请我以言相赠。我说:“我知道你,已经在内心明白了,竟然还要相求我用言语从形式上来表述吗?”黎生说:“我和安生都学习这种骈文,同乡都讥笑我们,认为不切合实际。现在请求您赠言,拟将解除乡里人的疑惑。”我听了这些话,连自己都克制不住笑了。

  世间不切合实际的人,有谁比我更严重的吗?只知道相信古人,却不知道符合世俗;只知道记住圣贤之道,却不知道跟世俗要同流合污。这就是我现在还遭受困厄的缘故,而且自己还不知道啊!世间不切合实际的人,有谁比我更严重的吗?如今您的不切实际,仅仅是由于文章不接近世俗,是不切合实际中的小事罢了,担忧同乡讥笑。像我的不切合实际可就大了,假使你拿着我的文章归去,将要重重的得罪,难道只是被讥笑就为止吗?那么像我这样的人,对于你们将要说些什么呢?如果说我的不切合实际算好,那么它的后患就是这样;如果说它不好,那么就可以符合世俗,必定违背古人,就要随同世俗,必定背离圣贤之道了。你还是不要急于解除同乡的疑惑,那么这样,必定能够选择而取其正确的途径。

  于是,我书写这些话来赠送给两位,并给苏君看看,认为我们的话怎么样呢?

  创作背景

  这是一篇应黎生之求而写的赠序,写于治平四年(1067)。黎安二生是苏轼写信推荐给曾巩的朋友。安生和黎生一同学习古文运动所批判的骈文,他们从四川拿着自己的文章来京师就正于曾巩,也是“以文会友”之意。不久后,黎生补任江陵府司法参军。行前,曾巩应黎生、安生之请,写了这篇著名的文章。

  作品赏析

  这是曾巩撰写给同年好友苏轼推荐的两位青年(黎生和安生)的赠序。这篇赠序有三层意思:第一层,赞赏了黎生和安生的文章和其人;第二层,继由黎生之口,提出了迂滞疏阔——不合时宜、不切实际的问题;第三,针对上述问题,阐明古与今、道与俗的矛盾,并以自己为例,激励二生要“信乎古”和“志乎道”,不要与世俗苟同。此序作者态度鲜明,说理精辟,层次清晰,侃侃而谈,文笔酣畅。

  全文只三百七十余字,共分三段。首段叙述黎、安的来历。黎、安二生都为蜀人,但并不曾与曾巩相识。作者曲尽笔意先写好友苏轼来信引荐之故,“赵郡苏轼,予之同年友也。自蜀以书至京师遗予,称蜀之士曰黎生、安生者。”曾巩和苏轼都是宋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又都是文坛上两颗相映生辉的星座,苏君的推荐是曾巩留意黎生、安生二人的重要原因,并非无故牵扯。不久,黎、安二生就各持其文来见曾巩,于是作者读黎生“数十万言”,安生“数千言”的文章,感到二人文章实在是“闳壮隽伟,善反复驰骋,穷尽事理,而其材力之放纵,若不可极者也”,给予了很高评价。且由文及人,想到黎、安二生确是“魁奇特起之士”,而苏轼也如伯乐识马,善荐才子,令作者感喟。

  第二段紧接着便写赠言之故,并以“迂阔”为中心层层展开。但作者题目云赠“二生”,文中却单提参军黎生求赠言,因“黎生补江陵府司法参军,将行,请予言以为赠”,作者便说既然已经心契相知,就不需要写序言表达出来。于是从黎生的答话中牵引出安生,实际上这是补救之笔,关键是道出了文章的主旨“迂阔”。“生与安生之学于斯文,里之人皆笑以为迂阔。今求子之言,盖将解惑于里人。”至此,将赠言之故委婉表达,而作者闻言之后,感触颇深,因其笑迂阔一语,即从“迂”字生情,将己扯入,而“世之迂阔,孰有甚于予乎?”作者将自己的迂阔概括为知信古而不知合世,知志道而不知同俗,说似自嘲,实则自况,是对自己人生态度的肯定。作者因博学知古而兴趣高远,显出与世不同的特性来;因矢志于圣人学者之道而超尘拔俗,因此难免招致世俗的毁誉,而作者仍独善其身,径直前行,“困于今而不知”,“迂阔”之大,无人堪当比拟。而作者以己“迂”之大,更进一步、更高一层论述“迂”的含义,令人心领神会,议论极为得体。作者以自己虽长期受世人嘲笑,也绝不苟合世俗,以至于“困于今而不自知”的坚定态度和忘我精神为例,心平气和地劝勉对方,分析利弊,处处为“二生”细心着想,毫无师长训示晚辈的架子,反而使人从他为自许自叹中受到教益和鼓舞。因此,他说“二生”的“迂”和作者的“迂阔”相比,其“迂”甚小,如果“使生持吾言”回故里,那么,“庸讵止于笑乎?”这种慨叹,实际上是以反问的语气鼓励“二生”坚持自己的道路,不必顾虑世俗之人的非难嘲笑。

  感慨之后,第三段一开始便照应前文,从正面写赠言之意,仍以“迂”字为中心,极抒笔墨,大肆渲染,“谓予之迂为善,则其患若此;谓为不善,则有以合乎世,必违乎右;有以同乎俗,必离乎道矣。”文中反复突出了二者的矛盾:如果说作者的迂是好的,而黎、安二生担心的正是这个,如果说它是不好的,那么就能迎合世俗而违背古之天理,流于庸俗而悖于圣人之道,其实作者一直在肯定自己“迂阔”的人生态度,也在晓喻黎安二生坚定自己的信念,不为世俗的毁誉困扰,方能有所成就的所谓主人之道。“解里人之惑”和“知古”“志道”是两种不可调合的人生态度,这只能凭一个人的志向去取舍、追求,作者不能越俎代庖,因此作者在阐明二者的高远浅近后,留给黎安二生“择而取之”,同时也以“并示苏君”照应了开头部分提及的由苏轼介绍和作者给黎安二生写赠序的缘起,首尾相应,环环相扣,可谓构思缜密。

  本文在写法上的突出特点是递进法,即一层接一层,一层高于一层,层层递进,顺序论述,《古文观止》按云:“文之近俗者,必非文也。故里人皆笑,则其文必佳。子固借迂阔二字,曲曲引二生入道。读之觉文章生气,去圣贤名教不远”。本文通篇以“里人笑为迂阔”一语步步引发,从作文上引到立身行己上去,命题落落大方而论事又细致入微。文章读来似嘲似解,总是自信十足,而以迂阔与不迂阔听人自择,厉中带婉,意尽其意,文尽其妙。通观全篇,“无法不备、无处不切”(《古文笔记注》),文章短小精悍,而内容丰厚,古今并举,涵含颇深。特别是其中论志道知古之说,对读者选择人生的道路仍有启发和借鉴作用。

  此文风格虽逊于韩愈、苏轼之文的奇变恣肆,却也自成一格,醇稳质实,广为人们诵读。可见,曾巩名列八家确有其独特高妙之处,明代的朱熹就非常喜欢曾巩的文章。曾巩文章纡徐百折,转入幽深,能曲尽笔意,从这篇文章就可见一斑。

  作者简介

  曾巩(1019—1083),字子固,汉族,抚州南丰(今江西南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3]。宋嘉祐二年(1057年)登进士第,儿童时代的曾巩,就与兄长曾晔一道,勤学苦读,自幼就表现出良好的天赋。其弟曾肇在《亡兄行状》中称其“生而警敏,不类童子”,而且记忆力超群,“读书数万言,脱口辄诵”。嘉佑二年(1057年),39岁的他才考取了进士,被任命为太平州司法参军,踏上了仕途。翌年,奉召回京,编校史馆书籍,迁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熙宁二年(1069年)先后在齐、襄、洪、福、明、亳等州任知州,颇有政声。元丰三年(1080年),徙知沧州,过京师,神宗召见时,他提出节约为理财之要,颇得神宗赏识,留三班院供事。元丰四年,神宗以其精于史学,委任史馆修撰,编纂五朝史纲,未成。元丰五年,拜中书舍人。次年卒于江宁府。理宗时追谥“文定”。曾巩在政治舞台上的表现并不算是很出色,他的更大贡献在于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有《元丰类稿》50卷行世,《宋史》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