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运输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黄飞老师

  道路运输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1

  为认真做好2012年全县道路运输工作,高效有序地开展道路运输工作,预防道路运输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轻事件所造成的人员、财产损失,把道路运输安全工作做到扎实有效、安全和谐,特订此应急预案。

  一、是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制定和完善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公司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实行“一把手”负全责,切实履行企业安全生产第一人的职责。层层签定安全生产责任状,具体到每个人,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公司分别从组织保障、人员保障、通信保障、交通保障、设备保障等方面制定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提升应急反应和救援能力,力争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到最低点。

  (一)组织机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电话:

  (二)组织机构职责

  1、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规章,制度、措施等文件精神。

  2、负责组织,指挥、调动发生道路运输事故的一切工作。

  3、负责督促检查安全培训,安全生产、安全设施、设备检查工作的落实情况。

  4、随时掌握气候变化信息,及时通知各驾驶员,做好应对气候变化的工作措施.

  二、是强化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工作顺利进行。

  1、要求道路运输企业立即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发现问题后要及时进行整改,决不留隐患。

  2、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学习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克服思想麻痹、安全生产意识淡薄现象的发生,坚决消除侥幸心理。

  3、严格贯彻落实道路交通安全责任事故“四不放过”原则,即:不查明原因不放过、责任人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到位不放过、有关人员未接受教育不放过。如有安全责任事故,将一查到底,该追究责任的一律追究,该给予处分的绝不姑息迁就,坚决予以处分。

  三、加大监管力度,严格履行“三关一监督”职责。

  对不合格的车辆一律禁止参加营运。对无《从业资格证》的驾驶员及发生过重特大交通责任事故和交通违规经营的驾驶员禁止参加营运。加强监管工作,监督各项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和执行情况。

  认真执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和《道路运输条例》,随车备齐各项安全、消防的设备设施。做好途中“三品”等违禁品的查堵工作,严禁超员、超速、疲劳驾驶。严禁无安全例检、检测不合格、技术等级达不到二级、轮胎磨损严重的车辆上路。

  此预案启动后,各科室、部门必须听从指挥,无条件立即行动,对据不行动,见死不救,行动迟缓,延误时机的人员,要严厉惩罚,节假日期间,要安排值班领导,值班人员和值班车辆。

  道路运输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2

  为加强道路货物运输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及时有效的开展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损失和人员伤亡,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和本公司内部管理的要求,制定道路货物运输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一、运输生产事故一旦发生,公司管理人员和驾驶人员应根据预案,及时组织抢救,协调处理事故,减少人民生命和财产损失,协助交通管理部门做好事故处理和善后工作。

  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凡发生道路运输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公司经理必须在20分钟内到现场(和林县内),30分钟内反馈给运政机构。

  三、运输生产事故发生后,驾驶人员应立即保护好现场,并采取必要的应急防护措施,然后打公司电话通知公司经理,电话为:1864711xxx,公司领导应根据事故大小,迅速与交通运政、公安、交警、120急救中心、保险公司等部门联系,并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驾驶人员在联系不到单位的情况下,也可直接与交通运政、公安、交警、120急救中心、保险公司等部门联系。

  四、驾驶员发生运输安全生产事故后,应停职检查,待事故原因查明后,根据生产事故大小,按公司管理要求给予责任追究。

  五、公司成立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并建立应急保障车辆,应急小组各成员必须7×24小时保证通迅畅通,严格服从应急小组的统一调动,联系方式如有变动,应提前通知应急小组。

  (一)、组织机构

  组 长:xxx

  副组长:xxx

  成 员:xxx

  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统一思想,步调一致,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努力开展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下设4个应急工作组,分为路障清理组;运输保障组;后勤服务组;信息联络组,具体分工如下:

  1、路障清理主要职责:负责清理路障,包括雪阻、水灾、桥梁坍塌、道路中断等,应及时派出车辆和人员予以疏通,保证道路畅通无阻,车辆应随时加满油料,人员应保证24小时待命。具体机械车辆由货运科负责组织解决。

  2、运输保障主要职责:应及时合理安排车辆对滞留货物和被困人员的安全运输,保证所有货物安全、及时运达。具体车辆由公司和货运站负责协调解决。

  3、后勤服务主要职责:负责好被困人员的生活住宿,确保所有人员和滞留货物的安全。

  4、信息联络主要职责:具体工作任务是上传下达所有指令、命令和信息,确保信息畅通。

  各组要认真对照各自工作分工,组织相关人员组成应急工作组,确保完成分管工作。

  (二)、应急预案的启动

  第一类情况:

  适用于发生山区道路中断,雨、雪灾害天气,受困车辆人员较多时启动。

  工作程序:

  1、接到群众或驾驶员的报告。

  2、信息报至领导小组负责人闵海滨同志。

  3、闵海滨将有关情况上报市交通,由信息联络组负责通知领导小组成员,30分钟内召开全体会议,进行安排部署。与此同时,各工作小组通知各自人员车辆以及机械作好准备工作。其中:路障清理组备好车辆,组织好人员;运输保障组备好营救车辆;后勤服务组备好食物和御寒衣物以及药品;信息联络组通知受困车辆和人员以及登记清障车辆、人员、衣物、食物等。

  4、在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各组立即开展工作。机械清障组组织人员、机械开始清除路障;后勤服务组给所有受困人员发放食物和衣物;运输保障组将受困人员和滞留货物疏散到救援车辆,送往目的地;信息联络组通知受困车辆和受困群众单位,并随时向应急领导小组汇报进展情况。

  5、救援结束后,营救出被困车辆,检查维修好被困车辆,安全返回目的地。

  6、应急领导小组上报营救工作开展情况。

  7、救援小组返回。

  第二类情况:

  适用于发生旅客滞留时启动。

  1、接到报告信息。

  2、立即通知运输保障组,运输保障组及时合理安排车辆,对滞留乘客和被困旅客进行运输,保证所有旅客走得安全,到得及时。

  3、后勤服务组提供被困乘客和滞留乘客的生活住宿,确保所有乘客的安全。

  第三类情况:

  适用于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时启动。

  工作程序:

  1、接到报告信息。

  2、信息联络组应立即报告道路运输管理处负责人,应急领导小组要立即通知市交通局、公安局交警支队、急救中心、保险公司;同时,道路运输行业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上报市安全生产监督局和省道路运输管理局。

  3、信息联络组应迅速通知应急领导小组下设的路障清理组、运输保障组和后勤服务组,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分配工作任务:县公安局交警支队、急救中心、保险公司、后勤服务组带领救援车辆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交警大队、保险公司勘察现场,急救中心开展医护抢救,求援车辆负责运送伤员和滞留旅客,路障清理组负责清理路障,设置警告、警示标志。

  4、急救中心应在抢救运送途中,开通医院绿色通道,到达医院后立即开展抢救。

  5、领导小组根据交警队、保险公司作出的结论,上报救援情况。

  6、县交通局、安监局等相关单位根据事故结论,对营运车辆作出处理决定。

  道路运输安全生产事故综合应急预案3

  1.总则

  1.1编制目的

  为了增强企业的应急管理工作,确保在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时,能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救援,保障职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减少环境污染和社会影响,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1.2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企业发生的涉及到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安全生产事故,如发生爆炸,燃烧,腐蚀,放射,毒害等安全生产事故.

  1.4应急预案体系

  应急预案体系包括:

  (1)综合应急预案:规定企业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应急工作原则,应急工作程序等内容.

  (2)专项应急预案:主要有危险化学品运输泄漏事故专项应急预案,交通运输火灾事故应急预案,易燃易爆气体爆炸事故应急预案,硫酸液体外溢腐蚀事故应急预案等.

  1.5应急工作原则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统一领导,以人为本,企业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措施果断的应急工作原则.

  2,企业危险性分析

  2.1企业概况

  企业名称,地址,从业人数,隶属关系,主要运输产品等情况.

  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和《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等相关要求,企业根据历史事故统计分析,得出潜在的重大事故有:

  (1)火灾,爆炸事故

  (2)路外伤亡事故

  (3)危险物品运输事故及易燃易爆物品运输储存过程中发生的危险事故.

  风险分析:

  (1)企业容易发生火灾,污染,人员伤亡,具有较大危险.

  (2)道路运输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3)易燃易爆物品的.储存和运输容易发生仓库爆炸,火灾.

  (4)由于天气,雷击,大雾,地震等自然灾害对单位的设施和设备,行车安全和人员安全易造成较大或重大伤害和损失的事故.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企业应急组织体系主要由企业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现场应急指挥中心及企业相关的职能部门等组成.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3.2.1应急指挥中心

  (1)主要人员

  总指挥:XXX

  副总指挥:XXX

  成员:XXX

  (2)应急指挥中心是企业应急管理的最高指挥机构,负责重大事故的应急指挥,职责如下:

  ①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落实有关工作指示.

  ②审定并签发事故应急预案.

  ③审定并组织实施应急预案的演练.

  ④根据预测与预警结果,开展风险评估.

  ⑤下达预警和预警解除指令

  ⑥下达应急预案启动和终止指令

  ⑦确定现场应急指挥中心人员,并下达派出指令

  ⑧指定新闻发言人,审定新闻发布材料

  ⑨审定应急处置的指导方案.

  ⑩在应急处置过程中,负责向上级主管部门求援,并配合政府应急工作.

  ⑾审查应急工作的考核结果.

  ⑿审定并签发向上级主管部门及当地街道(地区)办事处报告.

  3.2.2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

  (1)主要人员

  主任:XXX

  成员:XXX

  (2)职责

  ①接受应急指挥中心的指挥

  ②组织制订应急预案

  ③策划应急预案演练方案,并参与组织实施.

  ④派出现场应急指挥中心的组成人员,参加现场应急处置.

  ⑤按照应急指挥中心指令,及时通知职能部门.

  ⑥组织制订应急处置指导方案.

  ⑦按照应急指挥中心指令,向朝阳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当地街道(地区)办事处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⑧负责现场应急处置总结的审核,归档工作.

  ⑨责应急指挥中心交办的其他任务.

  3.2.3现场应急指挥中心

  现场应急指挥中心是应急指挥中心派驻现场实施应急指挥的部门,职责如下:

  ①按照应急指挥中心指令,负责现场应急指挥.[NextPage]

  ②收集现场信息,核实现场情况,针对事态发展制定和调整现场应急抢险方案.

  ③负责整合调配现场应急资源

  ④及时响应急指挥中心和地方政府汇报应急处置情况.

  ⑤协调与地方政府相关应急救援工作.

  ⑥按照应急指挥中心指令,负责现场新闻发布工作.,

  ⑦收集,整理应急处置过程中的有关资料.

  ⑧核实应急终止条件,并向应急指挥中心请示应急终止.

  ⑨负责应急指挥中心交办的其他任务.

  4,预防与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1)确认企业重大危险源,加强对危险源的监控.通过预测,预报和预警的方式进行管理.

  (2)企业在存在事故隐患场所,设置警告禁止信息(警灯,警报器,安全标志)等.

  (3)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查

  4.2预警行动

  (1)企业应急指挥部接到可能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信息后,启动应急方案,并通知有关部门采取相应的行动,预防和控制事故的发生及扩大.

  (2)当本单位应急指挥部认为需要支援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5.信息报告

  5.1信息报告

  (1)企业应急指挥办公室24小时值班.值班电话号码XXX.

  (2)事故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及时向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报告,并按规定报告事发地政府应急管理机构报告.

  (3)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值班人员应通知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主任,副主任;特别重大安全事故,可直接向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副总指挥报告.

  (4)应急处理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5.2信息上报

  事故发生后,向上级和驻地街道(地区)办事处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事故发生单位概况,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事故的简要经过;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已经采取的措施;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6,应急响应

  6.1响应程序

  (1)发生事故后,企业应急指挥中心应指导事故发生部门开展抢险自救,并做出判断,如需外部救助,根据事故性质和严重程度立即报告当地救助部门.

  (2)在事故发生现场的所有人员必须冷静思考并落实应急响应时自身和他人的安全避险措施,防止次生生产事故或其他人身伤害事故发生.

  (3)根据现场需要及时向企业应急指挥中心或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请示扩大应急,企业应急指挥中心或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及时向当地政府急救机构发出请求支援的信息,并协助当地政府或企业以外的有关应急机构实施应急行动.

  6.2应急结束

  (1)应急结束的条件

  当遇险(含失踪)人员全部发现,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符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排除后,经指挥部确认和批准,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

  (2)应急结束明确事项

  安全生产事故相关危险因素消除后,由现场应急指挥中心核实应急终止条件和向企业应急指挥中心请示应急终止.

  ①事故情况上报事项

  企业按照规定尽快将所发生的事故报告当地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应急结束后,统计事故的发生时间,地点和结束的时间及严重程度,事故的简要情况,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安全生产事故涉及范围,已采取的措施等内容.

  ②事故调查移交事项

  事故结束后,把事故发生过程中现场人员对事故的现场分析等内容进行记录,并将现场事故调查的结果移交给事故调查处理小组,进一步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彻底调查,最终查明事故原因.

  7,信息发布

  7.1信息发布的部门

  主要由企业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担任.

  7.2应急信息发布的原则

  在新闻发布过程中,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准确适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内容全面.

  7.3应急信息发布的程序

  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根据审定的新闻发布材料,组织新闻发布会或接受报纸,电台的记者采访,向媒体提供新闻稿件等.

  8,后期处置

  企业在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后,主要做出以下处理:

  (1)应急结束后,现场应急挥中心负责编写总结材料,总结材料包括以下内容:事故情况,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涉及范围,损失,人员伤亡情况,事故发生的初步原因;处置过程中动用应急资源;处置过程遇到的问题,取得的经验和吸取的教训;对预案的修改建议.

  (2)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负责对现场应急指挥中心的应急总结,值班记录等资料进行汇总,归档,并起草上报材料.

  9,保障措施

  9.1通信与信息保障

  (1)建立企业应急通信系统,完善公用通信网,建立有线和无线相结合,基础电信网络与机动信系统相配套应急通信系统,确保在事故发生时通信畅通.(应急指挥系统成员及联系方式以附表形式列出)

  (2)建立完善应急救援力量和资源信息数据库,对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实行动态实时监控,各种应急救援有关重要信息和变更新信息情况及时上报企业应急指挥中心和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有关通信联系方式以附表形式列出).

  9.2应急队伍保障

  (1)企业设置XXX小组,XXX小组······确保人员到位.

  (2)加强广大员工应急能力培养,鼓励义务志愿者参与应急工作;加强与外部的交流,不断提高应急队伍的素质(有关应急队伍以附表形式列出).

  9.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类型

  干粉灭火器

  消火拴

  绝缘手套

  数量

  性能

  存放位置

  管理人

  联系方式

  9.4经费保障

  企业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对应急工作的日常费用做出预算,经应指挥中心审定后,由财务部列入年度预算计划,保证专款专用,应急处置结束后,相关部门对应急费用进行如实核销.

  10,培训与演练

  10.1培训

  企业应急指挥中心及其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各应急救援队伍相关人员参加企业组织的应急培训.制定培训计划.计划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师资,培训人员等.

  10.2演练

  (1)时间:为保证企业各级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企业组织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演习,以提高应急响应的实战能力.一般企业每年进行1~2次演习.

  (2)演练规模和范围;在企业管辖范围内,组织企业能够控制和管理的演练.

  (3)演练内容:根据企业实际情况选择重大危险源中的某一个,进行安全生产重大事故应急演练.

  (4)演练管理:企业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组织演练的具体实施工作,对演练过程,效果,经验,存在问题,改进措施进行总结,形成书面材料后上报企业应急指挥中心和相关政府部门.

  (5)演练总结:参加演练的单位,部门,人员和演练的地点,起止时间,演练项目和内容,演练过程中的环境条件,演练动用设备,物资,演练效果,持续改进的建议,演练过程记录的文字,音像资料等.

  11奖惩

  11.1奖励

  (1)在应急救援工作中出色完成应急处置任务,成绩显著的.

  (2)在应急处置过程中有功,人民群众的财产免受损失或者减少损失的.

  (3)对应急救援工作提出重大建议,实施效果显著的.

  11.2处罚

  (1)在应急救援工作中拒绝履行应急救援义务的,不服从命令和指挥,或者在应急响应时没有履行职责的.

  (2)不按照规定报告,通报事故真实情况的.

  (3)阻碍应急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应急任务的.

  12,附则

  12.1应急预案备案

  本预案发布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和街道(地区)办事处备案.

  12.2维护和更新

  本预案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所涉及的机构和人同发生重大改变,或在执行中发现存在重大缺陷时,企业及时组织修订.企业定期组织对本预案评审,并及时根据评审结论组织修订.

  12.3制定与解释

  本预案由企业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与解释.

  12.4本预案实施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