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动植物的描写段落

张东东老师

关于动植物的描写段落

  关于怎样描写动植物 

  片段一、家鸡孵祖先

  这是一座富有诗情画意的寨子,依山傍水,一座座格调新颖的美丽竹楼,掩映在芭蕉、棕榈和歪脚龙竹的绿阴之中。初来乍到,竟给人一种进入“世外桃源”的感觉。我们正瞪大好奇的眼睛观赏那一座座竹楼,忽见路边有只野公鸡正与几只家鸡在一起散步,被小王一赶,它们连飞带跳地逃进寨门,一头钻进一个鸡圈里去了。我们也紧跟着跨进寨门,恰好看见一位波涛(即“大伯”)在旁边。于是,我们告诉他,刚才有只野鸡钻到他的鸡圈里去了,请他快抓住它。谁知波涛听了却哈哈大笑起来。他一伸手抓出那只野鸡。我们仔细一看,这野鸡的形状与家鸡差不多,只是身材比较矮小,但其羽毛却比家鸡要漂亮得多,尤其是尾部的羽毛又长又艳丽,站着就能拖到地上。波涛告诉我们,这并非一般的野鸡,而是他饲养的一只原鸡。原来就在半年前,波涛在山上发现了几个野鸡蛋,于是就随手捡回来让家里的母鸡孵,结果还真的出壳了一只小鸡,这就是眼前的这只漂亮的小公鸡。这只原鸡虽然会飞,但似乎已跟波涛建立起了深厚感情,所以并不飞进大森林,而是整天在家里与家鸡为伴。波涛还向我们夸耀说,这原鸡的价值可大呢,它是家鸡的祖先,现在的家鸡就是从原鸡驯化而来的,因此,国家早就把原鸡列为重点保护珍禽了。

  “家鸡孵原鸡,后辈孵祖先,真有意思。”我们连声赞叹。(石玉生、徐祖根《西双版纳动物记趣》)

  西双版纳有“动物王国”之称,单是陆栖脊椎动物就有500多种。写哪一种?怎么写?本文题为《西双版纳动物记趣》,所以作者有选择地写了犀鸟抓蛇、懒猴睡觉、群猴表演、家鸡孵原鸡等有趣的动物故事,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这就告诉我们,写这类游记性的记叙文,必须在“趣”字上做文章。有趣的文章好读,也好玩。

  这个岛上都是清一色的有剧毒的蝮蛇,二尺多长,三角形的头,灰白色的肚子,灰黑色的背部,全身有铜钱似的斑点和花纹,尾巴尖细。它们有两颗管状的毒牙,人被咬伤如不及时抢救,就会丧命。那些盘在树上的蛇,姿态一样,它们把身体曲成“之”字形,头部微仰向天,有的.一棵树竟有十五六条蝮蛇,许多树权上都盘满了。这些蝮蛇以吃鸟为主,也吃老鼠和青蛙。我特意观看了它们吃鸟的情形。平时它们盘在树上不动,一旦小鸟落在树上或从头上掠过,它就敏捷地跃起,像弹弓射出的弹子似的冲上去,一口把小鸟叼住,虽然鸟比蝮蛇的头部还大,可是蝮蛇张开大嘴,一会儿就咽下去了。蝮蛇浑身肉滚滚的,老鹰一见格外眼馋,它在岛上低空盘旋侦察一番以后,就猛然俯冲下来,闪电似的抓住一条蝮蛇向高空飞去。它们在空中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搏斗。人们以为老鹰可以吃上一顿美肴了,不料忽然听得一声惨叫,老鹰像被击落的飞机似的,翻滚下来,中毒而死,而掉在地上的蝮蛇却早已逃之天天了。岛上的海鸥是蝮蛇的敌手,海鸥的嘴又尖又长,总是安家在悬崖上,如果蝮蛇偷袭海鸥窝里的蛋或幼雏时,往往被海鸥叼起来扔到海中或岩石上摔死。(《蛇岛见闻》)

  作者在文中详细描写了蝮蛇捉鸟和鹰与蛇搏斗的情景,因为这是人们难以见到甚至难以想象的场面。蛇捉小鸟时“像弹弓射出的弹子似的冲上去,一口把小鸟叼住”。而当老鹰“像闪电似的抓住一条蝮蛇向高空飞去”时,出入意料的是蝮蛇胜利了,身体庞大的老鹰却“像被击落的飞机似的,翻滚下来,中毒而死”。这些比喻不仅生动地再现了当时的场面,而且突出了蛇岛上蝮蛇的特点。

  片段三、闻名天下的夏威夷果

  名驰天下的夏威夷果,随随便便地掉落一地,散在树下。果皮是青绿色的,乒乓球大小,除去坚硬的外壳,才有乳白色的圆形果仁,裂成几瓣蹦开来。夏威夷果树有点像中国枇杷树,叶肥厚,乍一看,果实隐在树叶中,不轻易示人。密密的树林在岛子深处,无穷无尽地延伸下去。若是走进树林中,低头细辨,才见眼前落果遍地,踢一脚满盘皆活,圆果像台球桌上的彩球溜溜乱滚。林中隔不远就堆着一只只满满的麻袋,远处有弯腰的身影掠过,是岛上的捡果人。

  夏威夷果的产量取之不竭,果树们好像天天都在开花,天天都在结果;不需要发芽的春天,也无所谓丰收季节,任你在岛上的哪个角落睁开眼,摘些果子就可开饭,并非夸张得离谱。只是岛人的繁殖力比不过疯狂生长的植物们,先进的机器竟也对付不了树林中的小圆球,于是采摘夏威夷果,人手永远是不够用的。捡一袋果子的工钱不菲.如此原始繁琐的人工,放在中国不是什么难题,在美国的夏威夷,常常眼看着果子一日日赖在土里钻人泥里,’加工厂的老板们也无能为力。这才算明白市场餐馆里,那种油汪汪脆生生香喷喷的夏威夷果,卖得好贵的原因,不是果子的错是人的错。(张抗抗《果岛——天然夏威夷》)

  作者将夏威夷岛上的“夏威夷果”、“番石榴”、“木瓜”、“面包树”、“懒人果”、“杨桃”、“奶油果”、“南瓜莓”等,由外形到内质、由颜色到味道,写得形神兼备。好像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席极其丰盛的热带风味的果宴,让我们目不暇接、馋涎欲滴。这是作者亲眼所见、亲口所尝、亲身体验的结果。

  《果岛》向我们传达了这样的信息:对待任何事物,我们只有做了认真细致的观察,才能用笔把它写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