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感恩》阅读答案

王明刚老师

  《学会感恩》阅读答案 1

  让孩子们从小学会感恩

  市教委最近推出第3版《中小学生守则》。“珍爱生命”首次出现在《小学生守则》中,而《中学生守则》则增加了“学会感恩”条款。

  人的本质就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生命是相互依存的,每一样东西都依赖于其他事物的存在。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处处受到社会的“恩赐”: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爱人的关爱, 他人的各种服务,大自然的赐予等等。但对于社会的恩惠,有些人麻木不仁,熟视无睹,浑然不知。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现在不少孩子认为家长的付出与关爱理所当然,天经地义,对父母不尊重、不关心;有的人对社会相当冷漠,认为这个社会与他毫无干系;有的人接受别人资助,也不知道感恩。某地有个年迈的老人,曾无偿资助80多名贫困大学生,但那些大学生毕业后,竟没有一个人去看望她,甚至连封问候、感谢信也没有。笔者有个女同事曾感冒,卧床不起,她的儿子放学回家一看母亲没做好饭,除了埋怨之外没有一声的问候,然后拿了点钱扭头就走,找饭店吃饭去了。笔者认为:现在不少孩子太缺少感恩情怀了。上海市教委在新版的《中学生守则》中增加了“学会感恩”条款,这很有必要,填补了以往教育内容的一个空白。

  有的国家有感恩节,虽然它从宗教仪式演变而来,但至今为人们所重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它能教化人们学会感恩。记得有位哲学家说过,世界上最大的悲剧或不幸,就是一个人大言不惭地说没有人给我任何东西。让孩子学会感恩,关键是通过家庭、学校的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从家庭、学校开始,学会尊重他人。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以平等的眼光看待每一个生命,尊重每一份平凡普通的劳动,也更加尊重自己。

  现在的问题是,感恩教育需要我们有意识地去做。如果我们只知道奉献,而不知道把自己的劳动与付出呈现给孩子从而教育孩子,孩子也就无从感受到社会和人们对他的恩爱。近日有一则新闻说:来自张家口的67岁的赵老先生在北京某大学东门口拉小提琴,为在内蒙古读书的女儿筹集学费,老父在街头卖艺三年,他21岁的女儿竟毫不知情。赵老先生这种“暗地里的爱”虽然珍贵,但不足取;爱要让孩子知道,才能激发起他们的爱心,引起他们发自内心更深刻的感恩情怀。

  也许,很多家长与老师已习惯了付出,不希望得到回报与感恩,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这样做可能会误导孩子,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是道德教育中的'不完善之处。因为知道别人的恩爱并知道感恩的人,才能收获更多的人生幸福,才会摈弃没有意义的怨天尤人。

  1.请说说这篇文章第1段作者为什么写上海市教委关于第3版《中小学生守则》的内容。

  2.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受到哪些来自社会的“恩赐”呢?

  3.作者为什么认为“现在不少孩子太缺少感恩情怀了”

  4.对于有的国家有感恩节作者是持肯定还是否定的态度?为什么?

  5.老师、家长如何让孩子学会感恩?

  6.亲爱的同学,对于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关爱,您将如何表达您的感激之情呢?试结合自己的情况,给你感恩的人发一条手机短信吧,请把短信的内容写在下面。

  《让孩子们从小学会感恩》答案

  1.让孩子从小学会感恩。

  2.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诲,爱人的关爱, 他人的各种服务,大自然的赐予等等。

  3.作者发现,对于社会的恩惠,有些人麻木不仁,熟视无睹,浑然不知。

  4.持肯定的态度,因为感恩节能教化人们学会感恩。

  5.感恩教育需要老师、家长有意识地去做,把自己的劳动与付出呈现给孩子从而教育孩子,通过家庭、学校的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从家庭、学校开始,学会尊重他人。

  6.此题较开放,符合要求、言之有理即可。

  《学会感恩》阅读答案 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面的题。

  ①灾难总爱“青睐”贫穷的国家。2010年1月12日的海地地震让我们想起了2004年12月26日发生在印度洋的大海啸。那一次海啸席卷印度洋周边数个国家,导致了近30万人丧生。而这些国家大多数都是发展中国家。当贫穷和自然灾害交织在一起的时候,这一切就变得格外的沉重和严峻。

  ②随着唐山、汶川两次大地震的发生,中国人对地震的痛苦记忆越发强烈,因此我们也对发生在海地的这一次地震感同身受。更何况在这次地震中,还有8名我国驻海地维和部队成员被埋。他们的命运让国人牵系。在这个时候,发生在中美洲地区的地震,已经成为了全世界共同的命题。

  ③如果说,在今天的世界上,还有一种力量能够让各国民众都站在一起,那这种 力量就是自然灾害面前人类的凝聚力。所谓文明,指的并不是堆砌物质和炫耀财富 的能力。在自然的力量面前,高楼大厦或许不堪一击,但是自然征服不了人类的友爱 和互助。随着文明的进步,人类开始理解,其实征服自然的过程,本身就是我们互相 帮助和扶持的过程。有的时候这个过程很困难,因为危险总是不常出现。比如应对 温室效应的努力,有反复也有分歧;但有的时候这个过程也很迅速,因为我们在灾难 和死亡发生时,突然发现作为个体,我们还很脆弱。

  ④因此,是灾难让我们学会了感恩和守望。

  ⑤感恩是国际合作的责任。我们都还记得,在汶川地震发生后,来自世界上多个国家的救援队相继前往四川,参与救援工作。而汶川地震后,当时的海地看守政府总理阿列克西、工商部长杜塞等还前往中国海地贸易发展办事处,悼念地震中罹难的国人。这说明,一场地震并不只是一个国家的悲剧,而是一个世界体系的薄弱环节。

  ⑥而守望既是惦念,也是防范。这一点我们还做得很不够。从技术层面来看,这些年来国际性的防灾减灾呼声日渐高涨,每每发生灾难时,防灾减灾都会作为重要的政策被各国政府和科学家提上议事日程。但是灾难总不常见,因此防灾减灾的进度也会随着生活重归平静而怠慢。如果没有2004年的印度洋大海啸,各受害国家不会用极快的速度建立起海啸预警机制。而加勒比海地区因为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也因为不经常遭遇自然灾害的袭扰,在防范机制上相应落后。

  ⑦感恩和守望,是公共精神的一种体现。在此次海地地震之时,我们期待更多的国人能够参与到。但是我们同样期待,这种自然灾害永远不要再有。地震发生时的感恩和守望,更应该扩大到我们在国内生活的各个领域。正如汶川地震后,我们第一次看到志愿精神已经深入不少国人的脑海;而此次海地地震后,_______________。

  ⑧没有感恩,我们就不会在灾难来临时感同身受;没有守望,我们就不会变得更坚强,更互助。感恩和守望是一个社会成熟的标志,也是我们面对灾难所学到的。

  1.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

  2.选文第⑤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3.请为选文第⑦段末尾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参考答案:

  1.灾难让我们学会感恩和守望。

  2.选文第⑤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列举多国救援队援助汶川和和海地看守总理悼念罹难国人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感恩是国际合作的责任”这一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