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远的炊烟》阅读答案

阿林老师

  遥远的炊烟

  ①只要在乡村生活过,有谁不怀念村庄上空那袅袅升起的炊烟?袅袅炊烟在房屋的脊梁上盘旋,在树梢的鸟巢旁飘荡,在胡同的拐角里踱步,最后都凝聚成片片朦胧的烟霞。在那袅袅的烟霞里,有母亲的目光,也有父亲洪钟般的声音。

  ②有多久没有看到过炊烟了?城市里没有炊烟,城市里用的是液化气,即使有了些许炊烟,也是有害气体,是不会让人留恋的。况且,城市里的人们,也没有时间留意炊烟,大家都匆匆忙忙,谁会有时间在意稍纵即逝的炊烟?炊烟只属于宁静的乡村,只属于浑厚的黄土地。

  ③只有在停下匆匆步履的时候,只有在心灵归于淡雅和安静的时候,那袅袅的炊烟才会从久远的记忆中升起来。瞬间弥漫了你整个的心灵。它像一幅美丽的水墨画,让人有不尽的遐想。

  ④童年的时候,炊烟是娘做好的可口的饭菜。伙伴们成群结队去村外田野里玩耍,去村头小河里嬉戏。高兴起来,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回家。这时候不知道谁说一声,我家房顶上没有烟了,娘做好饭了。大家立刻都齐刷刷地把目光投向村里,纷纷寻找自己家的房顶。不久前还袅袅升起着的炊烟,都已经渐渐散尽了,娘把饭做好了。大家都自然收了心,赶快追逐着跑向村里,跑回自己的家里,那里有娘可口的饭菜等着啊。再不回家,娘就要到村口呼唤儿子了。

  ⑤炊烟是汉子们心底的温暖。太阳升起来了,汉子们赶着牲口。拉着牛车,说说笑笑地到村外的田地里劳作。到了中午,汉子们累了的时候,村里的炊烟也升起来了,这个时侯,大家纷纷卸下牲口,在地头上坐下,点上一支烟,大家的目光都会朝向通往村里的小路。那条小路上,渐渐地,成群结队的妇女,提着饭菜从村里炊烟走来。汉子们的疲劳消失了,那不尽的温暖扑面而来。

  ⑥炊烟是远行的游子心中家园。不论到了天南海北还是都市庙堂,不论你名满天下还是腰缠万贯,最让游子动心的,一定是故乡茅屋上升起的那袅袅炊烟啊。不论你遭受了多么深重的重创,那随风飘浮的缕缕炊烟,顷刻之间就把你隐藏在了无边的温暖里。

  ⑦当我们忆起年迈的母亲,母亲的身影多半是在炊烟里。有多少回啊,当我们从野外回到家里,当我们喊娘的时候,母亲的身影正在炊烟里忙碌。

  ⑧没有风的时候,炊烟是一棵树,从家里的灶房里生长起来,然后与全村的树聚合成一棵参天大树。有风的时候就不同了,家家的炊烟刚刚冒上房顶,就迅速汇集一片,变成一片片灰色的云,漂浮到村庄的上空,最后都消失到无边的旷野里。其实,不论是有风的时候还是无风的时候,乡村上空的炊烟都是一幅动人的画卷。可是炊烟与画卷又不同,因为炊烟里有麦子的香味,还,有母亲殷殷的目光。

  1.第②段中,作者为什么说“炊烟只属于宁静的乡村,只属于浑厚的黄土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第③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借写乡村的炊烟表达了多种情感,请分点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的“炊烟”这个物象是与母亲的`身影交织在一起的。生活中,亲情常常融住于某些特定的物象中,请你捕捉记忆中的一个美丽物象,用优美的文字描绘一个画面。(不少于6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城市没有炊烟,即使有,城市的人们总是匆匆忙忙,无暇留意炊烟,而炊烟是乡村生活的一部分。

  2.过渡的作用。从上文对城市人忽略炊烟的叙述过渡到下文对乡村炊烟的深情回忆中。

  3.“踱步”一词将炊烟拟人化,形象地写出了炊烟袅袅上升的情态,运用排比的句式,节奏感强,强调了炊烟各异的形态,突出对炊烟记忆之深;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感念之情。

  4.①作者借写炊烟表达了对母亲的赞美之情;②对幸福温暖乡村生活的怀念;③远方游子的乡土之思。

  (意对即可)

  5.示例:那盏灯仿佛不知疲倦,每每夜晚归来,于一片沉默的夜色中,看到家里亮着的窗户,总是心头一暖。那一抹黄晕的光,不论风霜雨雪,总是无一例外地等候在我眺望的视线里。蓦地,我觉得它是如此熟悉,像极了母亲泛着暖暖橘色的柔和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