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欠孩子们什么》阅读答案

莉落老师

  到底欠孩子们什么

  前不久,一位名叫北野的作家曾提出这样一个论点:即民族的较量实际是年轻女人的较量.他通过在不同国家所见到的不同的母亲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而得出这样的结论.

  北野说有一次他到一个英国朋友家去玩,这位英国朋友有个3岁的孩子,非要跟北野一块儿洗澡,北野就敷衍他,你先洗,我一会儿就去.等阿姨给他洗完澡后,北野没有去,这个孩子哭了,说北野骗了他,孩子的妈妈跟北野争了:你怎么能骗孩子呢?你既然答应和孩子一块儿洗澡,就要跟他洗……而在中国,差不多每位年轻的母亲都会对孩子说:“乖乖听话,妈妈给你买糖吃;听妈妈话,乖乖去上幼儿园,妈妈给你买小汽车;乖乖听话,妈妈为你……”至于自己对孩子的承诺是否能实现,那是另外一回事,管不了那么多.中国的孩子几乎都是在受骗的环境中长大的.在这样的养育方式下,他将来必然形成这样一种人格——对别人充满戒备,骗别人时心安理得.你还指望他相信别人吗?

  还有一次北野在农村亲眼见到,几个孩子在一起玩,其中一个被另一个欺负了,那个被打的孩子妈妈来了,厉声吼道:“你干吗打他,再打,我揍死你.”而他在英国曾见过同样的场景,那位被欺负的孩子的母亲却对另外几个孩子讲:“你们为什么要欺负他呢?难道你们不友好吗?”她在跟孩子讲道理,而那位中国妈妈对孩子“没有什么理可讲”,这种教育方式起码有两点不好的后果:一是使孩子养成依赖性,依赖强权;二是会养成一种非理性的性格.

  有人曾问过,父母到底欠孩子什么?其实什么也不欠,就只欠把好的道德给子女.而这,恰恰就是民族未来的命运!

  1.本文是围绕那一句话来写的?

  2.第2,3自然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这样些有什么好处?

  3.如果把“在这样的养育方式下”中的“养育”一次换成“教育”,你认为好不好?为什么?

  4.中国妈妈与英国妈妈对待孩子打架的不同态度,说明了什么?这样下去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5.使孩子养成依赖性和非理性性格的.教育方式是怎样的?如何改变这种教育方式?

  6.作者为什么认为道德品质关系着民族未来的命运

  参考答案

  1.本文是围绕“前不久,一位名叫北野的作家曾提出这样一个论点:即民族的较量实际是年轻女人的较量”这一句话来写的.

  2.第2,3自然段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的写作手法,这样写能够起到相互映照、明确是非的鲜明效果.

  3.如果把“在这样的养育方式下”中的“养育”一次换成“教育”,我认为不好,因为“养育”一词倾向于家长照顾好孩子的饮食起居,个人需求,着眼于物质利益方面;而“教育”强调了对孩子给予精神熏染这一个方面.

  4.中国妈妈与英国妈妈对待孩子打架的不同态度,说明了中国母亲缺乏对孩子进行道德、理性层次的教育,而英国母亲却正好相反.这样下去,对中国的未来会产生不良的后果,中国人会依赖强权,对他人处处戒备,容易冲动而失去起码的理智.

  5. 使孩子养成依赖性和非理性性格的教育方式是:当孩子与别人发生争执或产生矛盾时,家长倚仗自己的强势冒然闯入,对其他人横加指责,进行人身危胁.要改变这种教育方式,就应当改变父母错误的传统养育观念,经常性地对家长渗透现代教育观念,大力推广先进文明的教育方法,并争取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运用.

  6. 作者认为道德品质关系着民族未来的命运,反映了一个当今世界的普遍真理:当今世界的竞争和发展已延伸到人才竞争、素质竞争领域,一个民族要想掌握未来的命运,必须花大力气、不惜血本地培养现代化的高素质人才,而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教育的潜在影响者,可见父母对孩子在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事关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