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本是有情物》阅读答案

莉落老师

《植物本是有情物》阅读答案

  植物本是有情物

  ①植物学家们通过大量的试验和观测得出一个结论:植物是有着丰富感情的。

  ②动物长着眼睛,植物长着“眼睛”没有呢?其实植物也有“眼睛”,它的眼睛就是植株细胞上的一种光感受器。植物依靠自己的这双“眼睛”,不仅能够“看见”光,还能感受到光的波长以及光照的时间和强度。正因为植物有了“眼睛”,它才能根据时间开花、换叶和生根,在感光的过程中,植物“眼睛”对光照的需求量是各不相同的。有的植物光照时间超过12小时以上才能开花,例如稻子、小麦等:但也有光照时间不足12小时开花的,例如大豆、豌豆等:还有对光照要求并不高的“给点阳光就灿烂”的植物。当然植物学家们发现所有植物的“眼睛”都喜欢阳光。只不过不同的植物偏好光照时长不同的阳光。

  ③如今,植物学家们从植物细胞内提取出一种感光视觉色素,它是一种带着染色体的蛋白质,它就是植物的“眼睛”。这种“眼睛”能使每一个细胞都成为一个光感受器,这样不仅能“看见” 光,还能识别光的强度和光照时间。早晨,太阳冉冉升起,“眼睛”显得特别活泼;黄昏时分,视觉混沌,植物就闭上“眼睛”。随着色素的变化。“眼睛”就能分辨出是早晨还是夜晚了。

  ④飞机、轮船遇到紧急情况时能紧急求援,那么植物也会求援吗?2015年春天,南亚湄公河闹旱灾,中国、美国和日本植物学家赶赴越南进行探测研究。他们用遥感装置检测植物,发现这些受干旱的植物都在发出一种特殊的信号。这种信号声发自植物体内,由植物体导管震动所引发,近似于人的呻吟声,这就是植物在危急时刻发出的呼救信号。

  ⑤为了了解植物的“语言”,植物学家制造出一种别出心裁的“植物活性翻译机”。这种机器也是通过遥感装置,不同的是装上一种合成器,人们就可以直接听到植物发出的不同声音。例如,当植物受到强烈的光照时,会发出“惊讶”的声音:当植物遇上雨水泛滥的天气时,会发出“痛苦”的声音。“植物活性翻译机”不仅可以对植物所处的环境进行判断,而且对植物本身是否遇上疾病等也能帮助判断。

  ⑥人累了要休息,那么植物要不要睡眠呢?近年来,人们通过研究发现,植物长期处在阳光或月光下会对自身的生长速度带来影响,植物生长必须要有“睡眠状态”。例如合欢,一到夜晚便垂下叶片。其实,植物通过“睡眠”不但有利于生长,而且还能更好地保护自己。例如花生、山芋等植物的叶子在夜幕中下垂,既减少了热量的散发,叉避免了水分的蒸腾:牡丹等花瓣在晚间闭拢,也是为了防止自然灾害的侵袭。这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一种适应。经研究还发现,植物在夜间的温度往往比白天低1℃。正是这细微的温差变化成为影响植物叶子生长的重要因素,也才能使这种植物更能适应环境。有利于生长。

  1.下面对句中引号和加点的代词指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实植物也有‘眼睛’”,“眼睛”加引号,表示特殊的意义,有别于动物的“眼睛”。

  B.“还有对光照要求并不高,‘给点阳光就灿烂’的植物”,“给点阳光就灿烂”加引号,标明是引用的话。

  C.“它的眼睛就像是植物细胞上的一种光感受器”,句中加点的“它”指的是“植物”。

  D.“这就是植物在危急时刻发出的呼救信号”,句中加点的“这”指的是“人的呻吟声”。

  2.本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植物的“有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植物有“眼睛”,能够感受光照;

  B.植物能够发出求救信号;

  C.植物学家用“植物活性翻译机”来了解植物的“语言”;

  D.植物能够利用“睡眠”来使得自己适应环境,有利于生长。

  3.对本文的结构安排及层次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文采用总分式的结构方式。第①段总起,概括说明中心;第②段到第⑥段分述。

  B.第②段到第⑥段的分述,分两个层次进行具体说明。

  C.第一层说明植物也有“眼睛”,它的眼睛就是植株细胞上的一种光感受器。

  D.第二层说明植物在危急时刻会发出呼救信号。

  4.下面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说明的事物及其特征是:植物是有着丰富感情的。

  B.第②④⑥段文字的开头都运用了设问的方式,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C.第②段文字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在感光的过程中,植物“眼睛”对光照的需求量是各不相同的。

  D.这篇文章文字平实、准确,但行文中有变化,如第③段中的描写用词华美,读来十分生动。

  参考答案:

  1.D

  2.C

  3.B

  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