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花》文章阅读答案

孙小飞老师

《冬花》文章阅读答案

  ①我把这幅画挂在房子中央,我认为是上品妙物。那画儿描绘的是一个冬夜。天上有一轮月亮,满满圆圆的,又在中天,可见是十五夜晚的子时。没有一点儿杂云,也没有一颗星星,占去了画面的二分之一的空间。月亮却是不亮,淡极,白极,不是小说里常常描写的是一个玉镜儿,或者是一个灯笼:妥妥切切的应该是一个气球,也不实在,或者只是虚幻着的一团白光吧。冬天的夜是童话的世界吗?整个画面的颜色是种昏黄。那二分之一的下面盈盈地是一棵老树,或是核桃树,或是七八十年植的苦楝,树冠呈着扇形,隆地而起的半圆。树枝一动不动,没有一片叶子,没有一个小花小果,连一只栖鸟儿也没有;枝条错综复杂,有点像中国农民画的“连理枝”。全树一色灰白,虽然不是晶莹般的透明,但比夜色亮多了,不知道是落了银粉,还是挂了傲霜?

  ②画面上再没有什么了,朦胧而又安静,虚空而又平和,我只能说出它的物理成分,却道不出它的情调:或许我意会了,苦于用语言不能表达。恐怕最伟大的文学家也说不出来。可任何一个平凡的人却能感觉出这是冬夜。

  ③多么冷的一个夜晚呵,月亮欲明未明,世界在朦胧中虚去了,淡去了,只有树存在。我突然间觉得:这个地方,我是熟悉的,但是什么地方,什么时间,我却又不知道。我已经发冷,瑟瑟地抖动起来,感到衣裳太单薄了,似乎不能忍耐了。

  ④这是什么缘法啊,画儿,我一见到你,我就想哭呢。

  ⑤那是几年前的一天,我正烦乱,心绪不收,到大街上去了。行人是匆匆的,他们像似都找到了快活:我站在热闹之中,却显得更加孤独和寂寞,就逃进那画册店去。这画是挂在墙上的,我一眼就看见了,停下脚步,痴痴呆呆,像在千里之外遇见了知音,像浪迹的灵魂突然寻到了归宿,一时气沉丹田,膝腿发软,双手松松地垂下来了……

  ⑥这正是我思我想的冬天!我真想就睡在这树下,像树枝儿一样僵硬,让大地就在身下,让霜泛在身上,月光照着,一起蛰去,眠过这整整的一个冬天,直到来春的“惊蛰”的那声响雷。

  ⑦这幅画儿挂在我的房中,我把它像佛殿的菩萨一样供着,每每心烦意乱,就面画而坐,它似乎是安宁我的神灵,我于是得到了慰藉,得到了解脱;我觉得我是唯一能理解它的了。有这么一回,我正看着,偶然间在画的左角,发现了小小的两个字:冬花。这是画的题字,却竞使我大吃一惊,而且从此陷于疑惑了。那题字笔画了了,而且我一直未能注意;它怎么是“冬花”呢?冬天是不可能有花的,画面上又没有画花,何以是花呢?

  ⑧我是不知道的了。我苦闷了三天,终于看出这树是长在河畔的,那么,这几步之外,该是有村有人的了。这得要去问那人了。

  ⑨人呢?在这沉沉夜里,人恐怕掩了柴门,埋了炭火,已经睡了。昨日里刮了一天风,飘走了树上最后一片叶子,今夜里才冷得这么干,这般清;那人如何消得长夜,推开了那扇窗子,看着这树了。他是在想:今夜里有月亮了,这么的满圆;白天里发光的叫太阳,月亮是夜的太阳吧?夜本来是极黑的,夜的太阳出来了,黑里才有了白光。这树,是枯了吗?但昨天的风里,它并没有掉下来,静静的在冬夜里,沉思了,默想了,或许真正在做一个长长的梦,梦见春天的花,春天的叶,春天的果呢。

  ⑩啊,冬天并不是死寂的,冬天有花呢。这是那人看见的,也是他告诉我的。这个不知名儿的人,不见脸儿的人,揉着睡眼,打着呵欠,伸舒了身骨,怕要走下炕来,步出门去;而他终没有时间走进这画里来,又去忙他的事儿了;去修理春耕的农具,去精选春播的种子……

  11啊,我真想唤出那个人来了!尊敬的,你肯出来吗?带我一块度过冬天,说给我些冬天的童话,教给我春耕的劳作,我一定要叫着你是老师,好吗?

  (有删节)

  8.请理解“说给我些冬天的童话,教给我些春耕的劳作”在文中的.含义。(2分)

  9.第⑨段中写到“我突然间觉得,这个地方,我是熟悉的”,根据文章内容来看,我感到“熟悉”的原因有哪些?(6分)

  10.文章叙写了作者观看一幅画的过程,请分析作者在这一过程中的心理变化。(5分)

  11.文章第①段详细描写了画面内容,其作用是什么?(4分)

  12.从作者观画的过程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并请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具体阐述。(7分)

  【答案】

  8.让我在艰难处境中看到生活的希望,帮助我找到走出困境、走向希望的路径。(2分)

  9.①画面的景象我似曾见过。(1分)②画上凄冷孤寂的景象与我的境遇契合。(2分)

  ③画面表现的安静平和气氛与我追求的心境契合。(2分

  10.①偶遇画作,产生共鸣;(1分)②面画而坐,得到慰藉和解脱;(1分)③发现题字,陷于疑惑;(1分)④读懂画意,心怀敬意,充满希望。(2分)

  11.①表现自己对画作的喜爱之情。(1分)②写我只懂得了画面的物理成分,为下文读懂画的真正寓意蓄势;(2分)③画面无花,设置悬念,引发阅读兴趣。(1分)

  12.启示:①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留于表面;②遭遇挫折与困境应该平和面对;③在困境中要充满希望,并积极行动,超越困境。

  具体阐述:略

  【解析】

  8.

  试题分析:答题时,首先要从文中找到“说给我些冬天的童话,教给我些春耕的劳作”这句话所处的段落,然后,结合着对文意的理解,仔细品读相关语段进行思考。文章最后语段用这句话做结尾,有着深刻的含义,仔细品读文章可知,作者的人生陷入了迷茫,苦闷的困惑期,迫切需要找到度过冬天的钥匙,所以,把走出困境,走向希望的路径比喻成了“说给我些冬天的童话,教给我些春耕的劳作”。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

  试题分析:在分析时,先从文中找到这句话,在文章的第三段,结合着对作者在全文所流露出的情绪以及第4、5、6段关于作者思想的冬天中的苦闷孤寂,可知,所说的熟悉是指自己的那种孤寂凄冷的景象跟画面里的意境是相似的;所以才会有似曾相识的熟悉的感觉;从文中第7段“每每心烦意乱,就面画而坐,它似乎是安宁我的神灵,我于是得到了慰藉,得到了解脱”可以看出画面的平和气氛与我的心境吻合。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0.

  试题分析:题干体现了本文的一条行文线索,即以作者观看画的心理变化这一条线索。分析时,要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从作者与画相遇开始,分析能表现作者心理的句子,进行概括。文章第五段偶遇化作即被感动,有同感共鸣;文章第七段“就面画而坐,它似乎是安宁我的神灵,我于是得到了慰藉,得到了解脱”概括为心理得到慰藉,解脱;然后发现画作的题字,陷入疑惑;文章第八段“终于看出这树是长在河畔的,那么,这几步之外,该是有村有人的了。这得要去问那人了。”可概括为读懂画意,充满希望。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F

  11.

  试题分析:分析此题要从内容和表现手法等方面进行思考,内容上,详细描写画面,要从体现作者的喜爱之情方面组织答案。在表现手法方面,要从表达技巧和效果方面来回答,如为下文写懂画蓄势,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这些都是表现手法的一般作用,平时要记住。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12.

  试题分析:在答题时,要在整体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着作者观画过程的变化结果,如从看画的表象,到最终读懂画的寓意,对现在的社会生活的启发方面回答,如认识事物不能停留表面,遇到困境,要看到希望等等。生活体验,可以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找到类似的示例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