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道,地球上的物种有多丰富的阅读答案总结

孙小飞老师

你可知道,地球上的物种有多丰富的阅读答案总结

  ①一直以来,如何弄清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总量和它们的全部特性,是现代生物学面临的一大难题。早在250年前,瑞典博物学家卡尔·林奈就将“双名法”(依照对生物种类的命名规则给生物命名的形式,每个物种的名字由两部分构成:属名和种加词)引入生物学,并且确立了鉴定所有生物物种的宏伟目标。

  ②但实际上,直到两个多世纪后的今天,我们依然只能弄清庞大生物体系中极少的一部分。迄今为止,人类所发现的生物物种数量约为190万种,而据估计,所有已知和未知的生物加在一起,其真实的物种数量至少是目前人类所知数量的4倍,甚至更多。

  ③以真菌为例,目前已知的数量约为10万种,但据科学家估计,目前自然界中存在的真菌总数至少为150万种。目前已被记录过的线虫为2.5万种,而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线虫种类估计约有50万种。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多的物种,目前已发现的.种类约为100万种,但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昆虫种类估计至少有400万种。

  ④蚂蚁的存在就是一个非常具有启示意义的例子,这种高度社会化的小虫子几乎占据了昆虫总数的1/3,而相较于其他昆虫,科学家对蚂蚁的研究可以算是非常透彻了,目前总共发现了大约1.2万种蚂蚁,但可以肯定的是,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蚂蚁种类,要比这个数字高出两三倍。在过去一次针对美洲大陆大头蚁的研究中,科学家一共发现了624种大头蚁,其中344种为新种类,而随着研究范围的扩大,我们有理由相信,还有更多的大头蚁新种类将会不断被发现。这也从侧面说明了:______________。

  ⑤随着生物分类学家不断深入微小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和真菌的世界,我们相信,人类发现的生物种类的数量将会快速增长,因为一些未知的物种可能由于地理分布上存在季节性和限制性的特点,过去一直未曾被人类发现。

  ⑥此外,我们还找到一些隐藏得很深的新物种,它们形成了一个遗传分化的群体,结构特征非常相近,以至于生物分类学家用传统分类方法根本无法对它们进行归类,只有通过对它们的DNA进行检测,才能进行分类。在这些分类范畴内,科学家还找到很多新种类的蚂蚁,它们或生活在悬崖峭壁的缝隙中,或生活在土壤深层,或极其罕见地以群居寄生虫的方式,生活在其他物种的巢穴中……

  ⑦一些体形较大的生物,尤其是哺乳类、鸟类和开花植物,全部种类貌似都被人类发现了,但我们不要被这种假象所误导。自林奈引入“双名法”之后,关于较大生物的研究一直是科学家和业余爱好者的关注焦点,相反,他们对那些种类庞杂的较小生物体却缺乏应有的关注度,对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

  ⑧对细菌和古生菌的分类研究,也面临着相同的窘境。迄今为止,人类已知的细菌种类约有1万种,但在生活中,我们在1克富含营养的土壤中就能得到5000种细菌,其中大部分是科学界完全不知道的,而1吨土壤中的细菌种类可达上百万种。据科学家对海洋生物做的普查报告预计,微生物占据了海洋生物总量的90%,其中仅细菌就达到了2000万种,如果我们再将病毒也列入统计范畴,那么整个地球上的生物种类总量将呈指数级增长。

  ⑨或许有人会问,你说的这些都很有道理,可是有什么意义呢?很显然,深入了解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的目的,绝不只是统计数量增加那样简单,科学的真正目标与林奈最初所提出的目标完全一致,它们都是为了寻找并统计地球上的所有生物种类,从而带来完整的知识体系。这种知识的价值是巨大且无可争议的,就像人类全面认识构成人体的每个器官、组织、微小细胞对于我们的重要性一样,只有完整地了解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我们才能利用我们所掌握的知识,让它变成一座能为人类贡献新型药物和独特生理过程的宝藏,并通过它来改善环境,加快生物技术进步……

  ⑩更为重要的是,了解生物的生存环境,有助于帮助我们挽救目前人类生存的实体环境,因为维系前者是保护后者的根本所在,如果我们只是保留了实体环境,而不注重前者,那么最终二者都将被破坏。

  ——选自《环球人文地理》2015年第2期

  1.文章第③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用一句话补充出第④段空缺处的内容。

  3.第⑧段中说,“对细菌和古生菌的分类研究,也面临着相同的窘境”,“窘境”在这里指什么?

  4.阅读⑨⑩两段,概括列出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目的有哪些。

  参考答案:

  1.主要采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人们发现的物种与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还有很大的差距

  2.记录生物多样性的具体数量,任重而道远。(或“实现鉴定所有生物物种的宏伟目标,难度很大。”“弄清庞大生物体系,任重道远”等)

  3.人类对那些种类庞杂的较小生物体缺乏应有的关注度,对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2分。意思对即可)

  4.统计数量增加;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为人类贡献新型药物;改善环境,加快生物技术进步;挽救目前人类生存的实体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