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史记·晋世家》的阅读答案及翻译

张东东老师

《烛之武退秦师》《史记·晋世家》的阅读答案及翻译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弃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

  四年,晋饥,乞籴于秦。穆公问百里奚,百里奚曰:“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国之道也。与之。”邳郑子豹曰:“伐之。”穆公曰:“其君是恶,其民何罪!”卒与粟,自雍属绛。五年,秦饥,请籴于晋。晋君谋之,庆郑曰:“以秦得立,已而倍其地约。晋饥而秦贷我,今秦饥请籴,与之何疑?而谋之!”虢①射曰:“往年天以晋赐秦,秦弗知取而贷我。今天以秦赐晋,晋其可以逆天乎?遂伐之。”惠公用虢射谋,不与秦粟,而发兵且伐秦。秦大怒,亦发兵伐晋。

  六年春,秦穆公将兵伐晋。晋惠公谓庆郑曰:“秦师深矣,奈何?”郑曰:“秦内君,君倍其赂;晋饥秦输粟,秦饥而晋倍之,乃欲因其饥伐之:其深不亦宜乎!”晋卜御右,庆郑皆吉。公曰:“郑不孙。”乃更令步阳御戎,家仆徒为右,进兵。

  九月壬戌,秦穆公、晋惠公合战韩原。惠公马騺②不行,秦兵至,公窘,召庆郑为御。郑曰:“不用卜,败不亦当乎!”遂去。

  (《史记·晋世家》)

  ①虢 [guó] ②騺:(马)难起步的样子

  8.对下列句中加点的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为:给予

  B.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

  C.又欲肆其西封 肆:放肆

  D.失其所与 与:结交,亲附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共其乏困 (乏困:疲倦)

  B.秦伯说,与郑人盟 (盟:结盟)

  C.已而倍其地约 (倍:通“背”,违背)

  D.卒与粟,自雍属绛 (属:接连)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四年,晋饥,乞籴于秦

  B.夜缒而出 晋饥秦输粟,秦饥而晋倍之

  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救灾恤邻,国之道也。

  D.吾其还也。 其君是恶,其民何罪

  11. 把文中的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3分)

  (2)晋饥而秦贷我,今秦饥请籴,与之何疑?(3分)

  12. 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划4处)(4分)

  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参考答案

  8.【答案】C 肆:延伸,扩张

  9.【答案】A.(乏困:缺少的(东西))

  10.【答案】C.(A于:对,对于;向 B而: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

  C之:的;D其:副词,还是;代词,他的)

  11.【答案】(1)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

  那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来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3分)

  (得分点:鄙,焉,倍)

  (2)晋国发生饥荒,秦国卖给了我们粮食,如今秦国饥荒请求来买粮食,给

  他粮食还有什么疑问的呢?(得分点:贷,籴,何疑)

  12.【答案】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

  深也/相结之厚也。(断对1处得1分)

  译文

  烛之武一席话就使秦穆公背弃晋国亲近郑国,舍弃强大的援军,使弱小的国家依附;抛弃与晋国的旧恩,召来(晋国)新的怨恨;舍弃成功,去冒危险。要不是其中的利益非常切合秦穆公的心思(要不是烛之武所说的利益与危害深深击中了秦穆公的心,怎么能像这样呢?秦穆公对于晋国来说,相互结交很长时间了,相互的信义也很深了,相互的交情也很厚了,(但)一旦被烛之武说的利益诱惑(一旦恐惧于烛之武所说的利益变化),抛弃晋国就像擦眼泪吐唾沫一样容易,(将来)对郑国又有什么(不能抛弃的)呢?如果哪天有比烛之武所说的更大的利益,我知道秦穆公一定会很快转变去追逐那更大的利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