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名人轶事杂录类》阅读答案及译文

莉落老师

《清代名人轶事杂录类》阅读答案及译文

  曾文正公①与左季高②相国同乡,相友善,叉属姻亲。粤逆猖獗.蔓延几遍天下,公与左相戮力讨贼,声望赫然。比贼既荡平,二公之嫌隙乃大构。盖金陵攻克,公据诸将之言,谓贼幼逆③洪福填,已死于乱军中。顷之,残寇窜入湖州,左公谍知幼逆在内,会李相之师环攻之,而疏陈其事。公以幼逆久死,疑浙师张皇其词,大怒,特疏诋之。左公具疏辩,洋洋数千言,辞气激昂,亦颇诋公。皇上知二公忠实无他肠,特降谕旨两解之。未几洪幼逆遁入江西为沈幼丹中丞所获明正典刑天下称快二公怒卒不解遂彼此绝音问。

  海昌陈其元,为左公所荐举,公前在安庆时,亦曾辟召之。同治丁卯,谒公于佥陵,颇蒙青眼。丁雨生中丞时为方伯,具牍荐陈其元,公批其牍尾日:“曾见其人,夙知其贤,惟系左某所保之人,故未能信”云云。辛未,公再督两江,张子青中丞欲调其元于上海,商之于公,公乃极口赞许。是冬来沪阅兵,称为著名好官,所以奖勖者甚至。闻其元欲引退,特命涂朗轩方伯再四慰留。

  后常州吕庭芷侍读新自甘肃归,谒公于吴门,公与言左公致隙始末,谓我生平以诚自信,而彼乃罪我为欺,故此心不免耿耿。公因问左公之一切布置,曰:“以某之愚,窃谓若左公之所为,今日朝端无两矣。”公击案日:“诚然,此时西陲之任,倘左君一旦舍去,无论我不能为之继,即起胡文忠于九原,恐亦不能为之继也。”公殁后,左公寄挽_联云:“知人之明,谋国之忠,我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选自葛虚存《清代名人轶事杂录类》,有删改)

  注:①曾文正公:即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晚清重臣,湘军创立者和统帅。②左季高:即左宗棠,字季高。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③幼逆:伪幼主,洪秀全之子。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比贼既荡平,二公之嫌隙乃大构

  比:等到

  B.左公具疏辩,洋洋数千言

  疏:奏疏

  C.谒公于金陵,颇蒙青眼

  谒:拜见

  D.而彼乃罪我为欺

  罪:认为……为罪

  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未几/洪幼逆遁/入江西为沈幼丹中丞所获/明正/典刑天下称快/二公怒/卒不解/遂彼此绝音问

  B.未几洪幼逆遁人江西/为沈幼丹中丞所获明正/典刑天下/称快二公/怒卒不解/遂彼此绝音问

  C.未几/洪幼逆遁人江西/为沈幼丹中丞所获/明正典刑/天下称快/二公怒卒不解/遂彼此绝音问

  D.未几洪幼逆遁/入江西/为沈幼丹中丞所获/明正典刑天下/称快二公怒/卒不解/遂彼此绝音问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广东的叛贼声势浩大,势力迅速扩散几乎遍布天下,这时曾国藩和左宗棠二人合力讨逆,后来两人声望都很显著,这就使得他们嫌怨隔阂逐渐产生。

  B.曾国藩根据众将领的话,以为叛贼伪幼主已死于乱军之中,而左宗棠发现与事实不符,于是向皇上告发了这件事,曾国藩得知后非常愤怒。

  C.丁雨生中丞推荐海昌的陈其元,但曾国藩并不重用,就是因为他是左宗棠所保荐过的人。但后来当陈其元自请辞官时,他还是特意让人抚慰挽留。

  D.常州的吕庭芷侍读到吴门拜见曾国藩,曾公这才与他说起过去和左宗棠造成隔阂的始末,并让吕庭芷评价左宗棠的一切事务,随后给予左宗棠以高度的评价。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顷之,残寇窜入湖州,左公谍知幼逆在内,会李相之师环攻之,而疏陈其事。(5分)

  (2)倘左君一旦舍去,无论我不能为之继,即起胡文忠于九原,恐亦不能为之继也。(5分)

  参考答案

  4.D.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罪:谴责,怪罪。

  5.C 本题考查正确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表几”是时间词,应断开,“为……所……”袁最句,也应断开.“明正典刑”和“天下称快”均为四字句,要断开。

  6.A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两人产生嫌怨隔阂并不是他们声望都很显著的缘故,而是在攻克金陵时两人产生了误会。

  7.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酌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第(1)句申的关键词语有“顷之”“谍”“会”“疏陈”。第(2)句中的关键词语有“无论”。继”“即”“即起胡文忠于九原”是状语后置句,翻译时要注意。

  答案:(1)不久,残余的叛贼窜入湖州,左公暗中查探.知道洪福瑱在金陵城内,会同李相的军队围攻金陵,并且上奏疏向皇上陈述了这件事。

  (2)如果左君一旦舍弃,不要说我不能替他承担,即使是从墓地起用胡文忠,恐怕也不能替他承担。

  【参考译文】

  莒文正公与左季高相国是同乡,相互间很友好,又是有婚姻关系的亲属。广东的'叛贼凶猛而放肆,势力向四周扩散几乎遍布了天下,曾文正公与左季高相国争力讨伐叛贼,声誉和名望很显著。等到叛贼被扫荡平定之后,二公的嫌怨隔阂每产生了很多。因为攻克金陵的时候,曾文正公根据众住将领的话,以为叛践洪秀全之子洪福真已经无在乱军之中。不久,残余的叛贼窜入湖州:左公暗中查探,知道洪福瑱在金陵城内会同李相的军队围攻金陵.并且上奏疏向皇上陈述了这件事。曾公认为洪福瑱死了很久,怀疑浙江的军队的话言过其实,非常愤怒,特意土奏疏谴责左公。左公写奏疏辩解,洋洋洒洒几千字,言辞语气激昂漾慨,也很是谴责曾公。皇上知道二公忠诚没有其他的想法,特地降下谕旨从两方调解他们。不久,

  洪幼主运入江西,被沈幼丹中丞抓获,依照法律判死刑,天下人都称痛快,但是二公的怒气最终都没有消解,于是彼此断绝了音信往来。

  海昌的陈其元,爱左公推荐,曾公之前在安庆时,也曾征召过他。同治丁卯年,陈其元到金陵拜见曾公,很受重视。丁雨生中丞当时担任方伯,写公文推荐陈其元,曾公在公文的末尾批复说:“曾见过这个人,很早就知道他贤能,只是他是左中堂所保荐的人,所以不能信任他。”辛来年,曾公两次督察两江军务,张子青申丞想调陈其元到上海,和曾公商量这件事,曾公却极力称赞他。这年冬天曾公苯上海视察军队,称赞他是著名的好官,用来夸奖勉励的话语达到了楹点。听说其元想要自请辞官,特意命涂朗轩方伯再四抚慰挽留。

  后来常州的吕庭芷侍读刚从甘肃回来,到昊门拜见曾公,曾公与他说起和左公造成隔阖的始末,他说我生平自信很是诚实,但是他却谴责(怪罪)我欺骗.因此,我不免难以释怀。曾公乘机询问他左公的一切分派安排事务,吕庭芷说:“凭我的愚钝,我私下里认为像左公所做的事情,今日的朝臣没有第二个了。”曾公拍案说:“确实这样.这时西部边陲之重任,如果左君一旦舍弃,不要说我不能替他承担,印使是从墓地起用胡文忠,恐怕也不能替他承担。”曾公死后,左公托人送来挽辞一联说:“知人之明,谋国之忠,我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苦石,相期无负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