蔺相如完璧归赵论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
王世贞
【原文】
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
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宝也;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
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巿,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而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试题一: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召有司案图(同“按”,按照) B.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信约)
C.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失去) D. 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欺骗)
17.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乃使其从者衣褐
B.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 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
C.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 且秦强而赵弱
D.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 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
18.结合两组选文内容,下列表述有错的一项是( )
A.蔺相如知道秦王是不可能拿十五座城池和赵国交换和氏璧的,于是派人悄悄地把和氏璧送回了赵国。对蔺相如的这一做法,王世贞持否定态度。
B.蔺相如让秦王斋戒五日,并且在朝廷上设置九宾之礼,他以为秦王绝不会答应,没想到秦王竟然答应了。于是蔺相如骑虎难下,只得让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
C.王世贞认为,既然秦王已经“召有司案图”,而且也按蔺相如的要求“斋戒五日”,并“设九宾之礼”,那他应该会把十五座城池送给赵国的。
D.王世贞认为,为了得到一块璧,秦国如果失去十五座城池,那是得不偿失的事;但如果不失去十五座城池,又会失信于天下。所以秦王实际上是处于两难的境地。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吾 故 曰 蔺 相 如 之 获 全 于 璧 也 天 也 若 其 劲 渑 池 柔 廉 颇则 愈 出 而 愈 妙 于 用 所 以 能 完 赵 者 天 固 曲 全 之 哉
20. 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3分)
(2)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3分)
参考答案:
16.A(案:同“按”,查看)
17.B(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乃:才;于是,就 C.而:连词,表修饰;并且D.以:连词,表修饰;因为)
18.B(“蔺相如骑虎难下,只得让人把和氏璧送回赵国”不当)
19. 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柔廉颇/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20.(1)我实在怕被大王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拿着璧回去,已经从小路到达赵国了。
(“见……于”“间”各一分,语句通顺1分)
(2)况且秦国想得到和氏璧,赵国不给和氏璧,双方都没有什么理亏理直可说。
(“予”“曲直”各一分,语句通顺一分)
试题二:
1.“赵得其情则弗予”中“得其情”的意思是 ____________
2.“皆厚怨大王弃我如草芥也”中的“我”指的是( )
A.蔺相如B.十五城之子弟C.赵国D.秦国百姓
3.“责璧与信”的意思是
4.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 _______(摘录原文语句)
5.作者说:“蔺相如之获全于璧,天也”的根据是( )
A.秦欲璧,赵弗予璧,而无所曲直也。
B.“十五城秦宝也”,秦不欲以城易璧。
C.秦王惧“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
D.“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
参考答案
1.知道它的实情。
2.B
2.索取和氏璧并责问赵国失信的过失。
3.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
4.D
5.A.替、给(介词),其余为动词。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D )
A.诈赵而胁其璧 胁:勒索。
B.大王弗与城,而绐赵璧 绐:欺骗。
C.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 僇:通“戮”:杀。
D.若其劲渑池,柔廉颇 柔:使……怀柔。
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C )
A.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
B.入璧而秦弗予城/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C.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若其劲渑池,柔廉颇/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
A.对于蔺相如完璧归赵,人人都称赞他,但作者却不赞同这一看法。
B.作者认为秦国最初要得到和氏璧是虚情,借此来窥视赵国是实情。
C.作用认为蔺相如派手下的人怀揣和氏璧逃离,从面使理直的一方在秦国。
D.蔺相如之所以能保全玉璧,那是天意。他在渑池对秦国的强硬较量,柔韧使廉颇惭悟,就显出了他过人的才能。
【译文】
蔺相如使和氏璧完整得归还(赵国),人们都称赞他,而我却不认为这件事是好的。
秦国用十五座城作为条件,想要欺骗赵国来夺得赵国的和氏璧。(秦国)那时说是要和氏璧,这是实情,不是为了试探赵国。赵国得到了秦国的人情但不把和氏璧交给秦国,没有得到秦国的人情却将和氏璧交给他们;赵国得到了秦国的人情但不害怕他们就不将和氏璧交给秦人,赵国得到了秦国的人情又害怕他们就将和氏璧交给秦人。按理只有这两种情况,怎么会有又害怕秦人却又挑起了他们的怒气的。
至于(如果)秦国要和氏璧,而赵国不给秦国,那么双方都没有什么过错。(如果)赵国将和氏璧交给了秦国,但秦国不将十五座城交给赵国,这是秦国的不对。(如果)秦国将十五座城交给赵国而赵国不将和氏璧交给了秦国,这是赵国的不对。(如果)想要使偏邪在秦国一方,那就应该放弃和氏璧;害怕放弃和氏璧,那就应该不同意秦国的请求。而那秦王不但拿出地图来商量,又设立了九宾的礼节还要沐浴焚香来取得和氏璧,看他的情形不可能不交出十五座城池。(如果)秦王得到了和氏璧却不交出十五座城池,那蔺相如可以这样说:“我本来就知道秦王不会交出城池。那和氏璧,不是赵国的宝物;但那十五座城池却是秦国的珍宝。现在秦王因为一块和氏璧的缘故而将十五座城池交给外人,那十五座城池的百姓一定会抱怨秦王丢弃他们象丢弃小草一样。秦王你不交出城池从而欺骗赵国得到了和氏璧。但是因为一块璧的缘故让天下人都知道秦王不讲信用。我希望就死在你们国家,来表明秦王的失信。”象这样秦王不一定不交出和氏璧。只不过现在蔺相如叫门客带着逃回了赵国,却将责任推给秦国。那时秦国还想和赵国交好。假使秦王生了气而在市集将蔺相如杀掉,派武安君白起带领十万大军来攻打邯郸。获胜一次就能将蔺相如一家灭族。再次获胜那么和氏璧还是属于秦国的。
于是我认为:“蔺相如保全了和氏璧,是因为上天在帮他忙。”那么他在渑池会上对秦王态度强硬,和廉颇搞好关系,是由于越出乎意料越好;蔺相如保全了和氏璧,是上天的关系啊!
作者:
王世贞(1526~1590)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江苏太仓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授刑部主事,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屡迁员外郎、郎中,又为青州兵备副使。三十八年,父王予以滦河失事为严嵩所构,论死,世贞解官奔赴京师告免。未成,持丧归,三年丧满后犹却冠带。隆庆元年(1567)讼父冤,得平反,被荐以副使莅大名,迁浙江右参政、山西按察使,又历广西右布政使,入为太仆寺卿。万历二年(1574)以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数奏陈屯田、戍守、兵食事宜。咸切大计。因忤张居正罢官。后起为应天府尹,复被劾罢。居正殁后,起为南京刑部右侍郎,辞疾不赴。久之,起为南京兵部右侍郎,擢南京刑部尚书,以疾辞归。二十一年卒于家。
王世贞倡导文学复古运动,认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在当时有一定影响。家藏书甚富。自称平生所购《周易》、《礼经》、《毛诗》、《左传》、《史记》、《三国志》、《唐书》之类,过3000余卷,均为宋本精椠。家有别墅“弇州园”,于园后建“小酉馆”,贮书达3万余卷。另将经学之书专藏于“藏经楼”中。对宋椠元刊之书,作“尔雅楼”贮之,又于“九友斋”中,藏宋本两汉书,为斋中第一宝。此书后归于“天禄琳琅”。与唐顺之结为莫逆之交,二人皆以文学、藏书而知名。他以诗文名于世,与李攀龙、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并称后七子。攀龙殁,独领文坛二十年,声华意气笼盖海内,一时士大夫及山人、词客、僧道莫不奔走其门下。鉴于台阁体文风不振,他提出文必西汉,诗必盛唐。所作诗文,也多为复古模拟之作,但往往失于藻饰。晚年深有所悟,于唐好白居易,于宋好苏轼,诗文以恬淡为宗。又好史学,以史才自许。自弱冠登朝,即好访朝家故典,晚年又得见内府档案秘籍,著述甚丰。既是文人,也是学者。学问渊博,文章不拘一格,虽摹秦仿汉,依旧自有特色,具有“博综典籍,谙习掌故”之特点,如《题海天落照图后》。其著作文学方面有诗文集《弇州山人四部稿》一百七十四卷、《弇州山人续稿》二百零七卷和《艺苑卮言》十二卷;史学方面有《弇山堂别集》一百卷,松江人陈复表将其所著的`各种朝野载记、秘录等汇为《弇州史料》,前集三十卷,后集七十卷,内容包括明代典章制度、人物传记、边疆史地、奇事佚闻等,是一部较完整的明代史料汇编
【解析】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是王世贞所作的一篇有名的史论,作者在文章之始就以“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开宗明义,对蔺相如完璧归赵这一史实发表了不同看法,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然后以分析秦、赵时势入手,从情与理两方面重点剖析两国外交上的形势,从而得出因为秦国不想和赵国为敌,因此蔺相如能完璧归赵,“天固曲全之哉”的结论。文章逻辑清晰,论述严密,辩驳有力,尤其文中的假设论证一段文字,合情合理,很有说服力。
本文为王世贞所作的一篇有名的史论,作者在文章之始就以“蔺相如之完璧,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开宗明义,对蔺相如完璧归赵这一史实发表了不同看法,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然后以分析秦、赵时势入手,从情与理两方面重点剖析两国外交上的形势,从而得出因为秦国不想和赵国为敌,因此蔺相如能完璧归赵,“天固曲全之哉”的结论。文章逻辑清晰,论述严密,辩驳有力,尤其文中的假设论证一段文字,合情合理,很有说服力。
河南高考排名1955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吉林外国语大学和湘潭大学兴湘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黑龙江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甘肃高考排名548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和天津城建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高考排名715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孟子·梁惠王下阅读答案及翻译
贞观政要·贪鄙阅读答案及译文
关于安慰分手朋友的句子
暖心大雪祝福语大汇总51句
孟子·梁惠王下阅读答案及翻译
贞观政要·贪鄙阅读答案及译文
戚元鲁墓志铭阅读答案及译文
冬日香山阅读答案三篇
有事喊董三阅读题答案
藏羚羊的跪拜阅读题及答案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在新疆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河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河北高考排名184970左右排位历史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湖北高考排名17460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福州外语外贸学院要多少分宁夏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湖南师范大学在云南高考招生计划人数专业代码(2024参考)
广东高考排名2474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在宁夏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安徽文达信息工程学院的审计学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安徽高考排名2639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安顺学院要多少分广东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广东高考排名9412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四川高考排名671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考洛阳科技职业学院要多少分甘肃考生 附2024录取名次和最低分
福建高考排名46830左右排位物理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重庆机电职业技术大学的数控技术专业排名怎么样 附历年录戎数线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和辽宁工业大学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哪个好 附对比和区别排名
江西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在内蒙古高考历年录戎数线(2024届参考)
四川高考排名14260左右排位理科可以上哪些大学,具体能上什么大学
愚公移山铁杵磨针阅读答案
世上没有傻问题阅读理解答案
卖笑的人阅读答案
张炜老人阅读答案
品味遗憾阅读理解附答案
梁冀字伯卓为人鸢肩豺目阅读答案及翻译
晋书·列传第二十七阅读答案及翻译
隋书·令狐熙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新五代史·唐臣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后汉书卷二十七阅读题答案及译文
与胡兴安夜别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
虞美人碧桃天上栽和露阅读参考答案及翻译赏析
孔子为鲁司寇的阅读答案及翻译
新唐书·卢承庆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宋史·列传一百八十七的阅读答案解析及译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