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其二)》阅读答案及赏析

黄飞老师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其二)》阅读答案及赏析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是金代元好问写的七律,共五首。下面是《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其二)》阅读答案及赏析,快来看看吧!

  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其二)

  元好问

  惨淡龙蛇②日斗争,干戈直欲尽生灵。

  高原水出山河改,战地风来草木腥。

  精卫③有冤填瀚海,包胥④无泪哭秦庭。

  并州豪杰今谁在,莫拟分军下井陉!

  注释

  ①1232年,蒙古军围攻汴京,令哀宗去帝号称臣,将士激愤,杀使者及随从,和议失败。十二月城中粮尽,哀宗只得率兵出京,前往河朔,这就是所谓的“车驾东狩”。第二年正月,金兵与蒙古军在黄河北岸交战,金兵大败。当时元好问留守汴京,目睹了国破兵败的惨剧,写下了这组律诗。

  ②龙蛇:比喻双方军队。

  ③精卫是《山海经》中所载的炎帝之女,因溺于东海,化而为鸟,立志衔西山之木石以填东海。

  ④申包胥是春秋楚国大夫,其时郢都为吴国等诸侯军所破,他到秦国痛哭七天七夜,终于感动秦王,发兵救楚。

  (1)下面有关这首诗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最不恰当的两项是()()。

  A、首联概括了敌我双方战争的酷烈以及战争造成的深重灾难,“惨淡”写出了战争阴惨恐怖的气氛。

  B、颔联进一步渲染战争的气氛,描写了山河改色、血雨腥风和满目凄然,宗庙社稷所遭厄运的惨烈尤其可见。

  C、作者面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局面,忧心如焚,只恨自己报国无门,无力回天,自己的冤屈像精卫一样无以填海。

  D、诗的`前两联描写、叙事、渲染,就是为后两联抒发自己的感慨怀抱积蓄气势,也突出了诗的主旨。

  E、在故国沦亡之秋,诗人寄希望于“并州豪杰”,呼唤爱国将士,虽然狂澜已倒,兵败如山,但我们气势不能丢,还要直捣井陉!

  (2)诗中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CE(C项对“精卫有冤填瀚海”理解有误,作者是以精卫自喻,披露克敌复仇的志向,而不是诉说自己的冤屈。E项对“莫”理解有误,“莫”是没有人的意思,是说如今竟没有人能领军直下井陉,和“今何在”对应。)

  (2)

  ①诗人以精卫自比,表达了自己有克敌复仇的强烈愿望和不灭志向。

  ②诗人用申包胥的典故,感慨自己或者同道中人有心杀贼却无力回天,也无法向朝廷痛哭,极为沉痛,令人扼腕叹息。

  赏析

  当时元好问任左司都事,留守汴京,目睹了国破兵败的惨剧,于是饱蘸血泪写下了这组律诗。首联概括了敌我双方战斗的酷烈以及战争造成的深重灾难。诗人感慨这场大战直杀得天昏地暗,连老百姓都死无葬身之地。颔联承上,进一步渲染战争的惨烈,山河改色,血雨腥风,满目凄然。颈联以下转为抒发感慨怀抱。面对着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局面,诗人忧心如焚,只恨报国无门,力难回天。诗人以精卫自比,“瀚海”一语双关,既指神话中的浩瀚大海,又指沙漠瀚海,将矛头指向蒙古,披露了克敌复仇的志向。申包胥尚能到秦国痛哭,诗人感慨自己无力回天,也无法痛哭,顿挫跌宕,令人扼腕。颈联为极沉痛之语,尾联转入对他人之慨。并州民风矫健尚武,多豪杰之士。在这故国沦亡之秋,诗人寄希望于“并州豪杰”,也是呼唤爱国将士的出现,但狂澜既倒,兵败如山倒,只能发出“今谁在”的浩叹,而生发感慨:如今竟无人准备派出大军直下井陉!